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1)
- 2023(16054)
- 2022(13964)
- 2021(12888)
- 2020(10958)
- 2019(24861)
- 2018(24448)
- 2017(46932)
- 2016(25387)
- 2015(28373)
- 2014(27937)
- 2013(27267)
- 2012(24678)
- 2011(22045)
- 2010(21511)
- 2009(19340)
- 2008(18565)
- 2007(15747)
- 2006(13434)
- 2005(11082)
- 学科
- 济(96697)
- 经济(96596)
- 管理(74005)
- 业(70848)
- 企(58853)
- 企业(58853)
- 方法(49440)
- 数学(43466)
- 数学方法(42888)
- 农(26169)
- 财(25678)
- 中国(24059)
- 学(22481)
- 业经(22226)
- 地方(18130)
- 农业(18011)
- 技术(17902)
- 贸(17823)
- 贸易(17818)
- 务(17430)
- 财务(17358)
- 财务管理(17327)
- 易(17318)
- 理论(16561)
- 企业财务(16468)
- 环境(15590)
- 和(15354)
- 制(14985)
- 划(13546)
- 银(13116)
- 机构
- 大学(355905)
- 学院(353942)
- 管理(143598)
- 济(134649)
- 经济(131882)
- 理学(126512)
- 理学院(125131)
- 管理学(122700)
- 管理学院(122069)
- 研究(113811)
- 中国(81350)
- 科学(75861)
- 京(74272)
- 农(64160)
- 业大(60179)
- 财(58679)
- 所(56605)
- 中心(52776)
- 研究所(52633)
- 农业(50957)
- 财经(49010)
- 江(48713)
- 北京(45490)
- 范(45141)
- 经(44859)
- 师范(44559)
- 院(41620)
- 经济学(39977)
- 州(39829)
- 技术(38807)
- 基金
- 项目(259960)
- 科学(203519)
- 基金(189011)
- 研究(182314)
- 家(167854)
- 国家(166518)
- 科学基金(142707)
- 社会(114190)
- 社会科(108301)
- 社会科学(108271)
- 省(102214)
- 基金项目(101348)
- 自然(96537)
- 自然科(94367)
- 自然科学(94337)
- 自然科学基金(92648)
- 划(86671)
- 教育(83828)
- 资助(77293)
- 编号(73249)
- 重点(58109)
- 成果(56845)
- 部(56016)
- 创(54637)
- 发(54284)
- 创新(51026)
- 科研(50838)
- 计划(49704)
- 课题(49296)
- 大学(47875)
- 期刊
- 济(132376)
- 经济(132376)
- 研究(92495)
- 学报(65510)
- 中国(60087)
- 科学(56336)
- 农(56331)
- 管理(49054)
- 大学(48339)
- 学学(45784)
- 财(44196)
- 农业(39281)
- 教育(35138)
- 技术(30138)
- 业经(23278)
- 融(23262)
- 金融(23262)
- 财经(22745)
- 经济研究(21780)
- 图书(21116)
- 科技(20487)
- 业(20188)
- 经(19382)
- 版(18145)
- 业大(17684)
- 问题(17515)
- 理论(16930)
- 技术经济(16629)
- 实践(15744)
- 践(15744)
共检索到482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雷鹏
会展活动的特点对于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经过修正之后确定了会展活动影响科技信息传播效果的9个指标,构建了基于会展活动的科技信息传播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值,确定了9个指标对科技信息传播效果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会展活动中参展企业的科技实力越高,其所展示产品的技术含量就越高,从而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效果就越好。
关键词:
科技信息传播 影响因素 权重 会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雷鹏
会展活动的特点对于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经过修正之后确定了会展活动影响科技信息传播效果的9个指标,构建了基于会展活动的科技信息传播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值,确定了9个指标对科技信息传播效果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会展活动中参展企业的科技实力越高,其所展示产品的技术含量就越高,从而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效果就越好。
关键词:
科技信息传播 影响因素 权重 会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田 孙志坚
文章基于军队科普视角,对装备科技信息传播特点进行分析,通过构建装备科技信息传播过程模型,探讨了装备科技信息传播机理,分析总结出装备科技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装备科技信息传播受传播主体、基础环境、信息资源、传播技术、受众质量5个维度的多重因素影响。
关键词:
科普 装备科技信息 信息传播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绪全 刘玉花 胡春蕾 王忠平 王德海
本研究对传者和受者选择信息传播渠道的差异以及关注信息要素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农民缺乏农业科技信息的原因以及对影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因子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 传播 影响因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会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并对支撑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业科技信息 信息传播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于杰 张旭凤
从快递企业服务信息传播的角度研究顾客对企业的认知问题,目的是提高客户满意度。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快递企业服务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首先通过企业CI策划方法对快递企业服务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对各因素之间通过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分解矩阵进行逐步分析,得出快递企业服务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的影响层次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
快递企业 信息传播 解释结构模型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芳 董绮梦
[目的/意义]当前,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探究事件信息跨平台传播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信息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多案例研究提炼出一般性事件的信息跨平台传播模式,旨在为信息发布者优化传播策略、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提供理论参考。结合场域理论和假设性新闻图式结构提出事件信息场域,基于注意力分配理论、两级传播理论等构建事件信息跨平台传播影响因素框架,并运用fsQCA方法对30个案例在高覆盖平台数、低覆盖平台数、高传播热度和低传播热度4个结果下的条件组态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发现环境热度是事件信息跨平台传播的关键驱动因素,意见领袖在拓宽传播广度和提高传播热度中发挥重要作用,较少的情节反转有助于控制事件信息跨平台传播效果。非环境热度(反向测量)和非情节反转是低覆盖平台数和低传播热度的必要条件。对于正面事件的信息传播可从避开重大热点事件、营造复杂情节设置、细化传播策略等方面加以改善,对于负面事件可从提高环境热度、实施缓和的情感动员策略、及时回应避免谣言等方面进行干预,避免造成舆情和不良社会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卫东 栾碧雅 李松涛
[目的/意义]网络虚假信息的肆意传播正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风险事件,探究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网络虚假信息的抑制及治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以风险感知理论为基础,基于心理测量范式和社会放大理论构建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验证所构建的模型并进行修正。[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情绪、信任、信息数量与质量会对虚假信息传播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知识,媒体接触会对虚假信息传播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婷 程智 段玮
为寻找优质的农业科普信息多媒体传播结构,提高农牧民接收信息的效率和转化效果,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通过2个状态变量"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增加"和"农牧民学习总效果"进一步分析政府对农业科普信息资源的投资变化,以及信息传播途径和农牧民学习转化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将政府每年对农业科技多媒体信息制作的投资上限从2012年的33万元分别提高到方案GOV100的100万元和方案GOV1 000的1000万元,因此从2022—2032年方案GOV1 000比方案GOV100每年约增加120min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同时提高农牧民对科普信息的学习效果5 000 min。方案Bas...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杨 宋倩 高婷
以我国37所高校图书馆新浪官方微博为对象,分别从微博内容层面和用户层面对影响高校图书馆微博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微博信息类型、展现形式、信息来源、粉丝数量、转发者类型均对微博信息传播具有显著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切合用户实际需求发布博文,合理应用多种展现形式表达信息内容,发布原创性话题并紧密维系与用户间的社会网络关系,以此促进微博信息传播与利用,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微博 信息传播 信息服务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娟 刘燕平 邓胜利
【目的/意义】探究政务微博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引导网络舆情、治理网络危机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过程】运用八爪鱼软件采集影响力靠前的十大新浪政务微博数据,以转发数和评论数为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衡量指标,构建辟谣信息内容特征、文本特征对传播效果的回归模型。【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谣言类型、辟谣方式、是否为原创、图片数量、是否有@符号对转发数有显著影响;谣言类型、情感程度、辟谣方式、是否为原创、内容长度对评论数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政务微博 辟谣信息 传播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曾宪琴
在Web 2.0时代,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完全开放,信息分享度的差异巨大。了解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有着理论上和现实上的重要性,而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散,大都停留在简单观察总结阶段。文章以被广泛接受的流行三要素理论为出发点,依托新浪微博,对影响信息传播的诸要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粉丝数是微博转发量的基础,一般每增加1万粉丝,转发量增加8次,活跃度和时间对转发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实证分析微博信息传播特性,对于微博营销策略、识别僵尸粉等实际问题给出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信息传播 微博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沙勇忠 史忠贤
建构伪信息传播模型和真实信息-伪信息对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群体接受伪信息概率越高,伪信息传播速度越快、范围越广;真实信息在第一时间介入,对控制伪信息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群体真实信息接受概率越高,越有利于对伪信息传播的控制;特定规模网络中第二层邻居的存在对伪信息传播有重要影响,最后得出政府控制公共危机伪信息传播的三个启示。
关键词:
伪信息传播 危机管理 多Agent仿真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闫奕文 张海涛 王丹 遆云鹤
【目的/意义】为了政务微信运营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提高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力,提高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效率和能力。【方法/过程】首先从信息生态视角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特征,其次运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MATEL方法,研究影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关键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传播主体的利他主义是影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最关键因素。网络关系强度、信息公共性、信息传播主体所处的网络核心位置、信息传播主体的利己动机、信息传播主体的自我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