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3)
- 2023(16242)
- 2022(14095)
- 2021(13097)
- 2020(10993)
- 2019(25457)
- 2018(25140)
- 2017(49066)
- 2016(26380)
- 2015(29712)
- 2014(29434)
- 2013(28866)
- 2012(26122)
- 2011(23385)
- 2010(23256)
- 2009(21396)
- 2008(20950)
- 2007(18062)
- 2006(15674)
- 2005(13785)
- 学科
- 济(103133)
- 经济(102987)
- 管理(80911)
- 业(75270)
- 企(64524)
- 企业(64524)
- 方法(50575)
- 数学(43729)
- 数学方法(43143)
- 财(30084)
- 农(26967)
- 中国(25381)
- 业经(23840)
- 制(22291)
- 学(22027)
- 务(19513)
- 财务(19434)
- 财务管理(19391)
- 理论(18816)
- 企业财务(18458)
- 地方(18344)
- 农业(17866)
- 贸(17577)
- 贸易(17571)
- 易(17060)
- 环境(16531)
- 和(16482)
- 银(16427)
- 银行(16377)
- 技术(16368)
- 机构
- 大学(374773)
- 学院(371464)
- 管理(150056)
- 济(148195)
- 经济(145021)
- 理学(130795)
- 理学院(129391)
- 管理学(127074)
- 管理学院(126392)
- 研究(118136)
- 中国(89337)
- 京(78366)
- 科学(72574)
- 财(70793)
- 农(58181)
- 所(57443)
- 财经(56939)
- 业大(55634)
- 中心(54842)
- 江(53387)
- 研究所(52368)
- 经(51819)
- 北京(48664)
- 范(47957)
- 师范(47496)
- 农业(45435)
- 经济学(45398)
- 院(43086)
- 州(42892)
- 财经大学(42733)
- 基金
- 项目(259296)
- 科学(205269)
- 基金(189998)
- 研究(189744)
- 家(164922)
- 国家(163582)
- 科学基金(141995)
- 社会(120573)
- 社会科(114370)
- 社会科学(114340)
- 基金项目(100982)
- 省(100543)
- 自然(92697)
- 自然科(90526)
- 自然科学(90504)
- 自然科学基金(88874)
- 教育(88096)
- 划(84584)
- 资助(77759)
- 编号(77071)
- 成果(61972)
- 部(57820)
- 重点(57767)
- 创(54190)
- 发(53816)
- 课题(52426)
- 创新(50557)
- 教育部(50191)
- 制(49810)
- 国家社会(49792)
- 期刊
- 济(156048)
- 经济(156048)
- 研究(108267)
- 中国(66773)
- 学报(58151)
- 财(55866)
- 管理(54174)
- 科学(53233)
- 农(51884)
- 大学(45252)
- 学学(42646)
- 教育(40620)
- 农业(35010)
- 融(34333)
- 金融(34333)
- 技术(32455)
- 财经(28094)
- 业经(25162)
- 经济研究(24443)
- 经(23939)
- 问题(20358)
- 理论(18468)
- 图书(17792)
- 版(17637)
- 科技(17464)
- 技术经济(17456)
- 业(17157)
- 实践(16888)
- 践(16888)
- 现代(16129)
共检索到529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付雯潇 汪海粟
银行在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过程中面临着无形资产价值维护成本高、处置变现难的双重约束。本文基于信贷配给理论,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抵押贷款行为的比较分析,推演出在经营风险无差异条件下导致信贷配给的制约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出综合质押和差异化利率能有效避免信贷配给问题,促使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取贷款。最后,在综合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恩煜 韩炳寰 甘文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鹤山
二战后,一些西方国家吸取了消费与生产脱节造成经济危机的教训,大力发展信用消费,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据资料介绍,美国的消费信贷占到70%,法国占60%、日本占50%的汽车销售都是通过消费信贷实现的。我国开展信用消费的历史还很短,1988年,建行深圳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树贵
本文在介绍"信贷工厂"模式引入中国的背景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实际开展贷款业务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在运用这一方法进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时可能遇到的现实制约与困难,从商业银行自身改进业务能力和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获得金融资源两个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信贷工厂 商业银行 贷款管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靖迁 张庆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国际金融领域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金融市场,目前已成为美国债券市场中一类重要的交易产品,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自2005年开始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随着国家、地方政府、监管机构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2014年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渐入常态,基础资产类型日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剑平
自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来,一个以明晰产权,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各地深入展开,这对于激活现有林业生产要素,加快林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近年来我们农村金融也抓住这一契机,就如何加强信贷支林,服务“三农”,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剑
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传统思想观念障碍、居民经济收入低、消费信贷制度不规范和法律环境障碍。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居民对未来减收增支的预期、规范消费信贷制度、营造消费信贷发展法律环境是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消费信贷 制约因素 发展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代福
一、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1.居民预期收入降低,预期支出增加,导致高储蓄低消费。 2.传统消费观念的约束。中国人历来崇尚节约,量入为出,对“寅吃卯粮”的消费信贷在一定时期内还难以接受。中国传统的消费观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舍不得消费,二是不愿意借钱消费,认为借钱消费会损害自己的名声。消费信贷实际上有用明天的钱满足今天生活消费的需要,是一种健康的正常的消费方式。我国好多人一生都在辛辛苦苦地储蓄,等有了足够的钱去消费时,才感到已经到了老年,没有时间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世河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实际困难而实行的以数额小、期限短、分期偿还为特征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此后各级人民银行立即大力组织辖内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贷业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慧
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用来满足其消费方面货币需求的贷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促进消费品购销的重要形式。它可以引导储蓄转化为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可以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散金融风险。由于居民消费观念、经济承受能力、收入预期低等因素的制约,消费信贷并未被广泛接受,需要从观念、政策、制度创新、风险防范等方面采取对策,以推动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长海 王秀芳 于树胜
近几年,汽车消费成为国内消费需求的一大亮点。然而,因汽车价格过高、税费负担较重、金融服务滞后、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规模与汽车业发展规模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个人汽车消费水平相比,差距更大。为扩大内需,我国政府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提高个人汽车消费需求规模与水平,拓展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的发展空间,同时提高汽车产业在发展经济中的贡献份额。
关键词:
个人汽车消费 消费信贷 个人信用制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镭 纪成君
本文从消费信贷自身的不成熟性和消费信贷的配套机制的不完善性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 ,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及国外的一些经验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以期促进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消费信贷 制约 配套机制 措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君施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利用消费函数的数学模型及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数据模拟出我国居民一生的消费、收入、资产路径,从而解释我国居民信贷消费的可能性,并分析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常日升
1.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欲不强。农民没有把“致富”寄托于农业。由于受农业经营格局的影响,承包土地是平均划分、好差搭配的,每户都有几亩地,而且零星分散,加上价格的因素,种田的成本越来越大,比较效益愈来愈差。所以,他们不想把有限资金投向土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瑞芳 孙利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