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7)
- 2023(14522)
- 2022(12598)
- 2021(12201)
- 2020(10048)
- 2019(23608)
- 2018(23763)
- 2017(44346)
- 2016(24969)
- 2015(28138)
- 2014(28542)
- 2013(26776)
- 2012(24123)
- 2011(21570)
- 2010(21446)
- 2009(18612)
- 2008(17744)
- 2007(14948)
- 2006(12902)
- 2005(10881)
- 学科
- 济(86557)
- 经济(86456)
- 管理(65234)
- 业(59630)
- 企(50652)
- 企业(50652)
- 方法(42846)
- 数学(37780)
- 数学方法(37223)
- 中国(27630)
- 教育(23675)
- 农(23191)
- 财(23022)
- 业经(19725)
- 学(19558)
- 理论(19137)
- 制(17205)
- 地方(16813)
- 技术(15950)
- 农业(15141)
- 贸(14393)
- 贸易(14388)
- 务(13986)
- 易(13972)
- 财务(13917)
- 财务管理(13884)
- 和(13698)
- 教学(13373)
- 企业财务(13150)
- 环境(13122)
- 机构
- 学院(326699)
- 大学(326244)
- 管理(127914)
- 济(121315)
- 经济(118500)
- 理学(111986)
- 理学院(110738)
- 管理学(108586)
- 管理学院(107974)
- 研究(105813)
- 中国(72460)
- 京(69561)
- 科学(65050)
- 财(55923)
- 范(51337)
- 师范(50965)
- 所(50912)
- 中心(47653)
- 江(47065)
- 业大(46752)
- 研究所(46743)
- 农(46403)
- 财经(45055)
- 北京(43982)
- 师范大学(41671)
- 技术(41411)
- 经(41250)
- 教育(41058)
- 院(38979)
- 州(38160)
- 基金
- 项目(229481)
- 科学(182387)
- 研究(176071)
- 基金(163364)
- 家(140493)
- 国家(139203)
- 科学基金(120698)
- 社会(107523)
- 社会科(101623)
- 社会科学(101597)
- 省(91798)
- 教育(88888)
- 基金项目(86945)
- 划(78198)
- 自然(77777)
- 自然科(75978)
- 自然科学(75960)
- 编号(75464)
- 自然科学基金(74554)
- 资助(66612)
- 成果(61486)
- 课题(53918)
- 重点(52250)
- 部(52003)
- 发(49159)
- 创(48387)
- 项目编号(45997)
- 教育部(45687)
- 创新(44777)
- 年(44204)
- 期刊
- 济(124912)
- 经济(124912)
- 研究(100394)
- 教育(70151)
- 中国(66998)
- 学报(47333)
- 管理(45215)
- 科学(43780)
- 财(42021)
- 农(40644)
- 大学(37875)
- 技术(35538)
- 学学(34170)
- 农业(28506)
- 融(22643)
- 金融(22643)
- 财经(21263)
- 业经(21051)
- 职业(20647)
- 经济研究(19751)
- 经(18146)
- 图书(17031)
- 问题(16052)
- 理论(15154)
- 坛(14845)
- 论坛(14845)
- 科技(14792)
- 技术经济(14172)
- 业(14117)
- 实践(14048)
共检索到466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勤丰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但同时也存在供给结构单一、专业与市场对接松散、办学同质化等问题。立足于问题研究,可从供给侧的视角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情况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从高职教育质量、高职教育新发展和工匠精神培育三个维度,思考提出应从专业体系和实践教学层面,优化专业结构,做出特色;提升区域经济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创新育人模式,践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等措施,从而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效能提升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供给侧改革 效能提升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助推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高职教育发展存在层级结构单一、专业结构性过剩、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遵循适应经济发展、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等原则,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构建平衡发展格局,坚持协调共享发展,让高职教育扎根于产业升级,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职教育 产业结构 教育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目的是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调整、升级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高地建设,提升供给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发展存在层级结构单一,专业结构不均衡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优化专业结构,淘汰过时专业,调整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实践形式,适时进行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发展自身进行结构性优化和完善,让高职教育扎根于产业升级、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
产业 供给侧改革 高职教育 教育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吴国平
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当前的一个热词,虽产生于经济领域,但对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有极重要的借鉴意义。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着手,适用经济学分析范式,对如何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推进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制度供给和高职教育特色发展,推进向以学生为中心方向不断提供有效供给,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供给,全面形成产教融合高职教育发展新体制,探索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之路等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创新发展 高职教育 供给侧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杰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存在质量效果不佳、结构体系不合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措施不够、体制机制改革的活力不足等方面问题。从供给侧改革思路出发,创新高职教育发展,应聚焦内涵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服务地方能力,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供给侧改革 内涵建设 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海军
在经济新常态下调整珠澳产业结构,需充分发挥珠海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优势,以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导,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观点分析和研究珠澳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专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有效释放高职教育生态资源,拓宽高职教育生态位,促进珠澳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均衡、全面、可持续发展,满足珠澳两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如欣 杜义强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作为人才供给侧,为适应社会发展,高职教育需要通过改变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专业课程建设、开展校企合作、引进技能型教师等一系列措施来改变输出人才结构,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和企业生产需要。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发展 校企合作 技术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家峰 张洁
供给侧改革为破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超越需求侧的新视角。高职教育应当融合"互联网+"思维、贯通思维、创新思维,不断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对内激发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对外激活社会、区域、行业的参与性。供给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与需求侧相对。传统的需求侧包括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供给侧则涵盖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五个方面。供给侧相关理论渊源于以拉弗为代表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和职能。当前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正处在关键时期,江苏高职教育必须在宏观上以人才培养规格的高移为主要目标,在中观上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提升人才供给质量、突出人才供给重点为重要任务,在微观上以调整、合作、对接为实施路径,用供给侧思维引领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对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江苏高职教育 供给侧 目标 任务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红菊 韩冰
以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就是要以构建公平的体制机制为前提,充分保障高职教育的机会公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立足点,打造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积极创新发展,开拓高职教育发展的空间,最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吸引力 供给侧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林山
从供给侧角度分析高职教育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与高职院校教育内容供给脱节,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未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和校企文化融合不够深入。为此,需要积极改革不适应的制度结构,建立互为供需与融通创新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融与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伟
教育活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属性。教育供给主体、供给产品、供给要素、供给机制等与经济供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文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完善教育供给结构、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教育供给效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属性 教育供给 经济供给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龙 陈鹏
高职生源困境逐渐由数量困境变为质量困境,优质的生源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起点,也是优质高职院校创办的支撑。然而,受制于传统文化观念的阻隔、普通高中与高职教育的割裂以及考试招生制度的失效,优质生源供给严重受阻。因此,需要以普通高中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为视角实现生源供给侧改革,通过观念衔接、课程衔接与制度衔接增加高职生源改革的动力供给、教育供给与制度供给,为高职院校提供优质生源。
关键词:
高职 优质生源 供给侧改革 衔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桂荣 姚松 李向辉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中职教育供给数量大于受教育个体的实际需求,以及供给质量不能满足受教育个体的求学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国家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劳动者个人终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为此,要以提升质量为准绳,调整中职教育供给规模;以督导评价为手段,提高中职教育供给质量;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保证中职教育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
中职教育 供给侧改革 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军
江苏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技能人才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江苏省高职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之一,在经费投入、空间布局和专业设置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错位现象。为主动适应江苏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还需完善经费投入结构、助力苏北高职发展、构建校地合作机制和实现专业对接产业,做江苏省新经济发展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