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2)
- 2023(15177)
- 2022(13163)
- 2021(12400)
- 2020(10431)
- 2019(23944)
- 2018(23727)
- 2017(45534)
- 2016(24461)
- 2015(27619)
- 2014(27374)
- 2013(26467)
- 2012(24122)
- 2011(21200)
- 2010(21299)
- 2009(19356)
- 2008(18168)
- 2007(15524)
- 2006(13193)
- 2005(11177)
- 学科
- 济(92327)
- 经济(92225)
- 管理(73234)
- 业(66673)
- 企(56689)
- 企业(56689)
- 方法(46723)
- 数学(40193)
- 数学方法(39608)
- 财(25401)
- 农(24251)
- 中国(23731)
- 业经(21671)
- 学(20472)
- 地方(17978)
- 务(17339)
- 财务(17262)
- 财务管理(17189)
- 理论(17083)
- 农业(16359)
- 企业财务(16326)
- 技术(15839)
- 贸(15686)
- 贸易(15674)
- 制(15633)
- 和(15545)
- 环境(15409)
- 易(15218)
- 划(13717)
- 银(12916)
- 机构
- 大学(334773)
- 学院(334541)
- 管理(137969)
- 济(126494)
- 经济(123656)
- 理学(120633)
- 理学院(119387)
- 管理学(117169)
- 管理学院(116563)
- 研究(102544)
- 中国(76172)
- 京(70369)
- 科学(65346)
- 财(58745)
- 农(50746)
- 业大(50696)
- 所(49234)
- 中心(48843)
- 财经(48349)
- 江(46824)
- 研究所(44908)
- 经(44085)
- 范(43418)
- 北京(43040)
- 师范(43002)
- 农业(39794)
- 州(38748)
- 院(38229)
- 经济学(37191)
- 财经大学(36305)
- 基金
- 项目(240384)
- 科学(189195)
- 研究(176305)
- 基金(174260)
- 家(151278)
- 国家(150022)
- 科学基金(130330)
- 社会(110140)
- 社会科(104377)
- 社会科学(104347)
- 省(94585)
- 基金项目(93319)
- 自然(85762)
- 自然科(83711)
- 自然科学(83688)
- 自然科学基金(82132)
- 教育(81813)
- 划(78862)
- 编号(73213)
- 资助(71285)
- 成果(58167)
- 重点(53274)
- 部(52647)
- 创(49948)
- 发(49752)
- 课题(49043)
- 创新(46548)
- 科研(46342)
- 项目编号(45924)
- 教育部(45552)
共检索到466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王文涛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数据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埋下了个人信息保护安全隐患。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提出实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作为一种崭新的审计类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缺乏实践基础以及相关配套规范,亟需从理论上予以廓清。本文从信息安全视角切入,通过引入PSR模型,对压力、对策、状态三方面设置合规审计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以期构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体系,指导审计工作实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翰隽 殷楠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合规审计制度在数字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延伸拓展。本文运用理论探究及规则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的底层法理逻辑、特征属性、功能需求、指导原则等理论问题,以及合规审计的框架及方法。在提出阐释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具有多重底层法理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合规审计具有强烈的规则解释适用上的“裁量判断”属性,为此,建议确立和运用利益衡量上的比例原则、审计独立下的沟通及共识解释原则等指导原则。为塑造形成一个综合全面、立体多维、契合紧密、功能卓越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与机制,应逐步建立完善相关的审计框架、功能模块、指标体系、技术方法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昊源 王颖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保护社会公众个人信息权益,防范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为背景,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务推进,均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的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审计重点内容和审计程序,在考虑合规审计一般要求的同时,要突出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针对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面临的困境,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实践、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数字化审计辅助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培养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人才、保障促进审计建议落地的资源、合理制定适格审计主体的认定标准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禹衡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强化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有助于解决现有征信合规体系的处理模式运转不畅、监管制度存在纰漏的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促使征信合规体系整体升级,首先是将个人信用信息归纳为个人敏感信息,并对其严格保护;其次是优化征信处理原则,相较之前参照行政法的比例原则,增添了合法诚信原则与公开透明原则;最后是针对自动化决策和公共场所采集个人信用信息两种场景,调整处理模式,利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来消弭新技术风险。在征信合规体系监管层面:一方面需要参照《个人信息保护法》构建统筹兼顾的三级监管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专门监管扩展至统筹监管和基层监管;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跨境个人信用信息传输的监管,构建跨境征信合规实质监管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耘通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源,亟需给予充分关注和重点保护。为了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内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填补立法空白,开创新的审计实践。但其仍需要在扩充合规审计的评价依据、增加法律责任条款设置、消除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倾向、明确审计结果的具体意见形式、强化审计结果的公布与运用等方面予以完善,以真正发挥规范和保障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良好运行之应有功效。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兆利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以"信息收集"规制为着力点的个人信息保护出现适法性困境,以"知情同意"为框架的机理失灵,个人信息的利用对象从直接个人信息逐渐向间接个人信息过渡,其财产价值凸显,新型个人信息财产权呼之欲出。立法应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构建合理新型个人信息体系。具体而言:纵向层面,以"宽进+删除权"为具体保护策略;横向层面,在信息主体和信息产业者之间合理配置权利,即信息主体享有个人信息权和个人信息财产权,信息产业者享有信息资产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者鹏
未成年读者具有特殊的身份信息风险、痕迹信息风险、账户信息风险和服务信息风险,需要对其个人信息加以专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处理的规则层面。目前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存在可操作性不足、多元主体不协调、相关实践缺乏等瓶颈,需要在相关政策中构建区分保护、协作保护的规则,并加强行业引导、开展系统教育、探索规范流程,以确立政策实践的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焕宇
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享受着信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信息被泄露的困扰,各种与个人信息有关的案例不断出现。在具体案件中,对个人信息的定位不明确,导致类似的案件有不同的裁判结论,使得个人信息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焦点。在法律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怎样理解个人信息保护并且如何更好地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文章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法律属性 民法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祥玲 肖冬梅 杨忠
[目的/意义]图书馆是数字时代重要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合规是其进行信息处理和提供服务的前提。剖析合规现状、问题与成因,可为我国图书馆合规处理个人信息提供对策。[方法/过程]通过梳理我国31个省区市图书馆的官网隐私政策、办证须知等文本内容,图书馆存在缺乏处理内容的告知、获取同意规定不一致、缺少处理儿童用户信息的专门规定、“例外情形”的合法性存疑、免责事由有无效之虞等问题。这是因为图书馆合规意识偏弱,行业组织自治作用发挥不足,合规人才稀缺。[结果/结论]采用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区分场景履行告知义务、制定处理儿童用户信息的专门规则、合理限制例外范围、厘清免责边界并且构建风险评估机制,以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合规义务,保护用户信息权益。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铭 鲁晓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广泛应用数据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用户担忧。企业常采用隐私政策实现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披露,并获得用户的知情同意。本文引入组织行为分析视角,以100家高度依赖数据进行运营的企业为样本,结合其代表性平台的130份隐私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证实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企业个人信息保护行为的发展。基于制度环境下的组织同构理论,进一步考察了法律法规的出台、同类型企业间的模仿以及企业内部专业规范部门的建立对企业的组织行为的影响,分析企业面对制度环境力量的动态调整。研究结果为我国互联网企业的数字技术治理提供了新维度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雅琦 贾利芳
以CNKI收录4 951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来源,利用CiteSpace对国内个人信息保护近10年的研究进行深度分析。研究表明,个人信息保护作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研究,其研究领域集中在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民商法及行政法、新闻与传媒等;作者、机构主要表现为高校内部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技术、法律和应用市场等方面,发展趋势为社交网络、移动终端的立法、开发和技术保障等。该研究为揭示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研究前沿 知识图谱 可视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晓东 章亮明
本文从网络消费者和个人信息的界定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个人信息具有的人格和财产利益,结合消费者信息保护迫在眉睫的现实情势,论述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并通过对消费者信息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消费者在寻求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个人信息举步维艰的现状。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经验,从专门信息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程序法上举证责任的分配入手,对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络消费者 个人信息 维权困境 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姬蕾蕾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是人格利益兼具财产利益。欧美都非常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如欧盟国家引入具体场景的风险管理理念;美国与传统的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构架脱钩;俄罗斯将个人信息本土化等。我国应借鉴欧美最新立法改革,摒弃传统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构架,引进具体场景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具体场景为依托,对个人信息的处理采用动态风险管理模式;对个人信息本土化,强化对个人信息的控制;设置对内和对外的双重监督机制,并设立独立于政府的信息保护监管机构;当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采取差异化的救济赔偿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波涛 丁云强
针对社会网络(SNS)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问题,设计基于关系网络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型,其关键在于将SNS中用户关系网络转换为量化的信任度网络,并据此决定用户的信息访问权限。相比现有SNS网络中的信息访问控制模型,此模型更加灵活精致,能较好地处理SNS中个人信息共享与保护之间的平衡,并通过研究此模型实现中的主要困难以及解决方案,探讨该模型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社会化网络 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仲涛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数据治理,合法、合规、合理地使用数据,对于推动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业安全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数据资产价值日益凸显。银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是个人信息汇聚和应用的重要领域,海量的内外部数据是商业银行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数据治理,
关键词:
数据治理 个人信息保护 数据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