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1)
- 2023(14115)
- 2022(12027)
- 2021(11398)
- 2020(9894)
- 2019(23163)
- 2018(23398)
- 2017(45279)
- 2016(24532)
- 2015(27975)
- 2014(27955)
- 2013(27278)
- 2012(25244)
- 2011(22561)
- 2010(22509)
- 2009(20565)
- 2008(20322)
- 2007(18260)
- 2006(15586)
- 2005(13251)
- 学科
- 济(99581)
- 经济(99489)
- 管理(70485)
- 业(66906)
- 企(55011)
- 企业(55011)
- 方法(49397)
- 数学(43823)
- 数学方法(43106)
- 农(27929)
- 财(26946)
- 中国(24629)
- 地方(21486)
- 业经(21425)
- 学(20622)
- 农业(18637)
- 务(17655)
- 制(17607)
- 财务(17576)
- 财务管理(17538)
- 理论(17242)
- 贸(17156)
- 贸易(17146)
- 易(16619)
- 企业财务(16605)
- 和(15532)
- 技术(14501)
- 环境(14341)
- 银(13518)
- 银行(13471)
- 机构
- 学院(342002)
- 大学(341092)
- 管理(134756)
- 济(133370)
- 经济(130414)
- 理学(116603)
- 理学院(115282)
- 管理学(112868)
- 管理学院(112216)
- 研究(108727)
- 中国(82365)
- 京(72169)
- 科学(69136)
- 财(60899)
- 农(57016)
- 所(54228)
- 中心(52944)
- 业大(52613)
- 江(51644)
- 研究所(49512)
- 财经(48893)
- 范(44979)
- 农业(44895)
- 北京(44605)
- 师范(44480)
- 经(44341)
- 州(41443)
- 经济学(40566)
- 院(39880)
- 技术(37964)
- 基金
- 项目(235151)
- 科学(184889)
- 研究(170275)
- 基金(169655)
- 家(148233)
- 国家(146992)
- 科学基金(126772)
- 社会(105286)
- 社会科(99679)
- 社会科学(99651)
- 省(93525)
- 基金项目(90206)
- 自然(84586)
- 自然科(82614)
- 自然科学(82596)
- 自然科学基金(81090)
- 教育(80236)
- 划(78509)
- 编号(70814)
- 资助(70443)
- 成果(57107)
- 重点(53152)
- 部(51454)
- 发(49958)
- 创(48753)
- 课题(48257)
- 科研(45737)
- 创新(45563)
- 大学(44205)
- 教育部(44025)
- 期刊
- 济(139936)
- 经济(139936)
- 研究(91198)
- 中国(65129)
- 学报(53957)
- 农(50153)
- 财(49769)
- 科学(48886)
- 管理(47182)
- 大学(40518)
- 教育(38187)
- 学学(37684)
- 农业(33950)
- 技术(33576)
- 融(26689)
- 金融(26689)
- 业经(23975)
- 财经(23506)
- 经济研究(22274)
- 图书(21590)
- 经(20209)
- 问题(18951)
- 业(18847)
- 统计(18037)
- 技术经济(17019)
- 版(16521)
- 策(16367)
- 资源(16337)
- 理论(16056)
- 财会(15225)
共检索到490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汀 伍文 高雪松 邓良基 刘爱宁 李启权 吴铭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是实现区域用地结构优化的关键,对于解决区域快速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助信息熵模型和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了1996-2010年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特征及空间配置差异,研究表明:①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经历了上升-波动-下降-平稳的过程,而优势度变化与之相反;②城镇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显著补给效应;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属于衰减性结构,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采矿用地表现出显著挤出效应;③成都市下辖的4市、10区和6县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4建设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恒义 刘卫东 石秋义
研究目的:利用偏移份额模型研究区域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为区域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偏移—份额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偏移份额比在空间上差异巨大;城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农村居民点用地、特殊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属于衰退性结构;各地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竞争优势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研究结论:区域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性是由区域经济要素、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偏移—份额模型将区域空间和建设用地结构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揭示了一段时期内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和空间配置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汀 刘爱宁 高雪松 邓良基 李启权 张世熔 吴铭
采用成都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运用信息熵模型对研究区建设用地结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其信息熵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始末两期对比,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均衡度略有下降,优势度略有上升;在空间上,研究期内主城区、近郊区信息熵表现为下降趋势,远郊区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近郊区下辖区域信息熵变化特征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运用DPSv7.05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可知:成都市建设用地内部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比例的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的减少,这直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正康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举足轻重的核心关键。海洋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优势逐步加大了海洋开发力度。随着江苏沿海开发的不断推进,江苏海洋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本文通过偏离份额模型分析,认为江苏海洋产业结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演变,日趋合理,竞争力较强。但与海洋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海洋渔业增长基础不稳固,发展缓慢甚至负增长;海洋第二、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较高,高增长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后发优势和区域海洋科技比较优势不明显。必须注重海洋基础
关键词:
海洋经济 产业结构 海洋资源 海洋能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宝剑 蔡钊利 郭立宏
通过引用Shift-Share Method分析法对延安和西安两座城市的三大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在对延安产业结构中三大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后,得出延安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较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第二产业,资源型能源化工业在第二产业产值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从而导致其他细分的许多国民经济衡量指标都处于劣势,有悖于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延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建议:(1)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2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延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陆阳 钱铭杰 王绪龙 袁春 刘磊 李荣印
根据1996—2008年天津市变更调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在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基础上构建产业用地分类,应用信息熵模型对天津市产业用地数量变化和信息熵变化进行分析,并具体研究各类产业用地变化对信息熵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天津市产业用地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但集中度下降。与信息熵值相关度较高的耕地和未利用地流向经济效益好的第二、三产业用地是使信息熵值升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信息熵 产业用地 用地结构 天津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雅雅 李欣欣 余向克 黄中杰
本研究基于成都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用CA-Markov模型和情景预测模型,通过设置3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预测2030年成都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并对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效应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总体呈现耕地和草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2005—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耕地面积减少最多。(2)3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都出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的趋势。自然发展情景建设用地增加3.39×104hm~2,城市发展情景建设用地增加5.66×104hm~2,生态保护情景建设用地增加1.67×104hm~2,生态保护情景建设用地增速明显低于自然发展情景和城市发展情景。(3)城市发展情景下的总碳效应是自然发展情景的1.62倍,是生态保护情景的3.76倍。建设用地扩张是影响碳效应的主要因素,在城市建设中严格限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碳吸收 低碳 土地利用变化 情景模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帆 杨秀
城市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责任主体,制定城市碳中和政策制定需要相关研究提供支撑。现有城市碳中和路径研究多存在单一行业视角、定性分析、面向中短期碳达峰开展或对于单一路径探讨等局限。研究提出城市碳中和路径研究的“经济社会综合性、长时间尺度阶段性、实现路径多样化、城市战略个性化”四大特点,构建了一套面向碳中和的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流程和定量研究方法,并结合成都市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长期内成都市难以仅靠需求控制、能效提升、能源结构低碳化某个单一支柱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多个支柱共同作用,其中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至关重要;部分剩余排放需要通过碳汇、BECCS等负碳技术或碳市场机制进行抵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卫东 朱胜清 罗健
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实现了偏离份额分析从区域考察期增量中分离出区域经济结构差异和规模差异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目标。新结构分量同时测度区域产业规模结构和增速结构差异,揭示了区域规模和增速占优产业的集中分布情况。安徽省各地级市2001—2010年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合肥和芜湖同时拥有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宿州、六安和池州竞争优势明显,但结构优势不足;而竞争优势不足,却拥有一定结构优势的有亳州、蚌埠、阜阳、马鞍山、铜陵、巢湖和黄山;其余的淮南、淮北、安庆、滁州和宣城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都不足。以环比式动态算法下区域分量和结构分量历年变更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动态演变过程,可划分出5种演变类型:竞争增强结构优化型、竞争增强结构衰退型、竞争减弱结构优化型、竞争减弱结构衰退型和结构相对稳定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斌华 吴柏清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颁布以来在各地方已有一定的实践,探讨项目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对促进四川省灾后重建意义重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问题在成都市双流县主要表现为资金问题、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以及权属调整的问题。应统筹用地规划、建立滚动发展机制、因地制宜、规范管理以有效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提高村集体参与积极性,推进政策体制改革,以处理权属变化问题。
关键词:
城乡挂钩 建设用地 问题与对策 成都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之湄 张伶婉
文章利用各类POI数据、城市现状数据对建成区进行"人流吸引评价"强度分析,利用分区规划、形态分区、控规用地规划等进行未来年人流出行活动强弱预测,构建形成"POI-用地"嵌套的人流预测模型。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对模型进行运算,预测规划形成后未来年人流分布和公厕需求,并运用用地分析法进行校验,对比发现模型具备可行性,在空间布局上更贴合实际情况,可为与人流活动强弱相关的各类设施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兴趣点 人群需求 空间分布 设施布局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石转弟 彭培好 王玉宽 傅斌 陈颖锋 何小玲
运用RS和GIS技术对成都市主城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主城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城市绿地与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城市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为6 850hm2、占2000年城市绿地面积的41.47%,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为5 323hm2、占其面积的31.01%;②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达2.74%;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中以交通用地变化速度最大、年变化率达13.45%,其次是建设用地和耕地、年变化率分别为9.68%和-5.10%;③主城区土地利用程度呈现增强趋势,其总体变化值为0.134。这说明在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中...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岩威 王玲力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假定国家影响区域而区域之间不相互影响,空间模型考虑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假设空间权重不随时间变化。文章综合考虑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类因素,构造了基于可变空间权重系数的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山东省2008—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将测算结果与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空间拓展模型与传统模型测算结果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说明空间拓展模型考虑了空间相关性,揭示了邻近区域对山东省的空间影响。与邻近区域相比,山东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整体上均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第二产业优势最强,第一产业优势最弱。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提高第一产业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磊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以广东省深圳市服务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各行业的竞争优劣势和资源配置状况。研究表明,深圳市服务业总体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增长幅度。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广东省总体服务业增长速度,但是竞争力并没有明显削弱,在增长速度放缓情况下,资源依然向该行业集中。
关键词:
偏离-份额法 服务业 竞争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冬 唐健 韩立达
研究目的:对成都市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进行系统评估。研究方法:(1)通过SI分析确立评估指标体系;(2)通过CU分析进行定性定量评估。研究结果:(1)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评估各级指标多数得到"中"及"良"的评价;(2)指标"法律依据"及"政策持续性"仅得到"合格"的评价。研究结论:(1)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很大现实需求;(2)成都市流转政策整体值得肯定,但尚需深化;(3)缺乏法律依据是制约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最大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