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1)
2023(13443)
2022(11401)
2021(10224)
2020(8626)
2019(19458)
2018(19237)
2017(37939)
2016(19709)
2015(22143)
2014(22050)
2013(21697)
2012(20181)
2011(18385)
2010(18228)
2009(16826)
2008(15937)
2007(13846)
2006(12392)
2005(11105)
作者
(55784)
(46878)
(46671)
(44215)
(29620)
(22130)
(21231)
(18213)
(17633)
(16173)
(15842)
(15580)
(14741)
(14645)
(14564)
(13980)
(13961)
(13456)
(13399)
(13364)
(11610)
(11144)
(11059)
(10685)
(10581)
(10430)
(9990)
(9722)
(9318)
(8996)
学科
(106676)
经济(106583)
管理(59110)
(50781)
方法(43591)
(40285)
企业(40285)
数学(38947)
数学方法(38559)
中国(25107)
(24365)
贸易(24353)
地方(23816)
(23625)
(22537)
(21327)
环境(21243)
业经(19001)
(18799)
(16178)
地方经济(15081)
农业(14652)
(14174)
金融(14172)
(14023)
(14017)
银行(14003)
(13926)
(13492)
(12302)
机构
学院(293754)
大学(293689)
(140734)
经济(138387)
管理(115081)
理学(100067)
理学院(99062)
研究(98108)
管理学(97658)
管理学院(97106)
中国(73907)
(61473)
(59393)
科学(55000)
财经(50304)
(47242)
经济学(45781)
(45698)
中心(44437)
研究所(42785)
经济学院(41372)
(41008)
(38766)
业大(38184)
财经大学(37483)
北京(36933)
(35932)
(35917)
师范(35610)
(32404)
基金
项目(196416)
科学(157001)
基金(146240)
研究(145052)
(126225)
国家(125309)
科学基金(108666)
社会(97225)
社会科(92531)
社会科学(92511)
基金项目(77118)
(74665)
自然(67772)
自然科(66137)
自然科学(66123)
教育(65444)
自然科学基金(64892)
(62842)
资助(59627)
编号(56983)
(45046)
成果(44391)
重点(44350)
(44305)
国家社会(41791)
(40938)
教育部(39377)
人文(38738)
创新(38563)
课题(38201)
期刊
(150981)
经济(150981)
研究(88065)
中国(45221)
(44793)
管理(42234)
学报(37826)
科学(37180)
(33280)
大学(30106)
学学(28850)
经济研究(26532)
(26451)
金融(26451)
技术(25806)
财经(25249)
农业(23254)
业经(22708)
(21846)
问题(21315)
(20924)
教育(20604)
国际(17798)
技术经济(16175)
统计(15989)
商业(14861)
(14156)
理论(14155)
世界(13977)
资源(13149)
共检索到425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项晓娟  
本文基于经过改造的ACT模型,对1995至2010年我国省域和东中西部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贸易开放度和贸易环境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和区域比较研究,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化、贸易低碳化转型和政府环境规制有效性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凯扬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和要素禀赋将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ACT模型认为一国贸易对环境污染的结构性影响取决于这两者的合力。本文选择三种工业污染排放物,采用我国199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修正的AC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成立取决于污染物的选取;污染避难所假说和要素禀赋假说在我国成立,但作用相反;贸易开放总体增加了污染,但影响较小,污染排放强度的效应高于污染排放总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凯扬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和要素禀赋将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ACT模型认为一国贸易对环境污染的结构性影响取决于这两者的合力。本文选择三种工业污染排放物,采用我国199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修正的AC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成立取决于污染物的选取;污染避难所假说和要素禀赋假说在我国成立,但作用相反;贸易开放总体增加了污染,但影响较小,污染排放强度的效应高于污染排放总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慕梅  李怀政  
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东中西部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对Gross-man和Krueger(1991)创建的研究自由贸易环境效应的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用能源转换法,创建了29个省份1995-200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面板数据库,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东中西部出口对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东部11省中有5省的出口与碳排放量高度相关,中部8省中有6省,而西部10省中有5省的出口与该地区碳排放量高度相关。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红蕾  陈秋峰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而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更是倍受关注。本文在对中外学者有关该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建立计量回归模型,以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采用1991-200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我国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贸易自由化的规模及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正;而综合环境效应是积极的,即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减少污染排放量,有利于我国环境状况的改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景华  张智慧  
全球气候变化给经济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我国高能耗、高排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介绍了我国高碳产品出口现状,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结构影响的渠道和途径,提出了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讨论及谈判、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启动国内碳交易市场、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小乐   林淑仪  
为探究数字经济对于贸易韧性的作用,本文采用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贸易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贸易韧性提升的影响显著为正,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贸易韧性提升效果最明显,对非边疆地区的作用比边疆地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贸易韧性。基于此,应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边疆地区贸易韧性和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光明  唐宜红  郭东方  
中国加工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处于区域非同步转型阶段。表现为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代表的加工贸易转型区内部加工贸易比重下降、一般贸易占比上升;而以中西部人口大省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承接区则表现出相反趋势。理论上,贸易方式结构反映了当地制造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可能从"清洁效应"与"技术效应"两个渠道影响工业排污强度。以各省区市单位工业产值SO2排放作为排污强度指标,利用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组实证研究发现,在全国总体及加工贸易承接区子样本范围内,各省区市加工贸易比重与排污强度呈负相关;而加工贸易转型区各省区市加工贸易占比与当地排污强度呈正相关。以各地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占比替代加工贸易占比的稳健性检验也得出了一致性结论,从而验证了"贸易方式结构——制造业生产特点——排污强度"的逻辑关系。在东部地区成本上涨、国际环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扩大开放可借鉴东部地区从加工贸易入手,并在政府协助下积极完成资金与技术的积累与升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云  唐海燕  
中国承诺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排放增长"天花板"的量化确定与必然的产业调整强化了中国贸易排放效应和碳泄露问题的重要性。本文推导开放经济体SRIO模型,测算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来计算中国工业行业净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并作图对比高低碳行业贸易开放与碳排放的关系;然后基于2000-2011年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回归分析不同行业贸易开放对碳排放的影响与碳泄露问题,并加入职工人数、研发强度、经济活动强度等控制变量验证结论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整体和低净出口隐合碳行业存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但高净出口隐含碳行业未出现倒"U"型的EKC;低净出口隐含碳行业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芳  
本文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设立两种区域碳交易情景,以最小化碳强度为目标,分析区域碳交易对经济、环境的潜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二氧化碳影子价格高于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地区间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存在差异,为实现区域碳交易提供基础。通过情景分析法,研究表明中国实现区域碳交易会降低碳强度;在设立不同经济增长水平、环境约束限制的情景下,碳强度降低水平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付帆  
随着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全球越来越关注环境和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各国积极对本国的国际贸易政策进行改革,以保持本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鑫  张云  
通过对不同区域对外贸易的分解,构建贸易规模与贸易质量模型,从对外贸易规模与质量视角出发,分析不同对外贸易维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设定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与环境污染间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贸易规模与贸易质量都远超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贸易差异在2012年后逐渐减小。(2)对外贸易会显著地影响地区环境污染程度,环境污染程度会随着贸易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但会随着贸易质量的提升而下降,并且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在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3)随着贸易规模的增加,东、中、西部地区污染排放均会上升,但东部地区最为明显;随着贸易质量的提升,东部地区环境污染改善最为明显,中西部地区环境也存在一定程度改善。(4)随着人口密集度的增加,东部地区环境显著改善,中部地区变化不明显,西部地区环境更加恶化,即东部地区"知识溢出"效应最为明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仕辉  胥然  魏守道  
基于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构建了两个对称国家碳排放配额政策选择与企业碳减排选择的两阶段博弈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得了均衡解,并通过进一步分析碳排放许可证政策、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和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的福利效应,得出了两国政府碳排放配额政策选择的激励相容条件和参与约束条件,确定了全局稳定均衡最优解及其条件;此外,还分析了两国政府碳排放许可证政策、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和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的环境效应和贸易效应。结果表明:从福利效应来看,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是全局稳定最优解,可以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凤岐  
区域经济集聚通常对地方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却相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区域内,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会使地方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区域外,经济集聚引致了大规模的跨区域资源配置,这种跨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由于缺乏应有的生态补偿机制的配合,会将经济集聚的环境负效应扩散到资源流出地区,造成全局性的环境问题;在环境治理方面,现有的环境政策并不能减弱经济集聚的向心力与环境负效应,反而刺激了经济集聚,增加了集聚区域的经济总量和污染排放总量。结果,经济集聚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并向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建国  
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剧变。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变,世界经济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西欧和日本迅速崛起,美国经济地位相对削弱,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快。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加剧的形势变化,世界各国无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谋求同所在地区的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促进同一区域若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提高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那种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