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3)
- 2023(14264)
- 2022(12487)
- 2021(11735)
- 2020(9858)
- 2019(22953)
- 2018(22592)
- 2017(44658)
- 2016(23758)
- 2015(26654)
- 2014(26542)
- 2013(25900)
- 2012(23523)
- 2011(20925)
- 2010(20644)
- 2009(18939)
- 2008(18478)
- 2007(15789)
- 2006(13499)
- 2005(11677)
- 学科
- 济(95227)
- 经济(95122)
- 管理(70436)
- 业(69948)
- 企(58077)
- 企业(58077)
- 方法(48788)
- 数学(42508)
- 数学方法(41961)
- 财(26653)
- 中国(24714)
- 农(23671)
- 业经(20728)
- 学(19423)
- 务(18339)
- 财务(18268)
- 财务管理(18234)
- 理论(17443)
- 企业财务(17403)
- 地方(17138)
- 制(16978)
- 贸(16212)
- 贸易(16207)
- 农业(15954)
- 易(15732)
- 银(15464)
- 银行(15431)
- 和(14964)
- 技术(14819)
- 融(14809)
- 机构
- 大学(335935)
- 学院(332512)
- 管理(138268)
- 济(134129)
- 经济(131362)
- 理学(120848)
- 理学院(119639)
- 管理学(117509)
- 管理学院(116911)
- 研究(103067)
- 中国(79001)
- 京(69462)
- 财(63392)
- 科学(62840)
- 财经(51901)
- 所(49291)
- 业大(48215)
- 中心(47655)
- 农(47630)
- 经(47377)
- 江(45557)
- 研究所(45165)
- 北京(43340)
- 范(41725)
- 师范(41351)
- 经济学(40890)
- 财经大学(39234)
- 院(38013)
- 州(37541)
- 农业(37241)
- 基金
- 项目(233933)
- 科学(185064)
- 基金(171972)
- 研究(171363)
- 家(148494)
- 国家(147287)
- 科学基金(128513)
- 社会(108704)
- 社会科(103041)
- 社会科学(103013)
- 基金项目(91636)
- 省(89859)
- 自然(84479)
- 自然科(82546)
- 自然科学(82527)
- 自然科学基金(81017)
- 教育(79057)
- 划(75626)
- 资助(71288)
- 编号(69775)
- 成果(55192)
- 部(52241)
- 重点(51545)
- 创(48755)
- 发(48191)
- 课题(46543)
- 教育部(45550)
- 创新(45412)
- 科研(45063)
- 人文(44623)
- 期刊
- 济(136883)
- 经济(136883)
- 研究(96950)
- 中国(53858)
- 学报(49720)
- 管理(48832)
- 财(48560)
- 科学(46277)
- 农(41774)
- 大学(38867)
- 学学(36761)
- 教育(33148)
- 融(30078)
- 金融(30078)
- 技术(29204)
- 农业(29065)
- 财经(25076)
- 经济研究(21853)
- 业经(21791)
- 经(21295)
- 问题(18004)
- 理论(16776)
- 技术经济(16159)
- 图书(15863)
- 实践(15420)
- 践(15420)
- 科技(15228)
- 版(14742)
- 现代(14551)
- 财会(14276)
共检索到464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建军 柳云鹏 郭晓君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中的信号传递模型,分析了在信号传递完全有效和不完全有效两种情形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选择投资目标公司(创新企业)的一种方法。结果表明,目标公司的预期收益、风险投资基金对目标公司创新能力的判断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如果信号传递完全有效,创新能力强的创新企业将选择高投资金额,创新能力弱的创新企业选择低投资金额。否则,无论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的风险企业都会选择高投资金额,风险基金面临投资时的逆向选择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辉
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用来解决风险投资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之间的不对称信息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创业家首先行动,以投资建议书为信号载体传递创业家个人能力及项目质量的双信号;之后风险投资家行动,提供含有投资额和剩余索取权的合同供创业家选择,进一步辨别创业家的类型。在信息甄别模型中,本文提出了“二倍原则”,以甄别创业家类型及决定有无必要制定惩罚约束。
关键词:
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 信号传递 信息甄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肖英
采用博弈论的方法——信号传递模型和无限重复博弈模型,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中由于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自身特点,引入信用共享机制,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变化对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次贷款的利率越低,单次信贷额度越低,低收入消费者的伪装成本越高和对消费者违约的信用惩罚越重时,可以有效地防止逆向选择的发生,使信用贷款流入高收入群体;而随着信息共享程度越深,消费金融服务的频次越高,由消费者主观意愿导致的道德风险就会越低,互联网消费金融活动开展就越顺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伟
文章运用博弈论分析了风险投资中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通过引入风险企业家出让企业控制权大小这一信号,讨论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存在的条件。文章认为,风险投资契约作为双方的博弈规则,对防范逆向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逆向选择 信号传递 契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曙光 锁凌燕
在保险市场中,投保人比保险人更了解自己的风险状况,保险双方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难以避免地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于是在保险人混同定价的情形下,低风险投保人要承受过高的费率而受损,高风险投保人因保险成本过低而削弱控制风险的激励,导致整个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甚至因逆向选择螺旋而崩溃。通过引入信号传递机制来实现保险市场的分离定价,从而规避逆向选择及其负面影响;同时通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得出稳定分离均衡的条件,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宁 米建华
道德风险是导致技术联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信号传递模型,探讨了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信号机制有助于甄别合作伙伴的道德风险——在企业建立良好的道德风险评价体系后,道德风险低的备选合作伙伴可以利用信号成本的优势,与高道德风险企业区别开来,从而赢得开展技术联盟的合作机会。
关键词:
信号传递 技术联盟 合作伙伴 选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强 张雨婷
以2010—2019年间发行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债券市场对企业商誉减值信息的传递效率。研究发现:企业商誉减值与债券信用利差显著正相关,并购后计提商誉减值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更高。与未处于业绩承诺补偿期的企业相比,处于业绩承诺补偿期的企业商誉减值后,债券信用利差会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对并购溢价高的企业的商誉减值信息反应更敏感,而对于使用现金支付进行并购后的企业商誉减值信息则较不敏感。此外,支持企业进行并购的宏观政策效应强化了债券市场对企业商誉减值信息的反应,商誉减值会通过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来增加债券信用利差。结果表明,我国债券市场能识别并传递商誉减值信息所带来的风险,为企业进行理性并购提供借鉴,也对进一步优化完善并购重组制度和防范化解商誉减值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信用利差 商誉减值 信号传递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志强 张雨婷
以2010—2020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供应链中诉讼事件披露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诉讼事件披露会导致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减少,且涉诉总金额越大,诉讼事件披露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向影响越严重。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诉讼事件披露主要通过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两条路径对商业信用融资产生影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供应链集中度越高、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诉讼事件披露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披露败诉结果和诉讼赔偿会加剧诉讼事件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向影响;当诉讼类型与供应链业务相关时,诉讼事件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向影响更强,但若涉诉企业为主诉方,则这种影响较弱。此外,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有利于缓解诉讼事件披露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向影响;随着涉诉总金额的增加,供应链上下游会更加不信任涉诉企业,进而导致其所能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减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大颖 伦墨华
通过股利分配政策,上市公司向市场投资者传递公司未来良好前景的信号,吸引投资者不断投入资金,以达到低成本融资的目的。而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来合理分配自身财产,获取更大的收益。本文以信号传递效应理论为基础,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广泛存在的现金股利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行为动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现金股利具有信号传递效应,而以转增股为代表的股利政策不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
关键词:
信号传递效应 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辰颖 刘红霞 陈盈
文章从信号传递理论出发,研究了CEO声誉与企业吸收投资的关系。首先以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两者的因果关系,之后采用分组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两者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EO声誉可以作为一个利好信号传递给资本市场,有助于企业吸收投资,这个结果在三种控制权性质的企业中均存在。
关键词:
信号理论 CEO 声誉 吸收投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尹 刘千里 章蕾
[目的/意义]弱信号是发送者在对外部环境进行观察之后的主观判断,具有将其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为了加深对弱信号的理论研究,需要对传递过程中的两者的博弈行为,以及包含的甄别机制和效用变化进行探究。[方法/过程]以传信博弈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对传信博弈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获得灵感。在Lewis传信博弈模型框架下引入协调参数ξ和佐证信息e,形成具有甄别机制的弱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均衡求解与算例分析。[结果/结论]在弱信号传递博弈过程中存在混同均衡和局部分离均衡。混同均衡中,β1-α时易形成"坦言约定";当接收者的策略选择不依赖佐证信息e时,存在一个μ~R值使发送者能够保持混同。局部分离均衡中,发送者和接收者都存在相应的混合策略概率表达。均衡结果也反映出:信任在弱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佐证信息和先验概率的质量是接收者进行策略选择时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弱信号 传信博弈 甄别机制 模型构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玉清 姜晓妮 毛捷 汪昊
针对地方融资平台衍生泛化表外债务的风险冲击,秉持底线思维防范财政风险金融化,已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形成共识。基于银监会以现金流覆盖率为门槛条件制定的债权方信贷政策,本文构建信号传递博弈模型,从价格还原视角厘清了风险治理的理论逻辑,进而利用模糊断点法提供了信号传递机制的影响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债权方信贷约束通过金融机构信贷规模释放的风险信号影响了市场决策,在现金流全覆盖的规则阀值处还原了城投债风险溢价,推进了债务风险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本文为遏制转型期债务风险溢出升级,提出了完善价格发现功能、推进债务信息公开以及减少隐性契约干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繁荣 彭娜
随着一系列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大案的出现,中国已然被卷入了国际并购大潮。随之而来的并购风险,尤其是信息风险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根据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及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目标企业发出的信号越接近于真实值,目标企业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则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预期价值水平会越高。这与目标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化价值水平的目标是一致的。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可以依据更为完备的信息来评价目标企业,有利于提高并购决策的科学性。
关键词:
信号传递博弈 跨国并购 信息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芝 杨小康 周冬华
基于2008-2017年我国卖方分析师发布的研究报告数据,考察分析师内在能力与其额外发布现金流预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能力的分析师更倾向于在发布盈余预测的同时发布现金流预测,目的是向外传递与自身能力有关的信号。因此,对于还未获得良好声誉的非明星分析师,其内在能力越高,额外发布现金流预测的概率越大。研究还表明,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分析师的内在能力与其额外签发现金流预测报告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另外,分析师性别、学历、获取私有信息的能力及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都会影响分析师内在能力与额外发布现金流预测的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海 李小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普遍面临外部融资约束和创新投入不足两大瓶颈,破除这两大瓶颈,迫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激励。该文通过构造因果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2009-201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政府干预、外部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但是对于最终产出没有明显影响;政府干预有助于外部投资的增加,而外部投资在企业自主创新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在政府干预对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的信号传递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最终产出对创新投入和外部投资具有反馈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