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35)
2023(19607)
2022(16930)
2021(15653)
2020(13143)
2019(30189)
2018(29894)
2017(57445)
2016(31037)
2015(35030)
2014(34931)
2013(34139)
2012(31508)
2011(28439)
2010(28437)
2009(26303)
2008(25305)
2007(22319)
2006(19792)
2005(17571)
作者
(88878)
(74356)
(73592)
(70265)
(47177)
(35455)
(33477)
(28951)
(28267)
(26309)
(25194)
(25113)
(23807)
(23353)
(22911)
(22877)
(21911)
(21751)
(21231)
(21182)
(18486)
(18191)
(17931)
(17027)
(16552)
(16418)
(16221)
(16188)
(14896)
(14548)
学科
(135428)
经济(135219)
管理(91876)
(83609)
(69739)
企业(69739)
方法(55052)
数学(47753)
数学方法(47138)
(34422)
中国(33714)
(33483)
地方(29304)
业经(28963)
(28941)
(26840)
农业(22575)
理论(21130)
(20447)
贸易(20435)
(20350)
财务(20249)
财务管理(20200)
(20127)
环境(19892)
(19756)
(19669)
(19364)
银行(19311)
(19307)
机构
大学(441431)
学院(438910)
(181278)
经济(177411)
管理(170203)
研究(150155)
理学(146919)
理学院(145234)
管理学(142571)
管理学院(141777)
中国(111196)
(93903)
科学(91048)
(84146)
(74669)
(69713)
中心(67934)
研究所(67783)
财经(66782)
(65226)
业大(64656)
(60613)
北京(59036)
(58442)
师范(57840)
经济学(55428)
(54992)
农业(54336)
(51741)
经济学院(49602)
基金
项目(298854)
科学(235271)
研究(219368)
基金(216927)
(189104)
国家(187360)
科学基金(160928)
社会(139263)
社会科(131811)
社会科学(131776)
(116175)
基金项目(114649)
自然(103745)
教育(101292)
自然科(101282)
自然科学(101257)
自然科学基金(99439)
(97429)
编号(89156)
资助(89135)
成果(72990)
重点(66965)
(66183)
(63534)
课题(61835)
(61440)
国家社会(57468)
创新(57446)
教育部(57098)
科研(56713)
期刊
(204868)
经济(204868)
研究(132058)
中国(86758)
学报(69335)
(65934)
管理(64808)
科学(63589)
(63517)
大学(53498)
学学(50383)
教育(49301)
农业(43277)
技术(40249)
(36823)
金融(36823)
财经(33519)
经济研究(32702)
业经(31812)
(28834)
问题(26387)
(21977)
技术经济(21748)
图书(21540)
(20825)
科技(20224)
理论(20069)
统计(19572)
现代(19393)
世界(18517)
共检索到653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道刚  王雅林  马涛  柏晓东  
国家的经济安全基于体制的安全。本文以东北体制变迁为例,论证了双重体制结构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鉴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利弊得失,基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东北体制变迁要扬弃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国营经济为特征的"单一体制结构",提升并演化为计划和市场并存、国有和民营经济共生的"双重体制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旭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其核心是打破原有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中所面对的三种主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即锁定到本地企业与政府间的纵向垂直关系,锁定到当地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和锁定到保留原有传统结构的组织和制度三个层面上。必须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实现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变迁中的制度解锁,从而实现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晓东  
改革开放40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发展路径上惯性依赖明显,市场化改革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不协调,正处于艰难的结构调整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优化党政机构职能配置,加快放管服改革,为东北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创新;加快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助力东北地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形式,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为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应贡献,也为全球范围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样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倩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因此原来隐性的社会冲突正逐渐显现,有些冲突更加表现出蔓延的趋势,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矛盾,劳资矛盾、城乡失衡的矛盾、政策实施与公众预期的矛盾等不断加剧。社会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张力,反映了社会中不同力量之间的竞争、对抗等紧张态势,不仅是物质利益的冲突,也包括价值观念的冲突。因此社会冲突对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将极大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振兴与发展。所以本文从民意表达、体制内利益博弈、社会分配、政府风险管理能力几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社会冲突的形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晓  徐伟  杨凡  赵林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3—2014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GEE)进行测度,揭示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GEE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时序演变分为缓慢上升(2003—2009年)和波动下降(2009—2014年)两个阶段,区域差异呈扩张趋势;(2)空间格局呈"山脊状"特征,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中部至南部沿海一线向东西两侧递减;(3)GEE不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教育水平、财政支持水平对本地GEE分别存在显著为正向、负向影响,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晓  徐伟  杨凡  赵林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3—2014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GEE)进行测度,揭示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GEE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时序演变分为缓慢上升(2003—2009年)和波动下降(2009—2014年)两个阶段,区域差异呈扩张趋势;(2)空间格局呈"山脊状"特征,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中部至南部沿海一线向东西两侧递减;(3)GEE不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教育水平、财政支持水平对本地GEE分别存在显著为正向、负向影响,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对邻接市GEE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GEE存在"U型"曲线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浩淼  崔日明  孟令岩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全面振兴事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败。辽宁省作为沿海工业大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一定机遇与挑战,应通过积极申请自贸区建设,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措施,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的振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彦艳  丁志卿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步深入,东北地区越来越需要一个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然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速度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政策效率低下、法制环境不健全、信用环境缺失等造成了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失谐。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健全金融生态政策环境、完善金融生态法制体系、加快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信用环境等对构建和谐的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东北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妍妍  吕婧  
传统产业升级理论无法解决中国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下产业竞争力提升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微观层面的产品空间结构建构。本文运用小世界网络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产品空间结构与产业升级之间内在关联的研究,分析我国东北装备制造业产品空间结构分布特征、显示性比较优势现状,揭示产业升级困境的成因;通过对产品空间上产品的临近性与产品空间密度的测度,揭示我国产业升级中未来产品空间结构重构的方向、路径,从而提出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庆伟  相伟  马双全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其关键环节在于促使核心城市快速发展,发挥其对区域的带动作用。文章以哈尔滨市为例,分析了核心城市物流发展对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作用。在运用城市物流规划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和现存问题,对哈尔滨市城市物流体系规划进行了探讨,为其他城市的物流规划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模式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延吉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进入新世纪以来,仍然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产业集聚机制的角度探讨老工业基地优势发挥与竞争力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产业集聚机制研究是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的切入点。体制创新是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有效途径,也是难点,而固有的工业结构特征,也成为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要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演替,同时发展多产业部门,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产业,发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毅  綦良群  于丽艳  
产业空间协调既是从区域的整体协调角度来审视区域产业发展,又是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整合化为目标来促进区域发展,它强调了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的背景,深入地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的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恒山  
调整、改造、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做出的重大决策 ,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实施这一战略 ,必须着力推进体制创新 ,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 ,形成老工业基地内在、自主、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宇锋  刘伟  
本文在分析潜在和现实网络知识服务主体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国家知识保障体制设计应该遵循层次化和主体多元化的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庆君  王维国  
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结合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重点之一,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区域层次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动态经济计量学中协整和方差分解的分析方法,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的不变价格数据,对其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我们得出较有价值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