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1)
- 2023(12862)
- 2022(10553)
- 2021(10114)
- 2020(8313)
- 2019(19116)
- 2018(18877)
- 2017(36021)
- 2016(19131)
- 2015(21869)
- 2014(21199)
- 2013(19733)
- 2012(17598)
- 2011(15459)
- 2010(15465)
- 2009(13492)
- 2008(12724)
- 2007(10891)
- 2006(9023)
- 2005(7602)
- 学科
- 济(72082)
- 经济(72009)
- 管理(60853)
- 业(58689)
- 企(51671)
- 企业(51671)
- 方法(37742)
- 数学(32865)
- 数学方法(32213)
- 中国(20993)
- 技术(19576)
- 农(18163)
- 财(17733)
- 理论(17393)
- 业经(17107)
- 技术管理(12808)
- 学(12524)
- 农业(12250)
- 制(11945)
- 地方(11714)
- 贸(11567)
- 贸易(11556)
- 务(11501)
- 教学(11449)
- 财务(11440)
- 财务管理(11417)
- 和(11306)
- 易(11242)
- 企业财务(10798)
- 银(10593)
- 机构
- 学院(254392)
- 大学(247578)
- 管理(105202)
- 济(101408)
- 经济(99408)
- 理学(92288)
- 理学院(91448)
- 管理学(89655)
- 管理学院(89178)
- 研究(71570)
- 中国(54118)
- 京(49899)
- 财(45238)
- 科学(41542)
- 财经(36911)
- 江(36650)
- 中心(34768)
- 经(33820)
- 业大(33373)
- 技术(32282)
- 范(31984)
- 所(31706)
- 师范(31689)
- 经济学(31411)
- 北京(30363)
- 农(30158)
- 州(29492)
- 研究所(28929)
- 经济学院(28281)
- 职业(27785)
- 基金
- 项目(178387)
- 科学(144346)
- 研究(136288)
- 基金(129498)
- 家(110447)
- 国家(109500)
- 科学基金(98044)
- 社会(86700)
- 社会科(82260)
- 社会科学(82244)
- 省(72513)
- 基金项目(67996)
- 教育(67644)
- 自然(62820)
- 自然科(61546)
- 自然科学(61535)
- 自然科学基金(60457)
- 划(59765)
- 编号(56900)
- 资助(52370)
- 成果(43766)
- 创(42792)
- 重点(40087)
- 课题(39749)
- 部(39556)
- 创新(39013)
- 发(37486)
- 国家社会(35646)
- 教育部(35459)
- 项目编号(34966)
- 期刊
- 济(101417)
- 经济(101417)
- 研究(67880)
- 中国(50943)
- 管理(42112)
- 教育(40215)
- 财(35898)
- 科学(31548)
- 技术(31410)
- 学报(30416)
- 农(25934)
- 大学(25737)
- 学学(23901)
- 融(18498)
- 金融(18498)
- 农业(18090)
- 财经(18022)
- 业经(17195)
- 经济研究(16847)
- 职业(15949)
- 经(15568)
- 技术经济(13615)
- 科技(13130)
- 策(12800)
- 统计(12694)
- 问题(12556)
- 坛(12059)
- 论坛(12059)
- 图书(11479)
- 商业(11367)
共检索到354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桑雷 马蕾
本文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大量不良供给和局部供给过剩并存的现象。显性的数据反映出的是高职毕业生的"高协议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却相对较低。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传统人才就业模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足的问题。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进行深层次剖析,传统人才就业模式存在"头轻脚重"、"供需错位"、"沟通不畅"等三大病症。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着眼于人才就业模式的创新改革,采取"对症下药"的办法,尝试从供应链的全过程入手,提出"从源头开始抓就业"的全程就业理念,主动探索研究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逐步构建起基于GPS导航的"三维联动、四阶融合"的人才就业工作新模式,实现了招生...
关键词:
高等教育供应链 人才就业模式 创新 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桑雷、马蕾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撰文,文章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剖析了高职院校传统人才就业模式存在的三大病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举措和实践。高职院校教育存在着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而大量的不良供给和局部的供给过剩的现象,反映出的是"高协议就业率"和"低对口就业率"的局面。"供应链理论"是由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指的是产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友德
强化商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于提高商科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多维需求等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国内外对商科人才培养日益重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系列成果,这对于我国商科类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作为办学百余年、集内外贸于一体的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高职商科 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明
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 培养模式 创新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选芒 赵居礼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适应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营造职业技术训练的教学环境,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环境 双师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树明 王继平 周晓刚
在高职院校与应用本科联合培养建设试点项目基础上,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同济大学和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合作设计企业职业培训与高校学术教育紧密耦合的高职-本科衔接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嵌入德国职业工种技术标准的课程体系,实施企业主导型工学交替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培养契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新风 陈姝佳 郭宇歌 张娟霞 张淑梅 岳圣茹 郭献章
结合"微创新"的思想与理论,融合"互联网+"的理论与知识,依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参考实验、实践教学大纲,师生共同设计并完成创新项目,其中综合性智能售卖机的研发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模式过程。通过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催生了一批新颖实用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成果,参与其中的师生的积极性与知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说明了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与推广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剑新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学"式向"导学"式转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研究,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构建,力求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及其评价的新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跃进
江苏省苏州市全面落实国家新形势下就业创业新政策,深入开展国家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探索以创业带动就业新模式,全面构建创业带动就业"五大体系",即务实惠民的政策体系、市场运作的发展体系、双向开放的引才体系、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积极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至2015年末,全市创业带动就业累计总规模突破100万人,全市登记失业率为1.9%。一、放宽创业市场准入条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建平 蒋雍君
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阐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并总结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创新。
关键词:
双元双创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实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全根
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背景和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为目标,以实行"校企共育"为主线的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较有特色的行业订单、嵌入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全面阐述了学院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文健
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核心问题。尽管我国高职院校从未停止过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但是,目前高职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基于极限学习过程理念,设计了"问题导向""学习中心"和"以学定教"的改革方案。在实践上,通过"三维整合"的学习过程重构、"六化同步"的教学过程优化和"多元协同"的保障支撑,推进改革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高职院校XLP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可以推广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极限学习 教学改革 学习过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妹
为实现培养既精通语言应用又有商务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本文借鉴国外北美地区提出的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模式理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打破原有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割的课程体系,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建设 CBE模式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玉
我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交往已经从经济、政治层面扩展到教育层面。实现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实践战略已成为我国与西方国家达成深化交流合作的突破口。而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则是这个实践战略的关键点。本文在合理界定国际人才涵义的前提下,立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针对如何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实践和研究,力求为我国经济社会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国际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