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5)
- 2023(18342)
- 2022(15826)
- 2021(14622)
- 2020(12417)
- 2019(28164)
- 2018(27768)
- 2017(53024)
- 2016(28995)
- 2015(32415)
- 2014(32038)
- 2013(31354)
- 2012(28330)
- 2011(25410)
- 2010(25299)
- 2009(22976)
- 2008(22084)
- 2007(19030)
- 2006(16479)
- 2005(13958)
- 学科
- 济(113227)
- 经济(113114)
- 管理(83031)
- 业(77563)
- 企(64898)
- 企业(64898)
- 方法(56215)
- 数学(49359)
- 数学方法(48527)
- 农(29109)
- 财(28391)
- 中国(28276)
- 学(26176)
- 业经(25598)
- 地方(23359)
- 理论(20365)
- 农业(19880)
- 贸(19727)
- 贸易(19719)
- 易(19144)
- 务(18965)
- 财务(18879)
- 财务管理(18844)
- 技术(18453)
- 和(17919)
- 企业财务(17861)
- 环境(17628)
- 制(17547)
- 划(15521)
- 银(14981)
- 机构
- 大学(406364)
- 学院(405043)
- 管理(160501)
- 济(152794)
- 经济(149525)
- 理学(140971)
- 理学院(139339)
- 管理学(136240)
- 管理学院(135518)
- 研究(131603)
- 中国(94745)
- 科学(87904)
- 京(85513)
- 农(71748)
- 财(67351)
- 业大(66984)
- 所(66231)
- 研究所(61367)
- 中心(60859)
- 江(57451)
- 农业(56916)
- 财经(55604)
- 范(53745)
- 师范(53077)
- 北京(52813)
- 经(50744)
- 院(48131)
- 州(46861)
- 经济学(45624)
- 技术(45434)
- 基金
- 项目(292216)
- 科学(229005)
- 基金(211534)
- 研究(205748)
- 家(187822)
- 国家(186309)
- 科学基金(159487)
- 社会(128118)
- 社会科(121453)
- 社会科学(121419)
- 省(115473)
- 基金项目(112252)
- 自然(107732)
- 自然科(105322)
- 自然科学(105293)
- 自然科学基金(103355)
- 划(98102)
- 教育(96382)
- 资助(87646)
- 编号(83642)
- 重点(66068)
- 成果(65792)
- 部(62820)
- 发(61601)
- 创(60911)
- 课题(57309)
- 科研(56925)
- 创新(56871)
- 计划(55371)
- 大学(53920)
- 期刊
- 济(153293)
- 经济(153293)
- 研究(107408)
- 学报(73541)
- 中国(72504)
- 科学(63650)
- 农(63104)
- 管理(55871)
- 大学(54313)
- 学学(51232)
- 财(50852)
- 教育(46716)
- 农业(43857)
- 技术(36179)
- 融(27420)
- 金融(27420)
- 业经(26522)
- 财经(25753)
- 经济研究(25489)
- 图书(23797)
- 业(23056)
- 经(22022)
- 科技(21166)
- 版(20529)
- 问题(19843)
- 统计(19821)
- 业大(19664)
- 技术经济(19026)
- 策(18429)
- 理论(18423)
共检索到562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蔚海燕 姜沈宇 朱苇琦
本文基于信息采纳模型构建了机器学习领域科学数据重用影响因素模型,并选择了开放科学社区平台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两种类型的代表性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实证了数据集内容质量和数据源可信性对科学数据重用的影响,以及平台类型在数据源可信性对科学数据重用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完善科学数据平台建设、促进科学数据重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艳玲 张广胜 李全海
伴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利用电商平台开展创业已成为热门模式,研究电商平台采纳行为对推动电商创业健康快速发展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引入易接触性与经验两变量构建基于拓展TAM电商平台采纳行为意向模型,以涉农电商平台为例,以266位参与农户为研究样本,量化测度电商平台采纳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路径关系。结果表明:易接触性与经验通过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态度显著正向影响电商平台采纳意向;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影响不显著,态度与感知有用性对电商平台采纳意向总效应最为显著。因此,在推进电商创业中需遵循电商平台采纳行为规律,通过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整合电商资源以及提供经验支持,切实提高电商认知水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卢强 左明章 原渊
目前,同步课堂作为解决农村教学点普遍面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资源短缺、师资匮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已在多个实验区进行推广。研究影响农村教师应用同步课堂的因素,对其推广应用以及农村教学点现实困境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系统实用性、技术支持、激励机制等因素对农村教师采纳和应用同步课堂有着积极和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影响不够显著。为推动同步课堂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四方协同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连峰 刘震宇 罗春晖
通过回顾影响创新(技术)采纳的因素研究,整合个人、环境、组织、技术、任务和组织间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可能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个影响组织创新采纳的因素整合模型,并对这一模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组织 创新采纳 信息技术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卫军朝 张怡琳
为探究科研人员对于科学数据重用的需求层次和需求优先序确定,从而提升数据重用服务能力、改善数据重用效果。文章系统梳理了科学数据重用现有相关研究,综合运用访谈法、专家咨询等方式确定14个数据重用需求项,运用Kano分析法,开展Kano传统归类分析,混合类分析、满意度指数分析,对需求类型及其优先度进行确定。分析结果表明14项数据重用需求项中数据可获得性等2项需求为必备型需求,数据格式属于期望型需求,数据来源等5项需求为兴奋型需求,数据背景等4项需求为无差异型需求,数据质量等2项需求为混合属性需求,并基于需求层次针对科学数据重用利益相关者改进重用服务提出建议和优化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文静 何琳 韩正彪
[目的/意义]了解科研人员进行科学数据重用的现状以及影响其进行数据重用的因素。[研究设计/方法]针对科学数据重用的特点,通过对500余名科研人员的调研,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科研人员科学数据重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论/发现]重用数据质量、重用数据来源、进行科学数据重用的科研人员背景以及科学数据重用规则因素都会对科学数据重用意愿和科学数据重用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数据质量因素会正向影响继续进行科学数据重用意愿,重用数据来源、科研人员背景以及重用规则因素会间接正向影响继续重用意愿。[创新/价值]采用量化方法发现了影响科研人员科学数据重用意愿的多重影响因素,可为科研数据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殷国鹏 刘雯雯 祝珊
以信息采纳理论为研究框架,探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采纳与接受在线评论信息(亦即在线评论有用性)的两类影响因素———评论本身特征、评论者要素,并结合社会网络视角构建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模型及研究假设。之后,以豆瓣网数据进行理论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论长度与在线评论有用性为正相关关系,评论星级极端性与在线评论有用性则为负相关关系;评论者中心度与在线评论有用性之间为倒U型关系,评论者历史发表数量、参加群组情况与在线评论有用性之间关系未得到足够的实证支持。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潇月 宋秀芳 顾立平 刘金亚 陈新兰
了解科研人员科研数据重用行为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可有效支持科研数据开放共享与重用行为间循环促进生态的形成。通过文献综述,本文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建立了科研人员数据重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面向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领域科研人员,开展聚敛式混合方法研究。对问卷调查的定量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合问卷开放式问题与该领域10位典型科研人员访谈的结果,综合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感知社群文化基础和感知支持措施有效程度,正向显著影响科研人员的科研数据重用行为。研究建议利益相关方关注科研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权益管理,具体可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1)推动国内大型科学数据中心开展国际化认证;(2)建立协作网络,发挥重要团体与个人的力量;(3)制定多路径的数据重用服务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琦 袁芳英
电影票房收入是衡量电影消费市场价值实现的重要指标,也是拉动数字消费的重要载体。本文构建包括消费者特征、电影产品特征、数字环境特征对电影消费影响的指标体系,运用Python采集2017-2019年合计830部中国电影产品相关特征因素数据集,通过stacking算法对三类经典模型进行五折交叉折叠训练,构建票房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模型融合视角下创新设计的电影票房预测模型泛化能力更强,拟合优度更佳,预测误差更低;新情境下电影消费影响因素中的编剧历史作品票房影响力、数字化渠道营销物料投放量、演员历史作品票房影响力、电影类型以及舆论热点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数字经济时代应提升高品质文化内容创新能力,审慎对待流量效应;进一步规范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生态治理;鼓励多元化的数字内容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卫来 潘晓波
将在线商品评价信息应用背景因素——评价信息的可借鉴性纳入模型,根据ELM思路和信息采纳模型框架,构建在线商品评价信息有用性的三维模型。对模型中信息质量和信息可信度维度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网购特殊环境重新识别其构成要素,并探究各构成要素基于二手资料的测量指标,为实际应用领域中建立独立于消费者主观数据的评价有用性自动识别机制提供参考。综合实证结果研究发现,在对在线商品评价信息进行处理时,阅读者更多的启用中心路线,边缘路线的作用由于评价发布者信息的有限性以及消费者之间较低的关联度而降低,应用背景因素对于在线评价信息有用性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霞 修长百 闫晔
为探讨认知因素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和行为变化的跨理论模型分析框架,运用广义有序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认知因素对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认知对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具有统计显著影响。高感知严重性、感知脆弱性、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将导致更高水平的农业节水技术行为意向;回报因子和反应成本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农户所处的行为阶段不同,各认知因素对农业节水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处于预思考阶段农户,保护动机模型变量均是影响其行为意向的激励因素;对于处于沉思阶段的农户,感知脆弱性、自我效能和反应成本是影响其行为意向的主要动机;处于准备阶段的农户受感知脆弱性、回报因子和反应效能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处于行动阶段的农户,感知严重性、感知脆弱性、反应成本和回报因子是促使其持续采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关键预测因子。因此,政府应根据农户不同的意愿行为阶段制定针对性、差别化的激励策略,从而促进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若宸 母咏然 朱学芳 朱庆华
数字人文技术为人文学科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推广该类技术的应用对人文学界和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均有积极作用。为探究影响数字人文技术被人文学科研究者接纳的潜在因素,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系统质量、社群影响和个体创新三个外界影响因素,建立数字人文技术研究者采纳意愿模型,并收集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提出的假设,探究影响接纳数字人文技术的意愿情况。实证结果表明:系统质量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影响,个体创新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影响,社群影响对数字人文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积极影响,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对研究者的使用态度均有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推广数字人文技术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勇兵 高静 杨健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企业保留老顾客和获取新顾客的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但有关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则显得非常滞后。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和检验了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框架以科技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不仅将感知愉悦性、感知风险和信任等变量加进认知建构中,而且还将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信息公开性、参与性、互动性、共享性和贯通性等特征作为认知建构的外部变量。本研究发现,感知愉悦性和信任在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而感知风险在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中起着消极的作用;参与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对感知愉悦性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对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蔚海燕 林晓雯
开放科学时代,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成为必然要求,而数据重用是其主要目标。尽管国内外已建设了多种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但对于这些平台的数据重用效果与数据开放特征之间的关系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立足地球科学领域,对三个国内外的开放数据平台(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NCAR Research Data Archive和Figshare)进行了定量分析,旨在探讨影响科学数据重用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数据质量对科学数据的重用有显著影响。据此,本文从数据平台、科研人员、图书馆和期刊出版商4个维度提出了促进科学数据重用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重用 数据质量 地球科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秦雯 顾立平 张潇月
[目的/意义]开放科研数据面临着科研人员参与度和认同度不高的挑战。文章旨在明确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的行为影响因素,为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参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模型,探究行为信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地球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工具SmartPLS3.0分析数据验证模型。[结果/结论]地球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对开放科研数据态度直接显著影响行为;行为信念(包含感知职业利益与感知职业风险)、感知行为控制(包含感知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管理培训实用性)显著影响科研人员的态度,且通过态度间接影响行为;主观规范对科研人员的态度影响不明显,但对行为存在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