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86)
- 2023(21492)
- 2022(17934)
- 2021(16508)
- 2020(13795)
- 2019(31149)
- 2018(30658)
- 2017(58252)
- 2016(31936)
- 2015(35554)
- 2014(35392)
- 2013(34651)
- 2012(31772)
- 2011(28649)
- 2010(28419)
- 2009(25906)
- 2008(25091)
- 2007(21862)
- 2006(19329)
- 2005(17043)
- 学科
- 济(129356)
- 经济(129227)
- 管理(89315)
- 业(85654)
- 企(69048)
- 企业(69048)
- 方法(55133)
- 数学(47604)
- 数学方法(46984)
- 中国(37647)
- 农(36784)
- 地方(31242)
- 财(30987)
- 业经(30502)
- 学(28917)
- 农业(25094)
- 贸(23241)
- 贸易(23226)
- 制(22484)
- 易(22482)
- 理论(21060)
- 环境(20931)
- 技术(20590)
- 银(20118)
- 和(20074)
- 银行(20040)
- 务(19515)
- 融(19467)
- 金融(19464)
- 财务(19425)
- 机构
- 大学(448162)
- 学院(447060)
- 济(174773)
- 管理(172815)
- 经济(171036)
- 研究(154260)
- 理学(149629)
- 理学院(147877)
- 管理学(145003)
- 管理学院(144190)
- 中国(113975)
- 科学(98961)
- 京(95984)
- 农(81143)
- 财(78416)
- 所(78299)
- 研究所(71781)
- 业大(71642)
- 中心(70161)
- 江(66014)
- 农业(63798)
- 财经(63065)
- 范(60719)
- 北京(60066)
- 师范(60007)
- 经(57530)
- 院(56337)
- 州(53709)
- 经济学(52244)
- 技术(49042)
- 基金
- 项目(312643)
- 科学(244822)
- 基金(225451)
- 研究(223379)
- 家(199580)
- 国家(197916)
- 科学基金(168718)
- 社会(140527)
- 社会科(133129)
- 社会科学(133094)
- 省(123188)
- 基金项目(119401)
- 自然(111184)
- 自然科(108645)
- 自然科学(108616)
- 自然科学基金(106630)
- 划(104377)
- 教育(103023)
- 资助(92034)
- 编号(90566)
- 成果(72784)
- 重点(70946)
- 发(69318)
- 部(67389)
- 创(64790)
- 课题(62824)
- 创新(60578)
- 科研(60174)
- 国家社会(58110)
- 计划(57933)
- 期刊
- 济(189407)
- 经济(189407)
- 研究(126792)
- 中国(88531)
- 学报(78896)
- 农(74141)
- 科学(69368)
- 管理(62784)
- 财(58666)
- 大学(58645)
- 学学(55150)
- 教育(51922)
- 农业(50972)
- 技术(38842)
- 融(38108)
- 金融(38108)
- 业经(32943)
- 经济研究(30342)
- 财经(29923)
- 业(26604)
- 图书(25807)
- 经(25721)
- 问题(25099)
- 科技(22723)
- 版(22344)
- 技术经济(20638)
- 业大(20535)
- 资源(20366)
- 理论(20337)
- 商业(19947)
共检索到654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建明
文章采用熵权法对陕西省2000—2016年"四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评,并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四化"协同发展的质量水平。结果显示:第一,陕西省"四化"分项指数逐年提高,但各项指数发展不平衡;第二,同项指数在三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且各自短板不同;第三,不同地市"四化"水平格局差异明显,存在阶梯效应。除西安市外,信息化指数偏低是其余地市的共同短板;第四,各地市"四化"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但地市之间差距较大,短板各异。并从促进信息化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四化"协同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
“四化”协同 耦合协调度 短板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松 石宝军
文章分析京津冀信息化水平差异及成因,为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提供合理建议。通过构建区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泰尔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对2011—2016年京津冀区域信息化指标的空间差异及信息化指数进行定量测评,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进行比较,最终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各评价指标的泰尔系数值依然较大,但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差异逐年变小;(2)京津冀信息化指数值差距较大,呈现高、中、低三个梯队,但是三地信息化指数的变异系数逐年减小;(3)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人均GDP变异系数值呈递增趋势,但其值低于同期信息化变异系数值。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信息化 空间差异 经济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卫锋
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信息化空间差异显著,信息化各要素的空间差异参差不齐,信息化差异低于经济差异。实现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对策:一是进一步增强城市间信息一体化,引领区域信息化的增长;二是进一步强化京津石三大城市信息化中心的作用,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产业集群;三是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展区域信息化覆盖面。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信息化 空间差异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首先要明确"四化"发展的基本格局。本文通过构建"四化"指标体系,采用几何平均数法与HR评价模型测算出了1998-2013年中国各省市区"四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程度。测算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四化"发展较快,"四化"关系逐年趋于协调。第二,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其他"三化"与地区间"四化"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已经严重阻碍了"四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从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影响"四化"协调发展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本深化、农业科技、农业防灾减灾、乡村工业化与农业税改革是促进"四化"协调发展显著且稳健的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应从加大农业资本投入、强化科技支农、增强农业减灾防灾能力与促进农村工业化为政策切入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四化"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张晨瑜 高婷婷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张晨瑜 高婷婷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传忠 宁朝山 刘新龙
信息化可有效支撑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信息化提供需求空间和要素供给。基于熵权法计算的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协同度模型得出中国区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度存在自东向西的梯度差异。城镇化率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两者协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为加快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区域统筹,加大农业和农村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由交易向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延伸等。
关键词:
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传忠 宁朝山 刘新龙
信息化可有效支撑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信息化提供需求空间和要素供给。基于熵权法计算的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协同度模型得出中国区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度存在自东向西的梯度差异。城镇化率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两者协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为加快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区域统筹,加大农业和农村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由交易向生产和消费环节
关键词:
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舒季君 徐维祥
基于2000-2012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相对发展率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刻画了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继而进行类型区划分,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对影响"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作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1)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发展速度略有下降,地区间相对发展率的差异和变动引起了"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的相应变化,总体上,基础高提高较慢类型区和基础低提高较快类型区城市涉及数量较多,其次是两者都低的城市。(2)经济发展水平、投资、对外开放、财政、教育、信息化以及交通人口因素是导致我国"四化"同步发...
关键词:
四化 同步发展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淡 袁赛 夏晓华
利用2007—2014年我国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五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设定协同度评价模型对我国各省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从农业现代化视角对影响"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五化"协同发展仍不平衡,呈现比较明显的区域性、阶段性特征。从农业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在"五化"协同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能够显著促进"五化"协同发展,而随着"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应该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化,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淡 袁赛 夏晓华
利用2007—2014年我国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五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设定协同度评价模型对我国各省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从农业现代化视角对影响"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五化"协同发展仍不平衡,呈现比较明显的区域性、阶段性特征。从农业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在"五化"协同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能够显著促进"五化"协同发展,而随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铃 王纪入 李志刚 霍志磊
文章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研究视角,从指标和区域两个维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四川省2008—2018年各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进行测度和影响因素识别。结果表明,四川省五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创新环境、区域协同和对外开放是当前阻碍五区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创新环境、城乡协调、生态环保、对外开放以及文化、医疗福利是五区长期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川东北经济区的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以及开放子系统,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子系统成为当前和长期内实现"五区协同"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为忠 李孟雨
应用经济学弹性理论对ISM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东部地区为例,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层次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是公路运营里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经济结构,根本影响因素是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邮政业务总量、地区生产总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徐工集团)的信息化整体提升,是从徐工自身的信息化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延伸,实现了徐工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乃至客户的长链条业务协同,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适应于企业战略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新型能力。
关键词:
徐工 内外协同 两化融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范玉红
在分析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物流企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管理信息化的本质以及当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指出其问题所在:结合城乡协同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提出了物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物流管理 信息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