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8)
2023(10772)
2022(9035)
2021(8585)
2020(7275)
2019(16762)
2018(16576)
2017(32063)
2016(17241)
2015(19293)
2014(19007)
2013(18291)
2012(16200)
2011(14382)
2010(14284)
2009(12905)
2008(12209)
2007(10297)
2006(8772)
2005(7052)
作者
(46372)
(38844)
(38711)
(36714)
(24723)
(18821)
(17561)
(15324)
(14678)
(13701)
(13540)
(12919)
(12224)
(12073)
(11862)
(11660)
(11606)
(11541)
(11322)
(11236)
(9420)
(9364)
(9347)
(8904)
(8828)
(8737)
(8422)
(8308)
(7832)
(7715)
学科
(69200)
经济(69142)
管理(51327)
(47554)
(40558)
企业(40558)
方法(37933)
数学(33403)
数学方法(32732)
(17475)
(16784)
中国(15185)
业经(15150)
理论(13085)
地方(12439)
农业(12095)
(11911)
(11745)
财务(11674)
财务管理(11650)
(11350)
环境(11089)
企业财务(11055)
技术(10738)
(10397)
贸易(10391)
(10133)
(10121)
(9502)
资源(8949)
机构
学院(236506)
大学(232977)
管理(98592)
(90300)
经济(88411)
理学(86552)
理学院(85699)
管理学(83870)
管理学院(83425)
研究(69173)
中国(51266)
(47482)
科学(44421)
(39930)
业大(34922)
(34372)
中心(33645)
财经(33356)
(33144)
(32512)
(31142)
师范(30830)
(30497)
研究所(29997)
北京(28944)
经济学(26923)
农业(26886)
(26868)
(25844)
经济管理(25741)
基金
项目(171759)
科学(136661)
基金(125424)
研究(123973)
(109251)
国家(108389)
科学基金(95185)
社会(78963)
社会科(75105)
社会科学(75078)
(68758)
基金项目(66817)
自然(63303)
自然科(61784)
自然科学(61771)
自然科学基金(60640)
教育(58565)
(57125)
资助(52415)
编号(50575)
重点(38361)
成果(38031)
(37526)
(36594)
(36193)
课题(33731)
创新(33705)
科研(33278)
国家社会(32778)
教育部(32495)
期刊
(89143)
经济(89143)
研究(56329)
中国(39723)
管理(34457)
学报(34013)
科学(32990)
(31107)
(29544)
大学(26516)
学学(24943)
技术(24093)
教育(23858)
农业(20909)
业经(16620)
财经(15238)
(14286)
金融(14286)
经济研究(13776)
资源(13618)
(13054)
统计(13047)
(12187)
技术经济(12011)
图书(11816)
问题(11753)
(11602)
科技(10985)
决策(10910)
(10742)
共检索到317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柯方  叶建赓  陈柏如  
针对当前旅游资源评价过程中模糊概念存在的动态可变和等级识别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迭代算法与可变模糊模型相结合的组合优化赋权的人文旅游资源可变模糊评价新模型。将新模型与其他对比方法同时应用于云南民族村旅游资源管理中的人文旅游资源评价。实例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组合权重优化的可变模糊综合评判新方法在人文旅游资源等级评价问题中是科学合理、可靠有效的,在保证评价结果鲁棒性的基础上,较好地反映了云南民族村实际旅游状况,比常规可变模糊集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AHP方法所得评价结果更加精确合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龙飞  王华  杨斌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我国主要有辛亥革命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两大类,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需要运用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来构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美娥  刘金福  林光美  肖绍平  王智苑  杨林香  
对泰宁县11个乡镇旅游资源进行模糊聚类.当λ=0.031时,分类效果特别显著.结果表明:新桥乡、下渠乡、开善乡及龙安乡聚为Ⅰ区;上青乡、龙湖镇、大田乡和大布乡聚为Ⅱ区;朱口乡为Ⅲ区;杉城镇为Ⅳ区;梅口乡为Ⅴ区.基于模糊聚类结果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1)Ⅳ-Ⅴ区的总体评价结果具有明显优势,旅游资源质量高,区位、交通条件、经济条件和心理条件比其它乡镇更成熟,但清洁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得分低于Ⅰ-Ⅲ区;(2)Ⅱ、Ⅴ区的资源影响力、保护工程和保健性指标优于Ⅰ、Ⅲ-Ⅳ区;(3)Ⅲ、Ⅴ区的和谐性和生态环境指标优于Ⅰ-Ⅱ、Ⅳ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春晓  胡婷  
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分类与价值评估是资源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引入分类赋权思想,运用模糊评价与层次分析方法,综合主客观赋权,构建了遗址遗迹类文化旅游资源、建筑空间类文化旅游资源、商品类文化旅游资源、活动类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模型。对大湘西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价值评估实测表明,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分类赋权评估模型具有合理性与可推广性,可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文化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春晓  胡婷  
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分类与价值评估是资源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引入分类赋权思想,运用模糊评价与层次分析方法,综合主客观赋权,构建了遗址遗迹类文化旅游资源、建筑空间类文化旅游资源、商品类文化旅游资源、活动类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模型。对大湘西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价值评估实测表明,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分类赋权评估模型具有合理性与可推广性,可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文化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春晓  胡婷  
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分类与价值评估是资源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引入分类赋权思想,运用模糊评价与层次分析方法,综合主客观赋权,构建了遗址遗迹类文化旅游资源、建筑空间类文化旅游资源、商品类文化旅游资源、活动类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模型。对大湘西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价值评估实测表明,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分类赋权评估模型具有合理性与可推广性,可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文化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英  刘晓静  梁宗正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有着丰富的特色鲜明的体育旅游资源,在深入分析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处理问卷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评价。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深入开发特色优势体育旅游资源;重点突破,发展健身休闲参与型体育旅游产业;合理布局,培育一些吸引力强的体育旅游产品;统筹安排,促进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等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艳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了适合西部旅游资源特点的10项旅游资源类型作为评价因子,并划分出优、中、差三个等级,分别对2000年和2010年西部12省区旅游资源丰度进行评价和排序,通过对比发现西部大开发10年来各省区呈现出的旅游资源发展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星  刘睿文  杜莉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开发步伐的加快,旅游资源评价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许多方法和模型应运而生,其中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目前比较科学、规范的一种方法,成为评价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以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规划实践,构建了旅游资源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改良模型,并应用于琼海市的旅游资源评价,为该市旅游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提出了一些改良建议,以供学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春旺  
文章基于熵权的概念,对模糊可变评价模型进行改进,使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评价标准为区间值对结果的影响,减少主观因素对权重的干扰,获得更为合理准确的评价结果。利用该模型以东莞市为例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对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俊国  李加林  王占利  王克柱  
该文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和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涞源县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豹子窝、晴云峰等10个景点为一级景点,云盘谷、仙人桥等6个景点为二级景点,其余为三或四级景点。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峰林景区、十瀑峡景区为一级景区,拒马源景区为二级景区。针对各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对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俊  孙宝鼎  
我国具有众多的小城镇,探讨其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小城镇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尝试构建符合小城镇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34个具体评价指标和因子权重。并以全国首批特色小城镇——红格镇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秀治  陈秋华  赖启福  
在论述了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的必要性基础上,构建了包括资源自身价值评价、生态环境条件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三大评价子系统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及专家征询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石长波  王玉  
黑龙江省为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大省,但是长期以来其山地旅游的发展程度不高,对山地旅游资源的认识水平较低。因此,文章对AHM模型进行了改进,进而对黑龙江山地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探讨了黑龙江山地旅游资源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黑龙江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目标与重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静  张朝枝  
旅游资源诅咒假说常在旅游研究中解释旅游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但这一过程是怎样形成的却并不清楚。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旅游资源诅咒假说相关文献,认为资源依赖型旅游发展模式是否阻碍经济增长是判断旅游资源诅咒假说成立的基础,旅游发展的挤出效应是旅游资源诅咒假说的作用原理,而路径依赖则是旅游资源诅咒的生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旅游资源价值的动态变化特征、旅游产业演化的复杂特征,结合路径依赖复合模型,建立了结合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的旅游资源诅咒演变模型。模型认为:受旅游资源丰裕度影响,旅游目的地在宏观上会在路径依赖的影响下陷入发展模式锁定状态;但受旅游资源价值边界变化的影响,旅游目的地在微观上会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发生层级演化及转换发展,试图通过不同发展路径重组突破旅游资源诅咒困境。本文加深了对旅游资源诅咒复杂演化过程的理解,对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