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2)
2023(8324)
2022(6969)
2021(6605)
2020(5573)
2019(12521)
2018(12370)
2017(23932)
2016(12303)
2015(13865)
2014(13652)
2013(13024)
2012(11698)
2011(10232)
2010(10069)
2009(9531)
2008(7576)
2007(6019)
2006(4675)
2005(3703)
作者
(33277)
(28177)
(28038)
(26368)
(17708)
(13393)
(12580)
(11124)
(10614)
(9764)
(9618)
(9380)
(8878)
(8737)
(8534)
(8429)
(8367)
(8099)
(8016)
(7923)
(6741)
(6693)
(6608)
(6395)
(6310)
(6290)
(5919)
(5859)
(5466)
(5465)
学科
(49838)
经济(49800)
管理(39810)
(39284)
(33143)
企业(33143)
方法(28398)
数学(25740)
数学方法(25367)
技术(14979)
(12490)
(12458)
中国(10922)
业经(10113)
农业(8780)
(8686)
贸易(8682)
(8653)
财务(8607)
财务管理(8589)
技术管理(8539)
(8509)
(8346)
企业财务(8189)
环境(7986)
理论(7911)
地方(7802)
(7100)
金融(7099)
(7004)
机构
学院(169132)
大学(168566)
管理(72437)
(69942)
经济(68706)
理学(64134)
理学院(63589)
管理学(62413)
管理学院(62101)
研究(49697)
中国(36910)
(33701)
科学(30246)
(28833)
业大(27000)
(25319)
中心(24968)
财经(24589)
(22742)
(22710)
(22476)
经济学(21665)
研究所(20902)
农业(20091)
北京(19970)
(19893)
经济学院(19843)
经济管理(19755)
师范(19621)
技术(19291)
基金
项目(128013)
科学(102799)
基金(95671)
研究(91928)
(83691)
国家(83086)
科学基金(73354)
社会(59884)
社会科(57118)
社会科学(57106)
基金项目(51421)
(49703)
自然(48727)
自然科(47687)
自然科学(47677)
自然科学基金(46812)
教育(43319)
(41979)
资助(38418)
编号(35837)
(29014)
重点(28734)
(28271)
(26795)
创新(26510)
国家社会(25835)
成果(25790)
教育部(25328)
科研(25151)
人文(24632)
期刊
(63807)
经济(63807)
研究(40583)
中国(27885)
管理(26814)
学报(25059)
科学(24175)
(22789)
技术(20894)
(20808)
大学(20314)
学学(19411)
农业(15287)
教育(14607)
财经(11656)
(11095)
金融(11095)
技术经济(10384)
业经(10330)
经济研究(10122)
(10034)
科技(9890)
问题(8535)
(8306)
(8098)
统计(8014)
资源(7973)
理论(7728)
(7687)
财会(7406)
共检索到223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松  陈子林  展鹏程  劳山峰  鲁梦琴  夏俊芳  张居敏  
针对现有水田旋耕机在耕作时机械的倾斜和振动会导致耕整后的地表平整精度低、可控性差等问题,基于倾角传感控制技术设计一套与水田旋耕机相匹配的平地系统,通过液压控制和控制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平地系统的水平调节功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倾角传感技术,具有自动调节水平功能的水田旋耕机平地系统耕整平地性能稳定可靠。耕整后的平整度为2.20cm,高差分布为81.82%,相比水田旋耕机,平整度改善34.3%,高差分布提高19.4%,且能满足水稻种植的农艺要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伟伟  胡炼  周浩  赵润茂  许奕  林潮兴  
平地机车身倾角是水田平地机平地铲自动调平控制的重要反馈信息。为满足平地铲自动调平的倾角测量精度要求,达到水田精准平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水田平地机倾角传感系统。采用惯性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作为倾角传感系统的倾角测量传感器,分析了倾角传感系统倾角测量原理、设计了硬件系统和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传感器融合算法。倾角传感系统综合利用加速度计所测的重力加速度分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三角关系以及陀螺仪所测的角速度和车身倾角的导数关系测量获得平地机车身倾角;采用三轴加速计ADIS16300、陀螺仪ADXRS453和DSP处理器TMS320F28069等器件组成倾角传感系统的硬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超宇  王凤花  赖庆辉  刘志迎  
为了提高旋耕机刀辊的设计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对旋耕机刀辊的快速设计系统:在查阅整理旋耕机刀辊设计流程及规则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刀辊参数库、规则库、实例库等知识库,选用SQL语言对知识库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应用基于规则和实例的混合推理方法,以SolidWorks和Visual Studio为系统开发平台,应用API二次开发工具和VB.NET语言开发刀辊的快速设计系统,实现尺寸驱动模型变更和不同农耕农艺要求下刀辊的参数化快速设计。在Intel i5处理器、系统内存8 GB配置环境下,快速设计系统运行3~5 min即可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刀辊CAD模型并输出文件,满足使用需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静  王东锐  吕洲翼  王鑫宇  
针对现有果园整地由于树干、树冠、电线杆及其他杆型障碍物等的影响,机具作业时果树株距间的区域也无法正常进行作业,需要人工协作进行排除障碍和二次补耕作业,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现代化果园种植模式下的新型非接触式的避障旋耕机。设计了新的果园避障旋耕机,着重设计了旋耕机上的智能避障系统,主要由超声波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器、电磁换向阀和液压执行机构等组成。确定了智能避障系统的自动识别结构与控制原理结构,结合液压系统执行机构实现自动避障功能,确定了果园整地旋耕机智能避障系统的设计方案。对避障系统中的核心液压部分进行了理论设计,并运用FluidSIM-H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液压油缸的速度与节流阀开口度的关系,验证了液压系统理论分析的可行性。通过田间试验,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拟合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得到试验指标的回归方程并验证了数学模型显著,最后确定了果园智能避障系统的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3.69 km·h~(-1)、旋耕机横向移动速度为0.52 m·s~(-1)、识别距离为0.41 m,此时的避障率为97.91%,达到了果园的农艺设计要求,提高了果园整地机械作业效率,为果园旋耕整地机进一步优化设计、改进和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龙  丁为民  彭嵩植  
设计了一种供旋耕刀测力用的延伸八角环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小的滞后现象;各被测参数间的交互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凯  蒋蘋  胡文武  罗亚辉  阳帅  
为了使拖拉机旋耕机具在田间作业时保持平稳并实现耕深一致性,为1GDZ–150型履带式旋耕机三点悬挂装置研制了调平机构。该机构由杠杆机械部分、液压系统和倾角信号采集装置组成。机具作业时,倾角传感器实时检测其倾角,采用复合数字滤波算法组合对倾角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同步液压缸通过杠杆机构以中心不动调平法调节机具的倾角以实现调平。试验结果表明,该调平机构作业时,耕深均值为11.34 cm,旋耕机具的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为3.7%,能够较好地完成调平作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姚丽霞  
1引言实质货物以物理移动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该运输过程称为物流。一次成功的物流将会带来时间以及空间的经济价值,除了简单的运输之外,物流还包含包装、流通加工、保管、装卸、物流信息处理以及配送等多项活动。目前,对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货物状态缺乏一种科学有效的监测手段,这便使物品发生损坏后不能得到及时修补,也很难去追究造成损失的责任方。针对这种情况,出现了一种录像跟踪监控系统,该系统依靠安装在车厢内的摄像头来采集货物的状况,但是由于车厢的空间狭小以及监控的范同受限,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的定期观察,这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龙  彭嵩植  
设计了一种旋耕刀微机测试系统,它以Interl8098单片计算机为核心,可现场进行数据的采集、监测、存储和处理。采用自校正、断电保护等技术,提高了测试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潮兴  胡炼  杨伟伟  许奕  周浩  可欣荣  
水田激光平地机的高程系统主要接收激光信号并用以控制平地铲处于设定平面,其动态特性是平地机平整作业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分析水田激光平地机的高程系统动态特性,进一步提高平地机的工作性能,以与插秧机配套的1PJ-3.0型水田激光平地机为平台,采用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电磁阀线圈电流,直线位移传感器测量油缸和平地铲的运动行程,USB高速数据采集模块同时采集电磁阀线圈电压和直线位移传感器信号,从而获得油缸和平地铲的响应时间和运动速度。在平地机高程机械液压系统处于不同油门、不同初始高度,平地铲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上升过程中,油缸的平均响应时间48.2ms,平地铲的平均响应时间5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友斌  许建康  周俊  张颖华  何瑞银  
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水田旋耕平地机田间试验,采集平地机在调平过程中的倾角信号,采用小波硬阈值法,获取低频信号,并实时估计倾角信号的噪声方差,作为卡尔曼滤波的修正信息,再将低频信号作为系统输入,运用卡尔曼滤波对信号进行二次修正。试验结果表明:小波硬阈值–卡尔曼融合算法的滤波效果优于单一的小波阈值法和卡尔曼滤波,倾角信号经融合算法处理后,信号的信噪比由21.704提高到39.116,均方根误差从0.035 1减小至0.012 6。倾角信号中的噪声成分明显减少,信号的精确度更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明亮  杨洋  官春云  向伟  陶栋材  
对2BYD–6型油菜浅耕直播施肥联合播种机上采用的偏心轮型孔轮式排种器,设计制作了变量播种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由排量检测系统和排量调控系统两部分组成。排量检测系统借助压力传感器直接检测排种箱的质量变化,实现油菜排种量的检测;排量调控系统依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转变为电信号,由单片机控制驱动排种轴电机转速来实现排量调控,达到所需的排种量。台架试验表明: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检测排种器单位时间的排种量,实现变量播种;对油菜排种量检测每分钟积累误差可控制在3.5%以下,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低于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华慧  李云伍  曾庆庆  刘得雄  
【目的】对旋耕机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与系统匹配的旋耕机运动参数。【方法】利用MATLAB分析了旋耕机切土节距、功率消耗与机组前进速度、刀轴转速、耕幅等的关系,并分析旋耕刀的运动轨迹及端点速度。【结果】根据旋耕机对切土节距以及功率消耗的要求,设计旋耕机的较优运行组合参数为:前进速度vm=0.72 m/s,刀轴转速n=240 r/min,耕幅B=0.8 m。根据设定的参数,由旋耕刀端点的运动轨迹可知其耕深为0.2 m,沟底凸起高度为0.02 m。在设计参数下,旋耕刀端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证明运动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结论】在旋耕机的运动分析过程中使用MATLAB技术,易于得到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伶  沈岳  傅自钢  
在分析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实现了ZigBee协议栈.从改善教学手段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设计并实现了基于ZigBee和RFID技术的教学互动系统,实际教学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教学互动系统的基本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喆  张铁中  
倒立摆在检验不同控制方法对不稳定非线性系统的处理能力时,传统上采用单片机或基于PC机的运动控制卡,存在控制模式单一或便携性差、成本高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采用PLC进行控制。经过对倒立摆平衡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用极点配置法确定状态反馈系数。设计制作了一级倒立摆实物模型,通过梯形图编程对不同控制方法进行检验。PLC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0.01s的采样周期下,所制作的倒立摆能在导轨的有限长度(1.5m)内保持摆杆-7°~7°的平衡状态;经过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优化,系统成本降至同类系统的1/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刚   孙松林  
为了解旋耕机组在运输和作业过程中对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影响,建立了拖拉机系统竖向平面三自由度振动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对东方红MG654型拖拉机悬挂2BYL–4型油菜旋耕机组系统进行振动仿真,以获得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空气弹簧气压值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旋耕机组处于运输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6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629m/s~2;当旋耕机组处于作业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2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520m/s~2;这表明通过改变座椅空气弹簧气压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减小了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可改善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在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进行试验研究,并将座椅非线性振动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比,其最大相对误差为6.40%。由此可见,建立的非线性模型比较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