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3)
- 2023(16863)
- 2022(14210)
- 2021(13329)
- 2020(11332)
- 2019(25887)
- 2018(25681)
- 2017(50013)
- 2016(27050)
- 2015(30355)
- 2014(30519)
- 2013(30014)
- 2012(27523)
- 2011(24680)
- 2010(24993)
- 2009(23446)
- 2008(23550)
- 2007(21513)
- 2006(18851)
- 2005(16849)
- 学科
- 济(115312)
- 经济(115181)
- 业(108425)
- 管理(92179)
- 企(90583)
- 企业(90583)
- 方法(52537)
- 农(49219)
- 数学(43141)
- 数学方法(42604)
- 财(35837)
- 业经(35076)
- 农业(32319)
- 中国(27769)
- 务(25294)
- 财务(25227)
- 财务管理(25178)
- 制(24454)
- 企业财务(23846)
- 贸(22907)
- 贸易(22897)
- 易(22335)
- 策(21429)
- 技术(21049)
- 地方(20293)
- 理论(20023)
- 和(19136)
- 划(18119)
- 学(17914)
- 银(17429)
- 机构
- 学院(391255)
- 大学(380326)
- 济(164682)
- 经济(161340)
- 管理(159025)
- 理学(136417)
- 理学院(135142)
- 管理学(133050)
- 管理学院(132314)
- 研究(119668)
- 中国(96347)
- 京(78034)
- 财(77238)
- 农(71939)
- 科学(70733)
- 江(61531)
- 财经(60731)
- 所(59505)
- 中心(58536)
- 业大(57995)
- 农业(55346)
- 经(54909)
- 研究所(53157)
- 经济学(48691)
- 州(48420)
- 北京(48191)
- 范(46391)
- 师范(45955)
- 财经大学(44224)
- 经济学院(44127)
- 基金
- 项目(252560)
- 科学(200492)
- 研究(188551)
- 基金(183470)
- 家(156960)
- 国家(155474)
- 科学基金(136329)
- 社会(120010)
- 社会科(113588)
- 社会科学(113557)
- 省(101433)
- 基金项目(96744)
- 自然(87791)
- 教育(86767)
- 自然科(85790)
- 自然科学(85768)
- 自然科学基金(84282)
- 划(82591)
- 编号(78880)
- 资助(75177)
- 成果(62236)
- 部(56108)
- 重点(55597)
- 创(54796)
- 发(54740)
- 课题(52928)
- 创新(50609)
- 业(49030)
- 国家社会(48774)
- 教育部(48441)
- 期刊
- 济(188542)
- 经济(188542)
- 研究(109499)
- 中国(74050)
- 农(70827)
- 财(64048)
- 管理(60877)
- 学报(52888)
- 科学(51634)
- 农业(47640)
- 大学(41706)
- 学学(39728)
- 融(39464)
- 金融(39464)
- 技术(38609)
- 业经(37057)
- 教育(36896)
- 财经(29894)
- 经济研究(28052)
- 业(25779)
- 经(25719)
- 问题(25280)
- 技术经济(21946)
- 商业(19244)
- 财会(19215)
- 贸(19076)
- 版(18947)
- 统计(18931)
- 现代(18665)
- 世界(18478)
共检索到582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艳华
首先,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比分析了生鲜农产品深加工和初加工后的生鲜降价出售两种运作方式对供应链整体利润及相关盟员利润的影响,发现在当前供大于求的生鲜农产品市场条件下,扩大生鲜农产品深加工规模能够有效提升供应链整体及各盟员的收益水平。其次,通过建立生鲜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决策模型,引入政府损失补贴机制,探究了政府损失回购力度与最优加工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政府损失回购单价的合理区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艳华
首先,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比分析了生鲜农产品深加工和初加工后的生鲜降价出售两种运作方式对供应链整体利润及相关盟员利润的影响,发现在当前供大于求的生鲜农产品市场条件下,扩大生鲜农产品深加工规模能够有效提升供应链整体及各盟员的收益水平。其次,通过建立生鲜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决策模型,引入政府损失补贴机制,探究了政府损失回购力度与最优加工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政府损失回购单价的合理区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岱
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的不断完善,大量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同时与公司签订契约、建立合作联盟,使得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农产品市场诚信观念的淡薄、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契约的不完全性,违约率非常高,而要改进这种局面,除了从法律法规及政策上入手,选择较为合理的契约方式,打通农产品流通途径,维护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成员的利益,保证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水平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契约稳定性的角度出发,定量比较各类契约方式对农产品新鲜度及供应链整体利润造成的影响,从而找出一种较优的契约方式来实现供应链契约的稳定。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契约方式 契约稳定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冲 唐曼萍 王莉莉
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巨大损耗,引入期权合同工具,基于Stackelberg博弈,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的决策问题。在零售商既订购产品又订购期权的情况下,给出分散控制系统中零售商的最优产品订购和最优期权订购策略以及供应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经数值分析得到:产品损耗率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正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先成正比、再成反比;期权订购价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反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成正比。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刚 沈锦发
在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构成的生鲜供应链中,生鲜产品需求量受价格、新鲜水平及促销努力水平影响.文章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一种集中决策及3种独立决策博弈模型,求解得到4种模式下的生鲜产品的新鲜水平、促销努力水平等均衡解.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成本共担模式在提升生鲜产品的新鲜水平、促销努力水平、需求量及供应商、零售商利润方面优于其他两种独立决策模式;该模式下生鲜产品的新鲜水平、促销努力水平与潜在市场规模、保鲜水平弹性系数以及促销努力水平弹性系数正相关,与保鲜成本系数、促销努力成本系数以及价格弹性系数负相关.供应商可以运用更先进的保鲜技术手段等方式,降低产品保鲜成本,零售商可以利用大数据、新零售等新技术、新媒介,降低促销努力成本,供应商还可以与零售商合作进行生鲜产品新鲜水平的宣传推广,共同推进生鲜供应链的发展.最后运用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颖 李智慧 张炎治
TPL的介入对于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同时也会增加供应链契约设计的复杂度。假定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依赖于零售价和物流服务水平,建立了零售商为主导者、TPL和供应商为跟随者的序贯非合作博弈模型。引入批发价和物流服务成本共担契约可有效协调物流服务水平并降低零售价,但其零售价仍大于集中决策下的相应值。为提高系统效率,基于上述契约组合,分别引入收入共享、数量折扣和线性转移支付三种契约。契约效率评价结果表明:零售商主导和TPL介入致使上述契约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与一般情形相悖且三种契约具有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平 乔雯 易法海
不同类型农产品的供应链、物流模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应该是一种由超市主导的二级供应链。生鲜农产品的二级供应链决定了其两阶段的物流渠道。果蔬、水产品和肉类产品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各自的物流活动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特性的分析,提出了生鲜农产品的"二级供应链、两阶段物流、三类型物流链"的物流供应链模型。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市场特点 供应链 物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唐振宇 罗新星 陈晓红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在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将期权思想引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当中,针对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二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合生鲜农产品的自然属性,考虑在途损耗对产品数量的影响以及保鲜投入对产品新鲜度的影响,运用CVaR模型研究了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以及期权契约协调机制。研究表明,期权机制可实现风险在供需双方之间共担,可解决随机需求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并合理分配整体利润;仅当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较低时系统协调和帕累托改进才能同时达成。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期权 新鲜度 在途损耗 协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芳
以企业视角下山东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山东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针对其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了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洪全
在阐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知识共享和分析供应链关系的基础上,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一家批发商与多家零售商构成的"单对多"二级供应链系统为例,构建了其具备Stackelberg博弈特征的知识共享系统模型,并针对定量分析的结果探讨了批发商与零售商知识共享的决策行为。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 知识共享 决策行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武军 李新艳
在收益共享契约下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中,研究了供应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首先,从供应链一体化决策的角度分析了供应商公平偏好系数对供应链价格的影响,其次,从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公平偏好系数对供应链价格以及利润的影响,然后探讨了供应商的公平偏好系数在满足什么条件下,可有效地解决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使供应链达到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供应商公平关切行为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秦智聃 李保东 林强
新冠疫情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为缓解这一痛点,在疫情风险背景下,构建了一个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并引入看涨期权,研究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订货定价策略。研究表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是疫情风险系数、期权订购价和期权执行价的减函数。供应商不同时存在最优期权订购价和最优期权执行价,但若固定其中一个,便能获得供应商最优期望利润。供应商通过提高期权订购价或期权执行价均可增加自身期望利润,但其代价是减少零售商的期望利润,以致供应链总期望利润降低,这对供应链的发展不利,可通过调整期权价格,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另外,疫情风险对供应链期望利润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当疫情风险低于该拐点时,供应链期望利润是疫情风险的增函数,此时零售商购买看涨期权对供应链有利,反之则不利。因此在疫情初期,零售商购买看涨期权会不断增加供应链收益,但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供应链收益会不断减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诗顺
国内外学者对期权合约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研究。本文从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框架出发,剖析了我国目前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在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在理论上提出引入非嵌入式期权合约再造我国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并分析了期权交易对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管理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超市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期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冬冬 李丽琴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在生鲜农产品安全及追踪等方面备受关注,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RFID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从介绍RFID技术及应用入手,分析了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FRID技术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作用,提出了RFID技术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生产、存储加工、运输、分销等环节的设想。
关键词:
RFID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林 李广
供应链协调是鲜活农产品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引入新鲜度因子和风险规避系数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由专业合作社和超市构成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分析了收益共享契约机制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及供应链成员风险规避行为对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鲜活农产品批发价随着新鲜度、收益共享率的增大而增大;零售价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批发价随着生产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而增大。要改变现状应通过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组织,提高流通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