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0)
- 2023(14220)
- 2022(12498)
- 2021(11885)
- 2020(9918)
- 2019(22999)
- 2018(22909)
- 2017(44418)
- 2016(23909)
- 2015(27047)
- 2014(27007)
- 2013(26342)
- 2012(24049)
- 2011(21365)
- 2010(21061)
- 2009(19209)
- 2008(18719)
- 2007(16056)
- 2006(14024)
- 2005(12272)
- 学科
- 济(95569)
- 经济(95453)
- 管理(71994)
- 业(67304)
- 企(57389)
- 企业(57389)
- 方法(47266)
- 数学(40580)
- 数学方法(39931)
- 财(25990)
- 农(24979)
- 中国(23677)
- 业经(22094)
- 学(21514)
- 地方(18465)
- 理论(18257)
- 务(17445)
- 财务(17365)
- 财务管理(17324)
- 农业(16738)
- 制(16494)
- 企业财务(16450)
- 贸(16255)
- 贸易(16248)
- 和(15757)
- 易(15743)
- 技术(14995)
- 环境(14663)
- 银(13493)
- 银行(13459)
- 机构
- 大学(338231)
- 学院(335093)
- 管理(137837)
- 济(130496)
- 经济(127597)
- 理学(119897)
- 理学院(118627)
- 管理学(116317)
- 管理学院(115707)
- 研究(106253)
- 中国(79113)
- 京(71391)
- 科学(66734)
- 财(60604)
- 所(51954)
- 中心(49683)
- 农(49604)
- 财经(49235)
- 业大(49211)
- 江(47756)
- 研究所(47336)
- 范(44912)
- 经(44784)
- 北京(44715)
- 师范(44524)
- 州(39431)
- 院(39129)
- 经济学(38881)
- 农业(38612)
- 财经大学(36873)
- 基金
- 项目(234225)
- 科学(184719)
- 研究(172320)
- 基金(170552)
- 家(147849)
- 国家(146642)
- 科学基金(127214)
- 社会(107565)
- 社会科(101843)
- 社会科学(101815)
- 基金项目(90781)
- 省(90699)
- 自然(83655)
- 自然科(81720)
- 自然科学(81702)
- 自然科学基金(80202)
- 教育(79700)
- 划(76454)
- 编号(71200)
- 资助(70444)
- 成果(57323)
- 重点(52015)
- 部(51626)
- 发(48750)
- 创(48432)
- 课题(47803)
- 创新(45119)
- 科研(45060)
- 教育部(44712)
- 项目编号(44411)
- 期刊
- 济(137628)
- 经济(137628)
- 研究(96019)
- 中国(57994)
- 学报(51799)
- 管理(49423)
- 财(47229)
- 科学(47152)
- 农(43836)
- 大学(39433)
- 教育(38097)
- 学学(36667)
- 农业(30490)
- 技术(30214)
- 融(25584)
- 金融(25584)
- 财经(23577)
- 业经(22912)
- 图书(21639)
- 经济研究(21411)
- 经(20090)
- 问题(18216)
- 理论(17567)
- 实践(16170)
- 践(16170)
- 技术经济(16110)
- 科技(15639)
- 情报(15480)
- 业(15126)
- 版(15033)
共检索到477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跃辉
中央政府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是对地方政府落实政策情况的一种有效评价,也是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地方政府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行为,需要第三方评估机构加以纠正的理论。本文针对在我国第三方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积极推动专业化、独立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培育"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第三方评估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虎 李育林
第三方电子支付作为信用中介,能够以其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替代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商业信用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交易信用关系,可以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买卖双方的信用问题。第三方电子支付实质上是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中介,是买卖双方动态博弈无法取得有效均衡而借助于外力的产物。
[期刊] 征信
[作者]
路运锋
作为提供结算信用担保的中介服务方式的第三方支付,是解决电子商务支付安全和交易信用保证的理想选择。但是,第三方支付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了第三方支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阻碍了电子交易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第三方支付问题,应建立健全交易认证制度,建立覆盖全国的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系统,加强各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管理,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体系,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第三方支付 交易认证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建新 陈冬
信息不对称是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这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但小企业封闭的信息传递机制是与其简单的治理结构相适应的,片面强调小企业要加强向外界传递信息,由小企业自身来缓解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局限性。由融资供给方主动收集据以进行融资决策的小企业信息因交易成本过高亦不可行。与传统融资决策使用的基于财务数据的信息不同,信息中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并有偿提供的小企业主或主要所有者个人信用信息和小企业信用信息———第三方信用信息,能够准确预测违约风险,是融资供给方获取小企业融资信息的新途径,为缓解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治理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与“金融机构观”不同的新思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飞 闫景民 史运昌
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融资中控制风险的关键要素较好地解决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第三方物流凭借专业技能对动产进行监管,使之成为银行愿意接受的抵押品;其次,第三方物流作为银行的代理人,为银行提供更多的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再次,第三方物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以动产进行反担保,这三条措施减轻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第三方物流在消解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海峰 郑柔鹏
第三方治理模式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探索,实现了“谁污染,谁治理”到“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的转变。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第三方环保服务企业稂莠不齐,缺乏有效监管,且与排污企业间存在责任界定难、合同制定难等问题。鉴于此,通过探索污染第三方治理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结合,给出针对不同治理能力治污方的两部式甄别契约,同时对比不同政府补贴方式下的契约效果。研究表明:可通过契约设计达到甄别目的,普通治污方仅获得保留效用,而高水平治污方还将获得额外利润,契约中的具体参数受预期行业中两种治污方占比影响。此外,对排污方和治污方补贴这两种方式都会提高治污方治污努力程度,增加排污方和高水平治污方利润,且同等补贴比例下补贴排污方效果更显著。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静 张其敏
从高校公共责任、符号资本生产和积累、社会公众参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第三方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必要性。认为第三方发展滞后造成的功能性缺位,制度规范缺失带来的评估风险,高校自闭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因素导致第三方参与评估有一定的难度。提出通过政府积极培育和强化监管双向推进,第三方加强自身建设,高校坚持信息公开,社会营造良好的评估文化氛围等方式,促进第三方参与评估工作。
关键词:
第三方参与 教育质量评估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汉文 梁爱有
开展第三方评估是精准扶贫实践中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与政府内部绩效评估的约束条件及行为取向存在很大差异,其实际作用也判然有别。第三方的介入改变了分权治理模式之下中央政府的信息劣势,为贫困人口将相关意见有效反馈给中央政府提供了新渠道;同时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驱使其主动了解、回应贫困人口的发展诉求。这为贫困人口发挥贫困治理的主体作用开辟了新空间,构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问题民主治理模式。
关键词:
贫困治理 第三方评估 民主机制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汉文 梁爱有
开展第三方评估是精准扶贫实践中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与政府内部绩效评估的约束条件及行为取向存在很大差异,其实际作用也判然有别。第三方的介入改变了分权治理模式之下中央政府的信息劣势,为贫困人口将相关意见有效反馈给中央政府提供了新渠道;同时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驱使其主动了解、回应贫困人口的发展诉求。这为贫困人口发挥贫困治理的主体作用开辟了新空间,构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问题民主治理模式。
关键词:
贫困治理 第三方评估 民主机制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卓 丁洪彬
在2016—2020五年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共有780个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专项评估而脱贫摘帽。在实地评估中,第三方评估机构与地方多元参评主体的良性互动很多。但一些地方利益主体对评估工作的逆向因应并不是一种良性互动。逆向因应是指在贫困县退出的第三方评估中,受评估地方通过虚假配合、不配合甚至人为设置障碍等方式对第三方评估工作的消极响应。这种消极响应使第三方评估机构步入"低效率陷阱"和"双重利益博弈陷阱",也使中央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来弥补中央与地方贫困治理信息不对称的愿望落空。本文基于纳什均衡理论框架分析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地方政府、贫困户三者间的博弈,并结合某贫困县退出评估的田野调查资料,研究发现:贫困县退出评估的运行过程中,有部分贫困户和地方政府干部倾向于采用反评估的因应第三方策略。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与第三方评估机构非良性互动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抑制地方政府逆向因应、促进正向因应"的政策建议,从而建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贫困治理成效验收的有效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静
阐述了社会信任和评估机构公信力之间的关系。认为研究生教育领域的第三方评估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信任文化、合法地位、信息公开、权威性的四重缺失使得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难以建立。指出应该通过加强道德建设,培育信任文化;通过鼓励多元参与,强化认同感;通过完善制度法规,促进规范运作;通过重视专业化发展,推行信用评级,全方位构建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公信力。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公信力 第三方评估 研究生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华 陈敬贤 梁樑
评估机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设计需要建立在对评估的正确认识以及对评估系统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问题的科学决策,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文章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选择等方面对第三方评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商均衡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关键词:
系统评估 第三方评估 利益相关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光艳 杨颉
通过对各种"第三方"的类型化比较,可以发现评估型的第三方与裁决型的第三方(司法制度)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即强调专业性、中立性和权威性。故此,理想的第三方评估制度的构建,可将司法制度作为借鉴,通过"场景化第三方"标准的实施、正当程序原则的贯彻、政府规制与自我规制机制的相互结合以及国家对评估权威性的背书式保障等路径予以实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学贤 杨曰建
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是由与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及其相关利益机构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一方组织实施的,由于第三方的独立性、客观性、公平性和专业性,其评估结果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也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服务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的含义和意义,分析了第三方评估中参与者的角色和第三方评估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方评估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第三方评估 评估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继锋 葛文贵 朱玉玺
第三方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价管理的重要形式,林长制第三方评估作为地方党委政府推行林长制绩效考核评价的补充形式,开展此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省林长制工作内容和湖南自然生态系统特征为背景,以林长制管理效能第三方评估作为研究对象,简述当前学术界关注的林长制热点问题,分析林长制第三方评估的形势和条件,提出了评估的目的、方法和评估主体组成。结合湖南森林资源特点与生态空间安全格局,构建评估的对象范围、评估内容与评估指标基本架构,湖南林长制评估以“一江一湖一心三山四水多廊”为重点对象与范围,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林长制制度机制建设与运行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成效两大方面,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体系运行、保护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经济利用建设以及社会影响度评价等。基于当前林长制第三方评估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提出了探索建立林长制第三方评估准入机制、完善行业标准、建立监管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林长制 第三方 评估体系 湖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