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9)
- 2023(11309)
- 2022(9732)
- 2021(9122)
- 2020(7873)
- 2019(18287)
- 2018(18175)
- 2017(34751)
- 2016(18578)
- 2015(21180)
- 2014(20769)
- 2013(20138)
- 2012(18301)
- 2011(16280)
- 2010(16081)
- 2009(14490)
- 2008(13760)
- 2007(11820)
- 2006(10220)
- 2005(8727)
- 学科
- 济(75271)
- 经济(75190)
- 管理(54863)
- 业(51357)
- 企(44174)
- 企业(44174)
- 方法(40143)
- 数学(35292)
- 数学方法(34583)
- 财(19716)
- 农(18231)
- 中国(17517)
- 业经(16749)
- 学(16696)
- 理论(14398)
- 务(13460)
- 财务(13385)
- 财务管理(13352)
- 地方(13115)
- 企业财务(12709)
- 农业(12439)
- 和(12021)
- 制(11839)
- 技术(11828)
- 贸(11799)
- 贸易(11788)
- 易(11450)
- 环境(10936)
- 划(10125)
- 银(9487)
- 机构
- 大学(259612)
- 学院(257857)
- 管理(104654)
- 济(99477)
- 经济(97419)
- 理学(91272)
- 理学院(90328)
- 管理学(88253)
- 管理学院(87804)
- 研究(83144)
- 中国(62012)
- 京(54901)
- 科学(54477)
- 财(44752)
- 农(44065)
- 所(41554)
- 业大(41474)
- 中心(39739)
- 研究所(38234)
- 江(36947)
- 财经(36389)
- 农业(34934)
- 北京(33861)
- 经(33286)
- 范(32555)
- 师范(32107)
- 院(30977)
- 经济学(29862)
- 州(29499)
- 技术(29109)
- 基金
- 项目(185176)
- 科学(146125)
- 基金(135522)
- 研究(130107)
- 家(120380)
- 国家(119494)
- 科学基金(103253)
- 社会(80953)
- 社会科(76834)
- 社会科学(76811)
- 省(72706)
- 基金项目(71233)
- 自然(70499)
- 自然科(68953)
- 自然科学(68931)
- 自然科学基金(67665)
- 划(62111)
- 教育(61227)
- 资助(56830)
- 编号(52468)
- 重点(42271)
- 成果(41017)
- 部(40415)
- 创(38805)
- 发(38736)
- 科研(36584)
- 创新(36341)
- 计划(35718)
- 课题(35404)
- 教育部(34413)
共检索到364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顺谦 侯美亭 王素艳
利用1961~2005年历史气象资料,以受旱天数、湿润度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温度距平、日照距平百分率等5个要素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应用信息扩散方法建立了各单个评价指标的春、夏、伏旱旱情等级划分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961~2006年四川盆地气候干旱进行评价,并给出了各市干旱出现的频率。结果表明:2006年四川盆地发生了严重的春旱、夏旱和特别严重的伏旱,盆区17个市均有伏旱发生,其中有13个市伏旱特别严重;伏旱期少雨天气平均为30年一遇,高温天气平均为60年一遇,约29%的台站的少雨和90%的台站的高温为50年以上一遇;春、夏旱主要出现在盆地西北部和盆地南部,约2.5年出现一次,伏旱则主...
关键词:
气候干旱 模糊评价 信息扩散 四川盆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继国
本文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评价标准为不同等级,而每个等级分别由一个具体的数值点作为标志,且各评价指标又均具有惟一指标值的情况,利用信息扩散原理构建了评价矩阵,并以具体实例做了示范,从而使得在决策领域广泛使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展。
关键词:
信息扩散原理 评价矩阵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永旺 延军平
利用四川盆地21个站点1961-2012年气象资料,应用Thomthwaite Memorial模型、EOF等数理方法对该区近52a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四川盆地的气温倾向率为0.095℃/10 a,降水倾向率为-21.461 mm/10 a,"暖干化"是该区主要的气候变化特征,气候生产力以-4.91 kg/(hm2·10 a)的速率减少。2)四川盆地年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气候倾向率中间低、两侧高;年降水量则中间低、两侧高;植物气候生产潜力除东北部的万源、达县、奉节外,其余地区均呈减少趋势。3)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分别计算气候生产力可知,"暖湿型"气候环境对该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远胜 李天 杜宗君 李志琼
研究了在四川盆地不同水温下美国青蛙蝌蚪和不同初放体重的变态蛙的越冬成活率与生长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 在水温7-2 —25 ℃的范围内, 温度对蝌蚪的成活率无影响; 而生长率与水温变化显著相关(P< 0-05) , 数学模型为: Y= 2-02 + 0-186t, 变态蛙的初放体重在1-7—7-2 克的范围内时, 随着体重增加, 成活率也快速上升, 最大值为97-8 % , 两者关系符合逻辑斯蒂曲线方程: Y1 = 1/ [0-693+ 20-6exp ( - w)] ; 同样生长率和初放体重也符合逻辑斯蒂曲线方程: Y2 = 1/ [ - 9-68+ 2-93exp ( - w)] , 且...
关键词:
美国青蛙 越冬 四川盆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谢树春,魏晓,赵玲,黄宇萍
四川盆地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研究四川盆地农业资源和农业自然条件优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以生猪、油菜、水稻、柑桔、蚕桑为主的全国性农业综合商品基地的发展方向和六大优势农业项目及其基地布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健 张天辉
本文从理解干旱的基本含义出发 ,分析了四川盆地干旱的类型及分布、四川干旱成灾特点和危害、形成四川盆地干旱灾害的因素及其成因 ,探讨了干旱的危害程度既受天气背景的影响 ,又与人类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 ,文中提出了四川地区的抗旱减灾应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并重的方针 ,即结合大型水库屯蓄、水土保持、农田水利、作物调整、灾害预警和社会化服务等措施消减灾害。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抗旱减灾 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艺梅 杨锦秀 杨启智 傅新红
本文根据在四川省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农民工对流出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对丘陵地区的影响最大,平原次之,山区最小,但农民工对流出地影响的大小与流出地的地域类型并不完全一致;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民主政治影响最大,对丘陵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影响最大;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经济影响最小,对山区的民主政治、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影响最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费世民 向成华
针对四川盆地丘陵区农林业生产特点和坡地农林复合系统特征 ,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综合研究 ,分析了林带对农作物的正、负效应 ,依据林带间散射辐射分布规律、农地水土流失特征和农作物产量分布格局等方面与林带间距离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坡地林带间距离应不小于 3倍林带平均高 ,才能保证农作物不至于减产 ;同时 ,对建成的坡地农林复合系统模式进行综合效能分析 ,表明 ,与农地系统对比 ,坡地农林复合系统提高了土地生产力、能量转化率、营养元素利用率 ,价值利用率和劳动力利用率等 ,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建华 柯秀云
面对频发的突发事故,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物流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专家打分方法获得DEA评价的样本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2R模型计算5个应急物流能力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再将相对效率模糊化,最后对5个应急物流能力决策单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出5个应急物流决策单元的应急能力。
关键词:
DEA 模糊综合评价 应急物流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展 狄娜 裴铮
针对陆军装备采购的特点,将部队装备采购的影响因素融进采购评价系统中,建立了相应的采购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综合评标模型解决了采购评标问题,为我军装备采购综合评标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装备采购 指标体系 模糊评价 相对权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余洋 刘属灵 刘永林 王瑛
为评价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和健康风险,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采集63份大米籽粒和64份玉米籽粒,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测定大米和玉米籽粒中砷(As)、钡(Ba)、镉(Cd)、铜(Cu)、铁(Fe)、锰(Mn)、钼(Mo)、镍(Ni)和锌(Zn)的质量分数,并利用环境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江津区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江津区大米和玉米籽粒中As最大质量分数分别为176.0、162.8 μg/kg,低于国家食品卫生As标准(<0.05),Cd质量分数均值略高于玉米籽粒的;大米籽粒中As、Cu、Mn和Z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清洁水平,3份大米籽粒样品中Cd属于轻度污染;大米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09和1.57,属于轻度污染,江津区玉米籽粒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大米籽粒;大米籽粒中重金属As和Cd的致癌风险分别占健康总风险的82.7%和16.8%,表明江津区大米籽粒中As含量虽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安全值,但其健康风险较高,其次为Cd。可见,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需重点监控农作物中As和Cd的健康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婷 张文秀 郑循刚
四川盆地西缘山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 ,其农业发展状况不仅影响自身 ,而且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本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 ,对该地区 1 997年~ 2 0 0 2年农业发展的状况进行评价 ,衡量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并在重点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盆地西缘山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余洋 刘属灵 刘永林 王瑛
为评价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和健康风险,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采集63份大米籽粒和64份玉米籽粒,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测定大米和玉米籽粒中砷(As)、钡(Ba)、镉(Cd)、铜(Cu)、铁(Fe)、锰(Mn)、钼(Mo)、镍(Ni)和锌(Zn)的质量分数,并利用环境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江津区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江津区大米和玉米籽粒中As最大质量分数分别为176.0、162.8 μg/kg,低于国家食品卫生As标准(<0.05),Cd质量分数均值略高于玉米籽粒的;大米籽粒中As、Cu、Mn和Z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清洁水平,3份大米籽粒样品中Cd属于轻度污染;大米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09和1.57,属于轻度污染,江津区玉米籽粒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大米籽粒;大米籽粒中重金属As和Cd的致癌风险分别占健康总风险的82.7%和16.8%,表明江津区大米籽粒中As含量虽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安全值,但其健康风险较高,其次为Cd。可见,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需重点监控农作物中As和Cd的健康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巢来春 李楠 聂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卫健 李竟成
本文根据ERP选型原理和方法,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选型评价体系,并运用匹配需求表和模糊综合评价两种工具方法,对企业进行ERP软件选型。应用结果表明,运用本文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可有效地进行ERP选型,对企业完善ERP、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很有裨益。
关键词:
ERP选型 匹配 量化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