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5)
- 2023(10355)
- 2022(8733)
- 2021(8021)
- 2020(6536)
- 2019(15340)
- 2018(14869)
- 2017(29587)
- 2016(15474)
- 2015(16917)
- 2014(16533)
- 2013(16189)
- 2012(14619)
- 2011(12793)
- 2010(12334)
- 2009(10476)
- 2008(9672)
- 2007(7931)
- 2006(6687)
- 2005(5655)
- 学科
- 济(65796)
- 经济(65740)
- 管理(43830)
- 业(38661)
- 方法(33144)
- 企(31981)
- 企业(31981)
- 数学(30514)
- 数学方法(30168)
- 中国(18240)
- 财(16836)
- 贸(15336)
- 贸易(15330)
- 制(15305)
- 银(15089)
- 银行(15077)
- 易(15011)
- 农(14533)
- 环境(14255)
- 行(14171)
- 地方(13749)
- 业经(12072)
- 出(11949)
- 学(11400)
- 融(10577)
- 金融(10575)
- 务(10324)
- 财务(10292)
- 财务管理(10269)
- 企业财务(9761)
- 机构
- 大学(204155)
- 学院(203066)
- 济(90172)
- 经济(88510)
- 管理(84558)
- 理学(74380)
- 理学院(73572)
- 管理学(72392)
- 管理学院(72007)
- 研究(62862)
- 中国(51619)
- 京(41119)
- 财(39823)
- 科学(36597)
- 财经(33208)
- 中心(31117)
- 经(30567)
- 经济学(29816)
- 农(28732)
- 业大(28507)
- 江(28358)
- 所(27845)
- 经济学院(27334)
- 研究所(25628)
- 财经大学(25318)
- 范(24835)
- 师范(24560)
- 北京(24293)
- 院(24137)
- 经济管理(22744)
- 基金
- 项目(151068)
- 科学(122849)
- 基金(115518)
- 研究(108187)
- 家(99912)
- 国家(99230)
- 科学基金(88555)
- 社会(73423)
- 社会科(70145)
- 社会科学(70131)
- 基金项目(62495)
- 自然(58120)
- 省(57428)
- 自然科(56890)
- 自然科学(56882)
- 自然科学基金(55834)
- 教育(49560)
- 划(48699)
- 资助(45992)
- 编号(40859)
- 部(34357)
- 重点(33928)
- 发(32432)
- 创(32018)
- 国家社会(31911)
- 教育部(30370)
- 创新(30116)
- 人文(29774)
- 科研(29728)
- 成果(29588)
共检索到282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娅薇 李军
分析了低碳出行模式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对低碳出行导向的城市空间案例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进而总结出了低碳出行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与中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低碳出行导向的点轴式空间结构模式和基于土地混合利用的出行节点复合空间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思齐 霍燚
中国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巨大演变,空间集聚在带来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利用2009年9月开展的北京市社区住户"家庭出行能耗与居住环境"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城市公共品的空间布局)对居民选择购买私家车以及私家车碳排放的影响。我们发现:居住分布与城市公共品分布的空间匹配程度越高,家庭拥有私家车的概率越小;私家车出行成本越低,就业可达性越差,碳排放越高。这些实证发现可以给城市规划者以启示,提高城市空间结构的低碳效果。
关键词:
低碳 城市空间结构 私家车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娅薇 李军
在低碳出行与城市街道可达性的关联性分析基础上,从宏观城市路网与中观街道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引导低碳出行的出行动线空间模式。在宏观层面上,研究了高可达性的道路路网形式、适宜的街区尺度与道路间距,提出了"公交廊道+步行网络"的方格网城市路网模式。在中观层面上,从步行出行与自行车出行两个方面,提出了慢行友好的街道空间模式与街道断面模式。
关键词:
低碳出行 可达性 城市路网 街道空间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茜 段城江 周典 王宇鹏 郭莉
居民日常出行既反映城市人口转移与集聚的真实路径,也体现着城市不同空间的使用强度差异。基于深圳第五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研究从出行规模、出行时间和出行目的三方面分析城市居民出行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SPSS的K-MEANS聚类方法将市域482个交通小区划分为高热、次热、低热三类区域;由此识别出全市三级出行中心,三条出行走廊和五个出行组团,并将深圳城市出行总结为"多心多廊组团式"空间结构;最后从中心城区与外围郊区出行空间模式、城市出行中心与建成环境中心体系比较、五大出行组团发展差异等方面总结了深圳城市出行空间结构的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经南 陈舒怡 王国恩
选取武汉市沌口东风阳光城及青山区108街坊两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庭出行冷热点分析,对其土地利用、路网密度以及社会经济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个社区在家庭出行碳排放量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居住小区的土地混合度越低,家庭碳排放量越高;路网密度越大,公共交通站点越密集,家庭出行碳排放量越小;家庭社会经济水平越高,家庭出行碳排放量越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种差异与二者不同的开发历史、空间布局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有关。最后,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斌栋 潘鑫
通过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来疏解单中心城市的交通拥挤是城市规划历来的理想,但这种理想正日益受到实证研究的挑战。关于多中心空间结构能否节省通勤距离与通勤时间,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分析表明,两种截然相反的实证结论源于两种不同形成机制的多中心结构,改善交通出行的多中心结构是以就业与居住就地平衡为前提的。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交通出行 单中心 多中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赫 董宏杰 王睿 胡佳慧
博物馆是低频远距公共建筑的代表。以博物馆为目的地的出行碳排放近年来呈现出高增长、高减碳潜力特征,而相关的空间规划尚缺乏有针对性的低碳配置方法。基于“空间规划—出行行为—碳排放”的理论传导体系,选取天津市的66个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以单日出行前往多个博物馆的“出行关联”为切入点,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解释使用者行为和出行碳排放的时空特征,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验证博物馆空间配置与使用者行为、出行碳排放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分析空间规划引导机理;综合考虑使用者匹配需求和控碳减排配置目标,探究可引导“出行关联”的有针对性的博物馆低碳空间配置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博物馆的使用行为存在较大比例的“出行关联”;博物馆出行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受集聚程度和出行距离的影响,且呈现出随时间波动的特征;引导“出行关联”行为具有显著的减碳效果;以合理控制集聚程度为核心,从数量规模、间距限制和选址布局三个方面优化博物馆空间配置,可实现降低碳总量、提升碳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博物馆 低碳 出行关联 空间配置 天津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月 姚恩建 郝赫
优化出行结构、提升出行效率、降低交通碳排放是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文提出一种低碳导向的多模式交通出行服务定价调节策略,从出行服务商、出行者和环境角度出发,以服务商收益最大化,网络出行时间和交通碳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在考虑出行者出行方式和路径联合选择行为的情况下对网络流量均衡分配,实现多方式协同出行和碳排放管理精细化。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服务商通过定价调节能优化网络出行结构、缓解小汽车路段拥堵状况、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同时实现自身盈利和交通碳排放量下降的目标。不同的优化结果表明:服务商不能仅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还需要综合考虑出行者出行成本和出行方式对交通环境的影响,承担交通系统的协调与减排责任。该文明确了出行服务商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盈利空间和应承担的责任,为服务定价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枫 张琰
在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拓展的基础上,选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为样本,分析了环境问题意识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居民低碳出行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环境问题意识均有助于提升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并通过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枫 张琰
在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拓展的基础上,选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为样本,分析了环境问题意识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居民低碳出行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环境问题意识均有助于提升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并通过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亚明 刘勇 刘秀华 何东
多中心已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多中心结构的有效识别对于规划效果评价、规划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百度热力与手机信令数据,腾讯宜出行数据具有时空分辨率高、获取成本低的优点,可精细比较城市主副中心的人口集聚能力,为多中心结构的动态识别提供新的手段。论文以重庆主城区为例,基于连续一周的宜出行热力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等方法,识别其多中心城市结构、影响范围与组团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作为山地城市,重庆在自然限制、经济驱动与规划引导下主动选择了"多中心、组团式"结构。重庆内环以内的各个城市中心人口高度集聚、用地规模相近、发育相对成熟,并强于内环以外的副中心。研究指出,西永、茶园副中心及外围组团的发展与人口集聚能力有待提高。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多中心 宜出行数据 重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孟玉洁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低碳"一词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广州、中山、深圳和珠海4个城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14个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状况、交通出行状况与城市背景的关系、居民收入水平对交通出行方式的影响以及居民低碳意识对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了交通出行"低碳"化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根据不同城市的背景促进交通出行低碳化、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
低碳 交通出行 调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荣培君 张丽君 刘荣增 秦耀辰 郑智成
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可持续交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借助大样本调查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城市快速扩张的典型中小城市河南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ESDA、GWR等空间统计和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内部家庭出行碳排放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开封市家庭出行碳排放的高值集聚区大多分布于城市的外圈层,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城市蔓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增加的驱动效应;(2)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局部空间差异反映出城市快速扩张区域新建商品房小区职住分离、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现象,以及城市发展缓慢区域大型购物场所等便民服务设施缺失等问题;(3)家庭出行碳排放的不均衡性明显,但收入水平并非决定因素,小汽车的拥有量、出行距离、出行频率以及机动车出行比重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教育出行距离比职住距离影响更甚,说明伴随着家庭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有待改善;(4)除男主人出行频率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外,其余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均明显存在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一致的东西带状渐变的空间分布规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锦富 卢有朋 朱小玉
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认为"街区"是居民日常出行最为集中的场所,也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认为应该从居民的出行需求出发,通过充分分析街区内各功能用地的可达性需求,来发现出行需求内向型的街区用地结构,并以此为指导,建设功能混合型的城市街区,使各功能用地与空间可达性最大效用耦合,从而减少通勤产生的碳排放。
关键词:
低碳出行 混合用地 街区 空间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广伟 郭林锋
2022年5月1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在“双碳”目标下要持续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自从2011年创建以来,取得了巨大进展,截至2022年3月,已有上海、北京等33个城市被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公交都市建设是新时期践行绿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