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3)
2023(11972)
2022(10048)
2021(9538)
2020(8018)
2019(18765)
2018(18974)
2017(35991)
2016(19241)
2015(22097)
2014(21954)
2013(21287)
2012(18844)
2011(16480)
2010(16418)
2009(14756)
2008(14474)
2007(12690)
2006(10824)
2005(9352)
作者
(51031)
(42229)
(41956)
(39838)
(27036)
(20014)
(19476)
(16530)
(16098)
(15353)
(14513)
(14134)
(13272)
(13126)
(12977)
(12805)
(12665)
(12483)
(12229)
(12197)
(10227)
(10192)
(10007)
(9658)
(9538)
(9506)
(9335)
(9316)
(8532)
(8335)
学科
(71270)
经济(71198)
管理(69024)
(63955)
(54504)
企业(54504)
方法(38308)
数学(33154)
数学方法(32503)
(23420)
(18123)
中国(17869)
业经(17630)
(16905)
财务(16826)
财务管理(16781)
企业财务(15871)
理论(15198)
(14726)
(13162)
贸易(13153)
(12838)
(12407)
(12281)
技术(11996)
(11903)
银行(11896)
农业(11690)
(11493)
地方(11445)
机构
学院(257746)
大学(255951)
管理(111451)
(99233)
经济(96810)
理学(94908)
理学院(94027)
管理学(92292)
管理学院(91758)
研究(70581)
中国(58397)
(52889)
(48786)
科学(42047)
(39352)
财经(38225)
中心(36840)
(34732)
业大(34582)
(32902)
(32493)
北京(32377)
(31875)
(31752)
师范(31447)
经济学(29266)
研究所(29003)
技术(28668)
财经大学(28545)
商学(28222)
基金
项目(174757)
科学(139073)
研究(131094)
基金(127338)
(108838)
国家(107936)
科学基金(95950)
社会(82517)
社会科(78289)
社会科学(78267)
(68700)
基金项目(66861)
自然(62524)
教育(62127)
自然科(61165)
自然科学(61155)
自然科学基金(60069)
(56770)
编号(56005)
资助(52594)
成果(44350)
重点(38239)
(38103)
(37043)
课题(36265)
(35918)
项目编号(35628)
创新(34504)
国家社会(33940)
教育部(33718)
期刊
(105532)
经济(105532)
研究(68524)
中国(51169)
管理(44059)
(42595)
学报(33440)
科学(31660)
教育(30157)
技术(28403)
(27695)
大学(26781)
学学(24520)
(22445)
金融(22445)
图书(20845)
农业(18622)
业经(18568)
财经(18359)
经济研究(16384)
(15773)
财会(14507)
书馆(14371)
图书馆(14371)
技术经济(13402)
理论(13347)
情报(13241)
统计(13094)
问题(12806)
会计(12779)
共检索到378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纲  林翔  
造成信息服务滞后的主要原因不是信息资源缺乏 ,而是信息生产资料的不合理利用。采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服务模式 ,会利于改善信息服务。从系统思想、共同目标思想、协同工作思想来看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服务模式是有价值的。从供应源、需求源和供求通道的角度讲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服务模式是可以实现的。图 1。参考文献 8。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何绍华  
在信息经济社会中 ,信息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迅速发展信息服务业 ,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是各国备加关注和积极攻克的重要问题。本文借助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 (SCM) ,探讨SCM应用于信息服务业的方式、运营模式等 ,以加速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景平  
本文探讨了传统质量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供应链下的质量管理模式,以采购、销售职能作为与上下游企业沟通合作的端口,并建立基于该端口的质量管理理念、措施、技术和标准平台,使供应链各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一体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定晖  胡俊杰  
本文首先综述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供应链管理分析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的关键切入点。最后,结合汽车行业研究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定方  赖海燕  
随着餐饮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建立在单纯交易基础上的供应链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餐饮市场的要求。当今时代的竞争由过去的单一实体的竞争演变为现代的集团与集团、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就要求餐饮供应链企业之间必须建立稳定的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交易的基础上建立更多的连接纽带,通过资本、品牌、地域、市场等纽带,建立更广泛稳定的合作基础,达到双赢与多赢的局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峤  隋丽红  
通过对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电子供应链及精益电子供应链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电子商务的精益供应链管理模式与方法,力求减少供应链的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冰  
传统贸易模式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使信息处理、物流效率不佳。供应链管理理论能够克服传统国际贸易流通模式中的缺陷,从根本上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产品流通效率。本文将供应链管理理论作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供应链管理理论对国际贸易流通模式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供应链视角下我国国际贸易流通模式构建策略,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燕  涂少煜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需求日益出现个性化和多样性趋势,消费者对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量的增长逐渐转变为对质的追求。为了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要求畜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能根据收集到的消费者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企业的订单管理系统中,指导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路晗  
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目前看,由于受到监管限制,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非常单一,一般稍具规模的融资都是通过商业银行进行。本文提出供应链债券的概念和模式,对三种易付诸实践的模式进行了产品设计方面的探讨,并就供应链债券特有的风险识别因素和服务中介的相关责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小企业获得多元化融资提供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夕  
如何更好推动生产商连接消费者和商品,提升全渠道供应链中的延展服务,形成全渠道化的数据获取能力和运营服务能力,是优化流通产业链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现代流通企业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优势,在流通关键节点保持与消费者全程、零距离接触,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创新服务,提升购物体验进而获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夕  
如何更好推动生产商连接消费者和商品,提升全渠道供应链中的延展服务,形成全渠道化的数据获取能力和运营服务能力,是优化流通产业链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现代流通企业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优势,在流通关键节点保持与消费者全程、零距离接触,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创新服务,提升购物体验进而获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俊淼  戴蓬军  
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状况存在着物流损耗大、流通成本较高;小规模生产不适应大市场流通;流通渠道长、流通主体混杂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分别建立以企业化的批发市场和超市为核心企业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并说明两种模式各自的优点,同时提出了两种模式实施的相关对策和保障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河  
培育和创新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管理模式,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的现有流通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对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构建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障农产品流通新模式顺利运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俊淼  戴蓬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封俊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对ERP人才的培养基本上分为两类,文科背景类高校在进行ERP人才培养时偏管理类ERP人才,如工商管理专业ERP人才;工科背景类高校则偏软件工程类ERP人才、信息工程与信息系统ERP人才。但各高校由于受专业设置的影响,管理类专业与信息工程类专业很难打破专业壁垒。管理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时偏"人文",信息工程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时偏"技术",这两类专业始终无法实现跨专业的融合,因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