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6)
2023(17880)
2022(15018)
2021(13942)
2020(11666)
2019(26736)
2018(26465)
2017(50984)
2016(27610)
2015(31195)
2014(31029)
2013(30114)
2012(27241)
2011(24044)
2010(24292)
2009(22369)
2008(21391)
2007(18586)
2006(16310)
2005(14577)
作者
(77528)
(64564)
(63857)
(61008)
(41174)
(30767)
(29204)
(25152)
(24539)
(22884)
(21984)
(21689)
(20326)
(20177)
(19803)
(19763)
(19259)
(19163)
(18463)
(18368)
(15790)
(15726)
(15498)
(14723)
(14381)
(14311)
(14242)
(14105)
(12870)
(12620)
学科
(106521)
经济(106366)
管理(84228)
(78898)
(66838)
企业(66838)
方法(48989)
数学(41916)
数学方法(41342)
(31383)
中国(29993)
(29648)
业经(25889)
(23654)
(22794)
地方(20162)
(20127)
财务(20040)
财务管理(19962)
农业(19501)
企业财务(18986)
理论(18505)
(17821)
贸易(17807)
技术(17735)
(17311)
(17142)
环境(16783)
(16760)
(16736)
机构
大学(387168)
学院(383488)
管理(154273)
(151032)
经济(147733)
理学(133685)
理学院(132247)
管理学(129877)
管理学院(129169)
研究(123935)
中国(92369)
(82276)
科学(75911)
(72883)
(60581)
(58647)
财经(58295)
中心(57225)
业大(56244)
(56116)
研究所(54791)
(53049)
北京(51035)
(50268)
师范(49797)
农业(45621)
经济学(45617)
(45393)
(45256)
财经大学(43630)
基金
项目(266455)
科学(210547)
研究(196230)
基金(194721)
(169515)
国家(167911)
科学基金(145247)
社会(124453)
社会科(117908)
社会科学(117874)
基金项目(103309)
(103201)
自然(94198)
自然科(91984)
自然科学(91961)
教育(90488)
自然科学基金(90291)
(86673)
编号(80530)
资助(79229)
成果(65540)
重点(59244)
(58920)
(55517)
(55353)
课题(54455)
创新(51717)
国家社会(51541)
教育部(51145)
(51118)
期刊
(162590)
经济(162590)
研究(112316)
中国(76164)
学报(60396)
(58270)
管理(56527)
科学(54645)
(53656)
大学(46609)
学学(43526)
教育(42691)
农业(36802)
技术(33462)
(31163)
金融(31163)
财经(28421)
业经(26752)
经济研究(25819)
(24211)
图书(22805)
问题(21402)
理论(18926)
(18852)
(18446)
科技(18230)
技术经济(17409)
实践(17348)
(17348)
财会(17292)
共检索到559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卿芳雅  
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之间的矛盾是国家审计全覆盖实现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信息化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手段,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成效地对公共管理活动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审计,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达成。本文以调查问卷方式搜集我国国家审计全覆盖现状信息,以此为依据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全覆盖机制,将国家审计全覆盖管理机构体系和国家信息数据库体系的设计作为重点,制定各项保障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永军  刘琪  商松昊  
探索合理的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审计资源、组织、功能间的制度安排。运用逻辑分析,发现审计范围、对象和质量标准的变化,凸显审计资源整合、审计制度整合、审计技术整合三大核心机制问题。进一步分析审计的功能(工作机制)、组织(协同机制)和模式(仿真机制)后,主张建立PMCFI机制,即增强平台创新机制、组织联动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监督反馈机制、信息沟通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桂花  王莉莉  
审计全覆盖是新时期党和人民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覆盖不仅仅是要求审计面广点多,更重要的是提升审计的深度和质量。审计抽样方法以其严谨的数理统计原理,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内,在资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是国家审计创新审计方式的具体体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薇  
国家审计监督的范围依据国家治理的目标和需求而设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对国家审计的外延和内涵有了新的定位。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审计的全覆盖应当是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来自审计制度体系内的诸多制约因素。结合国家审计及其实施环境的现状,通过对制约因素的深入剖析,实现国家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应当进一步创新审计资源整合模式、加快审计制度规范建设、探索审计"走出去"战略,并优化审计项目管理方式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兵  王慧秋  
本文从国家审计全覆盖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分析了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的意义与国家审计全覆盖面临的挑战,国家审计人员需要厘清并处理好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四个主要问题。并从保障国家审计资源、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创新审计方法、挖掘利用审计成果等方面提出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兵  王慧秋  
本文从国家审计全覆盖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分析了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的意义与国家审计全覆盖面临的挑战,国家审计人员需要厘清并处理好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四个主要问题。并从保障国家审计资源、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创新审计方法、挖掘利用审计成果等方面提出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钟  刘思睿  高白云  
本文在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审计现状后,结合审计全覆盖的背景,研究了审计全覆盖驱动非营利组织审计发展的机理,并从审计要素角度出发,构建系统全面的非营利组织审计机制,并提出运行保障机制以促进非营利组织审计发展,助推非营利组织自身治理水平的提升,继而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政府职能方面的补充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赵健  
审计全覆盖既是新时代完善国家治理的根本需求,也是推动审计服务转型发展、扫除审计盲区、助力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结合审计实践经验,阐明审计全覆盖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同时依托"瀑布模型",构建"回流式"审计全覆盖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国栋  孙孟洋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优化国有企业运营管理成为研究重点,需要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整合协同。本文以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协同机制的内涵、理论基础、问题及解决建议分别进行阐述,提出构建和完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以及社会审计协同机制,优化审计资源组合,形成审计监督合力的新举措。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子龙  池国华  
审计全覆盖,主要包括审计领域的全覆盖、审计内容的全覆盖以及审计周期的全覆盖。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基于面向国家治理的角度而言,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审计全覆盖这一理念的提出,一方面可以对政府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控,更好地保障国家治理的效率,增强社会公众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涛涛  
本文在深刻理解国家审计全覆盖的涵义及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了在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国家审计全覆盖实现的途径,丰富和完善了"全覆盖"理论,对开展审计实践提供了借鉴意义,同时也推动了审计转型升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付忠伟  黄翠竹  张百平  马丽娟  
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是新时期审计工作的重大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目标。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探索建立、创新完善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有效工作机制。本文将审计"全覆盖"的实现机制分解为五大工作机制,即重点审计对象的横向"全覆盖"工作机制、审计主客体的纵向"全覆盖"工作机制、审计权力监督的"全覆盖"工作机制、大数据视角下的"全覆盖"工作机制和审计的整体威慑性"全覆盖"工作机制,并探讨了审计监督新型工作机制中重点审计对象的"点、线、面"结合和"纵、横、合"协调的"全覆盖"具体路径,以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创新和审计整体功能的发挥,试图创建全方位、宽领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琦敏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发挥愈显重要。如何适应新常态,推动内部审计全覆盖将是国有企业面对的一项难题。本文着力分析内部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面临的困难以及大数据环境为审计全覆盖工作带来的机遇,笔者认为应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审计全覆盖的监督框架,并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应对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琦敏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发挥愈显重要。如何适应新常态,推动内部审计全覆盖将是国有企业面对的一项难题。本文着力分析内部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面临的困难以及大数据环境为审计全覆盖工作带来的机遇,笔者认为应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审计全覆盖的监督框架,并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应对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靳思昌  
国家审计全覆盖造成审计任务量增加,依靠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手段,无法实现审计对象的海量数据获取、存储及处理。大数据分析是国家审计用来解决审计需求和审计资源不匹配的矛盾、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可以运用的最新技术手段。在审计中运用大数据处理工具开展远程实时的联网核查、系统分析、多维比对、排疑,对海量数据资源进行筛选,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全面把握和精确定位,通过对领导干部权力控制薄弱环节的重点监控、揭示系统性风险隐患,实现对公共资源的全面检测与自动预警,推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