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9)
- 2023(10321)
- 2022(8929)
- 2021(8507)
- 2020(7501)
- 2019(17629)
- 2018(17719)
- 2017(34153)
- 2016(18590)
- 2015(21224)
- 2014(21356)
- 2013(21139)
- 2012(19154)
- 2011(16922)
- 2010(16664)
- 2009(15610)
- 2008(15754)
- 2007(14176)
- 2006(11935)
- 2005(10512)
- 学科
- 济(74700)
- 经济(74626)
- 管理(65252)
- 业(59804)
- 企(52334)
- 企业(52334)
- 方法(41214)
- 数学(36167)
- 数学方法(35741)
- 财(24787)
- 农(19229)
- 务(17851)
- 财务(17796)
- 财务管理(17755)
- 企业财务(16662)
- 中国(16479)
- 业经(15911)
- 制(14954)
- 贸(13788)
- 贸易(13786)
- 学(13749)
- 易(13407)
- 农业(12498)
- 地方(12336)
- 理论(12281)
- 和(12223)
- 银(12097)
- 银行(12073)
- 划(11775)
- 行(11220)
- 机构
- 大学(261132)
- 学院(260828)
- 管理(110381)
- 济(106448)
- 经济(104184)
- 理学(94459)
- 理学院(93533)
- 管理学(92055)
- 管理学院(91532)
- 研究(76704)
- 中国(61964)
- 京(53688)
- 财(50903)
- 科学(46902)
- 农(41536)
- 财经(40385)
- 江(39277)
- 中心(38812)
- 业大(38764)
- 所(37560)
- 经(36623)
- 研究所(34059)
- 北京(32909)
- 农业(32813)
- 经济学(32003)
- 州(31057)
- 范(30981)
- 师范(30648)
- 财经大学(30171)
- 经济管理(29309)
- 基金
- 项目(174895)
- 科学(138326)
- 基金(128703)
- 研究(125995)
- 家(111083)
- 国家(110170)
- 科学基金(96322)
- 社会(79625)
- 社会科(75622)
- 社会科学(75597)
- 基金项目(68822)
- 省(68524)
- 自然(64387)
- 自然科(62921)
- 自然科学(62904)
- 自然科学基金(61787)
- 教育(59291)
- 划(57336)
- 资助(53306)
- 编号(51472)
- 成果(40260)
- 部(39432)
- 重点(38751)
- 创(36567)
- 发(35808)
- 科研(34588)
- 创新(34181)
- 教育部(34181)
- 课题(33950)
- 人文(33488)
- 期刊
- 济(112654)
- 经济(112654)
- 研究(68773)
- 中国(46510)
- 财(44599)
- 管理(42125)
- 学报(38003)
- 科学(35876)
- 农(35649)
- 大学(29434)
- 学学(27836)
- 技术(25261)
- 农业(23633)
- 融(23476)
- 金融(23476)
- 教育(22363)
- 财经(20198)
- 业经(18898)
- 经(17272)
- 经济研究(17009)
- 问题(14927)
- 业(14761)
- 财会(14591)
- 技术经济(14212)
- 统计(13248)
- 理论(12924)
- 版(12680)
- 商业(12571)
- 会计(12267)
- 策(11977)
共检索到374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为民 刘子先 门峰
经营者管理成本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信息不对称的经营者市场环境下,提高经营者管理成本确定的效率和准确性既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计量的准确性,又能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者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宜将企业经营者管理成本确定的过程理解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号博弈,可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企业经营者管理成本的确定进行博弈分析,来研究影响经营者管理成本的因素和条件,为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成本确定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才华 古群芳
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激励思路成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思想,激励体系中主要包括年薪、股权以及管理层通过在职消费形成的代理成本。文章从博弈角度出发,通过选取2008—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将管理层持股纳入薪酬激励体系中,建立非对称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各变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固定年薪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存在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提高可以抑制代理成本、改善公司绩效。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合作博弈 代理成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炜松 周焯华 张宗益
本文从经营者与监督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入手,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在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一些措施,最后给出了研究建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结构 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周滢 郭伟 孙玲
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使产权高度分化,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财产具有两种形式和两重主体:一是以股票或股权形式存在和运动的所有权,由股东掌握,归属主体是出资者,即股东;二是以实物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小洋
一、引言詹森和麦克林(1976)认为现代企业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每个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企业的经营者就不一定在经营活动中时刻从最大化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出发,从而产生了代理成本。现代企业中一系列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两权分离所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洁
对医院医用物资的流物成本构成进行分析,提出降低医院物流成本的优化方案,并予以定性与定量评价,探索降低医院医用物资物流成本的途径,以求实现医院运营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医院物流 医用物资 物流成本优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善波 毛晔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经济监督的策略选择,寻求政府有效监督的途径。博弈模型分析表明,选择监督策略是政府的风险上策。模型还揭示了经济腐败现象泛滥的内在机制,加大违规风险、降低违规者的违规得益是监督有效的关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济监督 博弈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庞金勇
以经营者变更过程中的委托人(企业)和代理人(经营者)为博弈参与主体,建立了一个二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描述了在经营者变更过程中两参与主体的博弈过程并对不同情况下的博弈进行求解,得出结论:经营者的任职环境是影响其能力估值的重要因素,经营者的能力与努力程度之间具有互补替代效应。最后就如何提高经营者变更的决策质量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经营者 变更 二阶段博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秀君
本文利用博弈模型对诚实经营者被侵权的实质及其打假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打假是一项需政府、消费者及诚实经营者等有关主体共同努力进行综合治理的艰巨任务,建议诚实经营者之间建立起打假联盟,从生产经营者的角度构筑起一道抵制制假售假活动的屏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斌 闫丽荣
现代公司中,经营者(代理人)从事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经营者行为必然影响企业的价值、效率与长远发展。本文从委托人(所有者,董事会)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采用博弈论方法对代理人的行为展开分析,从一个侧面证实了“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近似一次性的博弈,是经营者短期行为的主要原因”这个理论假设。从而得出,解决经营者短期行为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或机制,使所有者与经营者保持长期的委托代理关系。
关键词:
短期行为 博弈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霓 程亚伟
在企业面临外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石油系统内炼化能力基本处于饱和,投资乏力、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内部企业经营管理不利等内外部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分析投标价与工程成本间的相互关系及构成进而分析企业成本中固定成本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基于固定成本分析的投标报价底线思维运用某企业成本案例分析,通过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直接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等固定成本对企业投标报价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固定成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及固定成本压降的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投标报价 经营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恩富 施锡铨 朱富强
一、经营者劳动的性质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一般承认,在公有制企业内,从事生产性管理的活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但却否认资本主义私人企业中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也创造价值。这种逻辑显然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孔峰 宋国平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有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激励合同来消除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委托代理理论遇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结合国有企业经营者双重身份的特点,在经营者市场声誉和政治声誉的双重声誉下,以股权激励报酬为例对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最优合同进行研究,认为最优激励程度与经理人风险规避系数、企业业绩波动性及各种努力的成本系数成反比,与努力之间的相关性成正比;随着短期努力对当期业绩的贡献系数和长期业绩对当期业绩的负效应系数的增大,最优激励水平不断弱化。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政治声誉 市场声誉 最优合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