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93)
2023(19674)
2022(16881)
2021(15439)
2020(12876)
2019(29048)
2018(28895)
2017(55203)
2016(29606)
2015(33073)
2014(32872)
2013(32228)
2012(29770)
2011(26842)
2010(26901)
2009(24688)
2008(23467)
2007(20499)
2006(18123)
2005(15950)
作者
(84573)
(70456)
(69955)
(66367)
(44610)
(33556)
(31785)
(27620)
(26770)
(25030)
(23826)
(23729)
(22337)
(22110)
(21718)
(21490)
(20885)
(20527)
(20122)
(20044)
(17487)
(17291)
(16985)
(16215)
(15911)
(15609)
(15486)
(15347)
(14181)
(13840)
学科
(136881)
经济(136754)
管理(85577)
(80608)
(65889)
企业(65889)
方法(54237)
数学(46831)
数学方法(46238)
中国(35403)
(34268)
地方(31867)
业经(29875)
(28068)
(27679)
农业(23332)
技术(22426)
(22017)
贸易(22004)
环境(21796)
(21637)
(21248)
理论(20468)
(19615)
(18709)
银行(18661)
(18596)
金融(18593)
地方经济(18311)
(17922)
机构
学院(419184)
大学(417688)
(175500)
经济(171888)
管理(164442)
研究(143727)
理学(141918)
理学院(140391)
管理学(137865)
管理学院(137130)
中国(106210)
(88738)
科学(87442)
(76639)
(71439)
(65939)
研究所(64916)
中心(64764)
(61460)
财经(61432)
业大(61228)
(56122)
北京(56085)
(55845)
师范(55572)
经济学(53281)
(52543)
农业(51207)
(49875)
经济学院(47699)
基金
项目(285378)
科学(225065)
研究(210427)
基金(206110)
(179025)
国家(177545)
科学基金(153047)
社会(133571)
社会科(126676)
社会科学(126647)
(112404)
基金项目(108865)
自然(98215)
教育(97003)
自然科(95920)
自然科学(95900)
自然科学基金(94154)
(93836)
编号(85984)
资助(84641)
成果(68585)
(64389)
重点(64132)
(62520)
(59727)
课题(59326)
创新(55745)
国家社会(54957)
科研(54016)
教育部(53994)
期刊
(198001)
经济(198001)
研究(124840)
中国(81204)
学报(62832)
管理(62253)
(60127)
科学(59530)
(57441)
大学(48308)
教育(48126)
学学(45534)
农业(42013)
技术(40552)
(35537)
金融(35537)
业经(32785)
经济研究(32311)
财经(29912)
(25835)
问题(25118)
技术经济(22349)
(21530)
图书(21105)
科技(20493)
商业(19384)
统计(19077)
理论(19018)
现代(18965)
(18519)
共检索到622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卫国  
低碳经济是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性强、低耗能、低污染等特点,与低碳经济具有高度契合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推动产业向低碳化转型,促进低碳经济的纵深发展。文章认为,在低碳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应该更加强化低碳发展理念,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低碳制度建设和加强技术创新等途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小兰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由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污染的独特特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污染一直没有引起注意。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生的污染必须要引起重视。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走循环经济之路进行研究,以促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润斌  
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构建对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发展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对构广西建新的战略支点具有强大的引领和带动功能。文章认为,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是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引领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与周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打造以北部湾经济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驱动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  
高新技术产业符合绿色经济发展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借鉴产业生态学理论,有利于建构高新技术企业共生体、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产业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理"群落"尚未形成、产业结构雷同问题突出和产业集群不完善等问题既不符合产业生态学的规律,又极大地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学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完善包括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匹配机制,健全以信息共享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合银  王浣尘  
在本论文中,我们从单项技术单个创业周期内的互动过程、单项技术多个创业周期间的互动过程、多项技术单个创业周期内的互动过程、多项技术项目多个创业周期间的互动过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过程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特性总结为高速度性、深渗透性、宽范围性、紧关联性和巨规模性等五大属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任务艰巨。过去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并购作为资源价值再分配的重要工具,近几年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建设资本市场强国的背景下,驱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并购的核心要素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得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并购也将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翔  
创新型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现行投融资、知识产权和产学研等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文章认为,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是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应该通过推进以"新三板"为核心的创业板市场建设,重点解决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章东明  崔新健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产业贯彻落实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取得显著成绩。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已经先后与法国、英国等158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发展,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近几年以计算机、航天航空、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技术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寿德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和拉动陕西经济增长 ,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资源配置新方式 ,而且能成为陕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驱动器 ,刺激和强化陕西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改变陕西经济空间格局。同时 ,其特殊的区位优势能在我国经济开发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中作为中转加压站 ,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先导、示范、带动、辐射和媒介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闻媛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是当前各国或地区政府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政府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鉴于政府的调控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市场调控的不完善并非政府介入的充分条件。于是实践中应谋求两者的最佳组合,使效率损失最小。据此,文章总结出政府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遵循的三个原则:选择性、倡导性和服务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英定文  
对于达一问题多年来一直在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很多人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较为典型的观点是从一些基本国情出发的(本文称之为“国情论”)。它认为:中国的国情特点是人多,工业技术水平相当落后,在高技术产业上要想完全赶上西方工业化国家困难很大,也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反而会影响其它产业发展且带来就业压力等,不如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展望21世纪,龙岗有望成为深圳最重要的科技产业研发和生产的城区,初步建立起科技创业投资体系和科技创业的服务体系,自主创新企业日益增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一、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实力 1.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中国不仅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还取得了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科技成果。这说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中国具有潜在的竞争能力,并远远超过了一般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少方,林擎国  
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要实现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与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