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1)
- 2023(11502)
- 2022(9404)
- 2021(9153)
- 2020(7606)
- 2019(17590)
- 2018(17692)
- 2017(33144)
- 2016(18227)
- 2015(20970)
- 2014(20952)
- 2013(19212)
- 2012(17197)
- 2011(15158)
- 2010(14949)
- 2009(13315)
- 2008(12517)
- 2007(10903)
- 2006(8972)
- 2005(7433)
- 学科
- 济(63465)
- 经济(63391)
- 管理(49354)
- 业(43376)
- 企(36719)
- 企业(36719)
- 方法(33926)
- 数学(30474)
- 数学方法(29771)
- 中国(17262)
- 农(16587)
- 财(16100)
- 理论(15382)
- 学(13492)
- 业经(13303)
- 教学(13274)
- 制(11938)
- 教育(11463)
- 地方(10737)
- 农业(10628)
- 技术(10555)
- 和(10494)
- 务(10250)
- 财务(10182)
- 财务管理(10155)
- 贸(10039)
- 贸易(10034)
- 易(9762)
- 体(9727)
- 企业财务(9587)
- 机构
- 大学(239841)
- 学院(239001)
- 管理(92072)
- 济(88156)
- 经济(86163)
- 理学(80441)
- 理学院(79599)
- 管理学(77583)
- 管理学院(77154)
- 研究(71456)
- 中国(52333)
- 京(49132)
- 科学(45005)
- 财(40553)
- 农(36796)
- 业大(36352)
- 江(35453)
- 中心(34533)
- 范(33825)
- 所(33789)
- 师范(33385)
- 财经(32782)
- 研究所(31135)
- 经(30003)
- 北京(29899)
- 技术(29448)
- 农业(28988)
- 州(27893)
- 经济学(26894)
- 院(26873)
- 基金
- 项目(169681)
- 科学(133379)
- 研究(126458)
- 基金(120615)
- 家(104615)
- 国家(103750)
- 科学基金(90281)
- 社会(77306)
- 社会科(73143)
- 社会科学(73126)
- 省(68562)
- 基金项目(63298)
- 教育(63144)
- 自然(59117)
- 自然科(57837)
- 自然科学(57821)
- 划(57243)
- 自然科学基金(56730)
- 编号(53278)
- 资助(49763)
- 成果(43288)
- 重点(38278)
- 课题(37426)
- 部(37242)
- 创(36179)
- 发(35230)
- 创新(33626)
- 大学(33515)
- 项目编号(33079)
- 科研(32981)
共检索到338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泉
当前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人才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为人们所重视,各个院校对人文素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调查显示,我国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成效较低,无法满足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措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体育人文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思政教育模式及其具体实现手段,以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伟
随着人本主义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人为本这一全新发展理念迅速普及,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以人为本理念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可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人类社会持续变迁与发展实况,从而为人们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基于此大环境,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严格遵循人本主义原则,提出并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应通过该理念指引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自主参与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基础课程,理应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贯彻落实于具体教学环节。对此,本文将结合朱明江编著的《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理论解析与模式创新研究》,充分掌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本质内涵前提下,深究如何有力推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运行,以便高效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最终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华夏 陈雷 孟令钗 孔德忆
教育既是继承人类文明的载体,又是推进人类社会前行的动力,它的发展必须匹配生产力,其创新也必然契合生产规律。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宏观教育概念下的一种形式,在新时期社会结构、要素、关系等变化下,自然也要谋求自身的教学模式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应跳出学科限制,将自身融入社会发展进程的广域空间,不断吸收外界知识信息、关注产业动态、聆听大众需求,据此构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促进高校体育学科理论及实践内涵的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理念与实践教学研究》一书由刘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鹏 卢德林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不断推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由冯坤野编著,该书指出体育教学应当认真研究与信息化融合的路径,采用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资源的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该书共分为六章,分别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综述、体育教学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教学方法运用与变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研究及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遐龄
在"强化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进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团队为基础、激发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注重人的创造性与实践性的TBL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TBL模式 体育教师 团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亚男
通识教育与知行合一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共识。本文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基础前提,通过总结近年来教学实践的经验,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知行合一教学摸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知行合一 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耿银贵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建设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育愈发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体育学科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就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现状来说,体育教育仍然围绕应试教育开展,即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够全面,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不够到位,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教研工作的和谐开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万忠玉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所提出的,其挑战了传统"一元智能"教育理论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机制等,在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将其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可引导高校体育教师重新发现学生的认知能力、重新认识学习与实践的联系,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人员重新定位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重新设置教学过程。由卢丹旭等著写的《体育教学与模式创新》(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12月版)一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莹莹 刘涛锋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的缺陷,在以竞技体育价值为引领的高校体育学科建设活动中,体育学科越发的封闭、孤立,造成人文价值不断被边缘化,以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追求被简化为"肢体教授",即不断追求以科学的方法提高体育成绩,而体育所蕴含的美育价值、德育价值、文化价值等被雪藏起来。由张丽蓉、董柔、童舟共同编著的《人文精神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一书立足学科融合背景,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燕丹 黄汉升
全球普遍重视人权的呼声使大学中特殊需要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调查与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现行的三种模式并不能真正实现帮助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体育教育目标。指出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应在重视对个体生命关怀的前提下,从政策法规、课程设计、援助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殷征辉
对终身体育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论述了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之间的关系;以终身体育为视角审视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
终身体育 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放
新时代开启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新征程,要求高等院校在教学课堂中融入丰富多彩的思政元素,从而切实把握思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目前,体育课程虽作为一门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学科,但多数高校对其思政课堂教育还停留在课本知识的解读、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这与社会现实应用严重脱节,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2017年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任婷婷所著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与模式构建》一书,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与构建问题,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角度分别以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时代背景、哲学思考、发展模式研究等八个章节进行阐述。该书不仅注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论述探讨,而且在指出传统模式弊端的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笔者结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TY006)、河南工业大学高教改革课题(GJYJ-ZB04)的研究解读该书,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制度改革带来创新理念,共同实现教学质量与思政效果的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猛
体适能是反应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力的重要概念,是衡量机体各项素质的重要指标。文章界定了体适能的概念,概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体能现状及高校体育课存在的弊端,高校开设体适能课,有利于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探讨了体适能的实施策略,即结合体适能的目标,增加高校体育运动项目,发挥体适能的功能,转变高校体育教学方式,推广体适能的量化性,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适能 教学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攀
<正>我国于2019年提出体育强国战略,即将全面健身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各个教育各个阶段要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及体质干预,通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真正意义上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在体育强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与改革就十分重要。现今众多高校体育教学仍旧集中在传统运动项目上,再加上资源分配不均和缺乏个性化教学,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较低,这样不仅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锻炼,也无法更好落实体育强国战略。为此,高校体育教学亟需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应从教学模式创新的角度推进教学改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春兰
翻转课堂模式适应于我国信息化教育需求,在很多领域的应用研究效果良好,而我国大部分高校游泳课开设在夏季学期后半期,游泳课程出现学习时间短,任课教师教学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零基础学生群体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打破传统学习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专业简单的学习视频。本文在概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论述高校体育游泳课运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游泳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
翻转课堂模式 高校体育 游泳课 教学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