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4)
- 2023(15494)
- 2022(13584)
- 2021(12705)
- 2020(10600)
- 2019(24371)
- 2018(23964)
- 2017(47261)
- 2016(25005)
- 2015(28157)
- 2014(27629)
- 2013(27162)
- 2012(24439)
- 2011(21744)
- 2010(21308)
- 2009(19420)
- 2008(18576)
- 2007(15950)
- 2006(13821)
- 2005(11422)
- 学科
- 济(96425)
- 经济(96225)
- 管理(76917)
- 业(70413)
- 企(60309)
- 企业(60309)
- 方法(48645)
- 数学(41832)
- 数学方法(41284)
- 财(30095)
- 农(25809)
- 中国(24267)
- 业经(22251)
- 税(21813)
- 学(20504)
- 税收(20370)
- 收(20197)
- 环境(18747)
- 地方(18408)
- 务(17824)
- 财务(17747)
- 和(17732)
- 财务管理(17718)
- 理论(17157)
- 贸(17040)
- 贸易(17035)
- 企业财务(16795)
- 农业(16698)
- 易(16553)
- 技术(15719)
- 机构
- 大学(345716)
- 学院(345325)
- 管理(141837)
- 济(136344)
- 经济(133536)
- 理学(124824)
- 理学院(123559)
- 管理学(121368)
- 管理学院(120747)
- 研究(106860)
- 中国(77792)
- 京(71160)
- 科学(66778)
- 财(66718)
- 财经(53672)
- 所(51065)
- 业大(50411)
- 农(49512)
- 中心(49044)
- 经(48892)
- 江(47791)
- 研究所(46624)
- 范(44104)
- 北京(44040)
- 师范(43728)
- 经济学(41591)
- 财经大学(40200)
- 院(39358)
- 州(38810)
- 农业(38609)
- 基金
- 项目(247034)
- 科学(195694)
- 基金(181501)
- 研究(180864)
- 家(157079)
- 国家(155792)
- 科学基金(135936)
- 社会(116623)
- 社会科(110015)
- 社会科学(109983)
- 基金项目(96672)
- 省(95460)
- 自然(88556)
- 自然科(86509)
- 自然科学(86488)
- 自然科学基金(84909)
- 教育(82830)
- 划(80049)
- 资助(74346)
- 编号(73937)
- 成果(58323)
- 部(54731)
- 重点(54314)
- 创(51440)
- 发(51315)
- 课题(48838)
- 国家社会(48042)
- 创新(47987)
- 教育部(47644)
- 科研(47543)
- 期刊
- 济(138616)
- 经济(138616)
- 研究(100667)
- 中国(56090)
- 学报(53085)
- 财(50592)
- 管理(49073)
- 科学(48152)
- 农(43924)
- 大学(40744)
- 学学(38484)
- 教育(34584)
- 农业(30861)
- 技术(29300)
- 财经(24717)
- 业经(23651)
- 经济研究(22963)
- 融(22525)
- 金融(22525)
- 经(21024)
- 问题(18160)
- 图书(17473)
- 科技(16357)
- 务(16116)
- 理论(15919)
- 税(15814)
- 版(15771)
- 技术经济(15694)
- 商业(15240)
- 资源(15190)
共检索到479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光兴 姚艳玲
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确立了排污征税的法律依据。环境保护税会增加成本并沿着供应链向下游逐级转移,从而改变社会分配格局。对此,基于供应链视角研究环境保护税的社会分配效应:首先,分析环境保护税沿着供应链的逐级转移,发现环境保护税会同时减少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其次,比较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程度,发现环境保护税会提高消费者的社会分配地位,也会提高零售企业的社会分配地位,但是会降低制造企业的社会分配地位;最后,比较环境保护税减少的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与形成的税收收入之间的相对大小,发现环境保护税会导致净社会福利损失,而且税负分担非常不均衡,制造企业承担最多,零售企业次之,消费者最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琦
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影响居民福祉水平。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利用MA模型预测了环境保护税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影响,得出了环境保护税具有约束企业行为、将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内在化的福利效应,验证了作为环境保护税理论基础的庇古税原理,并针对如何提高环境保护税的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税 福利效应 MA模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辉 魏卓凡
作为我国绿色税制的重要税种,环境保护税能否发挥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效应,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2014—2021年的县级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及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保护税的环境与经济红利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的实施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了经济增长,实现了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效应,而且其双重红利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法律制度环境、环境绩效考核以及技术创新对环境保护税释放红利效应具有调节效应,地区行政等级和地理位置会影响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效应的空间溢出程度。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环境保护税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以及完善其他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税的双重红利效应,助力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共同提升。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武赫 褚晓 高婷婷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我国于2018年正式开征环境保护税。为评估环境保护税的政策效果,本文基于2014年至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环境保护税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的开征能有效改善空气污染,并且税额标准提升幅度越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效应越明显;二氧化碳虽然不是应税大气污染物,但环境保护税的开征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间接的推动作用;环境保护税的环境治理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部地区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东部地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及制度优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旭红 郑贞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于2015年6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拟在排污费的基础上,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及固体废物等征税。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分析准环境保护税(排污费)的实际税率与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可能产生的污染抑制效应。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环境污染 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环保税意见稿》),这意味着一个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税种将成为我国税收体系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然而《环保税意见稿》在税制要素的确立、税收征管的确定等方面仍然存在可完善空间,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的立法目的为基础,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法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新华
2014年4月24日《环境保护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修订。该法为开征环境保护税预留了制度空间。制定环境保护税法必须明确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最终才能实现立法的目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卫铭
水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税收举措。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不仅抑制了污水排放总量,而且提高了污水减排效率;而环境保护税的污水减排效应不显著;但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与环境保护税同时实施的地区,污水减排效应显著,且其效应大于水资源税的污水减排效应。因此,应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提高水资源税税率和环境保护税应税水污染物税率,促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林香
社会分配不公,是近几年来经济领域中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它不仅严重危害着新的收入分配体制的建立,妨碍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顺利发展,而且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因此矫正社会分配不公,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旭升
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历经九年研讨,期间几经波折,终于在2016年12月25日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税法》采"税负平移"原则,实现了我国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制度转变,对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和构建绿色税制具有显著意义。与《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相比,《环境保护税法》在计税依据、税收优惠、法律责任等方面均有所完善或创新,但有关环境税收益权的纵向分配并无具体规定。考虑到当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财权分配现状及环境税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环境税宜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且在共享比例层面,环境税收益权宜由地方政府主享,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我国在部分省市调整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排污费在污染减排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排污费的减排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提高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抑制我国污染排放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发现提高排污费只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起到了显著的减排作用,并且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更大,然而对于西部地区,虽然提高排污费也有减排效应,但并不显著。由此从总量减排目标出发,建议设置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环境保护税税率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排污费 减排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锋刚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理论界争议的热点。本文从阐述效率的一般概念到提出"竞合效率",从分析公平的一般概念到论述兼顾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实行"以公平促效率"的社会分配原则。这样,既坚持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公平,又提高了竞合效率,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在长期演化中的体制优势。最后,本文还就国际分配与国内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三次分配等问题,提出要真正确立和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做到"共建共享"。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和谐社会 分配原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亦民 黄靖涵 李海玲
加快区域绿色转型进程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我国从2018年开始的《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其对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域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检验“波特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能促进受政策冲击省域的绿色转型,通过成本效应、创新补偿效应等倒逼技术创新,能源结构绿色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显著增强了税制的政策效应,加快了区域绿色转型进程。政策效应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对服务型省域的绿色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亚飞 吴琼 祁丹
环境保护税的征管效率和激励效应决定着其正式开征后的实施效果和能否达到政策目标。本文首先基于税制原则分析了《环境保护税法》可能产生的征管效率,然后从税种功能视角阐述了环境保护税收入归属与管理使用的理论依据及其激励效应,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征管效率 激励效应 预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昕 杨林 吴隆杰 曲松玲
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费政策,其力度和系统性不足以形成对环境的保护。本文在对我国环境保护税费政策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税制体系。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制 资源税 消费税 税式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