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5)
2023(14537)
2022(11992)
2021(11116)
2020(9533)
2019(21377)
2018(21380)
2017(41621)
2016(21860)
2015(24216)
2014(24027)
2013(23730)
2012(21513)
2011(19071)
2010(19040)
2009(18054)
2008(17889)
2007(15780)
2006(13970)
2005(12400)
作者
(60260)
(50745)
(50461)
(47740)
(32045)
(24262)
(22847)
(19844)
(19311)
(17966)
(17169)
(16970)
(15805)
(15711)
(15456)
(15389)
(14939)
(14703)
(14520)
(14488)
(12343)
(12281)
(12229)
(11805)
(11490)
(11387)
(11122)
(11066)
(10007)
(9952)
学科
(98155)
(97179)
经济(97072)
(78895)
企业(78895)
管理(75396)
(47468)
方法(45351)
数学(36445)
数学方法(36033)
业经(32472)
农业(31597)
(30789)
中国(23645)
(22473)
财务(22432)
财务管理(22400)
企业财务(21291)
(20398)
技术(18815)
理论(17831)
地方(17520)
(16873)
(16228)
(16174)
贸易(16165)
(15735)
(15509)
(15027)
银行(15020)
机构
学院(315278)
大学(307813)
(135520)
管理(134654)
经济(133047)
理学(116037)
理学院(115038)
管理学(113337)
管理学院(112746)
研究(92079)
中国(77925)
(63959)
(61650)
(58671)
科学(53816)
财经(51113)
(47695)
业大(47008)
(46512)
中心(46355)
农业(44582)
(43626)
经济学(41092)
研究所(39210)
(37798)
财经大学(37627)
经济管理(37381)
经济学院(37339)
北京(37308)
(36231)
基金
项目(211726)
科学(170439)
研究(158039)
基金(157358)
(134161)
国家(132910)
科学基金(118467)
社会(104507)
社会科(98836)
社会科学(98809)
(85121)
基金项目(83850)
自然(75759)
自然科(74068)
自然科学(74052)
自然科学基金(72772)
教育(70254)
(67714)
编号(64563)
资助(62999)
成果(49627)
(47117)
(46383)
重点(46135)
(45474)
国家社会(43517)
创新(42676)
(42638)
(41550)
人文(41471)
期刊
(153049)
经济(153049)
研究(87174)
(59883)
中国(56101)
(51936)
管理(49592)
学报(41424)
科学(41411)
农业(40435)
(33588)
金融(33588)
大学(33338)
学学(31915)
业经(31554)
技术(29106)
财经(25081)
经济研究(21677)
(21448)
教育(21390)
(20932)
问题(20677)
技术经济(17952)
财会(15604)
理论(15483)
统计(15292)
(15204)
现代(15015)
世界(14986)
农村(14952)
共检索到461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竟竟  
粮食核心区建设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战略之一,而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种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旱灾是河南发生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采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河南省自1971年以来的旱灾危害从致灾和承灾两个层面进行评估,从而给出不同程度旱灾发生的可能性,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战略地位的提升及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从承灾层面来看,受灾风险等级远高于成灾风险等级;受(成)灾面积指数一般不超过50%和30%,该受(成)灾面积指数下的风险概率值分别达到0.001和0.0006;受(成)灾风险概率小于3年一遇的面积指数分别为25%和10%;5%、10%、15%、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孟刚  周长生  连莲  
农业水旱灾害是制约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针对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论文构建了评估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的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依据1985—2013年数据资料,运用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重庆包含在四川中计算)的农业水旱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根据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面临着较大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压力;中国农业旱灾风险明显大于农业水灾风险;农业水旱灾害空间风险特征明显;农业水灾高中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旱灾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南方地区易出现水灾,而北部地区易出现旱灾,东北地区面临水旱灾害重叠的双重压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孟刚  周长生  连莲  
农业水旱灾害是制约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针对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论文构建了评估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的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依据1985—2013年数据资料,运用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重庆包含在四川中计算)的农业水旱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根据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面临着较大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压力;中国农业旱灾风险明显大于农业水灾风险;农业水旱灾害空间风险特征明显;农业水灾高中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加义  陈家金  林晶  杨凯  马治国  黄榕城  徐宗焕  
利用1978—2008年福建省农业水灾受灾和成灾面积数据,以灾情(受灾和成灾)指数反映水灾的影响范围,以成受比(成灾与受灾指数的比值)指数反映水灾影响强度,基于正态信息扩散计算方法对农业水灾进行风险评估,利用发生频次法对评估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业受水灾影响的风险概率随风险指数提高而下降;在相同风险指数下,成受比风险概率>受灾风险概率>成灾风险概率;受灾、成灾、成受比的平均风险概率分别为0.448 7、0.480 0、0.651 6,水灾对福建农业的影响比较频繁,影响范围和强度比较严重。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金英  尚杰  
本文利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建立的旱灾风险评估模型,根据黑龙江省1989~2008年20年的数据统计资料,对黑龙江省农业旱灾进行风险分析后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是一个旱灾频发省,受灾率主要集中在10%~35%之间,并根据黑龙江省现状提出抗旱减灾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江  姚松岭  
本文根据河南省农业生产旱灾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旱灾对全省农业生产影响程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省农业干旱灾害度分级,最后提出合理防治旱灾促进农业生产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勇  杨东阳  董冠鹏  张航  苗长虹  
文章搜集了河南省1 243例新冠肺炎的病例数据,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在区县尺度上从病例总量、输入性扩散性病例数量以及扩散比三个维度探究了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的时空扩散过程,进一步基于人口流动评估了各个区县春节过后疫情风险。研究发现,河南省新冠病毒疫情经历了发生、迅速发展和趋于稳定的发展过程,目前病例总量和扩散比的"S"型曲线已经呈现;病例总量、输入性扩散性病例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病例总量与输入性扩散性病例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信阳大部分区县,南阳、驻马店、郑州部分区县,遵循与湖北省地理邻近和网络邻近的特征;扩散比较高的区县为分散分布,且大多为家庭式集聚性扩散;在人口流动的影响下,信阳市主城区及周边县,安阳、郑州、许昌、平顶山等市主城区,人口流入和流出所引致的相对风险较高。随着疫情的发展,需要及时评估疫情动态,并兼顾人口流动风险进行动态疫情风险划分,以便及时有效地指导区域疫情的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谢辉  王磊  苗长虹  闵祥鹏  李亚婷  
水旱灾害是河南省发生频率最高、危害和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在USEPA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和国内风险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以水旱两种自然灾害为风险源,6种景观生态系统为风险受体,利用AHP法和GIS技术,通过构建河南省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每个风险小区内的综合生态风险值,最后获得5个级别的综合评价图。结果表明:在行政区划范围内,高风险区占6.64%,主要位于漯河市、许昌市和郑州市的大部分地区;低风险区占19.91%,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市、南阳市的西北地区、信阳市的南部地区、济源市的北部地区和洛阳市的西南地区。作为面向新世纪的现代防灾减灾非工程措施,本文对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研究可为灾害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鑫  甄霖  邸苏闯  
泾河流域是农业旱灾的多发地区,但是对该地农业旱灾的发生规律、旱灾影响及旱灾恢复和准备措施方面开展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建立了1km栅格精度的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空间评估模型,并对农业旱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农业承险体脆弱性进行评估,最后综合评估该地区农业旱灾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农业旱灾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及风险的空间特征。本研究采用Z指数方法评估泾河流域农业旱灾致灾因子的强度,选取农作物生长季缺水率、土壤有效含水量、有效灌溉面积比及坡度4个指标评估研究区1km空间尺度的农业旱灾脆弱性。农业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的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北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常向阳  韩园园  
农业技术扩散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河南省小麦种植区农户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技术扩散动力中的政府推动力、市场牵引力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为正,其对农业生产效率既产生直接效应,又通过农业技术扩散渠道运行产生间接效应;农业技术扩散渠道组织、渠道支持、渠道控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为正,农业技术扩散渠道运行受动力因素影响,在动力因素与农户生产效率之间产生中介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宇锋  
为了分析农户社会网络对农业创新扩散的影响,利用河南省三门峡市14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借助随机效应空间自回归分析,对农户受教育时间、使用互联网、新技术来源等变量与亲戚朋友网、同侪意见网和推广意见网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基于社会网络与扩散时间的交互,分别对农户变量与社会网络类型和社会网络特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同侪意见网对创新扩散的推动能力大于主要由涉农部门构成的推广意见网;同侪意见网在创新扩散中的作用超越了社会网络的一般范畴,具有“类工具”的性质和作用;由于缺少度中心性较高的农户,使得创新难以在农户社会网络内部形成自发扩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谢辉  王磊  
河南省水旱灾害十分频繁。本文在1450年-1979年分区历史水旱灾年频率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由1980年-2009年数据得到的降雨量距平百分率旱年频次,以及由多年(1980年-2010年)平均汛期雨季(6月-9月)降水量和降水变率获得的综合降水量对洪水灾害危险性的影响度,根据频率越高,危险性越大的原则,利用GIS技术,从时空尺度上对河南省干旱灾害危险性、洪水灾害危险性、水旱灾害综合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行政区划范围内,干旱灾害危险性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平顶山市、郑州市和许昌市的大部分地区,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南阳市和信阳市;洪水灾害危险性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平顶山市南部、漯河市南部和周口市的西南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景枝  余国新  陈文博  
文章以新疆地区7种特色林果作物为研究对象,选择1988~2012年林果业作物的单产变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将GM(1,1)模型与信息扩散理论相结合,运用趋势单产、单产偏离程度及风险发生概率等指标,对林果业生产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通过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林果作物的产量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实证分析结果与信息扩散理论相结合,测算出林果作物的生产风险发生概率。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林果业产业中不同作物的风险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中红枣与桃的生产风险最大,其次依次是苹果、梨、葡萄、杏,石榴的生产风险最小。根据研究结果,该文提出应区别对待不同林果作物的生产风险防范,针对不同的林果作物风险程度实行不同的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武洪涛  张震宇  邬恺夫  马兰  常宗广  
文章介绍了河南省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整体设计和数据库的建立,整个系统由重大灾害监测预警、黄河下游洪水预报、淮河上游洪灾监测评估、快速反应、防灾减灾决策等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集成为一体化的系统,实现无准备地区突发性重大灾害的监测和应急评估,并及时为政府提供完整的减灾预案和灾害应急预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晓敏  陈东华  耿建东  
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进一步的推进,自然环境在人类的盲目生产活动中经常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被破坏的环境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因此,如何有效地检测和控制由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信息扩散理论在环境风险评价领域的应用成果,在改进和优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前提下,同时融入了模糊评判等相关评估理论,建立了一种复合的空间信息扩散法的环境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在现有的基础上引进环境影响因子,修正了由普通的信息扩散模型所引起的不准确性。通过该模型,能提高在环境风险扩散预测和控制领域的准确率,为降低和控制风险后果提供有效的参考。最后通过一个示例,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