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8)
2023(15092)
2022(12649)
2021(11887)
2020(10252)
2019(23734)
2018(23510)
2017(45800)
2016(24428)
2015(27674)
2014(27553)
2013(27273)
2012(24879)
2011(21897)
2010(21737)
2009(20392)
2008(20476)
2007(18512)
2006(15828)
2005(14310)
作者
(68670)
(57616)
(57457)
(54576)
(36647)
(27572)
(26413)
(22404)
(21784)
(20578)
(19506)
(19316)
(18187)
(17955)
(17795)
(17649)
(17441)
(17148)
(16598)
(16589)
(14129)
(13967)
(13780)
(13203)
(12919)
(12879)
(12877)
(12870)
(11493)
(11408)
学科
(104953)
经济(104842)
(98821)
(88751)
企业(88751)
管理(86385)
方法(51423)
数学(42265)
数学方法(41792)
(32983)
(32701)
业经(31858)
(26457)
(24791)
财务(24733)
财务管理(24693)
(23605)
银行(23459)
企业财务(23385)
中国(22910)
农业(22831)
(21961)
技术(19818)
地方(18667)
(18658)
贸易(18646)
理论(18165)
(18111)
(18103)
(17106)
机构
学院(348387)
大学(342336)
管理(145587)
(145438)
经济(142542)
理学(125117)
理学院(123941)
管理学(122113)
管理学院(121466)
研究(102840)
中国(89328)
(70572)
(68373)
科学(61281)
(58580)
财经(54777)
(53930)
中心(52030)
业大(50225)
(50119)
(49575)
农业(46162)
研究所(45050)
经济学(43729)
北京(43151)
(43147)
财经大学(40427)
(40261)
师范(39851)
经济学院(39776)
基金
项目(230282)
科学(183983)
基金(169814)
研究(168496)
(145562)
国家(144274)
科学基金(127696)
社会(108403)
社会科(102865)
社会科学(102835)
(91512)
基金项目(90788)
自然(84092)
自然科(82239)
自然科学(82219)
自然科学基金(80823)
教育(77590)
(75109)
资助(69101)
编号(68451)
成果(52736)
(51123)
重点(50534)
(50483)
(48796)
创新(46506)
(45524)
课题(45308)
科研(44653)
教育部(44465)
期刊
(158188)
经济(158188)
研究(96937)
中国(61616)
(58469)
管理(56036)
(52839)
学报(46570)
科学(46090)
(44717)
金融(44717)
大学(36441)
农业(34800)
学学(34722)
技术(34050)
业经(28465)
教育(27834)
财经(27545)
经济研究(23700)
(23579)
(21306)
问题(21289)
技术经济(20030)
财会(18780)
现代(17062)
商业(17056)
理论(17055)
统计(16663)
(16106)
(15959)
共检索到513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为凤  
基于应收账款的银行保理业务已经成为各银行成熟的一种业务,为解决企业资金紧张,又不能提供资产抵押的状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资金需要,为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工商银行围绕供应链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在一般的银行保理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供应链保理融资业务。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对供应链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进行推介和分析,以起到引玉之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保银  车佳玮  
在由单一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建的分销链中,分销商将其与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文章首先运用博弈模型分析得出供应链金融下的应收账款融资比传统应收账款融资更具帕累托效率;然后考虑债务人的还款意愿,根据债务人对应收账款的还款比例与质押率关系,建立银行、分销商、零售商三方的期望收益矩阵。给出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的质押率公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芬  
一、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定义和特点"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保理商),以取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企业资金周转的业务。同时,在部分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中保理商还向企业提供信用控制、销售分账户管理、债权回收和坏账担保等其他相关专业服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春鸿   张遂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欢阳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出口总额69%以上来自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有80%缺乏资金,其中最大的资金压力其实来自于应收账款。在此背景下,如何帮助出口企业,盘活应收账款、加速资金流通,成为金融行业创新的重要课题。应收账款融资作为贸易融资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商业银行国际贸易中涉及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温州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仰陶  
文章从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办法等方面对应收账款加以阐述,并从企业内部管理、外部条件出发,对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剖析,提出了"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必须注重客户资信调查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的观点,力求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达到风险性与盈利性的最佳统一,达到总效用的最大化,保证企业经营的安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鸿冰  杨晶  
文章对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以及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对策,认为,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注重考察客户的资信状况,降低坏账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玉冰  
一、传统融资方式面临的困境传统的融资方式一般包括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以及民间融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成熟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企业通过这些传统的融资方式取得资金越来越困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国雄  徐欣  
在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形势,中国工商银行滨州分行在做好市场调研基础上,细分融资市场,在全国率先推出"池"式出口发票融资业务。该融资业务最显著的优点就是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冰  
南京爱立信公司自2001年下半年起将在中资银行的贷款陆续归还、部分转向上海外资银行贷款的事件值得我们认真调研、积极讨论。本文对该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应收账款业务具有“三高”“两增”的特性:人力成本高、管理风险高和经营利润高,金融服务增加和活期存款增加,从而为银行应收账款业务发展提出几点认识和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俞嵘  
应收账款质押是我国《物权法》规定的一种新型担保方式。它以无权利凭证表征的普通债权作为质押标的,这一显著特点决定了它的最大优势在于扩大了企业可供融资担保的财产范围,同时不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弊端则是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相对而言较动产质押及票据、债券、仓单等具有物化性质的权利质押弱。本文分析了应收账款质押设立的有效条件,并提出了商业银行运用这一担保方式开展授信业务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爽  张巧婕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中愈发明显。供应链中的票据具有货币政策传导、支付结算、融资等功能,虽然能够解决应收账款容易引发的“三角债”等问题,但是仍存在核心企业确权难、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意愿低、对票据监管不全面等痛点。政府的货币政策能通过票据再贴现和贴现精确抵达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将政府作为第三方引入供应链金融分析框架,为票据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同时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等技术特点赋能票据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构建政银企三方信息流通的理论框架,并为进一步推广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票据融资的应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德银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如何进一步加快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客观地摆在了商业银行从业人员面前。笔者以工商银行L市二级分行的现状为例,提出商业银行在加快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经营策略上,应从5个方面引起注意: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小企业金融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加快小企业金融业务产品的创新步伐;三是进一步优化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组织架构;四是使现有的小企业贷款业务激励机制逐步升级;五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力争小企业金融业务准入在基层支行层面上逐步、全面放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尤伟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