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2)
- 2023(16046)
- 2022(13977)
- 2021(13184)
- 2020(11049)
- 2019(25421)
- 2018(25285)
- 2017(49209)
- 2016(26450)
- 2015(29968)
- 2014(29632)
- 2013(29162)
- 2012(26617)
- 2011(23607)
- 2010(23326)
- 2009(21216)
- 2008(20562)
- 2007(17934)
- 2006(15563)
- 2005(13043)
- 学科
- 济(105956)
- 经济(105847)
- 业(81175)
- 管理(76626)
- 企(59643)
- 企业(59643)
- 农(50059)
- 方法(48063)
- 数学(42326)
- 数学方法(41742)
- 农业(33076)
- 业经(26855)
- 财(26822)
- 中国(25425)
- 地方(21608)
- 学(20887)
- 制(20004)
- 贸(17877)
- 贸易(17868)
- 务(17617)
- 财务(17539)
- 财务管理(17495)
- 易(17363)
- 企业财务(16509)
- 技术(16504)
- 理论(16358)
- 环境(15834)
- 银(15252)
- 和(15224)
- 银行(15217)
- 机构
- 学院(364555)
- 大学(361371)
- 管理(149459)
- 济(144437)
- 经济(141320)
- 理学(130802)
- 理学院(129472)
- 管理学(127137)
- 管理学院(126494)
- 研究(115593)
- 中国(88590)
- 京(75823)
- 农(73761)
- 科学(72485)
- 财(63095)
- 业大(60433)
- 农业(56809)
- 所(56284)
- 中心(55626)
- 江(52282)
- 研究所(51424)
- 财经(51188)
- 范(47232)
- 经(46933)
- 师范(46809)
- 北京(46580)
- 州(42625)
- 院(41835)
- 经济学(41776)
- 经济管理(40882)
- 基金
- 项目(258437)
- 科学(203965)
- 研究(190464)
- 基金(187971)
- 家(162985)
- 国家(161567)
- 科学基金(140285)
- 社会(119815)
- 社会科(113172)
- 社会科学(113143)
- 省(101800)
- 基金项目(100828)
- 自然(91856)
- 自然科(89714)
- 自然科学(89696)
- 自然科学基金(88062)
- 教育(86453)
- 划(84288)
- 编号(79516)
- 资助(76361)
- 成果(62088)
- 重点(56876)
- 部(56812)
- 发(54920)
- 创(53604)
- 课题(52547)
- 创新(49968)
- 科研(49369)
- 国家社会(48921)
- 教育部(48564)
- 期刊
- 济(157281)
- 经济(157281)
- 研究(100764)
- 农(73489)
- 中国(66479)
- 学报(56744)
- 科学(52694)
- 管理(50510)
- 农业(50444)
- 财(48345)
- 大学(44399)
- 学学(42014)
- 教育(37299)
- 技术(33058)
- 业经(31864)
- 融(31335)
- 金融(31335)
- 业(24278)
- 财经(23314)
- 经济研究(22651)
- 问题(21893)
- 经(19831)
- 版(19201)
- 图书(18523)
- 科技(17595)
- 技术经济(17586)
- 理论(17296)
- 资源(17028)
- 现代(16407)
- 实践(15996)
共检索到518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志华 张娟
本文着重对基于供应链的粮食宏观调控整合理论与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认为现有粮食宏观调控面临所需有效信息或数据不足、对种粮农户收益与种粮积极性的提高效果欠佳、对粮食准入监管与相关监督的成效偏差等问题,需要进行基于供应链的粮食宏观调控整合。由于农户结算卡项目有助于提高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适时性、匹配性与系统性,从而为现行粮食宏观调控问题的预期解决奠定了重要的信息基础,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粮食宏观调控 整合 农户结算卡项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大才
粮食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是稳定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千百万农民增收的载体。对于这样一个既具有社会功能、又具有经济功能的商品,其运行机制具有特殊性,不能只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借助宏观调控力量进行引导和规范。在分析粮食流通体制目标的基础上,对粮食宏观调控的相关因素——调控主体、调控工具、调控体系进行了规范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贤
1993年中国粮食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持续了四年多的“卖难”声中,粮价在全国范围大幅度骤然攀升,“卖粮难”突变为“收粮难”。这一骤然的波动,警醒了决策界和理论界。显然,1993年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仍未解决好中国粮食的市场问题。粮价不正常的大幅攀升,不仅反映出生产的问题,更多的源于粮食市场和经营的问题,收购、储备、贸易和价格政策上的问题。在粮食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但谁都不否认应致力于统一的规范的市场建设和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的完善。本文将对近期有关粮食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评述,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国粮食的供求均衡和稳定增长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潮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粮食放开经营,打破了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粮食计划体制,摆脱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代之而起的是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这是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玮
宏观调控与粮食区域平衡郭玮一、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一个是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粮食的供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既包括粮食总量的平衡,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区域平衡,包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瑞华
当前,我国粮食调控政策面临新挑战,粮食补贴对农户激励作用有限,临时收储量创历史新高,库容问题严重,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财政压力加大,针对新问题要有新方法,成立国家粮食调控安全委员会提高调控效果,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价补分离,确立订单式调粮模式,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减少粮食企业税收,实行阶梯式财政补贴,提升国内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利益补偿 目标价格 订单式调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价格干预机制和储备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切实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保持了粮食市场稳定、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机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市场功能的作用不断弱化、调控政策的保障力和执行力出现下降的趋向,以及政策调整的步伐滞后于粮食形势、市场化形势、宏观调控形势的发展。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及时纠正偏差、加快改革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提高宏观调控的综合效能。
关键词:
粮食 价格干预 粮食储备 宏观调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大才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多项支持保护粮食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同时又提出了要强化粮食的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那么粮食支持保护与粮食宏观调控的关系是什么呢?有了粮食支持保护,还要不要宏观调控?有了宏观调控,还要不要粮食支持保护?其实,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粮食流通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后,为了矫正市场的缺陷,需要政府对粮食产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荣俊
建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若干问题杨荣俊粮食放开经营,标志着粮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粮食可以撒手不管。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①确保粮食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做到全社会的安全的供给。②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峦
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三点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涛
我国实施的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储备吞吐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稳定粮食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短期粮食过剩、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成本高等问题,最终使政策的财政成本越来越高。为降低政府财政成本和解决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紧张难题,必须强化市场作用和完善政府干预,应在坚持我国现有调控政策的基础上,配套实施配额生产、上市量管理、建立合作社、反周期补贴等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芳 蒋少龙
如何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怎样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特别是当国家的宏观目标与农民的微观目标发生冲突时,怎样兼顾二者的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就现阶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保障机制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阐述了新时期对粮食物流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粮食物流宏观调控中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搞好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意在对规范粮食物流秩序、实现粮食流通的良性运作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粮食物流 宏观调控 资源配置 物流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了威胁。[结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目标,长期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仅仅表现为当前的生态失衡,更严重威胁了未来的粮食安全。因此,要充分发挥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加强生态功能设计,具体可从建立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制度机制、加强政府生态农业的主导型地位及投入水平、以技术进步支撑保护农业生态和粮食安全和以法律手段规范保证相应措施的顺利实施4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