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1)
2023(15760)
2022(13805)
2021(12796)
2020(10846)
2019(24902)
2018(24549)
2017(47319)
2016(25659)
2015(28557)
2014(28150)
2013(27607)
2012(24995)
2011(22396)
2010(21825)
2009(19752)
2008(18821)
2007(16054)
2006(13559)
2005(11250)
作者
(73989)
(61715)
(61018)
(58094)
(38895)
(29727)
(27600)
(24497)
(23509)
(21487)
(20859)
(20629)
(19433)
(19109)
(19008)
(18866)
(18666)
(18432)
(17618)
(17466)
(15487)
(14981)
(14755)
(14007)
(13906)
(13507)
(13504)
(13476)
(12469)
(12318)
学科
(100869)
经济(100765)
管理(72267)
(69310)
(57650)
企业(57650)
方法(50266)
数学(44292)
数学方法(43735)
(26506)
(24688)
中国(24549)
(22248)
业经(21948)
地方(19358)
(19196)
贸易(19186)
(18588)
农业(18032)
技术(16443)
(16119)
(16049)
理论(16012)
财务(15979)
财务管理(15951)
环境(15781)
(15397)
企业财务(15104)
(13875)
(13265)
机构
大学(356912)
学院(355081)
管理(143411)
(138481)
经济(135668)
理学(126783)
理学院(125361)
管理学(122882)
管理学院(122279)
研究(116083)
中国(82395)
科学(75988)
(74065)
(64395)
业大(59810)
(59353)
(57709)
研究所(53672)
中心(52640)
农业(50963)
财经(49564)
(48601)
(45577)
(45445)
北京(45441)
师范(45005)
(42687)
经济学(41126)
(39606)
技术(37667)
基金
项目(260369)
科学(204042)
基金(189820)
研究(182712)
(168243)
国家(166899)
科学基金(143061)
社会(115341)
社会科(109389)
社会科学(109359)
(102084)
基金项目(101736)
自然(96373)
自然科(94179)
自然科学(94150)
自然科学基金(92453)
(86485)
教育(84322)
资助(77695)
编号(72958)
重点(58361)
(56597)
成果(56449)
(54614)
(54415)
科研(50840)
创新(50785)
课题(49655)
计划(49197)
教育部(48122)
期刊
(138240)
经济(138240)
研究(94321)
学报(64226)
中国(59236)
(56916)
科学(56025)
管理(49219)
大学(47997)
学学(45555)
(43528)
农业(39418)
教育(35612)
技术(30024)
业经(24178)
(23920)
金融(23920)
财经(22894)
经济研究(22455)
(20097)
(19542)
科技(18908)
问题(18480)
(18022)
业大(17487)
图书(17220)
技术经济(16464)
商业(16137)
资源(16057)
理论(15966)
共检索到484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杜建  张玢  唐小利  
在科研合作日益显著的趋势下,基于作者合作的学术影响力测度研究明显分为两方面:一是用合作这一因素对传统的引用影响力指标进行调整;二是直接测度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力,并探索与引用影响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度指标与其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均呈正相关。在科研合作的背景下,要综合评价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最后从科学交流模式和作者学术关系的视角,讨论双重测度作者学术影响力的理论依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瑞敏  张慧  杨雨华  
在阐释作者加权引用内涵与类型基础上,从非迭代加权引用和迭代加权引用两个视角构建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模型。以国际信息计量学领域学者为评价对象,比较和检验了这两种模型之间以及与其他普遍流行的指标模型——被引次数、h指数、传统加权PageRank、加权PageRank_D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结果表明非迭代加权引用模型与迭代加权引用模型之间有很显著的较强相关性,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迭代加权引用模型的检验效果最好,非迭代加权引用模型的检验效果居中,但AUC检验值也达到了0.9以上,检验效果亦优良。非迭代加权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瑞仙  张梦君  
[目的 /意义]作者学术关系是指从知识交流的角度出发,作者与作者之间表现出来的某种学术联系。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发现作者之间研究的相关度、学术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结构,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传播,对知识创新和国家知识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从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引用关系和作者链接关系3个方面对国内外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果 /结论]国内外学者对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共被引关系及作者链接关系的研究趋于丰富,对作者互引关系、作者耦合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未来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方向为作者重名问题分析、大数据引文挖掘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树青  杨建林  
[目的/意义]根据论文的被引次数来判断其学术影响力的高低,是目前最普遍的论文评价方法,但是被引次数指标忽视了引用内容的差异性,本研究试图加入引用情感这一因素,在被引次数评价指标基础上做出改进。[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被引次数—引用情感"CS指标的引用情感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引用情感权重并给出CS指标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验证新方法的可行性和现实效果。[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CS指标综合考虑了被引次数和引用情感两种因素,与单纯的被引次数指标相比,对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加全面,区分能力更强,未来可能成为一种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卫静  郑颖  
科学合作网络中作者的影响力通常是利用节点的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等指标来测度,或者是利用节点对合作网络连通性的破坏程度来进行衡量。这类测度方法指标单一,未综合考虑多项指标对作者影响力的影响,因而不能完全体现节点在合作网络中影响力的强弱。为避免人为因素对评价过程的干扰,文章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作者影响力,最后以ACM SIGKDD合作网络为例,测度和分析了科学合作网络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节点。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纲  郑彬彬  
【目的/意义】探索合著网络的节点权重指标在作者影响力测度方面的应用。【方法/过程】分析了合著网络中用于测度节点影响力的指标,并对其中类h混合中心性指标进行改进。以计算机领域核心期刊为例,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的节点权重指标在作者影响力测度上的优劣。【结果/结论】类h混合中心性指标可以和传统指标在高水平作者遴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可以在作者评价上形成互补。改进后的类h混合中心性指标能够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节点权重,能更好地反映作者的影响力。从合著影响力来遴选高水平作者,可以为相关机构的人才评价和引进提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慧玲  董坤  许海云  
[目的/意义]期刊影响力评价是科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对于优化期刊质量、促进科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综述国内外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从传统指标、影响因子系列评价指标、H指数以及衍生指标、类PageRank及其衍生指标、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社交媒体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以及跨学科期刊评价方法出发,总结现有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的特征及其不足之处。[结果/结论]现有评价指标融合度较差,较少考虑引文偏态与自引问题,且新兴的基于社交媒体的评价方法可行性有待商榷。未来应重视深度融合评价指标,引文偏态改进方法多样化,社交媒体期刊评价方法规范化以及跨领域期刊评价方法体系化。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霍朝光  董克  魏瑞斌  
数据驱动科学研究范式下,学术影响力预测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科学学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影响力预测研究旨在对论文、学者、期刊、机构等学术实体未来的科学影响力进行预测,从而指导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论文、学者、机构、期刊、项目、专利等不同学术实体影响力预测研究的进展;在概括各类预测研究以及相关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学术影响力预测研究的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和特征体系。在数据生产要素化、数据开放与数据共享的进一步推动下,有望形成新的综合性影响力指标,随着新的特征提取技术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发展,有望促成新的学术影响力预测模式,全面提升学术影响力预测的准确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丽婷  匡登辉  
[目的/意义]探讨引用和使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乃至行为特点,以考察使用作为评价指标的可用性和合理性。[方法/过程]收集WoS平台中两领域论文的使用和引用数据,比较使用量与被引量内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检验使用指标的可用性,探讨使用量与被引量的相关性以检验使用指标的合理性。[结果/结论]被引量和使用量在绝对值和累计值分布上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使用量累计次数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分布规律;使用和引用具有一定程度的统计正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与论文的出版时间紧密相关。引用和使用均可作为文献价值的表征而被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局限]WoS平台的使用数据(Usage)含义上具有笼统性,其与WoS引文数据比较可伪性较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臧思思  李秀霞  孔月  
[目的/意义]针对已有PageRank算法在作者评价中忽略时间因素的不足,提出一种评价作者学术影响力的新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应用PageRank算法的思想,计算学术社交网络中作者的PR值以区分作者贡献;其次,将作者论文被引时间的异质性融入PageRank算法,给出Time-PageRank(T-PR)算法;最后,以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作者文献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通过与PageRank算法对比发现,T-PR算法不仅能够识别该领域的核心作者,而且对作者影响力排名的区分效果更好,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清清  章成志  
按照不同的数据来源,目前图书的影响力评价研究可以分为基于频次数据、基于内容数据以及基于多维度数据三种评价方法。基于频次数据的评价方法在数据来源及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但是无法识别出购买动机差异、虚假引用等信息,难以判断图书内容涉及的深度与广度。基于内容数据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内容数据的深入挖掘,能够识别出用户的意图、态度、需求,但数据获取与处理的难度较大。基于多维度数据的评价研究通过整合不同的资源,构建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从而获取综合的评价结果,但数据获取的难度大,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难点。因此,在进行图书影响力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依据不同的评价需求进行选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志  陈兰杰  张志强  
[目的 /意义]综述目前顶尖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变化规律研究,为发现顶尖科学家学术成长规律提供研究方向。[方法/过程]首先界定顶尖科学家的范围,总结个人学术影响力的内涵及其定量测度方法,然后重点从学术影响力测度方法、规律研究方法、规律研究结果和顶尖科学家学术影响力变化规律假说这4个角度对顶尖科学家学术影响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 /结论]认为顶尖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变化规律现有研究中存在数据处理过于笼统等问题,指出今后5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萍  杨宇  邹德安  
[目的/意义]结合传统引文指标与学者文献的引用关系数据,对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测度。准确且高效地测度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使测度结果更加合理科学。[方法/过程]提出学者文献影响力测度指标,通过构建加权文献引文网络模型,结合文献被引频次和被引时间以及文献发表期刊当年的期刊影响因子,综合测度出文献重要性大小。根据学者对其所著文献的贡献度,综合测度出学者的文献影响力,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验证明该模型既考虑了学者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又区分了合著学者对其科研成果的贡献度的不同,相比影响因子、h指数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邱均平  伍超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我国计量学领域作者合作关系。选取2000~2010年论文数据,通过分析合著关系网络密度、中心性及小团体,得出计量学作者总体合作程度高,但核心作者间合作有待加强;刘则渊及邱均平为该领域中心作者;作者合作关系受地理位置影响大;该领域研究群体以图书情报、医学情报人员为主;各小团体均有其本身特点。通过本研究,以揭示该领域作者合作关系,促进知识交流及学科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邱均平  王菲菲  
科学研究中的作者合作关系对于资源共享、思想交流、知识传播、信息获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社会网络分析为主,辅以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国内竞争情报领域作者的合作关系进行深层次探索,并通过合作网络结构分析发现了该领域内潜在的合作团体以及其相应的研究主题,从而对作者间的知识交流以及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