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8)
- 2023(13765)
- 2022(11496)
- 2021(10565)
- 2020(9140)
- 2019(21077)
- 2018(21018)
- 2017(40381)
- 2016(21840)
- 2015(24560)
- 2014(24528)
- 2013(24097)
- 2012(22511)
- 2011(20320)
- 2010(19939)
- 2009(18419)
- 2008(18144)
- 2007(16490)
- 2006(14172)
- 2005(12305)
- 学科
- 济(90911)
- 经济(90825)
- 管理(64022)
- 业(59922)
- 企(48896)
- 企业(48896)
- 方法(44409)
- 数学(39295)
- 数学方法(38802)
- 农(25340)
- 财(24900)
- 中国(23598)
- 学(21028)
- 业经(19596)
- 地方(18597)
- 农业(16998)
- 务(16351)
- 财务(16291)
- 财务管理(16251)
- 制(15887)
- 企业财务(15504)
- 贸(15454)
- 贸易(15449)
- 环境(15250)
- 易(15001)
- 理论(14244)
- 和(14235)
- 技术(13157)
- 银(12729)
- 银行(12672)
- 机构
- 大学(312766)
- 学院(311201)
- 济(124056)
- 经济(121482)
- 管理(120542)
- 研究(104807)
- 理学(104099)
- 理学院(102898)
- 管理学(100865)
- 管理学院(100297)
- 中国(78276)
- 科学(67894)
- 京(66435)
- 农(57720)
- 财(56125)
- 所(53461)
- 业大(50792)
- 中心(50153)
- 研究所(48990)
- 江(47088)
- 农业(45894)
- 财经(45076)
- 北京(41049)
- 经(40984)
- 范(40250)
- 师范(39693)
- 院(38300)
- 经济学(38181)
- 州(37212)
- 经济学院(34649)
- 基金
- 项目(215970)
- 科学(169385)
- 基金(156964)
- 研究(151997)
- 家(139354)
- 国家(138250)
- 科学基金(118072)
- 社会(95274)
- 社会科(90291)
- 社会科学(90264)
- 省(85163)
- 基金项目(83474)
- 自然(79432)
- 自然科(77591)
- 自然科学(77561)
- 自然科学基金(76175)
- 划(72195)
- 教育(70310)
- 资助(64592)
- 编号(61158)
- 重点(49672)
- 成果(49075)
- 部(47263)
- 发(46388)
- 创(44664)
- 科研(42765)
- 课题(42042)
- 创新(41958)
- 计划(41376)
- 教育部(39871)
- 期刊
- 济(129760)
- 经济(129760)
- 研究(82733)
- 中国(59142)
- 学报(55073)
- 农(50370)
- 科学(48220)
- 财(45418)
- 管理(42307)
- 大学(40497)
- 学学(37983)
- 农业(34200)
- 教育(30590)
- 技术(28635)
- 融(24373)
- 金融(24373)
- 财经(22138)
- 业经(21304)
- 经济研究(20847)
- 图书(19319)
- 经(19023)
- 业(18737)
- 问题(17383)
- 版(15758)
- 统计(15603)
- 技术经济(15475)
- 理论(14892)
- 资源(14616)
- 科技(14113)
- 策(14064)
共检索到449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汀 刘爱宁 高雪松 邓良基 李启权 张世熔 吴铭
采用成都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运用信息熵模型对研究区建设用地结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其信息熵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始末两期对比,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均衡度略有下降,优势度略有上升;在空间上,研究期内主城区、近郊区信息熵表现为下降趋势,远郊区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近郊区下辖区域信息熵变化特征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运用DPSv7.05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可知:成都市建设用地内部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比例的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的减少,这直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汀 伍文 高雪松 邓良基 刘爱宁 李启权 吴铭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是实现区域用地结构优化的关键,对于解决区域快速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助信息熵模型和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了1996-2010年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特征及空间配置差异,研究表明:①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经历了上升-波动-下降-平稳的过程,而优势度变化与之相反;②城镇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显著补给效应;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属于衰减性结构,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采矿用地表现出显著挤出效应;③成都市下辖的4市、10区和6县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4建设用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大放 刘艳艳 董玉祥 关欣 陈梅英 王朝晖 李升发
应用ArcGIS将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土地类型图进行叠加,并将得到的土地覆被变化图与地形图进行叠加;运用SPSS软件对建设用地变化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年代以来,珠海市建设用地面积呈总量上升趋势,在三个研究时段内经历了"快速变化—缓慢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耕地是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重心由香洲区逐渐向斗门区和金湾区倾斜。研究结论:本区域建设用地变化与地形因素关系密切,在地势低平、坡度较小的平原区变化较剧烈,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因素是建设用地变化的最直接驱动力,同时还受政策因素的导向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英 赵春娟 李世平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1997-2005年统计数据,对陕西杨凌示范区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表明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发展等人文社会因素。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因子分析法 驱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进 张羽 余江 于雪莹 张启荟
对城市水污染的驱动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水污染控制的效率。本文将关联分析与预测模型相结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人口、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人口、产业结构等各要素对城市水污染的影响程度,并对各要素进行筛选,建立了GM(1,1)模型及GM(1,n)模型,对城市水污染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并进而提出了控制昆明市水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翠翠 宋俊超 陆璐
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其自身的四个层面,分别从基础建设、系统技术、应用技术及安全技术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在结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是交换,标准是基础"的同时,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法对三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评价,以实现指标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灰色关联度法 指标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徐卫涛
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时空差异,本文利用1999年-2008年全国31个省市数据(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尺度看,经济发展等影响因子,区位差异和政策变迁能够较好地解释全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其中,城市人口因子对城市用地扩张的拉动力度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尺度均对城市用地扩张有正影响,而经济发展仅在全国和中部尺度有影响;②从时间尺度看,除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正影响外,其余变量统计上大多不显著;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寨 彭涛 徐海燕 姜广辉
随着我国旺盛用地需求与有限土地供给矛盾的日益尖锐,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及其驱动力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ARCGIS9.2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分维数相关分析模型,对1990-2005年间山东省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特征、形态特征、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建设用地的扩展规律,探讨了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山东省建设用地扩展迅速,但仍低于同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最快,农村建设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基本相当;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区域差异明显,但与经济发展水平亦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农村建设用地扩展程度区域差异最大,城镇建设用...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展 驱动力 山东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会广 夏红 肖毅 李炜玮
基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了一套评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的12个行政村为例,采用灰色关联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行政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度较高,而位于苏北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度则相对较低,苏中地区在两者之间,整体上与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符;从近郊与远郊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来看,两种评价方法测算的集约度虽有所差异,但两种方法对于近远郊的排序是基本一致的,呈现的趋势是近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高于远郊的。研究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雪茹 尹志强 姚亦锋 胡美娟 洪永胜
基于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安徽省2000~2011年建设用地的数量变化、结构变化及区域差异变化,探讨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表明: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以每年5.8%的速度不断增长;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系统结构性增强,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方向发展;从安徽省各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区域特征来看,各市的建设用地相对变化率差异明显,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变化幅度较大,西部和北部建设用地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道路设施完善是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甘小文 毛小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中部六省先行先做在崛起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技术、资源和环境四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级指标以及相关的32个二级指标,采取信息熵赋予指标权重和灰色关联系数赋予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构建由所有指标的加权灰色关联度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的模型。运用此模型对中部六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程度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实力、加强技术攻关带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建立倒逼机制严守资源保护红线、构筑保障体系优化建设环境等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冬 唐健 韩立达
研究目的:对成都市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进行系统评估。研究方法:(1)通过SI分析确立评估指标体系;(2)通过CU分析进行定性定量评估。研究结果:(1)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评估各级指标多数得到"中"及"良"的评价;(2)指标"法律依据"及"政策持续性"仅得到"合格"的评价。研究结论:(1)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很大现实需求;(2)成都市流转政策整体值得肯定,但尚需深化;(3)缺乏法律依据是制约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最大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宗平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集体建设用地大量进入市场,在集体内部、集体之间的流转日益活跃。为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成都市大力推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产权主体不明确,市场主体缺失;入市程序复杂,农民内部决策机制不健全;地价体系不完善,定价机制不科学;使用年限、用途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本文旨在剖析成都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建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盘活农民资产、大幅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缓解当前城市建设用地不足...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 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速建 李倩 王季
科学测度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效率水平是推动不同所有制改进效率的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构建出评价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综合效率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1-2014年度我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综合效率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企业综合效率虽有交替起伏波动,但整体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速建 李倩 王季
科学测度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效率水平是推动不同所有制改进效率的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构建出评价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综合效率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1-2014年度我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综合效率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企业综合效率虽有交替起伏波动,但整体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