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8)
- 2023(12644)
- 2022(10674)
- 2021(10124)
- 2020(8733)
- 2019(19940)
- 2018(19886)
- 2017(38803)
- 2016(20811)
- 2015(23700)
- 2014(23679)
- 2013(23170)
- 2012(21178)
- 2011(18787)
- 2010(19044)
- 2009(18109)
- 2008(17000)
- 2007(15229)
- 2006(13555)
- 2005(12259)
- 学科
- 济(79274)
- 经济(79178)
- 管理(66250)
- 业(64879)
- 企(55498)
- 企业(55498)
- 方法(39202)
- 数学(34819)
- 数学方法(34362)
- 财(29638)
- 中国(28766)
- 融(27886)
- 金融(27884)
- 银(27368)
- 银行(27344)
- 行(26295)
- 制(21779)
- 农(21634)
- 务(21372)
- 财务(21311)
- 财务管理(21263)
- 企业财务(20354)
- 业经(18788)
- 贸(15320)
- 贸易(15302)
- 地方(15213)
- 易(15000)
- 理论(14682)
- 农业(14291)
- 体(13913)
- 机构
- 学院(286725)
- 大学(285806)
- 济(117241)
- 经济(114689)
- 管理(114356)
- 理学(97159)
- 理学院(96290)
- 管理学(94781)
- 管理学院(94225)
- 研究(84638)
- 中国(75106)
- 财(61979)
- 京(58623)
- 财经(48795)
- 科学(47071)
- 中心(44213)
- 经(44102)
- 江(43819)
- 所(39957)
- 农(38430)
- 业大(36922)
- 北京(36875)
- 经济学(36621)
- 财经大学(36437)
- 州(36253)
- 研究所(35180)
- 范(34634)
- 师范(34283)
- 经济学院(33312)
- 商学(31118)
- 基金
- 项目(182000)
- 科学(143360)
- 研究(137861)
- 基金(132421)
- 家(112371)
- 国家(111393)
- 科学基金(97518)
- 社会(87064)
- 社会科(82702)
- 社会科学(82686)
- 省(70973)
- 基金项目(69824)
- 教育(64993)
- 自然(61734)
- 自然科(60316)
- 自然科学(60301)
- 自然科学基金(59231)
- 划(58662)
- 编号(58437)
- 资助(55074)
- 成果(48461)
- 部(41038)
- 重点(40286)
- 课题(38370)
- 创(38350)
- 发(38076)
- 项目编号(37264)
- 教育部(36285)
- 创新(35827)
- 国家社会(35814)
- 期刊
- 济(126253)
- 经济(126253)
- 研究(85932)
- 中国(54861)
- 财(51899)
- 融(44256)
- 金融(44256)
- 管理(43072)
- 学报(38115)
- 科学(34069)
- 农(33901)
- 教育(30865)
- 大学(29991)
- 学学(27768)
- 技术(26577)
- 财经(24540)
- 农业(21563)
- 业经(21117)
- 经(20902)
- 经济研究(19930)
- 图书(18513)
- 理论(17278)
- 问题(17067)
- 财会(15969)
- 实践(15880)
- 践(15880)
- 贸(14326)
- 会计(13932)
- 技术经济(13516)
- 统计(13371)
共检索到438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冯玉梅
资本结构啄序理论认为,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股权价值低估所引起的投资不足等问题,公司的融资优序应为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和似然比检验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序表现为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资本成本在这种融资优序中所起的作用大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鸿志 何小锋
本文从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重要因素,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公司融资 信息不对称 资产风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冯玉梅 王春峰 房振明
本文从动态角度检验了时变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股权融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Wilcoxon秩和检验、方差比检验以及Fama-MacBeth回归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倾向于在信息披露之后公告新股发行;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告前后两个定期报告皆具有信息含量,但发行公告之前的定期报告没有向市场传递更好的信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兴全 李伟 宋慧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慧
运用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研究了债券融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市公司通过债券融资提高了信息披露水平,从而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发行债券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现金流,两方面的结合可以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将样本公司划分为高信息不对称组和低信息不对称组,实证结果显示:债券融资对高信息不对称组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显著大于低信息不对称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征 范从来
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应该避免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减少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国内外仍有不少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我国还呈现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说明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存在一定理论依据。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结论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找到充分的理由。我国不合理的制度背景,产生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妙凌
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弱化上市公司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的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问题出发,探讨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与表现,从激励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维度,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弱化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内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信息不对称 上市公司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然
文章选取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以公司股价异质波动率度量并购公司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分析信息不对称对并购方获得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显著大于零,相对现金支付的并购,支付股票的并购绩效较大,并购目标规模也较大;信息不对称与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存在负相关;信息不对称对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并购绩效的影响均显著为负,且现金支付下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显著低于股票支付。实证结果并不支持"市场时机理论",投资者不会以支付方式来判断并购的"好"与"坏"。文章还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发起并购的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有别于西方发达经济的特点,中国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鸿志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此理论也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和负债能力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股权融资偏好 信息不对称 资产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亚军 刘丽芹
一般以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与低有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又一基本原因是管理者的内生融资偏好。如果公司绩效影响管理者的财富(或职位、声誉等),管理者的偏好将支配公司的融资决策。对称信息条件下,管理者将有充分的股权融资偏好;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果管理者对公司项目(或资产)拥有私人信息,且厌恶风险,管理者将最大限度地使用股权进行融资。最后,本文提出,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是内生的,治理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所产生危害的基本思路是"疏",而不是"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海元 贺金蓉
本文实证检验了连锁董事缓解民营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微观作用机理。通过分析20122014年741家民营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发现连锁董事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主要机制在于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连锁董事能够在企业间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降低资金供需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这就是连锁董事的信息效应,同时连锁董事可以提高民营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切实提高企业未来的总效益,这就是连锁董事的资源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连锁董事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资源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效应的发挥并不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路 马亚军
一般以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与低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管理者的内生融资偏好。如果公司绩效影响管理者的财富(或职位、声誉等),管理者的偏好将支配公司的融资决策;对称信息下,管理者将有充分的股权融资偏好。不对称信息下,如果管理者对公司项目(或资产)拥有私人信息,且厌恶风险,管理者将最大限度地使用股权融资,直至达到均衡。最后,本文提出,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是内生的,治理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所产生危害的基本思路是“疏”,而不是“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海元 贺金蓉
本文实证检验了连锁董事缓解民营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微观作用机理。通过分析2012~2014年741家民营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发现连锁董事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主要机制在于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连锁董事能够在企业间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降低资金供需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这就是连锁董事的信息效应,同时连锁董事可以提高民营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切实提高企业未来的总效益,这就是连锁董事的资源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连锁董事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资源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效应的发挥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唐建新 章晋学
企业融资先通过内部资金进行,然后再通过银行借款或发行低风险的债券,最后才采用股票,这种融资的“先后顺序”是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和防止剩余利润被分享所做出的理性选择,这就是融资优序理论。本文认为,寡头竞争所形成的行业进入壁垒为优序融资的实现提供了必须的市场环境,其资金使用方式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融资优序理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却存在“异常融资优序”(Abnormal pccking Order)现象,即外部资金优于内部资金,外部资金中股权融资优于债权融资。
关键词:
融资优序 行业管制 代理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党亚娥
可转换债券是兼有债券、股票、期权三方面特征的混合融资工具,对发行公司融资决策的盈亏影响具有不均衡性。基于经济理性假设,不同类别的企业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市场状况以及融资成本,来选择是否采用可转债融资,即我国企业利用可转债融资应理性地抉择。这一点对于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转换债券 再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