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1)
2023(15329)
2022(12790)
2021(11915)
2020(10544)
2019(24155)
2018(23669)
2017(45021)
2016(24565)
2015(27730)
2014(27795)
2013(27420)
2012(25156)
2011(22235)
2010(22536)
2009(21032)
2008(21533)
2007(18996)
2006(16141)
2005(14391)
作者
(71608)
(59959)
(59867)
(56937)
(38301)
(28798)
(27293)
(23473)
(22710)
(21481)
(20508)
(20284)
(19079)
(18936)
(18580)
(18484)
(18237)
(17862)
(17490)
(17185)
(14962)
(14799)
(14771)
(13818)
(13590)
(13502)
(13381)
(13288)
(12096)
(12049)
学科
(100885)
经济(100761)
(92036)
(88538)
企业(88538)
管理(87112)
方法(52807)
数学(43443)
数学方法(42776)
(35638)
业经(27576)
(26912)
财务(26855)
财务管理(26806)
企业财务(25325)
(22695)
中国(22296)
(21262)
(21084)
理论(19425)
技术(18922)
(18611)
(17930)
贸易(17919)
(17444)
(16709)
(16441)
银行(16402)
地方(15634)
(15340)
机构
学院(356637)
大学(354455)
管理(143085)
(141147)
经济(138207)
理学(123676)
理学院(122351)
管理学(119917)
管理学院(119259)
研究(109993)
中国(86770)
(73285)
(71129)
科学(69168)
财经(56265)
(56111)
(56038)
(54625)
中心(52695)
业大(52381)
(50879)
研究所(50581)
北京(45166)
农业(44333)
(44036)
师范(43535)
经济学(42914)
(42761)
财经大学(41741)
(39981)
基金
项目(239077)
科学(189759)
基金(176412)
研究(170183)
(154177)
国家(152896)
科学基金(132886)
社会(108121)
社会科(102543)
社会科学(102510)
(93716)
基金项目(93388)
自然(89099)
自然科(87174)
自然科学(87146)
自然科学基金(85629)
教育(79724)
(79010)
资助(72671)
编号(68216)
成果(54683)
重点(54156)
(53230)
(50871)
(49179)
创新(47463)
科研(47181)
课题(46218)
教育部(45771)
国家社会(44756)
期刊
(149951)
经济(149951)
研究(95549)
中国(63007)
(62748)
学报(55949)
管理(55069)
科学(51993)
(47707)
大学(42415)
学学(40440)
技术(33110)
农业(32101)
教育(31543)
(30414)
金融(30414)
财经(28231)
业经(24323)
(24122)
经济研究(23579)
财会(20955)
会计(20933)
(19489)
技术经济(19435)
问题(19422)
统计(18732)
(18165)
(17640)
理论(16129)
商业(15889)
共检索到514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陈剑洪  
国有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是指国企高管为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贪污、受贿、挪用和侵占等方法中饱私囊的危害企业利益,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这种职务犯罪的涉案率高、金额大、潜伏期长,且呈频发之势。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模糊,产权边界不清晰导致的对经营者监督的疲软,以及国企高管的任命制及任期长的弊端导致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使得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发生不可避免;而会计手法又成了侵占型职务犯罪的重要掩护伞。为此,应对国有企业进行必要的改革,如股权结构的多元化,通过经理人市场产生企业的高管人员,以及执行必要的岗位轮换制等;同时实行外部的有效监督,并关注会计信息的异常,以有效防范侵占型职务犯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蕊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逐渐呈现出多发与频发的态势。本文在研究企业高管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缺乏或执行不到位的企业、有重大交易事项或重大经济事项发生的企业易导致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应成为会计调查的主要对象及重要内容。科学的企业高管人员选聘机制、合理的薪酬与激励制度、有效的企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及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重要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蕊  
自上世纪我国建立证券市场以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犯罪逐渐呈频发之势。高管的职务犯罪中侵占型职务犯罪数量最多,案情也最为复杂。本文着重分析与论述了侵占型职务犯罪的机理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导致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机理是:两权分离条件下对经营者财产经营责任约束的弱化及"道德风险"、契约的不完备、经理人市场机制的缺陷。公有制下对经营者财产经营责任约束的疲软、经理人市场的缺乏、薪酬与激励机制的不合理以及必要的均衡价格的缺失等,使得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在所难免。要很好地解决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问题,就应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市场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根据欺诈"三角理论",我国国有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源自压力、机会与借口。其中,压力是经济人自利的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对财富追求的价值观导向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巨大的心理负担与欲望。机会主要是指公有制下的公司制的制度缺陷所造成的对高管财产经营责任约束的疲软、企业崇尚地位与权威的文化氛围、缺少必要的权力制衡及内部控制等。借口主要有"回扣"、"借款"及薪酬与激励制度设计的不合理等等。有效防范国有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途径就是要选拔品行能力兼优的人员担任高管,营造诚实守信等的企业文化氛围,完善各种机制与制度,并督促制度的有效执行,机制的正常运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齐文  张蕊  
近年来,我国国企高管职务犯罪呈现高频、多发之势,其中侵占型职务犯罪尤为突出,给社会和市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本文拟以供需理论为依据,分析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需求角度分析发现:某些企业或个人,即寻租人需要借助高管的职权来实现正常途径无法实现的利益,而增强其需求意愿的因素是:市场资源的激烈竞争、打击力度不足和超额利益的存在。供给角度研究表明,导致国企高管有愿望和能力实施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因素是:国企高管个人素质低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缺乏、非法利益巨大和惩罚力度不强。为此,要想很好地遏制侵占型职务犯罪发生,就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加以防范,如加强对高管教育、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管考磊  
在中国企业高管职务犯罪频发的背景下,文章运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寻租理论把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视为高管的一种道德风险和权力寻租行为,高管出于机会主义动机采取"隐藏信息"、"隐藏行为"和"权力寻租"的方式攫取个人私利,从而降低了企业价值。同时,文章进一步从市场反应、长期价值表现和财务困境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了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对企业价值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和极端影响。研究认为,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会引发严重的不利市场反应,降低企业长期价值,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蕊  管考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频繁发生的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所引发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发现,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会引发显著负向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公司的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才会引发显著负向的市场反应。本文的研究对于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充分认识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对于重新认识机构投资者之于资本市场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覃鸿军  陈健  
当前,行政机关职务犯罪在某些要害部门仍呈高发和多发态势,其中税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受贿、挪用私分税款、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也时有发生,有些情节还特别严重,这些犯罪行为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税收征管活动,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如何进一步规范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有效地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成为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税务领域的职务犯罪也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蕊  管考磊  
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在中国呈现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从企业高管薪酬差距的视角,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内部和外部薪酬差距对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内部薪酬差距越小,高管实施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可能性越大;而外部薪酬差距越小,高管实施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可能性越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只有对于法治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和自由现金流较多的企业才显著成立。本文的研究对于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充分认识企业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影响因素和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对于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丽雅  辛宝英  
近年来有的财会人员经不住种种诱惑,采取非法手段,侵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其突出表现为做假帐。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会计职务犯罪产生的因素,会计职务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最后,对如何预防会计职务犯罪,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徐龙  
职务犯罪罪犯减刑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通过对职务犯罪罪犯与其他类型犯罪罪犯减刑情况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有些职务犯罪罪犯已成为监管场所的特殊罪犯群体——"关系犯",而减刑考核制度的欠缺使职务犯罪罪犯较之其他类型犯罪罪犯减刑失衡成为可能,进而提出解决失衡的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谊英  
在封建社会的官厅会计史上,唐朝是官厅会计的重要发展时期。为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唐代统治者把掌握财政职权的官厅会计作为职务犯罪的重点监控对象,针对官厅会计职务犯罪,兼顾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融合道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立波  
文章针对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社会危害,将成本收益理论与现代博弈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会计职务犯罪人与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得到了会计人员选择犯罪行为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监管部门遏制犯罪发生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以及犯罪概率的临界值,并提出了预防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措施。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胡渝  
目前,职务犯罪呈现大要案数量逐年上升、主体职位越来越高、窝串案增多的新特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体制不完善、权力监督乏力、法制不健全、社会分配不均的客观原因和特权心理重、思想素质低等主观原因。针对以上原因建议从完善立法、加强法制教育和高薪养廉、创新管理体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检察建议、严惩职务犯罪,形成打防并举的格局,切实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