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1)
- 2023(17060)
- 2022(14714)
- 2021(13905)
- 2020(11758)
- 2019(26992)
- 2018(26585)
- 2017(51922)
- 2016(27730)
- 2015(31381)
- 2014(31132)
- 2013(30293)
- 2012(27586)
- 2011(24588)
- 2010(24383)
- 2009(22517)
- 2008(22253)
- 2007(19432)
- 2006(16917)
- 2005(15082)
- 学科
- 济(106365)
- 经济(106214)
- 管理(86769)
- 业(82009)
- 企(70872)
- 企业(70872)
- 方法(50627)
- 数学(43747)
- 数学方法(43146)
- 财(32439)
- 制(29927)
- 中国(28663)
- 业经(26874)
- 农(26814)
- 银(25753)
- 银行(25606)
- 行(24086)
- 务(21566)
- 财务(21483)
- 财务管理(21438)
- 学(21164)
- 企业财务(20366)
- 融(20071)
- 金融(20067)
- 理论(19369)
- 地方(18853)
- 贸(18279)
- 贸易(18263)
- 易(17657)
- 农业(17617)
- 机构
- 大学(387697)
- 学院(384508)
- 管理(157514)
- 济(152419)
- 经济(149034)
- 理学(135425)
- 理学院(134011)
- 管理学(131694)
- 管理学院(130964)
- 研究(121232)
- 中国(99339)
- 京(81560)
- 财(76511)
- 科学(72809)
- 财经(60541)
- 所(58433)
- 中心(57969)
- 农(57588)
- 江(56315)
- 经(55024)
- 业大(54931)
- 研究所(52922)
- 北京(51217)
- 范(48375)
- 师范(47908)
- 经济学(46327)
- 州(46126)
- 财经大学(45474)
- 农业(45008)
- 院(44162)
- 基金
- 项目(263997)
- 科学(208966)
- 研究(194817)
- 基金(193527)
- 家(166978)
- 国家(165619)
- 科学基金(144382)
- 社会(123380)
- 社会科(116939)
- 社会科学(116910)
- 基金项目(102796)
- 省(102011)
- 自然(94044)
- 自然科(91891)
- 自然科学(91870)
- 自然科学基金(90217)
- 教育(90047)
- 划(85679)
- 编号(79894)
- 资助(79487)
- 成果(64703)
- 部(58780)
- 重点(58315)
- 创(55147)
- 发(54239)
- 课题(53647)
- 创新(51463)
- 制(51359)
- 教育部(51289)
- 国家社会(50839)
- 期刊
- 济(162274)
- 经济(162274)
- 研究(116425)
- 中国(73299)
- 财(60917)
- 管理(57826)
- 学报(57819)
- 科学(52962)
- 农(51131)
- 融(47157)
- 金融(47157)
- 大学(44800)
- 学学(42006)
- 教育(40745)
- 技术(33684)
- 农业(33678)
- 财经(30063)
- 业经(26624)
- 经(25517)
- 经济研究(25454)
- 图书(21210)
- 理论(20898)
- 问题(20638)
- 实践(19212)
- 践(19212)
- 技术经济(17878)
- 科技(17681)
- 财会(17364)
- 版(17321)
- 业(17002)
共检索到567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虹 胡亚会 张同健
一、概述银行业是典型的风险管理的行业,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的行业,因此,银行业的信息管理与风险管理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从本质上讲,一切不确定性均起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即在任何经济体系中,信息不对称行为必然导致运营风险的产生。同样,对于银行业而言,银行风险在本质上源于银行内部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信息能力的培育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基础性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建
流程操作风险防范是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一项重要任务。内部控制是流程操作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内部控制要素的功能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经验性的研究发现:风险识别与评估要素对流程操作风险防范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制度执行要素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信息沟通作用较为微弱,有待增强。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在地区及行业方面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爱民 张同健 张成虎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依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与操作风险控制活动的直接调查数据,对基于信息化建设角度的操作风险控制实施了经验解析,从而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效率并加强操作风险控制提供可靠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化 操作风险 结构方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件越来越多,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布增强了人们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基础上,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构造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控制模式,对降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风险控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睿 巴曙松
操作风险记分卡是对潜在的操作风险及其环境变化较为敏感,能反映出特定对象的操作风险水平、来源和起因,以及业务操作流程的质量。论文对操作风险记分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完整设计,并对基于记分卡的风险控制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记分卡的评估结果,在损失分步法下使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控制前后的损失分布,可为控制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并发现需要改善的风险状况。
关键词:
操作风险 记分卡 风险控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晓慧 吴应宇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实际情况,根据ERM的要求,利用生态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生态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并指出该系统在大幅度提高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的同时,还强调内部控制系统的自我修正和完善功能的发挥。在这一控制系统框架中,横向系统包括控制目标设置、事件确定、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过程、控制措施、监督和目标修正等,纵向系统由标准确定、方法选择、实施控制、分析结果和修正目标等层次构成,这一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必将促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效果与效率的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同健 张成虎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操作风险正上升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呈现出频发状态,因此,操作风险控制将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领域。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完善性有效地提高了操作风险的控制效率。借助于结构方程中的全模型检验,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行为的数据性调查和实证检验,揭示了以操作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若干现实性问题,为国有商业银行大力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操作风险的控制效率提供可靠的理论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宝林 张同建
人员操作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类型。内部控制是人员操作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内部控制要素的功能在人员操作风险防范过程中存在着不均衡性。基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经验性的研究发现:风险识别与评估要素对人员操作风险防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制度执行要素存在较强的促进作用,信息与沟通要素没有发生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地区因素与行际因素对人员操作风险的防范存在着差异性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良芳
操作风险是指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具有内生性、复杂性、隐蔽性、关联性的特点,这些因素决定了操作风险的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商业银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
操作风险 管理制度 风险控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潇云
近几年,中国银行业各类操作风险事故频频发生,暴露了其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本文按照恶意形成风险、"理性"导致风险、能力不足产生风险、潜意识选择导致风险的四个层次,将形成操作风险的、与"人"有关的各种因素——金融腐败、道德风险、有限理性、非理性行为倾向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为有针对性的控制操作风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操作风险 金融腐败 道德风险 有限理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兰莉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形式是欺诈,具有反控制、容易被"能人"所做、"营销"所为以及"指标"所驱的外包装所掩盖等特征;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内控的过程管理流于形式,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不足,传统的管理观念和习惯影响组织执行力的发挥,对操作风险的管控缺乏历史数据支持和经验积累,对风险管理控制工作的职责认识存在偏差,业务创新加大操作风险概率等。商业银行为了改进操作风险管控体系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内控部门在防范银行操作风险中的监督作用,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内控发展系统的整体框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兢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多家银行倒闭,使得风险管理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焦点,我国银行大案、要案频繁发生,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制约银行发展的软肋,如何控制操作风险?本文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并结合实证调查,诊断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新颖
近年来,伴随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化和监管制度的完善,大批金融违法犯罪案件相继浮出水面,犯罪数额之大令人瞠目,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引起各界人士对金融机构管控能力发生质疑,也加深了对操作风险危险性的认识。完整的操作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识别、计量、资本的计提、风险缓释技术等,包含并穿插着内部控制。因为我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之间存在不同,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重新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建
操作风险的防范是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核心内容之一。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防范的现实性机制,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素的功能具有不均衡性。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执行与信息沟通对人员操作风险与流程操作风险的防范存在现实性的激励功能。基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经验性的研究发现:在操作风险防范过程中,制度执行的激励功能较强,信息沟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功能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