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6)
- 2023(12796)
- 2022(11309)
- 2021(10676)
- 2020(8944)
- 2019(20790)
- 2018(20606)
- 2017(40401)
- 2016(21635)
- 2015(24450)
- 2014(24283)
- 2013(23765)
- 2012(21400)
- 2011(18984)
- 2010(18475)
- 2009(16390)
- 2008(15578)
- 2007(13128)
- 2006(11107)
- 2005(9031)
- 学科
- 济(86692)
- 经济(86523)
- 管理(64069)
- 业(58960)
- 企(49767)
- 企业(49767)
- 方法(43370)
- 数学(38265)
- 数学方法(37727)
- 农(21941)
- 财(21862)
- 中国(20202)
- 业经(18306)
- 学(16953)
- 地方(15932)
- 农业(14521)
- 理论(14398)
- 贸(14390)
- 贸易(14386)
- 务(14079)
- 技术(14060)
- 财务(13988)
- 易(13968)
- 财务管理(13957)
- 制(13801)
- 和(13414)
- 企业财务(13231)
- 环境(13024)
- 划(11653)
- 银(11108)
- 机构
- 大学(295790)
- 学院(294865)
- 管理(124125)
- 济(114932)
- 经济(112449)
- 理学(109398)
- 理学院(108284)
- 管理学(106260)
- 管理学院(105743)
- 研究(90511)
- 中国(65571)
- 京(61017)
- 科学(56976)
- 财(51248)
- 业大(44806)
- 农(43561)
- 所(42842)
- 财经(42511)
- 中心(42442)
- 江(39698)
- 研究所(39549)
- 经(38937)
- 范(38438)
- 师范(38073)
- 北京(37610)
- 经济学(34231)
- 农业(34085)
- 院(33643)
- 州(32778)
- 财经大学(32128)
- 基金
- 项目(215338)
- 科学(170320)
- 研究(157726)
- 基金(157293)
- 家(136094)
- 国家(134983)
- 科学基金(117800)
- 社会(99169)
- 社会科(93947)
- 社会科学(93923)
- 基金项目(84583)
- 省(84039)
- 自然(77748)
- 自然科(75971)
- 自然科学(75954)
- 自然科学基金(74564)
- 教育(73177)
- 划(70451)
- 编号(64729)
- 资助(64364)
- 成果(50558)
- 部(47602)
- 重点(47314)
- 创(45169)
- 发(44748)
- 课题(43301)
- 创新(42070)
- 科研(41553)
- 教育部(41302)
- 大学(40753)
- 期刊
- 济(115024)
- 经济(115024)
- 研究(80554)
- 中国(48939)
- 学报(44856)
- 管理(43126)
- 科学(41775)
- 财(38596)
- 农(38273)
- 大学(34840)
- 学学(32843)
- 教育(32254)
- 农业(27185)
- 技术(26943)
- 融(20385)
- 金融(20385)
- 业经(19794)
- 财经(19630)
- 经济研究(18266)
- 经(16654)
- 图书(15485)
- 问题(15180)
- 理论(14742)
- 科技(14598)
- 技术经济(14019)
- 实践(13748)
- 践(13748)
- 业(13197)
- 版(13172)
- 商业(12767)
共检索到400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广平 陈立文 尹志军
现有住房保障对象界定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且鲜少考虑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问题。文章以"价格"为导向,基于按揭贷款和租金收入比视角分别给出了产权型保障房和租赁型保障房的住房保障对象界定思路与方法。以天津市为案例,在明确界定不同类别保障房的保障对象的基础上,确定了天津市不同收入群体各类保障房支出费用占家庭收入的上限与下限,应用上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两个案例的准入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保障房准入标准设计需要全面考虑"价格"和"住房支付能力",而且应当以家庭收入"范围"取代"界线"来界定保障房准入标准。本研究思路与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保障房 家庭收入 贷款风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腊梅
我国住房保障对象经历了从中低收入家庭向低收入家庭的演变。但对低收入家庭的不同理解导致政策实施中住房保障面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巨大反差,如何界定住房保障对象成为一个难题。作为住房保障对象的低收入家庭,其界定依据是住房支付能力,而测度住房支付能力的关键是家庭月住房消费收入与目标住房所需月还款额。由此,构建基于收入增长的住房支付能力模型,并借助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从而从消费者需求角度界定了我国住房保障对象。
关键词:
住房保障对象 低收入家庭 住房支付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富强 颜伟 吴静
住房保障对象的精准界定,是提升住房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当前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很少考虑到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探究住房支付能力内涵及分析指标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典型城市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住房保障对象进行界定并分类、分级保障,最后将住房保障对象与保障方式精准衔接。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既能够赋予住房困难家庭更多的保障机会,显著提高住房保障效率,也能够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住房保障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春燕 张仕廉
为合理制定保障性住房的租金,在分析国内外保障性住房现行租金定价机制的基础上,从保障性住房的可接受性原则出发,提出依照承租人支付能力的不同进行差别化定价,结合保障性住房的区位因素进行租金修正,并对重庆市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模型应用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租金定价 支付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肇宇 刘树枫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例,通过使用经居民剩余收入比调整后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方法来分析计算我国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经济适用房的需求状况,之后再与近年来的经济适用房供给数量做比较,求得供求缺口比例,基于此来说明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较大的供求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剩余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妍捷 牛渊
保障性住房旨在为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所,其供应规模、覆盖范围主要由需要保障的对象来确定。然而在住房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我国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的原因致使住房保障对象的遴选甄别及覆盖范围上存在一系列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结合以往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的经验,保障性住房政策也在不断调整,特别是"三房合一"的逐步实施,势必会造成保障对象遴选及其范围的调整。因此,应从保障性住房类型角度入手梳理住房保障方式的演变历程,总结不同保障方式所覆盖的保障对象范围,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切实做到对全部住房真实困难
关键词:
保障对象 遴选标准 保障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虹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的制定主要从成本角度考虑,或按照周边商品房的价格进行调节。就此运用多种方法对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支付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该类住房价格和租金部分脱离居民支付能力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住房价格 住房支付能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玉坤 杨坤
住房保障对象划分是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依据住房消费收入比、房价收入比等指标,采用统计分组法与倒推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划分识别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得出我国现阶段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应涵盖城镇居民中的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收入户,保障住房覆盖率为40%。对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应采用租金补贴方式;对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可采用租金补贴也可采用购房补贴方式,具体可由被保障对象自由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广平 陈立文 潘辉
文章首先选取29个省市为样本对象,以房价收入比作为住房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运用泰尔指数对其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随后,计算了经济适用房价格区域差异和供给区域差异的泰尔指数,并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不同空间尺度上的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与经济适用房价格区域差异和供给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住房支付能力区域的总体差异变化趋势较为平稳,住房支付能力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经济适用房对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适用房价格区域差异造成的。最后,文章从关注东部地区住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德坤 张俐 陆亚萍
住房保障准入标准线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保障政策实施的效率和公平。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应用剩余收入法构建支付能力模型,对青岛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青岛市现行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较为合理,但存在政策变更时衔接不畅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适度降低保障性住房准入收入标准限定;灵活参照各相关动态因素制定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稳步推进产权型保障性住房向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过渡,逐步剥离附着于房屋所有权上的福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耿媛元 刘洪玉
当前我国住宅市场的供给结构逐渐形成三个层次:面向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和面向其他较高收入家庭的市场价商品住宅。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出发点是使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具有住房支付能力。本文将系统地讨论住房支付能力的含义、度量指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娜 郭宗逵
住房保障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在我国目前必须扩大住房保障范围的情况下,文章根据住房过滤、房价收入比、租金收入比等理论,对保障房房源供给和保障对象界定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住房保障范围扩大 房源供给 保障对象界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进涛 谭术魁 汪文雄
运用文献法和归纳法,介绍了国外对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涵界定、测度方法、影响因素、低住房可支付能力带来的后果以及提高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对策等研究成果,归纳了国外研究的特点;结合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从视角、内容、方法等方面开展我国住房可支付能力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住房可支付能力 城市居民 概要 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富强 颜伟 刘庆华
产权份额的科学合理确定是共有产权住房能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有产权住房模式作为住房保障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实现了住房保障对象覆盖面的扩大,为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问题提供了思路,而且能够最终实现住房所有的美好愿景。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共有产权住房产权份额确定模型,分析了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以及购买共有产权住房的产权比例,同时对政府能够承受的最大产权份额进行测算,最后以江苏省为例实证分析了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共有产权住房产权份额比例分配,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制定共有产权住房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共有产权住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戚文举 叶荣德
文章以供求理论为框架,从需求视角、供给视角以及供求失配视角对国外住房支付能力测度研究进行了总结梳理,并以层次性、全面性、细分性、数据可获性、目的性为基本原则对这三个视角下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三个视角下的研究各有侧重,各具优劣。但是,相比起供给视角、供求失配视角而言,需求视角下的研究相对成熟,其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了比率法和剩余收入法,比率法又有传统比率法和质量调整比率法两种。文章认为,今后可以以供给失配视角下的研究为第一综合层次,以需求视角和供给视角下的研究为第二细分层次,整合现有研究成果,并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测度 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