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7)
- 2023(15758)
- 2022(13535)
- 2021(12889)
- 2020(11158)
- 2019(25729)
- 2018(26040)
- 2017(50433)
- 2016(27795)
- 2015(31302)
- 2014(31404)
- 2013(30980)
- 2012(28648)
- 2011(25783)
- 2010(25849)
- 2009(24175)
- 2008(24168)
- 2007(21510)
- 2006(18858)
- 2005(16897)
- 学科
- 济(112626)
- 经济(112498)
- 业(79639)
- 管理(73861)
- 企(57273)
- 企业(57273)
- 方法(50383)
- 农(50097)
- 数学(45075)
- 数学方法(44524)
- 农业(32741)
- 财(30536)
- 中国(30448)
- 业经(27144)
- 制(26839)
- 地方(22438)
- 学(22176)
- 贸(21860)
- 贸易(21852)
- 易(21302)
- 银(19610)
- 银行(19570)
- 行(18705)
- 体(18447)
- 务(18148)
- 财务(18098)
- 财务管理(18047)
- 融(17595)
- 金融(17591)
- 企业财务(17109)
- 机构
- 学院(394346)
- 大学(391179)
- 济(161373)
- 经济(157938)
- 管理(149076)
- 研究(132818)
- 理学(128381)
- 理学院(126961)
- 管理学(124644)
- 管理学院(123907)
- 中国(102346)
- 农(84255)
- 科学(82733)
- 京(82616)
- 财(76228)
- 所(68946)
- 农业(65832)
- 业大(65059)
- 中心(62749)
- 研究所(62333)
- 江(60367)
- 财经(59906)
- 经(54384)
- 北京(51518)
- 范(51131)
- 师范(50566)
- 经济学(48962)
- 州(47589)
- 院(46871)
- 经济学院(44356)
- 基金
- 项目(261002)
- 科学(203914)
- 研究(189134)
- 基金(188198)
- 家(165237)
- 国家(163805)
- 科学基金(138958)
- 社会(118305)
- 社会科(111754)
- 社会科学(111719)
- 省(104055)
- 基金项目(99954)
- 自然(90847)
- 自然科(88674)
- 自然科学(88648)
- 教育(87272)
- 自然科学基金(87088)
- 划(86974)
- 编号(77690)
- 资助(77327)
- 成果(62945)
- 重点(59033)
- 部(58234)
- 发(56989)
- 创(53990)
- 课题(53514)
- 科研(50624)
- 创新(50540)
- 教育部(49080)
- 国家社会(48453)
- 期刊
- 济(180185)
- 经济(180185)
- 研究(113947)
- 农(82881)
- 中国(76533)
- 学报(65892)
- 财(59633)
- 科学(58529)
- 农业(56400)
- 管理(51635)
- 大学(49892)
- 学学(47237)
- 融(40148)
- 金融(40148)
- 教育(40100)
- 业经(34333)
- 技术(34316)
- 财经(29541)
- 业(28557)
- 经济研究(27215)
- 问题(25872)
- 经(25358)
- 版(20967)
- 技术经济(19211)
- 统计(18663)
- 贸(18592)
- 理论(18571)
- 世界(18103)
- 业大(17510)
- 商业(17486)
共检索到585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泽群
[目的]在我国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玉米、大豆、水稻供需及成本收益现状,以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农业供需平衡、保证农民受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两部分,而市场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市场供给则只指国内供给。分别采集我国玉米、大豆、水稻这3种典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供给3部分数据,并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数据进行对比,由此分析我国农业供给侧农产品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向。[结果](1)我国农产品仍面临着供需不平衡、农民成本收益率低、农产品价格高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我国通过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来降低产能最终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效果微乎其微;(2)我国的农产品产能是相对过剩,并非绝对过剩;(3)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一端的要素没有得到有效调节,使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积极拓宽农产品国外销售市场来增加农产品需求渠道,调节农产品国内市场供给要素,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增加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是我国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必然之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晶晶 于冷
为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要素配置问题现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分析我国玉米生产的要素之间替代关系,研究发现:(1)机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在2007年以后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替代关系,机械要素在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上有着更大潜力;(2)土地要素投入与机械要素的替代关系最为明显,且日益显著。考虑到我国耕地面积少而分散的基本国情,只有土地首先形成较高的规模化程度,才能真正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充分发挥机械要素的替代作用;(3)化肥和种子投入之间与劳动力、土地要素的替代弹性保持稳定水平,但者在缓解农业资源中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上升问题效果有限。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蓓
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目标在于优化农产品供给侧各种资源要素及其配置,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经验,应着力夯实供给侧基础,提升供给侧质量,提高供给侧效率,开拓供给侧空间,保障供给侧安全和增加供给侧价值,通过培育核心主体、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模式、推进大数据营销、建设可追溯体系和实施品牌战略等路径,推动我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流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习银生 高鸣 罗兴寰 杨丽
2015年以来国家推进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调整优化生产结构、推进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应急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玉米产业发展仍存在产需脱节和供给质量较低、生产成本高和长期竞争力弱、资源环境压力大和绿色发展效能低、基础保障能力不足和保护政策不完备、玉米加工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较多、流通基础设施不足和流通效率低等诸多挑战。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明确总体思路,坚持市场导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为基调,以调结构、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和提高竞争力为重点,积极实施以下改革和发展策略:按市场导向调优玉米生产结构;强化以绿箱政策为主的支持保护体系;大力发展玉米加工业和产后服务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方姝琦
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行动的深入推进中,农产品电商企业亟须进行冷链物流业务的转型优化,以促进自身健康良性发展。通过对YF农产品电商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要求,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创新、优化组织结构及人才建设、降低企业冷链物流运营成本以及倡导节能减排等建议,以推动其实现转型优化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冷链物流 农产品电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云毓 熊涛
基于2004—2019年美国农业部WASDE报告关于中国玉米和大豆期初库存、产量等预测数据,运用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模型,探究其对中国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率的影响,进而衡量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结果表明:WASDE报告发布导致中国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玉米价格在2015年和2016年波动最大,大豆价格在2007年和2017年波动最大,两者的条件方差分别增加了11.28和1.67,大豆波动幅度弱于玉米;由于玉米和大豆在种植决策上的竞争关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玉米和大豆收益率的条件相关系数为0.536,说明双方期货市场对对方的基本面预测信息存在极高的敏感度,因此具备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冬英 王婧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近5年来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期货市场价格的有效性、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引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二者偏离均衡状态时,能以较快的速度回到均衡;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对自身的标准差信息有较强烈的反应,但相互之间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扩大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增加粮食期货品种数量,完善农产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虞国平 徐春春 邬亚文 修晓杰 童汉华
[目的]文章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对水稻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基于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关键环节、实施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制定我国水稻供给侧改革战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从我国水稻生产供求结构、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水稻生产的资源环境、市场调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水稻产业供给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日本、泰国、中国五常大米政策特点和经验教训的启示,提出了我国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策略。[结果]在分析我国水稻产业供给侧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水稻产业供给侧改革措施:优化水稻产业空间和功能布局,以项目带动水稻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和优化稻米品种品质结构、审定标准向抗性优质专用水稻品种倾斜,因地制宜调减水稻生产面积,调整国家收储稻米标准,延长水稻全产业链等。[结论]加速我国水稻产业供给侧改革,能促进稻米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有效破解稻米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增强我国稻米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伟仁 张平 赵德海
农产品流通产业良性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能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效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尚不能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面临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流通模式单一、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控不到位等困境,应通过加强农产品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农产品全产业链整合、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追溯体系等措施走出农产品流通困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而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机制,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而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机制,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适
2004年以来执行的玉米政策性收储等政策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包括国内外差价扩大,进口压力增加,巨大的库存积压和财政包袱等,同时政策性收储价格的支配地位也影响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本文从粮食及玉米市场政策发展历程和现状出发,分析了玉米"三量齐增"困局的原因,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作者提出价补分离是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同时要统筹考虑大豆和玉米的同步改革,而正确认识市场和计划的关系是改革的理论前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改革的根本目标,科技进步是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以洪 杨燕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但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结构还面临供求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研发与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以及农产品种植、加工能力不科学等问题。"十三五"时期,经济新常态路径下,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结构优化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改革现状,以政策引导、提高研发与加工能力,以及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方式,完善我国农产品结构优化路径与机制,助力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农产品 结构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云天 刘立波 王馨玮 陈晨
文章主要以张家口市居民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消费者个人属性、家庭属性、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及消费情况的调研分析,建立Logistic模型,论述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及消费行为的一般特征。研究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未成年子女、家庭月收入、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购买频率、购买方便程度、消费者满意度及其溢价意愿对绿色农产品的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心不足及溢价水平过高是阻碍其购买绿色农产品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与启示,提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我国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灿 刘明辉
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下,产业融合不畅会导致产业间关联效应发挥受限和农产品"供需反馈"机制瓦解,这是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从国际和我国省际的产业融合指数测度结果来看,我国工农产业融合指数相对较高,包括机械、化肥等中间投入品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农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推手,而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度偏低,但服务业中间投入品产出弹性提升较快,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动能。因此,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满足社会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关键,现阶段农业发展需以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与国际竞争力为导向,以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融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