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5)
- 2023(14247)
- 2022(12575)
- 2021(11730)
- 2020(9835)
- 2019(22673)
- 2018(22441)
- 2017(44005)
- 2016(23655)
- 2015(26379)
- 2014(26251)
- 2013(25624)
- 2012(22915)
- 2011(20398)
- 2010(19847)
- 2009(17735)
- 2008(16828)
- 2007(14276)
- 2006(12026)
- 2005(9948)
- 学科
- 济(90446)
- 经济(90345)
- 管理(67223)
- 业(64964)
- 企(54107)
- 企业(54107)
- 方法(46250)
- 数学(40809)
- 数学方法(40253)
- 农(24589)
- 财(24440)
- 中国(22921)
- 学(20165)
- 业经(19698)
- 地方(18361)
- 农业(16504)
- 务(16437)
- 财务(16367)
- 财务管理(16340)
- 企业财务(15605)
- 理论(15175)
- 贸(15138)
- 贸易(15133)
- 制(15118)
- 技术(14822)
- 易(14695)
- 环境(14292)
- 和(14096)
- 划(12647)
- 银(12295)
- 机构
- 大学(323564)
- 学院(322455)
- 管理(131896)
- 济(125134)
- 经济(122458)
- 理学(116460)
- 理学院(115169)
- 管理学(112898)
- 管理学院(112314)
- 研究(102932)
- 中国(73676)
- 京(66742)
- 科学(66373)
- 财(55841)
- 农(52276)
- 业大(50693)
- 所(49919)
- 中心(47467)
- 财经(46338)
- 研究所(46254)
- 江(44330)
- 经(42484)
- 范(42420)
- 师范(41989)
- 农业(41034)
- 北京(40914)
- 院(38244)
- 经济学(37663)
- 州(36129)
- 财经大学(35082)
- 基金
- 项目(236477)
- 科学(186973)
- 基金(173519)
- 研究(169623)
- 家(151832)
- 国家(150630)
- 科学基金(130648)
- 社会(107124)
- 社会科(101579)
- 社会科学(101554)
- 基金项目(93307)
- 省(92388)
- 自然(87363)
- 自然科(85399)
- 自然科学(85376)
- 自然科学基金(83818)
- 教育(78236)
- 划(77993)
- 资助(71024)
- 编号(68364)
- 成果(53212)
- 重点(52635)
- 部(52029)
- 发(49525)
- 创(49366)
- 课题(46163)
- 创新(46094)
- 科研(46078)
- 教育部(44620)
- 大学(44176)
- 期刊
- 济(125810)
- 经济(125810)
- 研究(87645)
- 中国(53406)
- 学报(53102)
- 科学(48661)
- 农(46543)
- 管理(45865)
- 财(41960)
- 大学(40449)
- 学学(38380)
- 教育(33008)
- 农业(32632)
- 技术(27975)
- 融(22447)
- 金融(22447)
- 业经(21587)
- 财经(21582)
- 经济研究(20228)
- 经(18371)
- 问题(16641)
- 业(16217)
- 科技(15987)
- 图书(15963)
- 版(15379)
- 理论(15097)
- 技术经济(14910)
- 资源(14765)
- 实践(13996)
- 践(13996)
共检索到438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辉云 李莜蓓
在传统的权重—TOPSIS法、权重—灰色关联—TOPSIS法与线性加权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余弦相似性的改良型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到2006年~2015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研究中.结果表明:1)该方法切实可行,评价结果真实客观.2)研究期内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波动趋势各异.3)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两极分化现象严重.4)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既相对稳定又相对紊乱.
关键词:
余弦相似性 中部六省 新型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吴彪 王雪 梅晓丹
[目的]为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黑土区耕地资源、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参考。[方法]文章以黑龙江省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6年4个时期13个地市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耕地利用耦合协调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综合发展指数总体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新型城镇化与耕地利用耦合度不高,长期处于颉颃阶段,但耦合度指数为波动上升趋势;新型城镇化与耕地利用耦合协调度尚存在一定差异,但尚在可控范围内,需持续关注,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进行科学合理调整。[结论]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耕地利用耦合协调度尚存在一定差异,但尚在可控范围内,需持续关注,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进行科学合理调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新国 谢赤 朱玉国 杨敏佳
以中国基金市场中123家基金公司持有的投资组合为样本,综合运用余弦相似度(CS)和最小生成树(MST)方法,考量基金市场复杂网络。结果显示:各家基金公司持有股票组合的相似程度比持有债券组合的相似程度更高,表明他们持有的债券组合较之股票组合更加多元化,基金公司持有的股票相对集中于市值大、成长性高的公司。同时,全部资产投资组合、股票投资组合和债券投资组合等三类基金MST网络的节点度均服从幂律分布,表明大多数基金公司以少数强影响力基金公司为中心聚集起来,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业务关联。此种网络结构特征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向基金聚集团体集中,其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偏弱,也不利于满足投资者的理财多元化需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琳 李冠杰
运用熵值法,依据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环境建设、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五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评价2014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研究表明:①城镇化质量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呈显著"哑铃型"分化;②城镇化质量呈明显空间集聚特征,且殊三角地区的城镇化质量领衔全省。③城镇化效率偏低、城乡统筹滞后于城镇化质量的发展。④城镇化质量与城镇规模无关,但与FDI有一定对应关系。⑤政府调控、经济驱动及发展要素是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三大因素,其中政府调控是可为城市带来发展机遇的外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祥福 余陈燚 蒋正云 周杰文
从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双重复合系统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差异及二者的整体耦合协调关系。结果显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协调指数约为0.43,目前整体处于过渡状态中的濒临失调阶段,城镇化发展整体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省内各地区二者的耦合协调情况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除省会南昌市外,其他地区均处于失调衰退和过渡阶段,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水平不同步且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区际不平衡,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态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士杰 李勇刚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界定,以2000-2014年中部六省的相关数据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城镇化质量逐年增长,且呈趋同趋势。将城镇化动力因子分为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和内源力,多元线性回归与空间面板分析的结果表明,市场力是促进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真实动力。据此,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出了综合解决准市民、市民、农民"三类人"的发展问题是未来中部六省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动力因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荣天 李传武
基于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以安徽省为例,综合利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GIS趋势面分析及空间统计模型等方法对2000—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1)2000年后安徽省城镇化效率总体上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技术进步变化是推进城镇化效率增长的主动力,3个时间断面均呈现出效率东西方向递增、南北方向倒"U"型分布形态。(2)城镇化效率在全局空间均表现出较显著的集聚分布,即城镇化效率高(低)的地域空间相毗邻;城镇化效率局部热点区形成"合肥—芜湖"核心区,且不断向周边
关键词:
城镇化效率 DEA模型 时空分异 安徽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崔许锋
本文采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复合指标测度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测度山地民族地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非均衡性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山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度、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持续上升,协调发展类型从严重失调向初级协调优化,三者呈现融合的趋势。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持续存在,2006年以后出现人口城镇化滞后现象。山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水平划分为失调衰退、协调过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城镇化发展度持续偏低是协调发展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分布格局与其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符。各省区协调发展水平分布比较均衡,但区域阶段性分异明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孔造杰 李斌
为解决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多维需求的集成与筛选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坐标及余弦相似度的创新需求筛选方法。首先采用创新需求三维坐标来表示每项创新需求,其次应用矢量模的计算方法确定每项创新需求强度的大小,根据余弦相似度计算创新需求与基准创新需求间的相似度,以需求强度和相似度为基础,构建一个创新需求四分图来对创新需求进行直观的筛选,计算出每项创新需求的创新集成度来对创新需求做出精确的筛选,将二者相结合组成系统的筛选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雄元 高曦 何捷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审计师充分识别、评估和判断影响公司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因此风险信息披露可能会影响审计师的风险感知进而影响其审计行为,然而现有文献并未关注。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管理层分析与讨论"中与风险有关的信息,从文本相似度视角研究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发现: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余弦相似度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说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余弦相似度降低了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信息质量较高组以及公司显性风险较小组,说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余弦相似度较高是因为公司没有新增风险而并非公司隐藏了风险,余弦相似度较高的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通过省去部分审计工作程序进而降低审计费用。
关键词:
年报风险信息披露 余弦相似度 审计费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哈梅芳
本文围绕宁夏19个市县运用计量模型展开产业结构变动时空分异研究。结果显示:宁夏城镇化响应整体逐渐提升,南北差距逐渐缩小,R2强于R3,且R2较平稳,呈"北强、中弱"特征,R3波动变化趋势呈"中强、南弱"特征,总体上南部响应度较低,空间差异格局较明显。在对19个市县响应特征归类后,提出了相应针对性措施。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红霞 张雪茹 洪永胜 聂艳
城镇化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和空间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兼顾"质"与"量"、"时"与"空"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区,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城乡统筹发展及开放程度6个维度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构建的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和系统聚类相结合的城镇化质量测度的新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5年、2010年、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2005年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近10年的增长幅度为10.35%,3个研究时点各地级市城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亚运 余坚 张毅
新型城镇化和碳达峰能否协同发展事关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现代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论文创新性地提出碳达峰潜力指数概念,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两者进行量化评估,并分析二者的时空耦合关系与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碳达峰潜力耦合协调度随时间演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不同省份呈现出异质性特点。(2)就地区而言,新型城镇化与碳达峰潜力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梯度特征,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3)就互动关系来看,新型城镇化对碳达峰潜力的增强效应较为显著,碳达峰潜力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促进效应还有较大改进空间。最后针对以上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茵
新型城镇化和商贸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能否走上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估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定政策依据。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和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通过变异模型分析发现,两者之间耦合协调度内部差异逐年趋于稳定。第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与全国耦合协调度均值相吻合,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低。第三,互动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互为格兰因果关系,且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在短期内受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强,但是长期来看逐渐变弱;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推动作用逐渐变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亚运 余坚 张毅
新型城镇化和碳达峰能否协同发展事关中国能否走出一条现代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论文创新性地提出碳达峰潜力指数概念,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两者进行量化评估,并分析二者的时空耦合关系与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碳达峰潜力耦合协调度随时间演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不同省份呈现出异质性特点。(2)就地区而言,新型城镇化与碳达峰潜力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梯度特征,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3)就互动关系来看,新型城镇化对碳达峰潜力的增强效应较为显著,碳达峰潜力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促进效应还有较大改进空间。最后针对以上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