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06)
2023(14434)
2022(12669)
2021(11966)
2020(9862)
2019(23023)
2018(22792)
2017(44379)
2016(23823)
2015(26831)
2014(26751)
2013(25974)
2012(23624)
2011(20819)
2010(20417)
2009(18214)
2008(17150)
2007(14466)
2006(12273)
2005(10113)
作者
(65106)
(54186)
(53596)
(51018)
(34473)
(25916)
(24483)
(21346)
(20685)
(18885)
(18629)
(18007)
(16982)
(16826)
(16521)
(16269)
(16146)
(16015)
(15430)
(15274)
(13150)
(12931)
(12813)
(12385)
(12018)
(11975)
(11876)
(11725)
(10796)
(10668)
学科
(91792)
经济(91689)
管理(67077)
(62215)
(51702)
企业(51702)
方法(44998)
数学(39535)
数学方法(38965)
中国(24778)
(24547)
(22155)
地方(20851)
业经(20215)
(18974)
农业(16669)
理论(16211)
(15239)
贸易(15231)
环境(15052)
(14701)
(14637)
(14562)
技术(14489)
财务(14486)
财务管理(14457)
(14138)
企业财务(13604)
(12776)
(11378)
机构
大学(323705)
学院(322635)
管理(132604)
(122961)
经济(120067)
理学(116542)
理学院(115261)
管理学(113083)
管理学院(112493)
研究(100523)
中国(72621)
(68002)
科学(63950)
(53851)
业大(49184)
(48032)
(47535)
中心(47147)
财经(44759)
(44614)
(43910)
研究所(43883)
师范(43498)
北京(41891)
(40886)
(37721)
农业(37647)
(36929)
经济学(36454)
师范大学(35428)
基金
项目(234923)
科学(185151)
研究(171567)
基金(170597)
(147738)
国家(146516)
科学基金(127712)
社会(107515)
社会科(101807)
社会科学(101779)
基金项目(92204)
(91859)
自然(84465)
自然科(82523)
自然科学(82503)
自然科学基金(80957)
教育(79407)
(77289)
编号(70617)
资助(69209)
成果(54974)
重点(51768)
(51199)
(49377)
(48888)
课题(47542)
创新(45530)
科研(44972)
大学(44390)
教育部(44274)
期刊
(127056)
经济(127056)
研究(88970)
中国(54069)
学报(49431)
管理(46553)
科学(45924)
(42319)
(40659)
大学(38373)
教育(36066)
学学(35934)
技术(30249)
农业(29939)
业经(21635)
(21179)
金融(21179)
财经(20394)
经济研究(19322)
图书(18530)
问题(18206)
(17380)
科技(16018)
资源(15540)
理论(15133)
(15051)
技术经济(14881)
(14820)
现代(14416)
(14239)
共检索到444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斌  郭守印  秦楠  商宇辰  
城市肌理是城市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也是城市空间格局的外在表征,它从宏观和微观的多重角度反映着城市的空间结构、空间界面、空间尺度,进而映射着城市的空间意象。在传统城市街区的更新和建设过程中,基于对城市肌理各种信息的提取,通过整合和重构,能够为建筑单体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和线索,更好地传承传统城市的空间精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静雅  陈可石  邰浩  
从城市形态学中城市肌理概念出发,通过人本行为认知城市空间。以青岛老城区为例,分析城市肌理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并解析城市肌理的构成,探究老城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提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路径:在符合城市规划理念、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重视功能肌理中生活空间的质量,注重公共场所的人本化设计。意在为中国当下城市建设中公共空间的营造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贵杰  孟璐新  解旭东  
通过对西方旧城更新理论和历史区更新改造实践以及我国古城保护和更新历程、主要理论的回顾,并通过对国内历史城市北京、苏州古城保护和更新的典型案例分析,汲取"有机更新"理论,借鉴实践经验,针对聊城古城区的具体实际状况,提出了古城和新区"新旧分离"、对古城区进行小规模更新改造的城市发展理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卫成  高宇波  要宇  王金平  
中国大多数古城存在城市传统风貌被大面积破坏的问题。从经济因素、政策法规、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古城肌理破坏的原因,对影响中国古城肌理形态的要素进行了思考。通过山西具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古城保护规划的实践,从结合形胜的保护、规划方法的完善、城市节点的利用、城市功能的激活、异质元素的引导等方面探讨了古城肌理修复方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乔治  
~~
关键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小江  
活动中心建筑的公共性与便捷性是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设计点。公共性既体现在活动中心的前置广场,通过广场吸引人流,也体现在建筑的观景平台。而建筑的便捷性体现在坡道或者台阶,让参观者能够较为方便地到达活动室内。本文通过某活动中心案例,结合工程设计经验,具体阐述活动中心建筑的公共性与便捷性设计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家栋   欧阳安蛟   曹秀婷  
研究基于SSCA-space(空间的稳定性、系统性、连续性、舒适性)4维度原则,为健康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指引。文章研究结果 :(1)基于4维度原则,从格局、网络、单元分层次构建网络化健康空间。(2)构建过程对自然环境条件、网络化水平、健康服务设施配套能力3方面进行评价,以保障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依次形成城市生态安全的支持性环境、全覆盖的舒适生活环境、健康防护的柔性管理网格。(3)对嘉兴市网络化健康空间进行实证构建,健康城市总体格局与城市生态肌理密切相关,呈“三楔九水+水脉串珠”式(9条主干水系联系3片楔形绿地);次干水脉串联重要生态斑块;健康城市单元呈“服务嵌套”式(路网边界结合社区单元)。研究结论 :结合城市生态网肌理构建网络化健康空间可提升城市治理和健康空间规划的适应性、精准性与有效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妍  吴若晖  王喆妤  李苗裔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政府提出"社区养老"的概念,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每个社区必须有老年活动中心,并规定了活动中心的面积、设施种类等。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活动中心利用率不高、设施供求关系不平衡等问题。从这一现状问题出发,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需求与模拟(Community Facility for Elderly,CFE)模型,探讨了作为人工智能方法之一的多智能体模拟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ABM)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规划布局评估及政策情景模拟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地限制和调整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建筑面积及占地面积对提升设施利用率和老年人满意度的效果不理想,应该根据不同社区老年人的需求进行活动中心设施和面积的规划。此研究也表明,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多智能体模型可以用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规划方案的决策支持,但是模拟结果并不能替代规划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高核  冯明亮  吴春晓  
基于前期古城区旅游可持续性评估模型的研究基础上,经过数据调查,利用多种具体方法,对丽江古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具体的测量指标来看,空气环境质量、水、噪音、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及风俗文化的传承五项指标处于潜在非可持续状态。环境卫生质量处于可持续准备状态,其他30项测量指标均在初步可持续状态之上。(2)从整体上来看,丽江古城旅游处于初步可持续状态,发展趋势良好,仍需着力提升可持续水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琳  赵丹珠  
本文根据对传统教研活动的简要分析,提出建立符合现代远程教育要求的虚拟教研活动中心的设想,以此作为多元化教学支持服务改革的突破口,从而使教学支持服务改革的探索更具特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庞亚婷  陈波  
[目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载体之一,研究其空间肌理有助于回应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美学的更高和更新追求。[研究设计/方法]以武汉市“长江文明之心”为研究案例,使用地理位置数据定量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解构其空间肌理的宏观布局与微观感知。[结论/发现]公共文化空间营造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在主体性、可达性和公共性三方面达到了价值统一,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对空间的具体功能和感知虽存在差异,但对肌理要素、空间美学和景观等需求是高度一致的;可基于CDTA模型,通过空间营造的手段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与内涵。[创新/价值]创新性地使用CDTA模型对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解读,并从“物质—精神”“需求—供给”“宏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公共文化空间营造对公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回应之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振龙  邱煜卿  蒋灵德  刘宇舒  
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交通问题也日趋严重,交通拥堵已然成为制约大中城市发展的"瓶颈"。新数据环境下我们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城市交通特征信息来分析交通拥堵特征。研究采集连续一周的实时路况数据,通过ArcGIS操作平台对苏州古城区范围内的常发性交通拥堵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剖析交通拥堵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时间上,苏州古城区工作日和休息日均有两个出行高峰,但高峰时间段和峰值有所差异;工作日路况拥堵变化程度较大,潮汐现象更为明显;空间上,交通拥堵呈现"点、线"并存的特征,并有向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面"拥堵的趋势。研究表明,常发性拥堵时空分布规律与交通供需矛盾、职住分离、路网结构、用地布局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云  许磊  
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建馆、共享资源,是一种新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聊城大学和聊城市政府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成效。实践证明,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独具特色,对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地方文化、经济和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参考文献13。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连成顺  淳悦峻  
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民营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民营经济自身发展情况看,总体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看,制约因素还很多;从民营企业内部管理看,民营业主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为了加快发展我市民营经济,当前急需采取的对策措施有:突破四大瓶颈、建设六大体系、打造六大优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磊  张晨笛  张青萍  
神垕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镇,名闻天下的传统钧瓷工艺和极富特色的明清街巷风貌为神垕带来了无数美誉。然而,与拥有完整界面形态的老街相比,神垕的其他街巷由于无序建设和管控不当致使其传统景观肌理遭到了破坏,造成整体景观基质碎化、文化与物质遗存比例失衡的问题。而以往专注物质层面研究的方法已被证明存在着割裂地域文脉、忽视人文传统的明显局限,如何针对"神垕特点"提出有效的肌理保护、修复策略始终是值得深思的难题。本研究从文化入手,以老街的景观肌理为蓝本,以空间形态、肌理基础颇似老街的白衣堂巷弄为依托,在系统分析老街肌理特色的基础上,展开通过情感节点串联人文传统的肌理弥合思路阐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