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9)
- 2023(13861)
- 2022(11948)
- 2021(10970)
- 2020(9482)
- 2019(22085)
- 2018(21993)
- 2017(42878)
- 2016(22958)
- 2015(26326)
- 2014(26537)
- 2013(26049)
- 2012(24152)
- 2011(21930)
- 2010(22087)
- 2009(20673)
- 2008(20062)
- 2007(17710)
- 2006(15523)
- 2005(13677)
- 学科
- 济(117663)
- 经济(117563)
- 管理(67598)
- 业(61369)
- 企(50955)
- 企业(50955)
- 方法(50355)
- 数学(44930)
- 数学方法(44240)
- 中国(26583)
- 农(24708)
- 地方(24673)
- 财(24579)
- 学(23256)
- 业经(21754)
- 理论(16961)
- 制(16721)
- 农业(16488)
- 贸(16392)
- 贸易(16384)
- 务(15989)
- 财务(15912)
- 财务管理(15875)
- 易(15796)
- 和(15435)
- 环境(15303)
- 企业财务(15067)
- 地方经济(14677)
- 银(13510)
- 技术(13507)
- 机构
- 学院(337503)
- 大学(336927)
- 济(144537)
- 经济(141515)
- 管理(133401)
- 理学(115117)
- 理学院(113847)
- 管理学(111564)
- 管理学院(110931)
- 研究(110617)
- 中国(83183)
- 京(70537)
- 科学(67729)
- 财(62728)
- 所(55182)
- 农(52653)
- 中心(52213)
- 财经(51035)
- 研究所(50168)
- 江(50076)
- 业大(49374)
- 经(46194)
- 经济学(45086)
- 北京(43771)
- 范(42535)
- 师范(42123)
- 农业(41360)
- 经济学院(40423)
- 院(39762)
- 州(39602)
- 基金
- 项目(226099)
- 科学(178657)
- 基金(165234)
- 研究(162110)
- 家(143719)
- 国家(142600)
- 科学基金(123692)
- 社会(103780)
- 社会科(98475)
- 社会科学(98446)
- 省(88385)
- 基金项目(87321)
- 自然(81216)
- 自然科(79392)
- 自然科学(79370)
- 自然科学基金(77907)
- 教育(75452)
- 划(74108)
- 资助(68833)
- 编号(66013)
- 成果(52643)
- 重点(50676)
- 部(49749)
- 发(48374)
- 创(46466)
- 课题(44564)
- 创新(43531)
- 科研(43416)
- 国家社会(43088)
- 教育部(42902)
- 期刊
- 济(157173)
- 经济(157173)
- 研究(94480)
- 中国(61704)
- 财(50105)
- 学报(49884)
- 管理(47898)
- 科学(47124)
- 农(46308)
- 大学(37781)
- 学学(35745)
- 技术(32692)
- 农业(31066)
- 教育(29623)
- 融(26851)
- 金融(26851)
- 经济研究(26119)
- 财经(25602)
- 业经(23981)
- 经(22056)
- 问题(21674)
- 统计(19976)
- 技术经济(18702)
- 策(17770)
- 图书(17378)
- 业(16637)
- 决策(16322)
- 理论(15980)
- 商业(15415)
- 版(15016)
共检索到490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琳
深入分析了土地储备过程中政府、土地储备机构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三方的博弈过程,提出了基于信息博弈模型的城市土地储备经济分析方法。采用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储备过程中参与者的角色类型及其经济关系,得到了土地储备过程中土地市场的政策定位。提出必须明确政府职能和土地储备机构的角色定位、明确土地的权属、合理分配土地收益、理顺利益分配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仇兵奎 胡玲
研究目的:对不同城市政府间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合理做出土地储备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结果:(1)2003年的城市政府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较2009、2011年好;(2)2011年大部分城市政府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较低;(3)造成DEA无效的指标主要是协议出让面积、招拍挂出让面积和增量土地面积。研究结论:政府在土地储备过程中,应合理定位其角色,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建立合理的土地储备供应计划,维护土地市场稳定,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温修春 方文博
在20世纪末房价上涨的时代,我国为此建立土地储备制度,而此后房价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节节攀高。因此,民主政治的发展迫使政府须抛弃只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管理思想,采用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集成化管理思想,以使传统房地产市场各成员决策得到有效的协调。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综合考虑原土地使用者、土地储备机构和房地产开发商三方各自的利益,提出了不同决策机制下的土地储备定价模型,为土地储备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波
任何制度都体现了相应的产权安排。从土地储备制度运行的三个阶段入手,依次分析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土地获取、土地整理以及土地供应中的土地产权结构,凸显出这种产权结构的安排在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性质问题、代理权利的范围问题、监督问题、农村在集体土地出让中的不平等地位问题及对国家征地权利范围的明确界定问题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
土地储备制度 产权结构 土地产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艳 王振坡
对城市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促进土地收购储备及市场供应计划向精细化管理和过程化管理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可借鉴国外相关实践操作经验,基于城市理性发展的理念,从需求的视角探讨城市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的两个经验模型,以期为我国城市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文新
本文通过土地的供求原理,探讨了土地储备对我国城市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影响。指出城市土地储备使土地供给失控现象得到抑制,土地储备初期土地市场供给量减少,市场需求将呈上升趋势,土地储备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地价上涨。从长期来看,土地储备垄断土地供应对地价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为缓解土地储备初期地价上升对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储备机构应适当增加储备土地的供给量,以降低地价上涨的幅度。
关键词:
城市土地储备 土地供求 地价 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媛 贾生华
研究目的:探讨政府的经营性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方法,以增加出让收入及抑制开发商囤地行为。研究方法:实物期权理论,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将土地供应权视为基于房产的实物期权,推算出了最优供应时机和理论价值,研究发现市场不确定性将提高土地期权价值,并使最优供应时机延后;(2)案例比较分析发现,地块的实际出让时间越接近理论最优供应时机,出让收入越高,但实际上政府对地块并未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研究结论:(1)依据实物期权模型做出的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更能有效地把握市场形势波动的时机;(2)模型在中国的应用需要可监督的公共财政体系以及财政分成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芳 谢俊奇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1)与土地储备研究现状相比,学术界对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的关注程度还不够。(2)土地资产证券化、土地基金等融资方式缺少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利于土地储备融资方式的研究。(3)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土地储备融资方式的定义、运作模式、优缺点等方面。
关键词:
土地储备 融资方式 研究 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研究目的:总结归纳中国城市土地储备研究文献的基本特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热点,探讨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2年后,城市土地储备问题收到广泛关注和热烈探讨;(2)主要的研究区域为湖北、北京、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及山东;研究群体仍以从事土地科学的理论工作者和土地管理部门的实践工作者为主;(3)文献离散状况分析表明,期刊的核心效应明显;(4)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土地储备融资、土地储备风险、土地储备评价分析及土地储备机制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但研究深度不够。研究结论:应基于多视角、多领域和多尺度,加强对城市土地储备机理的定量研究。
关键词:
土地储备 文献 计量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卓咏 叶裕民
研究目的:探索建立城市土地储备数量和周期的预测模型。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图解法。研究结果:从供给角度探讨了城市土地储备的最优规模,从需求角度分析了城市土地储备的数量和周期。研究结论:建立的两个模型能为中国建立规范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晓军 盛淑凯 张建利 王春艳
研究目的:定量测量土地储备项目风险,提出土地储备项目风险预警控制方法,判断多土地储备项目风险值的波动与土地储备机构决策者的决策心理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学模型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利用不可修复可靠性串联模型与休哈特控制图建立预警控制界限,建立时间序列回归判别模型。研究结论:通过西安某市土地储备项目的风险测度、预控和时间序列回归判别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鸿勋 武康平
土地储备正在成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重要工具,在土地国有资产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土地储备的运行既能为政府带来收益,也伴随着政府或有负债,隐匿着财政风险。如何在创造收益、调控市场的同时,有效防范财政风险,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必须从土地市场的供需特点以及土地价格的变动规律出发,理解和把握土地储备引发政府或有负债的机理,正确地发挥土地储备的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振坡 康海霞 王丽艳
聚焦天津市土地储备实践,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以2002~2018年间颁布的66件土地储备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外部属性、内容结构及文本效力三方面分析其演进特征。以期为城市储备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储备 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政策演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艳丽 王海鸿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上海模式、杭州模式和武汉模式。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对三种模式的运作主体、土地使用者权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三种土地储备模式的经营效益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认为武汉模式是最优的一种,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储备制度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