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1)
2023(10880)
2022(9154)
2021(8848)
2020(7395)
2019(17060)
2018(16919)
2017(30309)
2016(17459)
2015(19920)
2014(19626)
2013(17768)
2012(15873)
2011(14224)
2010(13885)
2009(11655)
2008(10875)
2007(9138)
2006(7591)
2005(6244)
作者
(42824)
(35744)
(35605)
(34019)
(22474)
(17162)
(16630)
(14063)
(14058)
(12668)
(12449)
(11793)
(11305)
(11229)
(11057)
(10828)
(10766)
(10578)
(10251)
(10250)
(8818)
(8652)
(8401)
(8259)
(8011)
(7980)
(7956)
(7772)
(7169)
(7130)
学科
(55511)
经济(55466)
管理(43145)
(38632)
(31860)
企业(31860)
方法(30897)
数学(28035)
数学方法(27613)
教育(23087)
中国(20592)
理论(15250)
(15159)
(14258)
(12437)
教学(12311)
业经(12223)
技术(10677)
(10589)
财务(10549)
财务管理(10529)
企业财务(10069)
农业(9653)
地方(9587)
(9109)
贸易(9107)
(8846)
环境(8587)
(8382)
(8258)
机构
大学(226797)
学院(217778)
管理(83927)
(77391)
经济(75628)
理学(74186)
理学院(73273)
管理学(71672)
管理学院(71234)
研究(68949)
(47556)
中国(42116)
科学(41612)
(40376)
师范(40091)
教育(37062)
(33931)
师范大学(33086)
中心(32546)
业大(32169)
(31839)
(30780)
(30305)
北京(29282)
财经(28779)
研究所(28564)
技术(27696)
(26488)
(25697)
(24857)
基金
项目(159275)
科学(129296)
研究(123016)
基金(114461)
(98522)
国家(97615)
科学基金(85869)
社会(76799)
社会科(72774)
社会科学(72756)
教育(67203)
(64097)
基金项目(61372)
(55892)
自然(55203)
自然科(54052)
自然科学(54036)
自然科学基金(53076)
编号(52489)
资助(44962)
成果(43744)
课题(38289)
(37134)
重点(37114)
(34451)
(33993)
教育部(33359)
大学(33067)
项目编号(32579)
规划(31897)
期刊
(69135)
经济(69135)
研究(68267)
教育(64920)
中国(48174)
学报(32197)
科学(28129)
管理(27195)
大学(27074)
(26731)
(24683)
技术(24633)
学学(22556)
农业(17714)
职业(16143)
图书(15095)
财经(13484)
(11646)
业经(11425)
经济研究(11094)
情报(10791)
(10602)
金融(10602)
(10471)
论坛(10471)
技术教育(10219)
职业技术(10219)
职业技术教育(10219)
(10138)
书馆(10021)
共检索到306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盛兴军  
以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与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关系为基础,分析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内容的一致性,认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不仅为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最佳场所,而且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与大学生学习、研究的融合,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已成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的一个有效模型和未来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实践基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成俊颖  朱莉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中必需的基本素养,也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而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平台,其资源体系以及相应的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内容。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共享空间与信息素养的关系,然后探讨了在IC如何利用其资源和服务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从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良芝  王俊丽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陆续在各级教育中开设信息素养课程。这些课程有别于以往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了信息社会特有的教育实践。本研究的目的是借鉴现代西方实践理论的目的情感结构概念和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致知、致用、致远概念,考察信息素养课程在赋能学生方面的机制特点,为论证这一实践在整个教育实践中的独特地位提供洞见,同时为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启迪。以我国北方某地六所高校为案例,聚焦相对正规的学分制信息素养课程,以学校为单位,采用课堂参与观察和师生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考察该类课程的赋能机制。研究发现,在被调研的课程中,存在一个由课程关涉对象及相关素养组成的结构。该结构体现着被调研课程对诸如"信息素养究竟是关于什么的素养""由哪些具体素养组成"等问题的认知,决定着课程能够给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边界,本文称之为"信息素养施教结构"。本研究还显示,根据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该结构可以延展为包含更多对象的"信息素养基础结构"。这一结构关联着一组系统化的知识与能力,可以支撑信息素养教育从工具与智识两个方面以及致知、致用、致远三个层次对学生赋能。以基础结构为参照,信息素养施教结构越完整,它带给学生的赋能就越全面。除了信息素养基础结构和信息素养施教结构两大概念,本研究还提出了信息素养对象、对象关联素养等概念。这些概念共同揭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赋能机制,解释了它作为独特教育实践的合法性,同时显明:在原有文献检索课基础上形成的信息素养课程若能将智识赋能和致远赋能纳入其教育目标,将信息、数据、意义纳入其施教结构,有可能获得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图3。表1。参考文献3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莉萍  
信息化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路径,基于互联网及信息资源的新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的大规模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功能,进而促发了教育界对高校教师素养的新思考。在分析信息共享核心价值观及构成的基础上,对新时期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应具备的素养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教育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迨琛   刘欣  
<正>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能力,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因此,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选择。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学应整合并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先天优势,积极开拓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推进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提升的转变,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永强  吴瑾  
[目的/意义]针对辽宁省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缓慢的现状,提出整合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构建辽宁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引领和推动辽宁地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快速发展。[方法 /过程]通过对辽宁省各高校图书馆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梳理辽宁省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整体状况。根据调研分析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和方法,制定出辽宁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策略。[结果 /结论]辽宁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将实现辽宁地区各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教师资源、技术资源、数字与实体资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资源的共建共享,迅速缩小各个高校...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力  
目前,在国外高校中提供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有四种方式: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这些教学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需求。信息素养的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其长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存和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基于LIS领域发展的需要与切实的社会需求,本文指出了素养教育从信息素养向多元素养转型的必要性,系统阐释了多元素养的定义,将多元素养划分为核心素养与拓展素养,全面论述了LIS领域多元素养教育的目标。通过对社会需求、政策规划、行业发展与实践探索4个方面的分析,指明了多元素养教育的驱动因素。同时,本文对国外数据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与金融素养教育实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国内LIS领域多元素养培养的举措,以期优化LIS领域的人才培养,实现LIS素养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魏海燕  
[目的/意义]理解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中阈概念之间蕴含的逻辑关系以及教育层次,是构建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的前提与基础。[方法/过程]将《框架》中信息素养的逻辑架构做立体层次性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信息素养的教育架构进行说明,并结合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灯塔历史文化研究"项目案例,阐释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方法与过程。[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以培养学生判断力、分析力、研究力为核心,包含通识教育、技能教育、拓展教育,以及多方人员和组织共同参与合作的完整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可靠稳定的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戴维民  孙瑾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高度整合的信息服务模式.是适应现代人们需求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在国外,尤其是国外大学图书馆已很流行,但在国内只是在近两年才少量出现。信息共享空间能适应人们的信息和学习需求,满足人们信息能力培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价值和社会地位,有利于推进知识化城市建设。图书馆应进行自身改革,大力发展信息共享空间。参考文献19。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建庆  郭劲赤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布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有机融合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文章以学术界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研究为切入点,总结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学者从“课程思政”理论建设方面及依托实体/虚拟课堂探索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专业课堂隐性教育结合的路径,并与信息素养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比对,探索出课程思政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反思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原则、内容保障性、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动力等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初景利  刘敬仪  张冬荣  李玲  
[目的/意义]信息环境的转变、科研范式的演化为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为此,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推动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加快国内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变革。[方法/过程]通过分析信息、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及其演化过程,对比信息素养教育与泛信息素养教育两个体系,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泛信息素养教育为例,剖析信息素养教育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结果/结论]从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转变的关键是:教育目的需要明确,教育目标需要进阶,教育视角需要转换,教育效果需要体现。从信息素养教育到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策略是:培养用户从一般能力到高级能力,跨越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边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体系变革,注重教育教学技术方法应用,建构泛信息素养教育适用场景,加强泛信息素养教育空间配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丹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人才成为竞争的关键,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信息素养教育的重大任务。从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整合各类教育模式和培训手段以及加强图书馆员素质建设、优化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通过高校图书馆教育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信息人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潘燕桃  廖昀赟  
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分析法和网络调查法,在分析慕课及其特点、类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慕课发展的整体状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慕课的建设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未受到足够关注与重视,开设大学生信息素养系列慕课是大势所趋。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谷秀洁  靳萍  
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梳理了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历程。然后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素养国际发展报告》为线索,调查分析了澳大利亚部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线课程的现状和特点,归纳了三种评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