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5)
- 2023(14151)
- 2022(12438)
- 2021(11744)
- 2020(9917)
- 2019(23117)
- 2018(23109)
- 2017(45207)
- 2016(24266)
- 2015(27517)
- 2014(27377)
- 2013(26713)
- 2012(24166)
- 2011(21425)
- 2010(21347)
- 2009(19370)
- 2008(18529)
- 2007(15822)
- 2006(13606)
- 2005(11409)
- 学科
- 济(95060)
- 经济(94962)
- 管理(71772)
- 业(67709)
- 企(57748)
- 企业(57748)
- 方法(49890)
- 数学(43871)
- 数学方法(43111)
- 财(24685)
- 农(23999)
- 中国(22594)
- 业经(21317)
- 学(20088)
- 理论(17869)
- 地方(17624)
- 务(16794)
- 财务(16709)
- 财务管理(16675)
- 农业(16197)
- 贸(16130)
- 贸易(16123)
- 企业财务(15823)
- 易(15675)
- 技术(15563)
- 和(15295)
- 制(14952)
- 环境(14377)
- 划(13339)
- 银(12645)
- 机构
- 大学(337317)
- 学院(336603)
- 管理(140088)
- 济(129231)
- 经济(126433)
- 理学(122792)
- 理学院(121522)
- 管理学(118994)
- 管理学院(118382)
- 研究(103113)
- 中国(77268)
- 京(70446)
- 科学(65531)
- 财(58113)
- 农(51773)
- 业大(51244)
- 所(49743)
- 中心(49140)
- 财经(48045)
- 江(46988)
- 研究所(45784)
- 经(43855)
- 北京(43670)
- 范(43468)
- 师范(43061)
- 农业(40582)
- 州(38841)
- 经济学(38478)
- 院(37905)
- 财经大学(36189)
- 基金
- 项目(240697)
- 科学(190109)
- 基金(175563)
- 研究(175060)
- 家(152497)
- 国家(151271)
- 科学基金(131740)
- 社会(108941)
- 社会科(103297)
- 社会科学(103268)
- 省(94272)
- 基金项目(93446)
- 自然(87881)
- 自然科(85918)
- 自然科学(85899)
- 自然科学基金(84331)
- 教育(82112)
- 划(79118)
- 资助(73219)
- 编号(72412)
- 成果(57120)
- 重点(53240)
- 部(52804)
- 创(50289)
- 发(49984)
- 课题(48529)
- 创新(46805)
- 科研(46406)
- 教育部(45750)
- 大学(45438)
- 期刊
- 济(129657)
- 经济(129657)
- 研究(92284)
- 中国(56633)
- 学报(52511)
- 管理(49285)
- 科学(47715)
- 农(45461)
- 财(44370)
- 大学(40022)
- 教育(37806)
- 学学(37529)
- 技术(31926)
- 农业(31331)
- 融(27876)
- 金融(27876)
- 财经(22373)
- 业经(22297)
- 经济研究(21116)
- 图书(20615)
- 经(18937)
- 理论(17181)
- 问题(16668)
- 技术经济(16509)
- 科技(16225)
- 统计(16145)
- 业(16129)
- 实践(16010)
- 践(16010)
- 情报(15448)
共检索到465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海军 惠晓峰
本文建立了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贷市场的信贷配给均衡模型,模型表明在为不同的借款人提供由贷款利率和贷款额度组成的相同贷款合同的情况下,信贷市场存在稳定的单合同均衡,信贷市场的均衡在信贷配给点达到,因而从信息不对称和均衡的角度解释了信贷配给现象。
关键词:
信贷市场 信息不对称 均衡 信贷配给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伟彬
本文介绍了两个不对称信息下的资本市场均衡模型 ,即存在逆向选择时的股权市场均衡和存在道德风险时的信贷市场均衡。这两个模型虽然简单 ,却形象地揭示了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下资本市场均衡的差异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股权市场均衡 信贷市场均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钢 郭文旌
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一方面迫于业绩压力寻求贷款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手握投资项目的借款人又急需信贷资金的支持。针对该问题,在传统的银行信贷过程中引入了多阶段信号模型,银行根据借款人投资项目披露的阶段性信号值锁定该笔贷款风险情况,决定本阶段及后续阶段的信贷策略。研究发现:多阶段信号模型的引入对银行信贷资金形成了很好的保护机制,在督促借款人提高自身努力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信贷资金对于优质项目配置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信贷资金违约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瑞华 杨舟
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惜贷",中小企业融资难。文章从动态博弈论角度,通过对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深入研究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动因及约束条件,探索一种有效且适宜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管理激励机制,并根据博弈模型的分析,提出针对政府、银行及中小企业三方优化信贷融资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梁四安 蒋春福 李善民
本文发展并建立了一个基于价值估计差异和市场交易不对称的证券价格一般均衡模型。这个模型不依赖对证券基础价值的假设,也不依赖市场有效性的假设,可以解释针对主流金融学提出的市场无效现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伟宏
信息不完全普遍存在于商业信贷活动中,这使得信贷配给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本文借鉴了前人理论,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模型,分析了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由此得到的启示是,缓解信贷配给问题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化信用环境,改善中小企业整体资信状况。
关键词:
信息不完全 信贷配给 信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俐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摩擦的具体表现之一,它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个人在现行利率条件下获得的贷款数额低于他所希望获得的数额;二是在相同的借款人中,一些人获得贷款,而另一些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不能获得贷款(Keeton,1979)。在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学家对信贷配给的讨论是在完全信息假设下进行的,因而信贷配给要么被解释为由外生冲击引起的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现象,要么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如政府对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和利率管制政策等)。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不对称信息范式被引入信贷市场分析,大量研究表明,即使没有政府干预,由于借款人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是一种与贷款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长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蓉 伍瑞凡
本文针对贷前贷后银企之间关系的变化,首先建立了贷前的信号博弈模型和贷后的战略博弈模型,然后,分别求解出信号模型中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存在的条件以及战略博弈模型中银行实行监督的概率边界,最后,根据模型分析和讨论的结果提出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信贷市场 信号博弈 战略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冉翠玲 杨桂元
针对由单制造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提出了供应链双方需求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双方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运作策略模型。制造商通过折扣,运用激励相容机制使销售商诚实申报需求信息,使得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数字试验结果表明:①所提策略是有效的;②该策略不仅能提高制造商利润,而且也能改善销售商的利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雨忱
通常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银行贷前及贷后管理成本高。但究其深层次根源,则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难以对中小微企业的违约率进行可靠测算,从而难以估量这部分授信的资本占用,加大了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难度。本文利用银行较易获取的企业交易信息(发票信息)、信用评级、信贷记录等有限信息,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的违约率测算模型,测算出不同信用水平下中小微企业的预期违约率。在此基础上,以银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银行最优信贷策略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以此模型指导银行对潜在中小微企业客户开展授信活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章发 田贵贤
本文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工资议价模型,首次使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和2005-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定量估算了劳资双方的议价能力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议价能力因素对于劳动者的工资决定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凭借较强的议价能力将压低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5.46%左右。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高收入劳动者相对有利,但并不利于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实现。尽管近年来政府推出一系列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但2005-2013年劳动者在劳资双方工资议价中的弱势地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章发 田贵贤
本文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工资议价模型,首次使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和2005-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定量估算了劳资双方的议价能力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议价能力因素对于劳动者的工资决定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凭借较强的议价能力将压低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5.46%左右。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高收入劳动者相对有利,但并不利于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实现。尽管近年来政府推出一系列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但2005-2013年劳动者在劳资双方工资议价中的弱势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变。同时,分组估计的结果表明,具有个体异质性以及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者所受到的工资挤压程度不尽相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国华 肖兰华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落后,且治理结构不规范,讲信用不够,特别是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与银行的信贷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交易成本增加。由此导致银行的信贷配给,也使农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信贷难。为此,本文提出一些缓解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喜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近年来虽有很大提高,但信贷配给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企业投资收益水平和收益波动幅度等特征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经验研究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显示,银行的信贷支持会随着企业收益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利润波动幅度的增加而下降,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的提升有利于增加银行信贷支持,上市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受到信贷歧视。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企业特征 信贷配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