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9)
- 2023(14862)
- 2022(12602)
- 2021(11895)
- 2020(9521)
- 2019(22071)
- 2018(21955)
- 2017(40832)
- 2016(22058)
- 2015(24836)
- 2014(24859)
- 2013(23941)
- 2012(22264)
- 2011(19824)
- 2010(19707)
- 2009(17260)
- 2008(16642)
- 2007(14437)
- 2006(12456)
- 2005(11118)
- 学科
- 济(88230)
- 经济(88135)
- 管理(56942)
- 业(54240)
- 企(42923)
- 企业(42923)
- 方法(34708)
- 数学(29554)
- 数学方法(29034)
- 中国(27427)
- 农(26574)
- 地方(26334)
- 业经(21470)
- 财(19928)
- 农业(18247)
- 理论(16580)
- 学(15593)
- 制(15385)
- 贸(15211)
- 贸易(15195)
- 易(14610)
- 和(14425)
- 环境(14164)
- 技术(13850)
- 银(13750)
- 银行(13728)
- 融(13425)
- 金融(13421)
- 发(13264)
- 地方经济(13260)
- 机构
- 学院(292539)
- 大学(288853)
- 济(113100)
- 经济(110460)
- 管理(109793)
- 研究(95704)
- 理学(93263)
- 理学院(92111)
- 管理学(90284)
- 管理学院(89702)
- 中国(73437)
- 京(62119)
- 科学(57732)
- 财(52483)
- 中心(46617)
- 江(46614)
- 所(45973)
- 范(44717)
- 师范(44251)
- 农(44092)
- 研究所(41230)
- 财经(40985)
- 业大(40286)
- 北京(39177)
- 州(38301)
- 经(37136)
- 院(35507)
- 师范大学(35477)
- 技术(34255)
- 经济学(33959)
- 基金
- 项目(196207)
- 科学(153863)
- 研究(151334)
- 基金(137383)
- 家(117678)
- 国家(116487)
- 科学基金(101049)
- 社会(93280)
- 社会科(88132)
- 社会科学(88113)
- 省(79310)
- 基金项目(73196)
- 教育(72242)
- 划(65901)
- 编号(64749)
- 自然(63189)
- 自然科(61690)
- 自然科学(61676)
- 自然科学基金(60521)
- 资助(54758)
- 成果(52709)
- 发(46746)
- 课题(45348)
- 重点(44403)
- 部(42600)
- 创(41484)
- 项目编号(38851)
- 创新(38548)
- 大学(38082)
- 年(37955)
共检索到453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婷
通过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寻找到一个稳定的、系统的传承和创新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个案学校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实验小学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及特色学校创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将逐步清晰的课程目标、丰富的课程内容、多样态的课程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融为一体的独具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打造特色学校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拉萨市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着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需求强烈与师资力量薄弱、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观念与行动失衡的困惑和矛盾。为促进藏文化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应着力于促进将藏文化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与特色学校建设功能相结合,整合不同课程资源开发渠道,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藏族教育 藏文化 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传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卓雯 张天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梅 脱中菲 王廷波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建行 陆瑾 黄建中
为了使课程和教材更好的适应智障儿童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对课程的开发形式和途径进行全方位探讨与实践。结果表明 ,家长和教师对我校的课程改革是较满意的 ,同时在学生安置及教材生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的方向是 :积极建构高校与特校的合作平台 ,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
智障教育 校本课程 开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士雄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实施的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也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80年代末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的不断推进,全国出现了诸如上海的一些代表学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孟立军 吴斐
在新课程改革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学校功能多样化、课程设计多样化、教学形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样化、教师技能多样化和管理模式多样化等六个方面。把握该课程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对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校本课程 多样化 趋势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董云川 刘永存
本文简速了玉溪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所开设的课程及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传习馆"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起到的作用及其对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借鉴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发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自2001年9月起,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新课程确实提供了创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对处在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的我们而言,这种机遇与挑战就更有其特殊意义。本文着重从学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这一问题出发,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具体阐述一所很普通的乡村初中是如何组织与落实上述方案的,旨在与其它学校分享经验、共同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银
文章指出: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其意义在于,拓展课程资源,传承地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完善学生个性;地域文化既有内隐与抽象的精神层面,又有外显与具象的物化表现,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从历史遗迹、地方名士、民俗风情、方言艺术、地方精神、民间体育等领域着手。
关键词:
地域文化视野 校本课程 开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陈建吉 傅建明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利平 刘晓艳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其独特功能,充分考虑当地独具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校本课程开发,这在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和传承创新优秀特色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在民族校本课程开发中,除了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辩证统一关系外,还需在评估可利用资源、加强专业教师培养、革新开发理念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念金
当前中国的校本课程决策负有重要的文化使命,其原因有:中华文化复兴的需要;深层的育人需求;学校发展的需求。使命的主要构成有:协助传递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要素;促进文化精神更新;促进文化的丰富化。履行使命的主要途径有:在校本课程中突出上述文化精神内涵;重视校本课程决策过程本身的文化特性;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充分考虑校本课程决策的文化使命。
关键词:
校本课程决策 文化使命 原因 构成 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忠 熊梅
本文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反思,并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视角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切入点,从参与校本化课程实施逐渐深入到参与全新的课程开发,并提出要以"渐进引导"的方式推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同时要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点开展有关培训、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参与的保障机制等。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参与 教师实践性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