- 年份
- 2024(11492)
- 2023(16796)
- 2022(14056)
- 2021(13004)
- 2020(10796)
- 2019(24228)
- 2018(23816)
- 2017(45763)
- 2016(24048)
- 2015(26702)
- 2014(26494)
- 2013(26244)
- 2012(24304)
- 2011(22001)
- 2010(22355)
- 2009(20957)
- 2008(19563)
- 2007(17230)
- 2006(15614)
- 2005(14457)
- 学科
- 济(119331)
- 经济(119213)
- 业(71787)
- 管理(64002)
- 农(49068)
- 企(48833)
- 企业(48833)
- 方法(41204)
- 数学(36588)
- 中国(36176)
- 数学方法(36161)
- 农业(32944)
- 地方(31650)
- 融(28550)
- 金融(28549)
- 银(27477)
- 银行(27465)
- 业经(27349)
- 行(26550)
- 财(25366)
- 制(23732)
- 学(19264)
- 贸(18859)
- 贸易(18838)
- 易(18223)
- 发(17034)
- 地方经济(16675)
- 体(16214)
- 环境(16109)
- 技术(15730)
- 机构
- 学院(336565)
- 大学(331410)
- 济(154047)
- 经济(151041)
- 管理(130299)
- 研究(115814)
- 理学(111003)
- 理学院(109915)
- 管理学(108234)
- 管理学院(107619)
- 中国(96836)
- 财(68969)
- 京(68499)
- 科学(64622)
- 农(63328)
- 中心(57005)
- 所(56254)
- 财经(53850)
- 江(52380)
- 研究所(50199)
- 经(48955)
- 业大(48392)
- 农业(48002)
- 经济学(47813)
- 范(43743)
- 师范(43373)
- 北京(43078)
- 经济学院(42746)
- 州(41976)
- 院(40750)
- 基金
- 项目(218720)
- 科学(174394)
- 研究(166548)
- 基金(159247)
- 家(136107)
- 国家(134857)
- 科学基金(117517)
- 社会(109722)
- 社会科(103935)
- 社会科学(103912)
- 省(86566)
- 基金项目(83789)
- 教育(75234)
- 自然(71616)
- 划(70843)
- 自然科(69989)
- 自然科学(69976)
- 自然科学基金(68706)
- 编号(68285)
- 资助(64176)
- 成果(54655)
- 发(52696)
- 部(49090)
- 重点(48831)
- 课题(46728)
- 创(46119)
- 国家社会(45932)
- 发展(43197)
- 创新(43064)
- 教育部(42844)
- 期刊
- 济(181568)
- 经济(181568)
- 研究(106474)
- 中国(72818)
- 农(64712)
- 财(52100)
- 融(51742)
- 金融(51742)
- 管理(47626)
- 学报(44040)
- 科学(43732)
- 农业(42936)
- 大学(36071)
- 教育(34408)
- 学学(34144)
- 业经(32878)
- 技术(31375)
- 经济研究(28115)
- 财经(27191)
- 问题(24149)
- 经(23517)
- 业(20501)
- 世界(18544)
- 技术经济(18022)
- 农村(16857)
- 村(16857)
- 经济问题(16512)
- 贸(16280)
- 理论(16196)
- 统计(15783)
共检索到532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强 简洁 梁锐锋
本文通过对四川近年来农村信贷市场的信贷结构、存贷比、利率变化和机构网点变化现象进行考察,认为在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利率机制和配给机制共同起着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即使没有政府干预,信贷配给也将作为一种均衡现象长期存在。本文还对农村信贷市场影响信贷配给的政府管制因素、信息不对称因素、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引导正规金融机构渗透农村信贷市场,建立普惠"三农"的金融体系提出启发性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静
本文将利率、贷款抵押成本作为信用成本变量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竞争市场条件下综合信贷配给模型,重点研究涉农经济组织在不同信贷市场下的信贷配给。研究表明,涉农经济组织由于信用风险高而被排除在配给范围之外。这个结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涉农经济组织融资困难这一经济现象。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利率 非利息成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任建军 柯善咨
本文利用面板联立方程和多变量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考察中国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和各省市1978~2007年信贷配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1)信贷配给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区域差异很大。在东部和中部,区域经济发展对信贷配给影响较小;在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对信贷配给的影响较大。信贷配给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对东部和中部影响不太显著。(2)股市融资明显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对银行信贷有显著的替代作用。(3)各省域信贷配给与经济发展之间大都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无论是方向还是具体的测度都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甘绍群 宋连升
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信贷思考甘绍群,宋连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商场中最活跃的细胞,并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担当促进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角色”。作为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体的金融界,如何充分运用银行信贷的杠杆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广汉市支行课题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部分 ,应建立和营造有利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和环境 ,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将对缓解目前乃至今后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克服通货紧缩 ,实现经济的稳定和高效增长 ,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国有金融制度 支持 非国有经济发展 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景兰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一轮发展热潮中,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肩负着历史重任,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城金融 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有效支持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是当前金融工作的头等大事。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迅速组织推动以优惠低息再贷款再贴现工具运用为核心的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政策"组合拳"在贵州省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实地调研发现,低息贷款为疫情防控提供及时资金支持,金融政策为地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也还存在贷款投放秩序需规范、银行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太峰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三农"问题的解决涉及很多方面,而资金问题则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尽管目前我国并不乏涉农金融机构,但这些金融机构在解决"三农"资金问题中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泽钢 马昱祺 卜婷婷
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期间,部分涉农经营户遭受较大损失,急需信贷资金支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经营不善的经营户也申请信贷支持,势必会干扰银行信贷效率。围绕上述现实问题,首先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和农业经济特点,提出基于知识资本评估的信贷机制创新以提高银行对涉农经营户特征的识别能力,进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支持农业经济复苏的能力。此外,构建和设计了关于涉农经营户的知识资本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且通过博弈模型论证了知识资本评估有利于信贷效率提升。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促进基于知识资本评估的信贷机制创新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师慷
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下发后,如何让农民增收,让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对于基层金融机构而言,身处农村第一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义不容辞。本文试图通过对星子县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农业情况的深入调查,并希望通过以点带面,解剖典型,揭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的现状、障碍及政策取向。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发展 金融 政策取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火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智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米运生 石晓敏 廖祥乐
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环境层面的变革,农地确权帮助更多农户进入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宽度意义上的"量"变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但是,它是否可以提高农户贷款数量,缓解信贷配给并促进农村金融深度意义上的"质"变?这是一个重要但鲜有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供给、需求、交易成本、价格、风险配给等角度,分析了农地确权缓解信贷配给、促进农村金融深度发展的理论机理,并通过有序多分类变量回归及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户金融参与深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降低信息成本而缓解价格配给,因弱化农户的损失规避心理而缓解风险配给;同时,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释缓作用尚未充分显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