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1)
- 2023(17127)
- 2022(14727)
- 2021(13749)
- 2020(11277)
- 2019(26272)
- 2018(25897)
- 2017(49935)
- 2016(27222)
- 2015(30506)
- 2014(30137)
- 2013(29352)
- 2012(26782)
- 2011(24095)
- 2010(23926)
- 2009(21498)
- 2008(20461)
- 2007(17681)
- 2006(15329)
- 2005(13023)
- 学科
- 济(107124)
- 经济(107006)
- 管理(74217)
- 业(69347)
- 企(57448)
- 企业(57448)
- 方法(51073)
- 数学(44876)
- 数学方法(44108)
- 中国(29614)
- 农(28589)
- 财(24693)
- 学(24509)
- 业经(24021)
- 地方(23745)
- 农业(19458)
- 理论(18776)
- 贸(17695)
- 贸易(17686)
- 易(17102)
- 制(17088)
- 环境(16972)
- 和(16542)
- 技术(16155)
- 务(15616)
- 财务(15531)
- 财务管理(15494)
- 企业财务(14628)
- 划(14565)
- 银(14428)
- 机构
- 学院(374282)
- 大学(374105)
- 管理(147529)
- 济(142184)
- 经济(138974)
- 理学(129105)
- 理学院(127589)
- 研究(125150)
- 管理学(124767)
- 管理学院(124119)
- 中国(90215)
- 科学(82084)
- 京(80102)
- 农(63154)
- 所(62459)
- 财(62386)
- 业大(59474)
- 研究所(57702)
- 江(57306)
- 中心(56827)
- 范(51062)
- 财经(50949)
- 师范(50475)
- 农业(49763)
- 北京(49302)
- 院(46833)
- 经(46470)
- 州(43931)
- 经济学(42243)
- 技术(41516)
- 基金
- 项目(269350)
- 科学(211731)
- 基金(194732)
- 研究(192323)
- 家(171590)
- 国家(170229)
- 科学基金(146386)
- 社会(119505)
- 社会科(113153)
- 社会科学(113118)
- 省(106631)
- 基金项目(103386)
- 自然(98288)
- 自然科(96006)
- 自然科学(95978)
- 自然科学基金(94197)
- 划(89994)
- 教育(89385)
- 资助(80499)
- 编号(78353)
- 成果(61614)
- 重点(61033)
- 部(58066)
- 发(57445)
- 创(55802)
- 课题(54524)
- 创新(52081)
- 科研(51997)
- 计划(49868)
- 大学(49472)
- 期刊
- 济(149665)
- 经济(149665)
- 研究(104503)
- 中国(68262)
- 学报(63221)
- 科学(57606)
- 农(55907)
- 管理(53210)
- 大学(47537)
- 财(46308)
- 学学(44879)
- 教育(43494)
- 农业(39076)
- 技术(34321)
- 融(26844)
- 金融(26844)
- 业经(25557)
- 经济研究(24094)
- 财经(23618)
- 问题(20329)
- 业(20317)
- 经(20167)
- 图书(19228)
- 科技(18446)
- 资源(18239)
- 版(18089)
- 技术经济(17586)
- 统计(17352)
- 业大(16640)
- 理论(16556)
共检索到528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广雄 曹蕾 丁金宏 严士清
基于传统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两种口径,结合相关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①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基本满足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分布的集中性趋于减弱而均衡程度则趋于增强;②城市GNI指数的区域差异明显,苏南>苏北>苏中;③统计口径影响很大,相比而言,五普口径较传统口径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的总体趋势。研究表明,经济因素与城市规模分布变动呈明显的相关性,但政治结构因素(行政区划调整和统计口径)是引起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的根本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霆 苗建军
文章应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江苏城市规模分布各项参数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苏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从1990~2002年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1)位序—规模法则能够很好地描述江苏城市规模分布规律;(2)城市体系发育较为健全,均衡度不断增强;(3)江苏城市人口规模分布规律性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城市规模分布呈现近似平行状态;(4)江苏城市分布的区域性差距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庆 吴传清 罗翔 曾菊新
根据"五普"和"六普"城镇常住人口统计数据,按照国际上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阈值标准筛选城市样本,采用统计分布检验、空间基尼系数、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全国、区域和省域三个层面考察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分布模式、空间分布特征和结构演化态势。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均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但并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帕累托分布和齐普夫分布;城市规模结构呈"金字塔"格局,城市规模差距过小;受行政区划变动的影响,城市规模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增长趋势差异明显。(2)2010年,仅东北地区城市规模服从帕累托分布,其他区域城市规模既不服从帕累托分布也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四大板块内部城市规模差距均过小,且并不存在梯度或反梯度分异规律;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首位城市规模相对优势不突出;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差距在缩小,而其他区域城市规模差距则在扩大。(3)绝大部分省份内部城市规模发展过于均衡,但也有部分省份城市体系"一城独大"特征明显;省域城市规模差距的地域差异显著,但未表现出梯度或反梯度分异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爱霞
文章选择1990,1995~2001年山东17个地级城市用地面积的资料,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城市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1)以建成区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17个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拟合曲线的判定系数都在0.758以上。(2)根据位序规模曲线的形态,这些城市按建成区面积可分为3类。(3)城市建成区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有平行向前推进的特点,这为预测17个城市未来建成区用地规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4)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不断增强,建成区用地规模总量将持续增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文娟 孙华
研究目的:探究江苏省13地市2001—2016年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空间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效益驱动力,为今后土地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方法:熵权TOPSIS模型,ESDA空间相关性分析,热点分析,Tobit模型。研究结果:(1)2001—2016年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由0.299稳步提升到0.669,经历了"平稳—加速—平稳"的过程,实现了"低级—中级—良好"的梯度跨越;(2)各市土地利用效益"高—高""低—低"空间集聚显著,地区间差距大,出现了新一轮苏南城市圈效益热点区并逐步扩大,冷点区域已经消失;(3)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城镇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环保治理是提升区域土地利用效益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重视生态效益;同时采取苏南、苏北城市定向帮扶措施,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汤爽爽 周婧 许琪琪 林李月 邓颖慧
近年来,在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地理格局转型背景下,中国城、镇和乡之间的联系正变得愈发紧密,带来更加多元的人口分布格局。但目前仍鲜有研究同时涉及城、镇和乡三类地域空间分析人口分布在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演变规律及机制。因此,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论文探索了2010—2020年江苏省城、镇和乡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并揭示了城—镇—乡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2010—2020年,江苏省仍保持着“南密北疏”的梯度格局,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在城、镇和乡三类地域类型空间的变化已部分跳出这一格局。(2)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的变化在三类地域空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该比重在城区普遍增长,在镇的增幅明显地区主要集中在苏中和苏北,而在乡村有所增长地区主要分布在苏南。(3)对城—镇—乡人口构成的综合探查发现,尽管常住人口在城—镇—乡共同增长的趋势不明显,但超过半数县市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呈现城—镇—乡共同增长特征;苏中和苏北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指数的增幅甚至超过苏南。(4)政府公共投入和地区工业发展显著正向影响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该影响在发达地区和工业基础优势区有更强效应,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仅在苏南有正向作用。基于人口在城—镇—乡三类地域空间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为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城—镇—乡 人口分布 增减分化 江苏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刚 史修松 刘志敏
城市网络紧凑性指区域紧凑在城市网络空间结构上的呈现形态,城市网络组织语境下,指各级城市在网络空间中的协同互补关系。为了探究此关系的影响因素,论文选取多元流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和连接边属性指标,运用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网络紧凑度,并构建网络紧凑度的空间关联图谱,引入指数随机图模型(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ERGM)定量分析江苏省城市网络紧凑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江苏省网络紧凑性具有显著的三角闭合结构,局部紧凑水平的提升并不依赖第三方城市的组织协调;网络紧凑性表现出较强的规模导向,经济规模越高的城市之间越倾向于形成紧凑关系;网络紧凑性的形成受益于多城市的空间集聚,但江苏省区域分割带来的要素流动限制,制约了城市间紧凑关系的建立,从而网络紧凑性在区域层面呈现出畸形集聚现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章鸿 段七零
运用首位度、位次变化、齐夫定律、差异度,比较分析了江苏省2009—2012年国内及入境旅游客流规模分布的变化特征。国内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客流二者首位分布均不明显,但后者大于前者,且前者向扩散方向演变,后者向集中方向演变;二者均遵循齐夫定律,但前者为单分形,后者前6年为单分形,后8年则为双分形;前者先呈对数正态分布模式后呈帕雷托模式,后者前6年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后8年标度区一先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后呈帕雷托模式,标度区二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前者规模变差呈现波动扩大态势,后者则呈波动缩小趋势;二者的差异度都不大,但后者大于前者,且差异度变化与各自Zipf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永虎 解文艳 刘俊青 魏范青 郭赟 苏凤 杨依文
作为人类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福祉的测度与评估研究对于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案例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采用生态系统贡献率模型测度1995~2020年研究区生态福祉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GeoSOS-FLUS模型预测江苏省2025年生态福祉的时空流转盈亏与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1995~2020年,江苏省生态福祉总量和人均生态福祉呈波动下降的态势,25年间生态-经济产出效率增幅达540.24%。(2)与2020年相比,2025年江苏省生态福祉总量增加了10.84亿元,增幅1.05%,达1 039.21亿元。13个评价单元中除地处苏北的宿迁、盐城和连云港生态福祉总量略有下降外,其余地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1995~202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福祉亏损要大于生态福祉盈利,总体呈亏损状态。其中,水域生态系统是维持生态福祉总量的重要贡献类型,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是造成江苏生态福祉亏损的主要原因。(4)1995~2025年,江苏省生态-经济产出效率与人均生态福祉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呈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2015年以后,研究区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增强,呈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13地市生态-经济产出效率与人均生态福祉空间关联性不高,主要为无显著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主要分布在苏北和苏南区域,聚集类型为低-高和高-低2种类型,未有低-低、高-高聚集类型。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庆 吴传清 朱媛媛 曾菊新
1983—2017年的35年里,学术界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聚焦于特征事实、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影响效应和合理性评价等议题。相关研究文献十分丰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概言之,城市规模分布特征事实考察有待规范,城市规模统计分布模式的形成机理研究仍需拓展,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亟待强化,城市规模分布影响效应研究较为薄弱,城市规模分布合理性评价研究尚不充分,城市规模分布优化理论和政策研究缺乏。因此,今后应在规范研究设计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研究内容,着力深化全球因素和本土因素对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影响机理研究,加强城市规模分布的资源环境效应、合理性评价理论、系统模拟方法、优化模式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并综合集成理论和方法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勇 陈嵘 艾南山 李后强
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城市之间总是通过物质、能量、人口和信息的交换不断地发生作用,因而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市体系。在一个城市体系中,各个城市的大小并非一样,其地域分布也不是均匀的。经过人们多年的研究发现,城市体系中城市的规模结构遵循一定的分布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模式有贝利(B.J.L.Berry)的对数正态分布,齐夫(G.K.Zipf)的等级规模分布和帕雷托(Pareto)分布。不过,对数正态分布只适合某些特殊的城市体系,其应用范围相对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仇方道 张纯敏 张慧敏 唐晓丹 马晓冬
应用城市拓展的资源消耗响应程度模型,深入分析2000—2012年江苏省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关系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发现:(1)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呈同步增长趋势,且二者的区域差异均呈现缩小之势;(2)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整体上处于相对脱钩状态,且脱钩程度不断增强,各城市演化方向趋异;城市拓展对资源消耗影响程度呈增强态势,不同类型城市分异显著;(3)城市拓展是导致其资源影响程度提高的主要动力,促进城市集约增长是破解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矛盾的路径选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培刚 曲鹏慧 杨宁宁 罗小龙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体现,从省域视角辨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将有效支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文章以江苏省47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模型,分尺度、分批次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构建“格网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框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结论如下:(1)不同尺度下,江苏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差异化集散特征,区域、市域尺度下传统村落分布较为分散,区县尺度下呈现集中分布的趋势,主要分布在苏州吴江、无锡宜兴、扬州高邮和江都;(2)不同批次传统村落在苏南地区的空间分布密度远高于苏北地区;(3)生态、人口、经济、交通与城市因素对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作用方向、作用强度差异显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江苏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沈体雁 劳昕
目前城市体系研究中的城市规模分布问题愈加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而准确刻画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齐普夫定律也日渐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引发国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本文基于对齐普夫定律的演化机制(即随机模型、经济理论和综合性解释机制等)和实证检验(即空间格局实证、动态演化实证和影响因素实证)的总结,着重回顾与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研究齐普夫定律的最新进展,以期在把握城市规模分布国外研究理论前沿的同时,为中国未来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妤 孙斌栋 张婷麟
洞悉世界各国城市规模分布规律有助于推动形成合理的城镇格局和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基于2000—2018年LandScan等数据库,按照统一的人口集聚标准创新性地识别了全球各国的城市,分析了国家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全球各国城市规模分布在研究期间内呈波动均衡的态势。从空间演化来看,非洲、南美洲国家城市规模分布逐渐均衡,而亚洲、欧洲国家出现极化趋势;从现状比较来看,非洲国家城市规模分布的极化程度居于首位,欧洲国家则最为均衡。河流密度、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工业化水平提高会促进城市规模分布均衡发展,而地形起伏度、国家不稳定程度增加则会强化其极化程度。相比于其他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尤其是城市人口密度)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国家间异质性最为明显。研究深化了对城市规模分布及其形成机理的规律性认知,为形成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撑。未来中国应通过构建适度均衡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扩大内外双向开放以及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国家经济地理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