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5)
2023(15159)
2022(13181)
2021(12475)
2020(10373)
2019(23958)
2018(23738)
2017(46442)
2016(24711)
2015(27837)
2014(27592)
2013(27039)
2012(24554)
2011(21957)
2010(21715)
2009(19706)
2008(18760)
2007(16305)
2006(14118)
2005(11775)
作者
(68955)
(57930)
(56984)
(54343)
(36299)
(27668)
(25873)
(22886)
(21804)
(20057)
(19567)
(19300)
(17937)
(17733)
(17627)
(17275)
(17268)
(16967)
(16532)
(16207)
(14171)
(13944)
(13884)
(13319)
(12938)
(12774)
(12707)
(12542)
(11523)
(11390)
学科
(99932)
经济(99819)
(74385)
管理(69567)
(53021)
企业(53021)
(48876)
方法(46087)
数学(40576)
数学方法(40035)
农业(32517)
业经(25565)
中国(23798)
(23435)
地方(21122)
(19992)
(17797)
贸易(17787)
(17781)
(17310)
技术(16188)
环境(15730)
理论(15296)
(14773)
财务(14705)
财务管理(14672)
(14523)
企业财务(13890)
(13648)
(13632)
机构
学院(345088)
大学(342180)
管理(142440)
(137435)
经济(134596)
理学(125338)
理学院(124073)
管理学(121846)
管理学院(121237)
研究(109104)
中国(81549)
(70509)
(69844)
科学(68715)
(58527)
业大(57507)
农业(53543)
(52754)
中心(51885)
研究所(48497)
财经(48358)
(48199)
(44664)
(44387)
师范(44291)
北京(43306)
经济学(39963)
(39553)
(39386)
经济管理(38975)
基金
项目(248037)
科学(195884)
研究(182288)
基金(181002)
(157112)
国家(155760)
科学基金(135171)
社会(115282)
社会科(108891)
社会科学(108863)
基金项目(97356)
(96945)
自然(88442)
自然科(86345)
自然科学(86322)
自然科学基金(84738)
教育(82646)
(80730)
编号(75752)
资助(73253)
成果(59050)
(54806)
重点(54576)
(52882)
(51507)
课题(49829)
创新(47999)
科研(47473)
国家社会(47238)
教育部(46986)
期刊
(146615)
经济(146615)
研究(93698)
(70032)
中国(59526)
学报(54095)
科学(50559)
农业(47864)
管理(46870)
大学(42264)
(42235)
学学(40203)
教育(33891)
业经(30742)
技术(29532)
(28302)
金融(28302)
(22291)
财经(22070)
经济研究(21133)
问题(20686)
(18750)
(17711)
科技(17139)
图书(16921)
资源(16515)
理论(16285)
技术经济(16170)
现代(15540)
实践(15137)
共检索到479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奔  申津羽  丁慧敏  温亚利  
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7省40个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从农户保护感知视角出发,检验其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同时验证保护工作感知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成本感知对保护态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对生态保护行为无显著影响;保护工作感知和收益感知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保护成本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而保护收益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反映出其不仅能直接正向影响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还能通过保护工作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穆炳男   付锦秀   陈珂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抉择对推动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改善农户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辽宁省6个自然保护区周边980个农户生计抉择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Mixed Logit模型,实证探究自然保护区政策对周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风险感知在自然保护区对农户生计抉择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政策使得周边农户由务农主导型向务工主导型和创业主导型转变,影响系数分别为1.22、1.42,稳健性检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2)自然保护区通过影响周边农户风险感知间接影响农户生计抉择;(3)相对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非农生计抉择影响更明显;(4)相较于男性户主,自然保护区对女性户主的非农生计抉择影响更明显。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和风险感知理论,构建了“自然保护区-风险感知-农户生计抉择”的分析框架,丰富了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生计抉择的作用机理,为协调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一是应完善自然保护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服务产业发展。二是鼓励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等非农产业,转变农户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形成良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奔  冯骥  陈俐静  温亚利  
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与保护态度研究是协调保护与发展问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7省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以及对保护区不同满意度农户的保护态度,研究发现区内外、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对保护区的满意度越高,保护态度越积极。最后从提高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可持续生计策略设计以及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奔  冯骥  陈俐静  温亚利  
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与保护态度研究是协调保护与发展问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7省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以及对保护区不同满意度农户的保护态度,研究发现区内外、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对保护区的满意度越高,保护态度越积极。最后从提高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可持续生计策略设计以及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段伟  赵正  马奔  温亚利  
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生态保护收益和损失的感知有助于保护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在陕西、湖南和江西调研的922份有效农户数据,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收益及损失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保护带来的最主要的收益因素为居住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增加收入和当地知名度增加,野生动物致害是在三个研究区域均发生次数最多的损失因素;2多数的当地居民对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65.5%),农户在保护区获得收益与其保护态度呈正相关,从生态旅游、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生态补偿中获益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积极;而承受生态保护的损失则与其保护态度呈负相关,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发生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消极;3承受保护...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段伟  温亚利  
气候变化对农业人口的福利与生计产生多重压力,尤其是保护区周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贫困人口,因此更好地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机制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非常重要。文章利用广东省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234份有效农户问卷,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农田面积以及是否拥有电脑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但是,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因素与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参与保护区培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淇韬  郭翔宇  刘二阳  
为破解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困局,本研究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的733份农户调研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感知价值是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权衡的结果,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分别有正向和负向影响;感知利益和风险由多个维度构成,各维度感知利益和风险对总体感知利益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分别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生态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技术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情境风险;感知利益、感知风险、感知价值与技术采用意愿和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关系,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感知风险对二者的影响,但感知风险对感知行为的影响>感知利益对其的影响。鉴于此,从提升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利益感知和降低风险感知的角度提出建议,引导东北黑土区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彬  李明川  高岚  
生态旅游是缓解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的重要发展项目之一,不仅要提高农户的经济水平,还必须激发农户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本文借助马克斯·韦伯的二重理性假说探讨了参与生态旅游经营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激励作用与生成机制。进一步地,基于1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农户调研数据,使用熵值法测算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综合值,并通过PSM方法检验了参与生态旅游经营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主要表现在停止自然资源开采与利用和与保护目的直接相关的保护行为。但当前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收益水平较低,生态旅游仅对保护区外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户在生态旅游经营中的参与率、增强农户生态旅游经营的盈利能力、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认知以及加强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力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向荣  温亚利  
朱鹮是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观赏利用价值。由于农户朱鹮保护的意愿会直接影响到朱鹮的保护效果,所以了解农户的保护态度是必要的,本研究首先在陕西省洋县和宁陕县开展调查,利用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随机抽取的116户农户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借助SPSS18.0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年龄"、"是否二季田"、"野生动物利用"和"对环境的态度"是影响农户朱鹮保护意愿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替代产业、宣传教育和利益协调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照亮  周小喜  段存儒  冯琳  
[目的]试图从微观层面农户参与视角分析保护区建立对多维贫困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类似地区改进扶贫政策、创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提供实证支撑。[方法]以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2019年收集的364份有效问卷,构建“农户参与-生计策略-家庭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二项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湿地保护对减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受访农户贫困发生率超过75%,非参与农户贫困发生率比参与农户高约29%。(2)收入偏低、脆弱性大,信息闭塞,难以获得金融支持是关键致贫因素。(3)农户参与湿地保护显著利于多维减贫,并对收入、生活质量、就业及发展单维度减贫具有显著影响。(4)生计策略多样化和非农化对减贫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4.48%和17.26%。[结论]建议提供多样化生计模式,对参与和非参与农户精准施策,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生计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伟  马奔  秦青  温亚利  
农户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主体,农户行为直接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本研究建立了生计资本和农户生态保护行为评估指标,利用湖北省、江西省、云南省1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594份有效农户问卷,评估了不同生计资本对农户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农户在保护区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不高,参与过保护区管理活动的比重占到41%,参与野生动物救助的农户占到12%。(2)人力资本变量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同资源利用行为成反比,同保护参与行为呈正比;物质资本变量中,住宅面积较大,通讯设备较多的农户其生产投入越小;社会资本变量中,村干部家庭更少地采集山野菜,更多地参与保护区的管理活动;金融资本变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莎  刘庆博  温亚利  
基于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微观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ologit模型和ols模型,从薪柴带给农户的效用角度,定量分析影响薪柴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对薪柴消费有负向影响,女性家庭成员个数、户主年龄有正向影响,农户生计和劳动力配置非农化程度有负向影响,农户居住的地理位置以及能源消费习惯也是影响薪柴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钟骁勇  肖泽干  
当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退化,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基于进化博弈视角分析农户耕地保护的行为决策得知: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具有群体效应,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和不参与的动态均衡关系,最终取决于两种行为的收益比重,如果选择参与耕地保护的收益低于不参与的选择,那么大多数农户受经济利益诱导,将离开耕地转向非农产业,如选择外出务工等。因此,建议政府提高耕地保护的经济效益,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落实完善多种补贴、支持和优惠政策,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来提高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收益,增强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静  任艳梅  温亚利  
随着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消费山野菜等野生特色旅游食品。文章以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和农家乐为对象,采取实证研究方法,选取秦岭保护区群周边6个行政镇(乡)15个行政村样本进行分析。首先,对农户和农家乐上山采集山野菜卖给游客的数量、收入和采集地林地类型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比较了采集户和非采集户的社会与人口特征、收入与旅游的认知及参与情况。其次,采用Tobit模型,对农户山野菜收入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家庭劳动力数、本村经营农家乐的数量、是否临近生态旅游景区和生态旅游的参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光  刘强  刘姿含  田立斌  李强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态度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浙江与陕西2省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24个社区,192个农户生计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保护区管理和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Ologit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保护区管理、农户生计状况对农户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帮助和建立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户支持意愿,但目前的社区共管和旅游开发等对周边社区农户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周边社区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薪柴为主的情况下,农户能源消费水平越高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支持程度越低;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