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2)
- 2023(15091)
- 2022(13266)
- 2021(12573)
- 2020(10505)
- 2019(24371)
- 2018(24125)
- 2017(47306)
- 2016(25650)
- 2015(28804)
- 2014(28699)
- 2013(27853)
- 2012(25627)
- 2011(23034)
- 2010(22909)
- 2009(20974)
- 2008(20120)
- 2007(17227)
- 2006(15070)
- 2005(12911)
- 学科
- 济(98071)
- 经济(97961)
- 管理(73314)
- 业(69817)
- 企(58044)
- 企业(58044)
- 方法(47767)
- 数学(41838)
- 数学方法(41221)
- 农(27330)
- 财(26122)
- 中国(24877)
- 业经(21615)
- 学(21520)
- 地方(19201)
- 贸(18439)
- 贸易(18435)
- 农业(18164)
- 易(17909)
- 制(17024)
- 理论(16814)
- 务(16719)
- 财务(16642)
- 财务管理(16606)
- 企业财务(15748)
- 和(15633)
- 技术(15619)
- 环境(15504)
- 银(14722)
- 策(14701)
- 机构
- 大学(357238)
- 学院(356232)
- 管理(143830)
- 济(140700)
- 经济(137619)
- 理学(125478)
- 理学院(124119)
- 管理学(121790)
- 管理学院(121153)
- 研究(116759)
- 中国(87557)
- 京(74689)
- 科学(73216)
- 财(64649)
- 农(58101)
- 所(57591)
- 业大(53994)
- 中心(53984)
- 研究所(52923)
- 财经(52380)
- 江(51340)
- 经(47822)
- 范(47476)
- 师范(47041)
- 北京(46508)
- 农业(45605)
- 院(42907)
- 经济学(41960)
- 州(41562)
- 财经大学(39265)
- 基金
- 项目(250473)
- 科学(197649)
- 研究(183030)
- 基金(182565)
- 家(158957)
- 国家(157645)
- 科学基金(135984)
- 社会(114087)
- 社会科(108082)
- 社会科学(108055)
- 省(97371)
- 基金项目(96973)
- 自然(90000)
- 自然科(87914)
- 自然科学(87890)
- 自然科学基金(86291)
- 教育(84764)
- 划(82534)
- 资助(75474)
- 编号(75100)
- 成果(60470)
- 重点(55892)
- 部(55580)
- 发(52953)
- 创(52013)
- 课题(51159)
- 创新(48493)
- 科研(48200)
- 教育部(47680)
- 大学(46868)
- 期刊
- 济(147637)
- 经济(147637)
- 研究(103146)
- 中国(61015)
- 学报(56202)
- 农(52081)
- 科学(52044)
- 管理(50974)
- 财(48071)
- 大学(42984)
- 学学(40494)
- 教育(39252)
- 农业(35733)
- 融(33573)
- 金融(33573)
- 技术(31210)
- 业经(24790)
- 财经(24582)
- 经济研究(23352)
- 经(20903)
- 问题(19276)
- 图书(18305)
- 理论(17696)
- 业(17656)
- 科技(16931)
- 版(16770)
- 技术经济(16737)
- 实践(16364)
- 践(16364)
- 现代(15779)
共检索到506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卜凡松 周晶
本文从影响信贷审查与决策的因素入手研究信贷活动的顺周期性,首先回顾了相关信贷周期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信贷业务实践,从信用评级、风险计量模型、遵循的国际会计准则、资本充足率要求及抵押品价值五个重要的信贷审查与决策的参考因素系统阐述了信贷周期的成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降低顺周期性不利影响的对策,具体包括警惕经济繁荣时期的贷款风险,同时采用完整周期法进行信用评级,加强长期发展趋势研究,逆周期调整贷款抵押率,设置合理的分期还款计划及宽限期,以及加强信贷资产的转让与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戴春林 刘任捷 苏敬工 丁玉岚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化、我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对经济周期中的银行信贷经营行为进行重点研究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运用经济金融周期理论、不完全资本市场理论等,在深入分析经济周期与信贷经营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并从信贷发展战略、信贷经营机制、信贷风险管理、信贷经营模式创新及信贷经营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金融企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商业银行 银行信贷 信贷经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璐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既具有内生性,也与现行资本、拨备、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有关。缓解顺周期性和建立逆周期调整机制,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监管当局已在朝着建立资本缓冲、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修订新资本协议这些方面努力。但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性很难消除,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技术上非常困难,动态拨备机制的建立尚存争议,当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变也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因此,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各种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还应抓紧研究,监管者应提高对经济变化和风险变化的敏感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逆周期 资本 拨备 公允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霜茁 张晓静
为有效地规避和防范银行信贷亲周期性及其对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外部监管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缓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亲周期效应的具体对策。如结合我国国情修改并积极实施新资本协议,加强银监会和央行的沟通与协调,构建有差异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建立反周期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和引入动态风险拨备机制等。
关键词:
银行信贷投放 经济周期性波动 缓释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曾江波
运用MSIA-VAR模型实证分析1998—2013年间我国信贷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信贷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存在双向影响,房价的周期波动显著呈现低速、中速及高速增长的3区制状态,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增长存在非对称性,房地产业更易从低速增长区向高速增长区转换,且在中高速增长状态更趋稳定,持续时间也更长。分区制脉冲响应显示,在房价加速增长期银行信贷对房价影响显著,但这种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向新民
银行家像普通投资者那样也是有限理性者。在经济波动出现上行拐点和下行拐点时,由于银行家的认知偏差,银行贷款市场上会出现群体性多贷和群体性拒贷的两次羊群行为,造成信贷扩张与紧缩并形成信贷周期,不仅给银行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也对金融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要熨平信贷周期,消除银行贷款市场上的羊群行为,宏观调控要消弥市场预期归一化的形成,政府要加强信息披露并提供有市场公信力的信息产品,要使商业银行重视行业走势的研究,并改变银行家的报酬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义华 汪浩
本文从微观视角,基于四川企业调查数据,选取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偿债能力、企业信贷规模等指标构建了VAR模型,讨论微观企业与信贷周期形成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动的冲击对企业贷款规模影响比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有增大的趋势,而资产负债率受到外部销售收入冲击比较大,企业贷款规模变动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销售收入变化引起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导致企业融资能力的变动,从而影响到企业可获得信贷额度的变动,最终形成信贷周期。
关键词:
微观视角 信贷周期 实证分析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辉 王文刚 王近
基于包含企业违约和金融摩擦的四部门DSGE模型,可以用来考察银行信贷、企业违约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作用,进而论证信贷行为顺周期性的形成机制。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收缩会对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生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加大其违约风险;同时,违约风险的加大会反过来借由外部融资溢价调整和贷款违约预期损失来影响银行信贷决策。银行信贷决策与企业违约之间的这种动态作用使信贷行为内生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之中,并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倪殿鑫
本文选取2004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采用VAR模型对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顺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变化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确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与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顺周期性,即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能够起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而经济增长也同样能够引起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为此,当前需要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进行合理调控,而关键的对策主要在于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更灵活运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加速转型以及遵循“宽进严管”的原则持续加大监管力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倪殿鑫
本文选取2004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采用VAR模型对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顺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变化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确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与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顺周期性,即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能够起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而经济增长也同样能够引起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为此,当前需要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进行合理调控,而关键的对策主要在于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更灵活运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加速转型以及遵循"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之博 周黎安
基于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发现,省级信贷投放与固定资产投资都随省委书记和省长的任期呈倒U型变化,转折点在三至四年左右;这种关系在官员退休制度和分税制改革推行后更明显。分税制改革后,官员任期的转折点有所提前,其行为更加短视。与省长相比,倒U型关系对省委书记更显著。本文提供了有关官员任期与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重要经验证据,从官员激励角度揭示了中国政治经济周期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信贷周期 投资周期 官员任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庆和
由于宏观经济周期和自身风险管理的双向塑造作用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普遍上收了信贷管理权限 ,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和优质客户 ,出现了所谓“信贷集中”现象。本文通过对银行信贷资金“双向集中”动因和经济后果的分析 ,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 ,信贷资金“双向集中”是银行改善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 ,就金融机构个体而言是正确的方向。第二 ,国有商业银行的寡头特征将信贷集中的长周期化。第三 ,必须避免相机抉择政策 ,坚持长期一致性抉择 ,通过市场化手段 (而非行政手段 )对现有的信贷管理方式进行微调。具体调整思路为 :一是中央银行要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进行窗口指导 ,促进其加大对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震 张超磊 朱祚樟
数次金融危机表明,信贷周期及其内在顺周期性在宏观经济波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来源,也因此成为宏观审慎监管的中心目标。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性作为判断信贷顺周期程度的表象指标反映了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中国与日本虽同为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国家,但在二者信贷顺周期性的调控方面却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信贷顺周期现象显著,而日本在2003年后则出现了阶段性信贷逆周期情况。这不仅体现了日本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向宏观审慎监管过渡的卓越成效,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在未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常国珍
商品房价格由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国内商品房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每一个周期性价格波动的拐点,均伴随着房地产信贷政策的出台。2003年2015年国内房地产信贷政策的出台,均以稳定房价为基本调控导向。受房地产供给侧缺乏价格弹性的影响,针对房地产行业供给侧的信贷政策,能够在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的情况下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但无法稳定商品房价格;而针对供给侧的信贷政策紧缩,则会抑制市场需求方资金流动性,对商品房价格上涨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
信贷政策 商品房价格 周期性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