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9)
2023(15633)
2022(13195)
2021(12271)
2020(10088)
2019(22910)
2018(22617)
2017(43789)
2016(23363)
2015(26000)
2014(25506)
2013(25076)
2012(23332)
2011(20962)
2010(20732)
2009(18524)
2008(17740)
2007(15446)
2006(13326)
2005(11828)
作者
(64981)
(54354)
(53785)
(51076)
(34407)
(26158)
(24453)
(21041)
(20648)
(19281)
(18280)
(18204)
(17232)
(16879)
(16621)
(16486)
(15976)
(15944)
(15486)
(15380)
(13324)
(13214)
(13048)
(12464)
(12315)
(12039)
(11892)
(11777)
(10829)
(10691)
学科
(102281)
经济(102191)
(63246)
管理(62536)
(50109)
企业(50109)
方法(40378)
数学(35094)
数学方法(34635)
(29814)
地方(29283)
中国(28567)
业经(24388)
(21751)
农业(20313)
(18252)
(17856)
贸易(17843)
(17517)
(17231)
技术(16075)
(15644)
银行(15623)
环境(15559)
(15548)
金融(15546)
地方经济(15502)
(15045)
(14737)
产业(14453)
机构
学院(318839)
大学(314233)
(133065)
经济(130291)
管理(123482)
研究(110353)
理学(106287)
理学院(105073)
管理学(103281)
管理学院(102668)
中国(82431)
科学(66834)
(66149)
(58576)
(54533)
(53408)
中心(51488)
研究所(49617)
(48353)
业大(46843)
财经(46491)
(43778)
师范(43347)
(42243)
农业(41497)
北京(41027)
(40730)
经济学(40105)
(39173)
经济学院(36122)
基金
项目(219746)
科学(174307)
研究(161866)
基金(158728)
(138005)
国家(136805)
科学基金(118386)
社会(103319)
社会科(97977)
社会科学(97951)
(88746)
基金项目(84579)
自然(76269)
自然科(74518)
自然科学(74499)
教育(73910)
(73278)
自然科学基金(73136)
编号(65401)
资助(63836)
(52472)
成果(51406)
重点(49778)
(47843)
(46544)
课题(45685)
创新(43463)
国家社会(42436)
发展(41876)
科研(41783)
期刊
(148995)
经济(148995)
研究(92079)
中国(65027)
(49569)
管理(47239)
学报(47109)
科学(45590)
(44596)
大学(36483)
教育(35161)
农业(34349)
学学(34320)
(30358)
金融(30358)
技术(29782)
业经(26692)
经济研究(23428)
财经(22287)
问题(20034)
(19361)
(18689)
资源(16084)
技术经济(15596)
(15148)
科技(15116)
商业(14856)
图书(14738)
(14681)
现代(14553)
共检索到477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歌  
近年来,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郑州、洛阳等地在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过程中激发培育出新兴产业,带动了地方工业结构的调整,给予了一些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在实践过程中,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必须找准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明确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围绕重点解决难点。同时,政府、企业应当从整体上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在产业延伸度、产业新型度、产业集中度及产业支持度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明  
传统优势产业是当前区域经济的产业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区域经济未来的产业支柱,两者如何协同融合已成为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动态分析,综合应用协同学等理论探讨其协同融合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歌  
近年来,河南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总量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弱,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竞争的格局,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实践等多方面来看,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略选择,应定位于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链式发展、发挥老工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等措施来实施这一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张廷建  
2011年11月,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作为强有力支撑。作为后发地区的河南省,应结合资源禀赋特征,积极探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适宜体制与路径,以实现产业赶超和经济持续增长。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河南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铎   郝健棋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也是决定区域新质生产力和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力量”。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综述,对安徽、河南等中部五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现状评估和竞争力预测,建议安徽、湖北和河南选择SO增长型战略,湖南和江西选择ST多元化战略。应优化高端要素市场配置,增强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强产业政策动态调整,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高产业协同融合水平,打造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菅青  吴骏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既是由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立足现实基础的务实选择。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它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数据缺乏,导致对相关产业的评价与选择困难。文章以合肥市家电产业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舜  王伟华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和世界经济环保化、低碳化、可持续化的发展趋势下,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在对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分布、产业规模、融资渠道、政策体系等角度界定了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河北省应细化产业规划,推动新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衔接京津规划,谋求京津冀新能源协同发展;推动技术研发,提升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拓宽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搭建服务平台,全方位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尹群  吴树山  顾来红  
2009年12月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和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其关键核心技术,在新兴产业、新兴技术上有所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玉峰  
<正>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简称战新产业)是企业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选择。一、推出战新产业百强榜单初衷2019年,中国企业联合会(简称中国企联)在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的同时,推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主要有两方面背景。1.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结构优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胡以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度依靠资源、能源和劳动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2010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本文在分析和研究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归纳和总结其可借鉴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制定专项规划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科学制定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政策;形成和完善激励补偿机制,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重视人才培养;科学布局专业化产业园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迎春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准公共性、外部性及高风险性特点决定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场失灵。政府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合理的公共政策选择,针对市场失灵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规范和制约。本文将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引导、激励、服务和规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王君  姜江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规律(一)科学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而目前尚处于成长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