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4)
2023(12634)
2022(10231)
2021(9444)
2020(8158)
2019(18846)
2018(18802)
2017(36494)
2016(19992)
2015(22607)
2014(22860)
2013(22399)
2012(20347)
2011(17948)
2010(17621)
2009(16340)
2008(16010)
2007(14245)
2006(12076)
2005(10529)
作者
(57587)
(48276)
(47983)
(45872)
(30332)
(23132)
(22044)
(18980)
(18305)
(17045)
(16264)
(16134)
(15096)
(15034)
(14984)
(14914)
(14834)
(14363)
(13958)
(13794)
(11925)
(11803)
(11641)
(10986)
(10937)
(10869)
(10720)
(10551)
(9706)
(9666)
学科
(85057)
经济(84975)
管理(55462)
(54454)
(43550)
企业(43550)
方法(42180)
数学(37723)
数学方法(37151)
(24713)
中国(21403)
(21363)
业经(18382)
地方(18190)
(16919)
农业(16449)
(14536)
贸易(14531)
(14199)
(14106)
(13790)
财务(13723)
财务管理(13688)
企业财务(12935)
理论(12252)
(12248)
环境(12046)
技术(11794)
(11418)
银行(11386)
机构
学院(282191)
大学(281040)
(114325)
经济(111910)
管理(110445)
理学(96159)
理学院(95141)
管理学(93121)
管理学院(92617)
研究(90203)
中国(67361)
(57864)
科学(57777)
(50980)
(50297)
(45197)
业大(45091)
中心(43699)
(42497)
研究所(41443)
财经(41420)
农业(39589)
(37547)
(36083)
师范(35687)
经济学(35338)
北京(35223)
(33415)
(32588)
经济学院(32139)
基金
项目(196042)
科学(154232)
基金(142311)
研究(139675)
(124189)
国家(123207)
科学基金(106562)
社会(88400)
社会科(83834)
社会科学(83807)
(79612)
基金项目(75419)
自然(70560)
自然科(68956)
自然科学(68937)
自然科学基金(67635)
(65481)
教育(65014)
资助(58774)
编号(56759)
成果(44647)
重点(44269)
(42876)
(42195)
(40432)
课题(38645)
科研(38485)
创新(37923)
计划(36685)
教育部(36535)
期刊
(118891)
经济(118891)
研究(74795)
中国(49935)
学报(46286)
(45653)
科学(41386)
(40494)
管理(38457)
大学(35149)
学学(33383)
农业(30905)
技术(27029)
教育(26174)
(22349)
金融(22349)
业经(20758)
财经(19772)
经济研究(18978)
(16921)
问题(16575)
(16407)
统计(16186)
技术经济(14804)
(14593)
(14371)
资源(13318)
决策(13262)
理论(13061)
图书(12789)
共检索到39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志华  刘梦云  常庆瑞  季青  刘效栋  吴健利  
基于统计、地统计基本原理,运用传统插值法、地统计插值法、多元回归法和模拟气象站点法4大类11种方法,对陕西省2003—2012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数据进行栅格化。结果表明:1多元回归法和模拟气象站点法均能大幅提高气温数据的估测准确度,且多元回归法对气温的表示更加精细,其中以"回归+残差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法精度最高,MAE、RMSE、R2分别为0.498、0.775和0.954 8;2 OK(Ordinary Kriging)法对降水数据的估测准确度最高,MAE、RMSE、R2为46.934、69.251和0.947 8;3气温、降水栅格化方法具有明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丹  张勃  任培贵  张春玲  杨尚武  季定民  
基于陕西省1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计算各站历年逐月的SPEI指数值,统计近50 a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分析了陕西省历年、历年各季及月尺度上的干旱发生频率、覆盖面积和干旱发生强度,揭示了陕西省干旱发生的时空和强度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50 a来陕西省干旱发生频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1990年以来的近20 a;陕西省在年、春、夏、秋、冬及月尺度上均有干旱发生。其中,秋季干旱最为严重,春季次之。在年代际变化方面,全省以20世纪90年代干旱最为严重,2000年以来的干旱次之;干旱出现既有全省性的大范围干旱,也有区域性的局部干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廖顺宝  李泽辉  游松财  
用直接内插法、气温垂直递减法和多元回归方法分别对中国1961年592个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进行栅格化,并用另外58个气象站相应的气温指标进行验证发现,直接内插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气温值在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3个指标上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5、0 78、和0 87,标准误差分别为3 4℃、3 6℃和3 3℃;气温垂直递减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气温值在3个指标上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8、0 97、和0 98,标准误差分别为2 4℃、1 1℃和1 3℃;多元回归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气温值在3个指标上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8、0 97、和0 98,标准误差分别为2 3℃、1 1℃和1 4...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思锋  雷娟  
运用MFA方法,依据欧盟统计局推荐的MFA基本指标和Schmidt-Bleek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设计了5类9个指标及7种可以直接采集数据的变量;在分析陕西省1996年~2003年生产、消费领域的物质输入、输出量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并描述了陕西省当前发展阶段的物质输入、输出相关变量的函数关系;预测了陕西省物质输入、输出的发展态势。进一步证明了下述结论:①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典型的粗放型特征;②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弱可持续性趋势明显;③陕西省物质减量的潜力巨大。认为如果陕西省不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物质生产力将面临持续下降趋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源头控制,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伟  
节能降耗水平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及能源利用效率相关,而能源利用效率又与经济发展模式、用能结构、节能降耗技术以及保障机制等有很大关系。所以,人们必须转变能源开采和利用战略,节能降耗,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无害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邱冰  姜加虎  孙占东  王洁  
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是解决空间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有效工具,它使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得以在区域尺度上展开。本文将SDSM模型应用于博斯腾湖流域分析它的适用性,并对流域未来气温和降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降雨量为预报量,选取合适的NCEP大气环流因子为预报因子,建立预报量与预报因子间的回归关系。利用1961年-1990年、1991年-2001年的实测数据和NCEP大气变量分别对SDSM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效果较好。把HadCM3输出的A2、B2情景下的大气环流变量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模拟流域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90s)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结果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郝振华  余锦华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00°E以东)140个气象观测站1951-2010年的逐月降水和地面气温资料,在去除气温的线性趋势的基础上采用联合EOF分析等方法,对春季(3-5月)的降水异常型和气温异常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第一典型场(方差贡献率为28.13%)中,降水异常型态为南方型,存在3个暖异常区域:华北中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陕西汉中地区以及西南地区;3个冷异常中心:一个位于长江以南地区,一个位于东北地区,一个位于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西部。时间系数存在准3年、4~5年和8年尺度振荡周期;②在第二典型场(方差贡献率为16.57%)中,降水异常型态为中间型,气温异常偏高区基本位于南岭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伟东  史军  穆海振  
利用中国东部1951年-2007年冬季气温、降水资料及NECP/NCAR再分析资料、NINO3-4区海温资料、欧亚纬向风指数和南方涛动指数,采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探讨了中国东部3个气候带(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及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去57年间,中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温带地区增温最为显著而热带地区增温幅度最小。3个气候带冬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都不明显,但≥0.1mm降水日数呈下降趋势。副热带地区≥5.0mm降水日数显著增加,而热带和温带变化趋势不明显。3个气候带冬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永刚  
利用黑龙江省73个气象站1967年-2007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基于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强度模型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夏与秋季总体呈增强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增强更为显著。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与冬季总体呈明显减弱趋势,其中冬季减弱趋势较显著;②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秋两季呈减弱趋势,夏冬两季呈增强趋势,其中秋季减弱较显著,冬季增强较显著;③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夏秋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松嫩平原西部和三江平原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春冬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三江平原地区、牡丹江地区北部和哈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武文博  游庆龙  王岱  
论文利用中国1961—2012年602个测站均一化的日降水资料,基于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的11个极端降水指数,分析了近52 a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年极端降水指数长期变化趋势表明,大部分极端降水指数在我国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除CDD)以及东南沿海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均呈现增加趋势,而在华北地区为减少趋势。极端降水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表明,各指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从2000年开始大部分指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即极端降水事件从2000年开始偏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正泉  于贵瑞  刘新安  范辽生  王秋凤  任传友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 ,以东北地区DEM为基础 ,生成坡度、坡向及遮蔽度等小地形因子数据库和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等大地形因子数据库。利用东北地区 1960年~ 1990年 3 0a平均的降水与湿度资料 ,采用趋势面分析、逐步回归、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小地形订正等方法 ,分区构筑了东北 3省降水和湿度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GIS平台建立分辨率为 1km2 的东北地区 4月~ 10月份和全年降水与湿度的GRID格式专题地图 ,所得结果与东北地区实际降水和湿度分布较为吻合 ,可满足多方面的应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周荣莲  肖宏文  黄瑞华  
本文运用信息化指数模型测算了陕西省1991年~1996年社会信息化水平,并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内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作了分析比较。同时对该模型的不足和改进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初步提出一个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特征的信息化指数测度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勇  田和平  丁敏旭  
陕西省从2008年开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现已组建13个行业性质明显的职业教育集团,提升了陕西省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和水平,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文章通过对全省职业教育集团实际情况的调查,对职业教育集团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加大政策层面的支持与指导,灵活运用职教集团内部的运行机制,切实推进企业参与集团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宣传提升职教集团的社会认可度,发挥行业优势,构建产学研结合新平台,进一步完善职教集团的制度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王霄  何维炜  陈跃  
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更重要的是城市化质量的提高,而城市化质量如何评价,则是城市化研究中极少涉及的领域。本文在其他学者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对陕西省十个地级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其中借助了SPSS统计软件,并尝试性的采用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简化指标体系结构,最后得出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和排名情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智勇  张鑫  方睿红  
【目的】比较4种空间插值方法的插值效果,为分析榆林市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榆林市45个水文及雨量站点35年(1970-2004年)的降水量观测资料,结合GIS技术,以榆林市1km×1km网格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为基础,建立35年各月平均、年平均降水量与站点坐标、高程之间的回归方程。选取反距离加权法、张力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金法及协同克里金法等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榆林市35个站点的多年平均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计算,采用10个站点的降水量数据对插值结果进行验证,并进行对比误差分析,根据插值结果,进一步分析榆林市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考虑了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