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9)
- 2023(15017)
- 2022(13122)
- 2021(12548)
- 2020(10761)
- 2019(24187)
- 2018(24023)
- 2017(45874)
- 2016(24706)
- 2015(27863)
- 2014(27597)
- 2013(26941)
- 2012(24164)
- 2011(21535)
- 2010(21190)
- 2009(19327)
- 2008(18799)
- 2007(16213)
- 2006(14085)
- 2005(12048)
- 学科
- 济(93561)
- 经济(93465)
- 管理(81611)
- 业(71832)
- 企(62671)
- 企业(62671)
- 方法(46655)
- 数学(39667)
- 数学方法(39103)
- 财(27260)
- 农(23957)
- 学(23495)
- 业经(22464)
- 中国(22457)
- 务(19121)
- 财务(19039)
- 财务管理(18997)
- 理论(18436)
- 企业财务(18027)
- 地方(17577)
- 环境(17322)
- 和(16987)
- 制(16212)
- 农业(16118)
- 划(15850)
- 贸(15743)
- 贸易(15735)
- 技术(15464)
- 易(15281)
- 银(13635)
- 机构
- 大学(342129)
- 学院(339195)
- 管理(143103)
- 济(128739)
- 经济(125761)
- 理学(123419)
- 理学院(122097)
- 管理学(119960)
- 管理学院(119299)
- 研究(104047)
- 中国(78447)
- 京(72043)
- 科学(66306)
- 财(60359)
- 业大(50248)
- 所(49855)
- 农(49703)
- 中心(49697)
- 财经(48754)
- 江(48626)
- 研究所(45800)
- 范(45200)
- 北京(44808)
- 师范(44792)
- 经(44461)
- 州(40116)
- 农业(38729)
- 院(38422)
- 经济学(38037)
- 财经大学(36671)
- 基金
- 项目(239583)
- 科学(189035)
- 研究(175763)
- 基金(174481)
- 家(151115)
- 国家(149892)
- 科学基金(130551)
- 社会(110086)
- 社会科(104233)
- 社会科学(104204)
- 基金项目(93408)
- 省(93401)
- 自然(86049)
- 自然科(84024)
- 自然科学(84004)
- 自然科学基金(82471)
- 教育(81416)
- 划(78259)
- 编号(72640)
- 资助(71206)
- 成果(57693)
- 重点(52897)
- 部(52467)
- 创(49827)
- 发(49485)
- 课题(48201)
- 创新(46421)
- 科研(46042)
- 教育部(45470)
- 项目编号(45443)
- 期刊
- 济(136253)
- 经济(136253)
- 研究(92922)
- 中国(60535)
- 学报(53243)
- 管理(52727)
- 财(48263)
- 科学(48138)
- 农(43282)
- 大学(40488)
- 教育(38222)
- 学学(37579)
- 技术(30610)
- 农业(30431)
- 融(24989)
- 金融(24989)
- 图书(23668)
- 业经(23294)
- 财经(23075)
- 经济研究(20755)
- 经(19665)
- 理论(17248)
- 业(17056)
- 问题(16997)
- 情报(16534)
- 科技(16488)
- 技术经济(16106)
- 实践(16057)
- 践(16057)
- 版(15951)
共检索到481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毅华 张超群 郑德俊 谭涛
随着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和用户数的急剧增加,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已逐步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文章从信息生态学视角探讨了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机制,分析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网络信息生态理论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提出了未来互联网舆情监管的研究重点,并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生态 网络舆情 舆情演化 舆情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爱 毕硕本 王军 黄铜 万蕾
本文利用社交网络分析法和GIS可视化,在地理学视角下,对微博中"山东毒疫苗事件"信息传播路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空间结构与社会经济具有相对一致性,表现为网络中节点的出入度与社会城市发展具有指向性,在个别中心城市间(北京、广东、上海)有所区别;(2)舆论微博传播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都形成中心节点城市,这些城市主导着周边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舆论方向;(3)相同时间段内的舆论信息传播路径数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对称性,东部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密集。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波维 曾润喜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选题,学界从不同视角对网络舆情进行观照,并基于不同视角构建应对舆情的策略和路径。[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网络舆情研究视角进行比较、归类、编码和分析,总结出7个主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结果/结论]由此探究网络舆情视角研究范式,分类分析视角选择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密合度及论证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未来视角研究应从共享和深度协作方面研究网络舆情,注重学科间的融合与借鉴等。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研究 扎根理论 舆论生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兰成 娄国哲
舆情分析是网络空间安全的特殊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催生研究更为精准、科学的网络舆情管理方法。网络舆情知识图谱(NPOKG)既有鲜明的需求牵引又有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知识组织下的NPOKG构建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方法,基于NPOKG的事件抽取和热点发现是舆情管理的重要实践。实践表明,将知识图谱应用于舆情管理,可以简化热点事件的发现过程,提高热点事件的趋势分析能力,提升舆情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昊青 朱丁一 夏一雪 张鹏 刘冰月
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主要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和外部环境对网络舆情主体的作用与反作用,以及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中信息流转与能量交互规律等问题。本文在阐释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特征、功能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优化策略,进一步丰富了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理论,以期为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学理参考。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信息生态链 生态系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微 王晰巍 娄正卿 刘婷艳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丹 王晰巍 李师萌 张柳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研究成为当前网络舆情监管和舆情引导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四个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和谐的信息生态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特征量,以新浪微博"埃博拉"话题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特征量及行为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人中的用户粉丝数和关注数均符合分段幂律分布;信息内容和信息环境特征量曲线符合指数分布,同时信息环境特征量具有长尾分布特征;信息技术中的用户工具端使用曲线符合幂律分布;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优先权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舆情 特征量 用户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媛 姚飞
本文对网络舆情信息挖掘的渠道和环节、挖掘内容重要的"六个点"及挖掘方式提出了新的想法;构建了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来量化评价舆情发展态势,并为管理者提供预警和辅助决策的科学依据;该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对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综合系统的平台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网络 信息挖掘 评估 指标体系 信息安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陆和建 李祝启
以合肥市政府网站为案例,利用Awstats软件将数字化的日志文件转换成以访问量、点击量、浏览页面量、访问时间、访问来源路径等为代表的各种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以及推断性分析,利用单样本估计以及相关关系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挖掘,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对合肥市政府公众信息行为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青 刘艺 马亚萍 张辉
社交媒体的信息发布和转发机制使得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也使得政府的应急处置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目前,已有的舆情信息传播与决策模型研究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传染病传播模型,二是多属性模型,但很少有模型考虑了用户的个体特性和来自其他用户的影响。本文则结合用户个性从三个方面探讨舆情传播和干预机制:(1)来自周围邻居的影响;(2)用户自身对新信息的抵抗力;(3)外界环境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展开定量研究,并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对舆情传播和干预机制的影响。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舆情无干预自由扩散阶段和舆情干预阶段。在舆情干预阶段,主要探讨舆情干预措施强度和舆情干...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网络舆情 信息传播 社会关系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昊青 兰月新 张鹏 夏一雪
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是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生态治理的核心内容,其平衡与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舆情生态的建设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在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结构机理和演化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平衡理论与失衡成因,继而,从整体、系统、层级、生态链以及场域等维度提出网络舆情生态系统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网络舆情生态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亚 宇文姝丽
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网络舆情,当前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的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等属于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生态系统失衡,据此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内涵,结合网络舆情发生过程中的各要素相互关系建立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模型,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种群分类及相互关系,研究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特征,最后探讨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循环机制及组织平衡机制,以期为我国培育健康的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信息生态 生态系统 运行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柳 王晰巍 李玥琪 黄博
[目的/意义]新时代呼唤构建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微博舆情生态性评价指标有助于舆情监管部门制定相应引导策略。[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微博舆情生态性评价指标,并结合新浪微博突发事件爆发期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微博平台信息生态系统中舆情用户的信息素养较低,对舆情的理解能力较差,舆情用户缺乏主动沟通的能力。监管部门要注重对舆情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促进微博不同舆情社群的信息交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建华 周斯琦
[目的/意义]探究个体决策的有限理性对于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从网民心理的微观层面来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方法/过程]以病毒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引入考虑个体心理参照点的前景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求解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进行数值仿真对基本再生数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论]网络舆情传播扩散规模,与微博用户接触到的接触消极微博内容的比例β、相关舆情事件评论或转发中传达负面情绪的评论内容占比p、被感染网民的自愈率q等有密切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秀梅 田辛玲
文章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动态能力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改变政府应对能力的作用机理,并基于动态能力,从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吸收、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集成、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学习、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创新4个维度提出了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提升的策略,为政府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参考。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动态能力 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