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0)
- 2023(13290)
- 2022(11760)
- 2021(11167)
- 2020(9376)
- 2019(21945)
- 2018(21712)
- 2017(41972)
- 2016(22736)
- 2015(25677)
- 2014(25481)
- 2013(24919)
- 2012(22404)
- 2011(19821)
- 2010(19477)
- 2009(17558)
- 2008(16954)
- 2007(14578)
- 2006(12540)
- 2005(10647)
- 学科
- 济(85736)
- 经济(85644)
- 管理(74543)
- 业(68536)
- 企(59569)
- 企业(59569)
- 方法(44561)
- 数学(38473)
- 数学方法(37948)
- 财(25671)
- 农(22876)
- 中国(20396)
- 业经(20024)
- 务(18132)
- 财务(18053)
- 财务管理(18013)
- 学(17629)
- 企业财务(17078)
- 地方(16094)
- 制(16072)
- 理论(15683)
- 农业(15343)
- 和(14733)
- 贸(14487)
- 贸易(14481)
- 划(14200)
- 技术(14056)
- 易(14050)
- 环境(13269)
- 银(13188)
- 机构
- 大学(309614)
- 学院(308314)
- 管理(132287)
- 济(118966)
- 经济(116236)
- 理学(114366)
- 理学院(113178)
- 管理学(111237)
- 管理学院(110641)
- 研究(93165)
- 中国(71489)
- 京(64911)
- 科学(58667)
- 财(55665)
- 业大(46286)
- 农(46190)
- 财经(44859)
- 中心(44515)
- 所(44511)
- 江(44100)
- 经(40997)
- 研究所(40812)
- 北京(40220)
- 范(39283)
- 师范(38911)
- 州(36051)
- 农业(35977)
- 经济学(34671)
- 院(34542)
- 财经大学(33875)
- 基金
- 项目(218513)
- 科学(172483)
- 研究(159969)
- 基金(159429)
- 家(137914)
- 国家(136773)
- 科学基金(119443)
- 社会(99874)
- 社会科(94710)
- 社会科学(94682)
- 基金项目(85768)
- 省(85200)
- 自然(79282)
- 自然科(77464)
- 自然科学(77447)
- 自然科学基金(76031)
- 教育(74038)
- 划(71338)
- 编号(65928)
- 资助(65414)
- 成果(51486)
- 部(48145)
- 重点(48001)
- 创(45707)
- 发(45043)
- 课题(43863)
- 创新(42571)
- 科研(42196)
- 教育部(41722)
- 大学(41368)
- 期刊
- 济(125715)
- 经济(125715)
- 研究(85709)
- 中国(54491)
- 管理(50305)
- 学报(46674)
- 财(44728)
- 科学(43769)
- 农(40608)
- 大学(36353)
- 学学(34151)
- 教育(32719)
- 技术(29094)
- 农业(28160)
- 融(24756)
- 金融(24756)
- 业经(21531)
- 财经(21359)
- 经济研究(18660)
- 经(18125)
- 图书(17380)
- 问题(16119)
- 业(15700)
- 理论(15609)
- 技术经济(15383)
- 科技(14855)
- 实践(14489)
- 践(14489)
- 财会(14248)
- 版(14209)
共检索到43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朝晖 丛丽莉
盈余管理的研究主流侧重于披露盈余管理,而忽视基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文章在对国内外真实盈余管理文献进行回顾及评述的基础上,以中国A股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暂时性促销、过量生产以及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这三种经营活动中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微利企业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异常产品总成本、异常酌量性费用的分析,验证了微利公司经营活动中基于保盈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开伟 韩传模 李晓雄
本文选取2001~2007年沪深两市已实施增发新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增发过程中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进行了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操作,而增发后的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也是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操作,而不仅仅是由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转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涤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涤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文章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了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对高管任期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胜 吉姗姗 程富
本文对比分析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且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公司管理层会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盈余阈值";满足"盈余阈值"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负效应,而满足"盈余阈值"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正效应;仅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比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具有更优的未来经营业绩。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利益相关者对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理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增福 董志强 连玉君
本文建立了1个基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模型,并结合实证会计3大假说提出了经验研究假设,以2007年所得税改革为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结果显示: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会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债务对应计项目操控程度有显著负效应,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效应;管理层薪酬对负向的应计项目操控有负效应,对正向的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上述研究丰富了避税动因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从真实活动操控视角发展了实证会计的3大假说,也对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和监管具有一定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亮亮
盈余质量的经济后果是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囿于变量测度和模型估计等问题,学术界还较少关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隐含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基于Roychowdhury行业-年度预测模型估计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基于GLS、OJN、GGM和CT等估计模型通过矩阵运算得到隐含权益资本成本,运用1999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检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隐含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3类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幅度都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基于3类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构建的综合指标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在控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因素的影响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炜松 周焯华 张宗益
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盈余管理行为盛行,使得监管的难度加大,审计质量很难有保 障。盈余管理的动机很多,而且在不同国家其表现形式有较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这个国家的资 本市场规则,以及政治环境等。本文研究了国内外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对注册会计师进一步提高独立审 计的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独立审计 动机 会计信息失真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李茂良
本文将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上市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理论分析表明,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当年利用应计项目负向盈余管理可"一举多得",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却可能会"损公不利己";而在后续年度利用真实活动正向盈余管理虽会"损公"却可"利己"。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0年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总经理变更当年,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不存在利用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任总经理上任后第一、二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总经理变更当年,如果董事长也发生变更,则上市公司在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聂建平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979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债务契约动机、扭亏为盈动机以及收益平滑动机三者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增发新股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受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在高盈利公司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盈利良好公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李明 和辉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定价的作用。研究发现,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在发行价最大化原则下权衡的结果,当公司面临的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处于管制行业、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此外,本文发现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祖薇 侯晓红
随着盈余管理研究的深入开展,真实盈余管理活动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存在性、经济后果及与应计盈余管理活动的比较研究这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志花 金莲花
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而处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又在信息方面具有优势,管理者可能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有动机、有能力进行盈余管理。本文以2003-200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从监督和激励的角度出发,以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独立性、监事会规模、高管薪酬等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代理值,借鉴Roychowdhury真实盈余管理的评价模型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监督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