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10)
- 2023(22459)
- 2022(19065)
- 2021(17839)
- 2020(14956)
- 2019(34152)
- 2018(33684)
- 2017(63684)
- 2016(34284)
- 2015(38744)
- 2014(38242)
- 2013(37488)
- 2012(34784)
- 2011(31485)
- 2010(31908)
- 2009(29407)
- 2008(28240)
- 2007(25016)
- 2006(22280)
- 2005(19997)
- 学科
- 济(143116)
- 经济(142966)
- 管理(99982)
- 业(98153)
- 企(81749)
- 企业(81749)
- 方法(61248)
- 数学(52537)
- 数学方法(51709)
- 中国(45064)
- 农(38657)
- 财(34875)
- 业经(33688)
- 地方(32720)
- 融(30356)
- 金融(30354)
- 银(29841)
- 银行(29790)
- 学(29238)
- 行(28692)
- 制(28191)
- 技术(26958)
- 贸(26485)
- 贸易(26461)
- 农业(26172)
- 易(25727)
- 理论(25364)
- 务(22174)
- 财务(22074)
- 和(22058)
- 机构
- 大学(482762)
- 学院(481323)
- 济(197460)
- 经济(193295)
- 管理(188906)
- 研究(165886)
- 理学(162146)
- 理学院(160350)
- 管理学(157303)
- 管理学院(156420)
- 中国(129690)
- 京(104342)
- 科学(100124)
- 财(89991)
- 所(82747)
- 中心(76661)
- 农(76444)
- 研究所(75120)
- 江(71448)
- 财经(71434)
- 业大(69316)
- 北京(66773)
- 经(65021)
- 范(64574)
- 师范(63949)
- 院(60179)
- 经济学(59786)
- 农业(59400)
- 州(58490)
- 经济学院(53754)
- 基金
- 项目(323823)
- 科学(255810)
- 研究(238642)
- 基金(234713)
- 家(204949)
- 国家(203064)
- 科学基金(174775)
- 社会(150911)
- 社会科(143161)
- 社会科学(143123)
- 省(126284)
- 基金项目(122893)
- 自然(112424)
- 教育(110582)
- 自然科(109912)
- 自然科学(109884)
- 自然科学基金(107935)
- 划(106020)
- 资助(97501)
- 编号(97089)
- 成果(79336)
- 重点(72787)
- 发(71440)
- 部(71226)
- 创(69315)
- 课题(67688)
- 创新(64353)
- 国家社会(62650)
- 教育部(61499)
- 科研(61240)
- 期刊
- 济(217448)
- 经济(217448)
- 研究(144556)
- 中国(101777)
- 学报(73849)
- 管理(72744)
- 农(69714)
- 科学(69153)
- 财(68464)
- 教育(59733)
- 大学(56802)
- 学学(52882)
- 融(51866)
- 金融(51866)
- 农业(48140)
- 技术(46327)
- 经济研究(35592)
- 业经(35314)
- 财经(34853)
- 经(30108)
- 图书(28300)
- 问题(27545)
- 业(26959)
- 技术经济(24863)
- 科技(23740)
- 统计(23180)
- 理论(22479)
- 贸(22472)
- 策(21577)
- 版(21564)
共检索到732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蓓 王聪颖
提出产业集群知识融合的新观点: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企业对集群外部知识源的学习过程,采用信息融合的DSmT技术,对集群内、外部知识源的知识进行融合,构建基于信息融合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融合与创新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信息融合技术能够提高知识的有效性与全面性,融合后的知识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西川 张天一
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竞争的加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区域产业集群及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丹阳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实证研究,提出了涵盖产学研合作、R&D投入、专利质量、知识溢出、军民融合产业效率、创新环境6个方面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建立了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各主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评,针对各集群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瑞博
"高技术不高"的严峻现实表明,上海雄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没有真正转化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上海高技术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并没有实现与之同步的增长。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相互割裂是造成这种矛盾的内在根源。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协同的"双链"融合是上海"十二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战略,这主要包括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搭建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把创新前端的基础研究、前沿研究,中端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技术服务、技术交易,后端的投融资服务、项目产业化、创业孵化、人才培训等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加速器"建设;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链整合战略...
关键词:
产业链 创新链 高技术产业化 双链融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群 翟淑萍
应用数据包络的方法估计了样本期间内中国30个省区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与金融发展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与方向。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与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提高创新效率;如果力度已经足够,再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则会减弱对创新效率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知识产权 金融发展 创新效率 高技术产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芳 柯皓天
中国(湖北)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这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来提升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通过探讨创新与融合协同作用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运用哈肯模型验证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与融合的协同作用关系,并运用2000~2016年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细分产业数据,基于面板回归模型验证创新与融合协同作用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提出提升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中创新与融合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关系,但协同程度偏低,且存在明显的产业异质性;创新与融合协同作用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回归系数偏小,并未完全释放其红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玉珂
文章选取2000~2010年河南省历年高技术和金融业相关数据,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作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支持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长期内,金融支持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持续的促进效应,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大力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刘世庆 林凌 周剑风 邵平桢 许英明 沈颖
推进西部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在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军工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军民共享创新资源、军地合作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探索,建设军民一体化的国家工业基础和国防工业体系、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基础建设、宏观体制、微观体制、军地互动、项目牵引等十个方面进行讨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文良 黄瑞玲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提升金融能力,而金融能力的核心体现为创新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资本的优化能力"。十四五"期间江苏要坚持创新在"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科技强省战略,亟需金融科技产业循环畅通,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利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了2010—2019年江苏高技术产业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度。结果显示,江苏高技术产业"三链"融合度较低,主要是受资金链有序度波动性的影响。从"三链"序参量有序度变化情况来看,R&D经费投入强度、省资助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创业投资强度有序度低是造成"三链"融合度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完善资金投入结构,提高"三链"融合稳定性;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三链"融合度提升;专注产业链薄弱环节,强化"三链"融合能力;整合多样化资源优势,构建"三链"融合平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雪洁 李爽
本文建立中国高技术产业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之间的关联模型,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测度了2010—2013年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总体效率、时期效率、部门效率以及时期部门效率水平。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差距明显;大多数省市高技术产业研究部门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低于开发部门;研发经费、人员及专利等投入要素普遍存在冗余。今后应从强化高技术产业的基础研究、加强区域技术资源整合、提高专利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研究和开发部门的创新能力协调度及技术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方庆 储军飞 杨锋
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对于提升其国际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一般被划分为研发和商业化两个前后连续的子阶段。本文基于合作共赢的思想,从研发子阶段和商业化子阶段合作视角出发,建立双目标DEA模型。然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在2013—2015年(包括三个连续的创新周期,即2013年代表2013—2015年;2014年代表2014—2016年;2015年代表2015—2017年)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偏低,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远大于商业化效率,较低的商业化效率是导致整体创新效率偏低的主因;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存在省际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后,根据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本文将29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划分为四类,为每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具体策略。本文丰富了评价理论与方法,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政 褚泽泰 Kiho Kwak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模型,以中国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为检验对象,就集群式创新对自创区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这种影响是正向的,企业的知识吸收转化能力越强、互动强度越大,这种正向作用越明显;与国有独资企业企业相比,这种正向作用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体现得更加充分。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集群式创新政策建议,以期为利用集群式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研发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政 褚泽泰 Kiho Kwak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模型,以中国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为检验对象,就集群式创新对自创区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这种影响是正向的,企业的知识吸收转化能力越强、互动强度越大,这种正向作用越明显;与国有独资企业企业相比,这种正向作用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体现得更加充分。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集群式创新政策建议,以期为利用集群式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研发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卜洪运 陶玲玲 赵琳皓
文章基于波特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因子分析法中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进行改进,选取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稳定性的EM算法进行估计,进而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并通过矩阵最大方差旋转找出潜在因子。对2000-2014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北京和河北在这十五年内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天津在2000-2010年间总体上持续增长,之后出现急速下降,近几年发展趋于平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卜洪运 陶玲玲 赵琳皓
文章基于波特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因子分析法中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进行改进,选取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稳定性的EM算法进行估计,进而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并通过矩阵最大方差旋转找出潜在因子。对2000-2014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北京和河北在这十五年内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天津在2000-2010年间总体上持续增长,之后出现急速下降,近几年发展趋于平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卜洪运 陶玲玲 赵琳皓
文章基于波特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因子分析法中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进行改进,选取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稳定性的EM算法进行估计,进而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并通过矩阵最大方差旋转找出潜在因子。对2000-2014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北京和河北在这十五年内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天津在2000-2010年间总体上持续增长,之后出现急速下降,近几年发展趋于平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