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0)
- 2023(10900)
- 2022(9215)
- 2021(8486)
- 2020(7312)
- 2019(17043)
- 2018(16924)
- 2017(32982)
- 2016(17683)
- 2015(20611)
- 2014(20657)
- 2013(20284)
- 2012(18203)
- 2011(16103)
- 2010(15714)
- 2009(14039)
- 2008(13656)
- 2007(11945)
- 2006(9705)
- 2005(8211)
- 学科
- 济(73283)
- 经济(73215)
- 管理(53768)
- 业(48525)
- 企(40347)
- 企业(40347)
- 方法(38737)
- 数学(34940)
- 数学方法(34515)
- 农(19223)
- 财(19158)
- 中国(18521)
- 业经(15173)
- 学(14698)
- 环境(14665)
- 贸(13905)
- 贸易(13903)
- 地方(13550)
- 易(13529)
- 务(12910)
- 财务(12848)
- 财务管理(12818)
- 农业(12420)
- 理论(12070)
- 企业财务(11882)
- 和(11877)
- 制(11273)
- 划(10747)
- 技术(10626)
- 银(9675)
- 机构
- 学院(249832)
- 大学(246713)
- 济(101592)
- 管理(101009)
- 经济(99617)
- 理学(88503)
- 理学院(87648)
- 管理学(86100)
- 管理学院(85647)
- 研究(74724)
- 中国(55480)
- 京(49682)
- 科学(46520)
- 财(44516)
- 农(39566)
- 业大(38048)
- 中心(36917)
- 财经(36877)
- 所(35933)
- 江(35501)
- 经(33519)
- 研究所(33067)
- 经济学(31390)
- 农业(31386)
- 范(30707)
- 师范(30366)
- 北京(30143)
- 经济学院(28695)
- 州(28213)
- 经济管理(27705)
- 基金
- 项目(175605)
- 科学(138768)
- 基金(127827)
- 研究(127602)
- 家(110606)
- 国家(109732)
- 科学基金(95680)
- 社会(80684)
- 社会科(76627)
- 社会科学(76606)
- 省(70448)
- 基金项目(68634)
- 自然(63014)
- 自然科(61562)
- 自然科学(61544)
- 自然科学基金(60393)
- 教育(60251)
- 划(58749)
- 资助(52007)
- 编号(51924)
- 成果(39959)
- 重点(39682)
- 部(39110)
- 发(37810)
- 创(37379)
- 课题(35125)
- 创新(34936)
- 科研(34765)
- 教育部(33870)
- 人文(33204)
- 期刊
- 济(100341)
- 经济(100341)
- 研究(62992)
- 中国(41137)
- 学报(36962)
- 财(35464)
- 科学(34216)
- 农(34206)
- 管理(33735)
- 大学(28418)
- 学学(26966)
- 技术(26273)
- 教育(24082)
- 农业(23463)
- 业经(18075)
- 融(17749)
- 金融(17749)
- 财经(17415)
- 经济研究(16535)
- 经(14946)
- 问题(13609)
- 业(12848)
- 统计(12690)
- 技术经济(12634)
- 商业(12335)
- 版(11813)
- 策(11661)
- 理论(11453)
- 财会(11297)
- 资源(11258)
共检索到337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蔡凌曦 杨晶
随着当前物流行业低碳发展的需要,低碳物流人才成为极为稀缺的资源。以低碳物流的发展方向为研究背景,以低碳物流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低碳、低碳物流的内涵,并结合人才资源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低碳物流人才必需具备的三个核心能力:低碳物流的意识特质、低碳物流的知识结构、低碳物流的能力保障。
关键词:
物流业 低碳物流 物流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海平
针对我国目前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当中存在着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问题及培养机构与人才需求机构缺乏有效联动的现象,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以劳动力就业市场供需为导向,创新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开拓产、学、研多维联动的人才培养平台。
关键词:
就业 物流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尚俊 刘君
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物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特征和新疆高校当前物流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对新疆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专业建设 人才需求 新疆高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春玲
文章首先梳理了目前存在的低碳经济定义,找到各种定义的共同点,给出低碳经济的定义,从五个方面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说明,整理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定义,分析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异同。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定义 内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健
本文目的是通过辨析,正确认识日本产业部门在低碳竞争力上的优势与劣势,避免中国和日本在低碳经济领域合作上的盲目性。主要运用国际比较的方法,首先,从实现削减碳排放目标的能力、与环境和能源相关的创新能力、低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个方面,对日本产业部门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辨析。认为,日本产业部门的低碳竞争力并不像其所掌握的低碳技术那样强大,一方面在实现削减碳排放目标的效果、高"投入—产出"的低碳创新能力、太阳能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保持着强大的低碳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在CO2排放效率、一些可再生能源相关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着相对劣势。最后,从提高中日两国在低碳领域合作效率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既要...
关键词:
日本 产业 低碳竞争力 CO2排放 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毕克新 黄平 杨朝均
首先通过辨析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及其相关概念,系统地提出了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概念的内涵。然后以传统创新系统为理论基础,从系统边界和系统结构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功能与结构三个方面剖析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概念的内涵。最后基于产业和地理维度阐释了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和跨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以及国家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和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和分析侧重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晶
通过总结湖北省物流产业升级现状,分析湖北省对物流人才需求较大行业的特点,并从学历要求、工作经验和岗位层次等方面探究湖北地区的物流人才需求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地区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湖北 物流业 产业升级 人才需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海峰 靳小平 贾兴洪
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凸显的背景下,物流集群表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然而,对物流集群的内涵和特征认识不清,以致严重影响到物流集群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回顾产业集群理论入手,结合物流产业的自身属性,揭示了物流集群的内涵,明确了其独有特征,分析了在物联网环境下物流集群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物流集群 物流园区 内涵 特征 物联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玉
着眼于旅游物流的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分析国内旅游物流主要学术观点,对旅游物流的内涵进行了基础性界定和辨析,首次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旅游物流概念。
关键词:
旅游物流 内涵 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丽萍 李彤 杨红雄
中国面临着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压力,碳税辅以碳排放权交易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减排政策工具。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实行碳税的现实条件,对碳税税制要素、税率、征税环节、税收收入的归属与使用、税收减免与补偿等相关政策配套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减排效果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多种模型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对碳税的技术路径进行设计;揭示动态条件下碳税税制要素的构成与选择;指出税率是碳税政策实施的关键环节,且存在最优的碳税减排税率;辨析中性税收实施方式下多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和最优税收返还模式;分析碳税及其政策配套的减排效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碳排放 碳税 碳减排 税率 中性税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小勇 包学雄
社会福利是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宽泛外延的概念,但一直缺乏公认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理念对社会福利进行了描述和解释;而从词义内涵、产生根源、政策目标、服务对象、内容范围、资源结构等方面看,无论是作为学术概念还是社会制度,"社会福利"都应该包含并取代"社会保障"。从长远来看,中国社会福利的战略升级是必然的。未来的社会福利体系应包括基于就业的职业福利、基于公民资格的政府福利、基于收入的商业福利和基于爱心的慈善福利四部分。但从现实来看,这又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概念辨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俊丽
指出做为高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仿真实训教学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为便利的学习实践机会,但仿真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包括仿真环境建设、仿真实训内容设置、仿真实训教学方法等,当前我国高校物流专业仿真实训教学在以上问题上均存在不足,因此必须基于社会物流人才需求从几方面着手改进高校物流专业仿真实训教学,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
高校 物流专业 仿真 实训教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媞
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物流人才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源泉。物流人才的频繁流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如何留住人才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对博弈论相关理论进行阐述说明的基础上,构建了物流人才流动博弈模型,分纯策略纳什均衡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两种情形,探讨物流人才流动中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博弈策略,从雇主的挽留成本、雇主的挽留收益、物流人才流动的额外收益、物流人才流动损失和雇主的挽留奖励五个方面探讨了该模型给现实带来的借鉴。
关键词:
物流人才 人才流动 博弈论 博弈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广友
文章首先分析了"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物流人才培养理念难以适应"双创"环境要求,物流人才培养主体过度依赖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导向出现偏差,物流实践教学中欠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物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且数量不足。然后提出了"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对策:树立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的理念;打造多主体物流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建立"分阶段+课程模块"的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实际项目+双导师"制为抓手,优化物流专业师资配置;完善物流专业实践教育管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