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6)
- 2023(16579)
- 2022(14328)
- 2021(13577)
- 2020(11534)
- 2019(26626)
- 2018(26250)
- 2017(50304)
- 2016(27391)
- 2015(31039)
- 2014(30914)
- 2013(30360)
- 2012(27507)
- 2011(24591)
- 2010(24604)
- 2009(22859)
- 2008(22954)
- 2007(20172)
- 2006(17640)
- 2005(15661)
- 学科
- 济(104068)
- 经济(103919)
- 管理(93691)
- 业(82784)
- 企(72838)
- 企业(72838)
- 方法(49159)
- 数学(41466)
- 数学方法(40885)
- 财(34992)
- 中国(26589)
- 农(26421)
- 业经(24758)
- 制(24507)
- 务(23667)
- 财务(23577)
- 学(23535)
- 财务管理(23521)
- 企业财务(22191)
- 理论(20152)
- 地方(18692)
- 银(17922)
- 银行(17882)
- 和(17720)
- 农业(17341)
- 贸(17324)
- 贸易(17313)
- 技术(17078)
- 划(17034)
- 易(16814)
- 机构
- 大学(387767)
- 学院(384943)
- 管理(155846)
- 济(149181)
- 经济(145702)
- 理学(133511)
- 理学院(132009)
- 管理学(129703)
- 管理学院(128930)
- 研究(120203)
- 中国(92725)
- 京(82074)
- 财(77273)
- 科学(73742)
- 财经(59792)
- 所(59262)
- 江(57653)
- 中心(55809)
- 农(55593)
- 业大(54688)
- 经(54136)
- 研究所(53069)
- 北京(51452)
- 范(50803)
- 师范(50364)
- 州(46533)
- 经济学(44616)
- 财经大学(44467)
- 院(43687)
- 农业(43154)
- 基金
- 项目(258211)
- 科学(203779)
- 研究(191080)
- 基金(188082)
- 家(162272)
- 国家(160901)
- 科学基金(139810)
- 社会(120293)
- 社会科(113916)
- 社会科学(113885)
- 省(100219)
- 基金项目(99916)
- 自然(90946)
- 教育(89092)
- 自然科(88847)
- 自然科学(88827)
- 自然科学基金(87215)
- 划(84049)
- 编号(78485)
- 资助(77143)
- 成果(64277)
- 部(57453)
- 重点(57261)
- 创(53667)
- 课题(53637)
- 发(53101)
- 创新(50037)
- 教育部(50028)
- 制(49770)
- 科研(49165)
- 期刊
- 济(166130)
- 经济(166130)
- 研究(115298)
- 中国(75319)
- 财(66548)
- 管理(60524)
- 学报(59267)
- 科学(54150)
- 农(49697)
- 大学(46349)
- 教育(44813)
- 学学(43342)
- 技术(34664)
- 农业(33808)
- 融(33201)
- 金融(33201)
- 财经(30860)
- 经(26293)
- 业经(26195)
- 经济研究(25020)
- 问题(21310)
- 会计(21049)
- 图书(20979)
- 财会(20007)
- 版(19175)
- 理论(19045)
- 技术经济(18501)
- 业(18288)
- 科技(17816)
- 现代(17450)
共检索到571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续慧泓 杨周南 董木欣
会计具有宏观作用是较为广泛的共识,但关于如何建立起微观会计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会计信息的宏观估值和契约功能。基于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智能化环境在资源、方法和工具、行为逻辑上对会计产生了影响,催生了智能会计的概念,扩展了会计在宏微观领域的职能。智能会计宏观作用突破传统会计围绕政策“输入/输出”效果检验的“黑箱”机制,形成了具有行为感知、推理决策、资源配置、过程监督能力的宏微观会计管理活动关联的“白箱”机制。“白箱”机制的作用借助两条路径展开,一是从微观经济活动数据感知到报告形成,再到宏观经济指标关联映射和穿透、追溯的信息流;二是建立微观经济资源与宏观经济产出之间的控制关联。“白箱”机制的技术结构分为资源层、工具与方法层和行为层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白箱”机制在资源一体化配置、政策关联关系、风险控制、价值协同、财会监督、政府治理等领域的作用。因此,财政部门应加强智能化环境下相关会计管理政策和制度的研究,构建开放、共享的宏微观一体化会计管理和服务平台,以提升会计服务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微观管理效率的能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宏 曾永良 方军雄 周大伟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汇总的会计盈余增长率与未来GDP增长率显著正相关,在控制股票回报率之后,上述关系依然存在,这表明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盈余具有明显的宏观预测价值。随后的研究发现,2007年前后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和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等强制性制度变迁显著提高了会计盈余的宏观经济信息含量,这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会计信息宏观预测价值的改善;此外,我们发现,强政府干预的存在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而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助于其宏观预测价值的提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熊楚熊
一、关于SNA学科属性之争 (一)SNA学科属性之争产生的原因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或称国民帐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引入我国后,会计和统计文献中,对SNA学科属性的争论,一直未曾断过。特别在会计界把SNA称为国民经济会计(或称社会会计、宏观会计等)文献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更为激烈。会计界之所以称SNA为会计,最主要的原因如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全
经济冲击(economic shock)是目前经济学文献当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关键词。自从Frisch(1933)提出经济冲击机制问题以后,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均对经济冲击给予了高度重视。经济冲击问题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巧根
管理会计学术研究需要扩展新思维,探索新路径。管理会计“看似微观,实则宏观”,传统微观主体的管理会计研究,需要从宏观与中观融合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视角协力解决管理会计中的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课题与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指导思想或行动理念,不仅是宏观经济政策与制度转向的基础,也是中观产业经济转型与微观企业增强活力的重要保证。管理会计研究要关注政治、经济与社会变化的时间“窗口期”,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制度需求,从多维度情境特征入手,引导管理会计研究的宏观转向。积极关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政策与制度窗口期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加快促进管理会计学术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增进中国式现代化征途中理论自信、方法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客观体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韶兵
一、宏观财务 宏观财务是以国家为主体,国有资金运动为内容,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价值关系。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经济,总存在着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之间价值关系为内容的财务活动,这是企业自身的微观财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公有制还不能通过全社会总体直接占有的形式而必须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代表的国家,担负着配置生产资料、组织价值创造、控制价值分配的任务。这种以国家为主体,作为所有者组织公有资金和安排社会再生产的活动,形成了社会主义宏观财务。宏观财务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独特的经济范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旭青
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2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6336万人。农民收入增加越来越依靠工资性收入增长。本文根据近三十年来农民工工资变动数据,分析农民工工资走势,探索影响农民工工资决定的宏观因素和作用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三产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外出农民工数量和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影响农民工实际工资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决定 供求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欣华 张勇 孙丽华 葛新
本文在系统梳理存款定价、非理性定价对银行的影响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存款非理性定价行为的概念、识别标准,并融入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分析了影响存款非理性定价判定标准的因素;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存款非理性定价预警机制,设置了稳健性调整参数、宏观经济热度调整参数、区域竞争调整参数和扩散调整参数,并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区域存款非理性定价预警模型。最后,对应不同的预警等级,设置了不同的纠偏行动,从构建存款非理性定价预警机制的顶层设计出发,在加强利率定价预警、提高行业自律约束、提
关键词:
非理性定价 宏观审慎 预警机制 压力测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立杰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改革开放40余载的辉煌历程,无数次印证了这一深刻认知: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和深化,会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会计领域的每一次革新与发展,又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整体的进步。我国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奠定了扎实的微观基础。文章回顾并系统梳理了会计在五个关键领域中作用的文献,这五个领域分别为会计与财富计量、会计与价值创造、会计与社会资本、会计与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会计与社会发展进步。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背景下,深入探讨和准确把握会计的重要功能与角色转变,具有重大的理论探索价值,更是在实践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考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万祥
构建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宏观会计和服务于战略管理的战略会计 ,推进会计向宏观经济领域和战略管理领域的深透和延伸 ,是当前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之一。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对如何构建我国宏观会计和战略会计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宏观会计 战略会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琢
中国经济运行要跳出“一放就活,一活就胀,一胀就统,一统又死”的怪圈,必须改革宏观调节机制,从行政制衡转为机制制衡。机制转换中要坚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多元利益主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本文还提出了当前改革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银峰
一、宏观会计政策变迁路径国际比较(一)美国宏观会计政策变迁路径美国经济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相对应的经济制度和管理理念也极为先进。美国是全球第一个颁布整套完整的会计准则的国家,其会计准则制定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会计程序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原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近年来,美国逐渐认识到融入全球会计准则然后对其进行重新改组的重要性,因此,美国政府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方式逐渐使美国会计准则与全球会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商思争 骆阳 易爱军
本文从会计管理活动论视角对《全球管理会计原则》(GMAP)进行了解读。首先对解读GMAP和与会计管理活动论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分别从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视角对GMAP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在管理会计师能力、绩效评价和14项管理会计核心实践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提炼出GMAP在强调实践性、提出人的作用、广义管理会计、2个方面管理会计对象、突出绩效管理循环5个方面的特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商思争 骆阳 易爱军
本文从会计管理活动论视角对《全球管理会计原则》(GMAP)进行了解读。首先对解读GMAP和与会计管理活动论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分别从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视角对GMAP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在管理会计师能力、绩效评价和14项管理会计核心实践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提炼出GMAP在强调实践性、提出人的作用、广义管理会计、2个方面管理会计对象、突出绩效管理循环5个方面的特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康涛 刘金洋 曾雪云
会计管理活动论是新中国会计学术领域的一次重要理论创新。本文回顾了会计管理活动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内涵。"管理活动论"明确指出会计是一项价值管理活动,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这一理论突破了"信息系统论"的局限性,对于更好理解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属性以及会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等都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过去四十年来,会计实践发展和实证研究证据都有力支持了这一理论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在信息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的今天,"管理活动论"对于更好促进业财融合、更好发挥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更好发挥会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等都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管理活动论"对于我国会计理论创新的若干启发,旨在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本土会计理论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